【江山·根與魂】【寧靜】“塔城”芒市(散文)
一
薄暮時分,高原的天空依然是一片明朗,云白天藍夕陽紅。我走出德宏機場,便一頭扎進芒市街區(qū)中耀目的金色——陽光照耀下大大小小的金色佛塔,反射著金燦燦的光芒。
車行機場大道,通過街口,那里矗立著景觀小塔,小巧玲瓏,簡約別致;朝路邊看去,綠樹掩映著一座座金色佛塔,熠熠生輝,民族韻味十足;甚至,大道中間綠化帶兩頭也立著小塔,用紅磚砌筑,雖不是金光燦燦,卻透著古舊質(zhì)樸的氣質(zhì)。我仿佛走進一座塔城,穿行在塔林中。
入住酒店,放下行李,急三火四地下樓。我要趁著夜色還沒完全降臨,端量這座陌生的滇西邊陲小城,一覽芒市的民族風情。
酒店院子里,靠墻邊一溜長著五六棵大樹,有兩層樓那么高。大樹枝繁葉茂并不會令人驚奇,讓我驚訝的是樹上結(jié)滿了芒果,青綠色,比我的拳頭還要大。芒果素有“熱帶水果之王”的美譽,唐僧三藏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庵波羅果,見珍于世。”大約在清朝初期,我國南方地區(qū)開始引進種植芒果。早年受種植區(qū)域和物流運輸?shù)挠绊懀瑢τ谖疫@個北方人來說,芒果絕對是珍稀之物,猶如王母娘娘的蟠桃。記得小時候,聽說云南人民把芒果作為禮物獻給毛主席時,便對芒果產(chǎn)生一種特殊情感,三分掛念七分無望。
出了酒店院門,我又被路邊行道樹驚住了。三四米高的樹,冠大蔭濃,樹杈、樹干上結(jié)著碩大的菠蘿蜜,綠中泛著微黃,一個挨著一個,像小孩子們擠在一起的腦袋,瞧著我這個北方人一臉的蒙圈。如今在北方芒果或是菠蘿蜜等水果,并不是高檔不得了的果品,想吃就買,幾乎與南方同步。我只是驚訝于這些水果生長的這么隨意,路邊、院角都是它們的成長樂園。眼下這唾手可得的芒果和菠蘿蜜,與北方早年的稀缺相比,除了印證了魯迅先生“物以稀為貴”的觀點,最主要的是令我感嘆歲月如流,時代變化之快。短短幾十年間,所謂珍貴變得普通,珍稀亦如尋常。
我的視線很快從菠蘿蜜上移開,因為前邊又是一大片金黃——金塔如林。這是幾條大道交匯于此的街心廣場,也就是道路中間筑起的環(huán)島?!皪u”中央矗立一座高高的金塔,一些略小的金塔簇擁在四周,塔身如同倒扣的金鐘,一圈圈收束向上,筆直的塔尖刺向藍天,迎來夕陽晚照,肆意張揚著金色的光芒,輝煌而莊嚴。見過許多聳立著雕塑作品的環(huán)島,但如此壯觀、震撼人心的景觀還是第一次見到。我想如果開車經(jīng)過這里,一定要踩一腳剎車,注目致禮金色的塔林。
略微遺憾的是環(huán)島四周并無說明文字,網(wǎng)上也沒查到相關資料,只見過有的網(wǎng)友說總共有五十六座金塔,象征著五十六個民族團結(jié)、向上、進取。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正對著環(huán)島金塔的那條路,就叫團結(jié)大街,高聳的棕櫚樹掩映著民族特色濃郁的建筑,漢族、傣族、德昂族、白族、景頗族、傈僳族等民族四十多萬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以燦爛的歷史滋養(yǎng)著各民族和諧交融的多元文化。
芒市,這個以單字命名的縣級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qū)的首府所在地,一個邊陲小城,與緬甸接壤。芒市久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古時候?qū)⒌嵛鬟@一片傣族創(chuàng)立的“國”稱作“乘象國”,到了西漢時期開始設縣。千年風雨洗禮,芒市名字多變,解放前民國政府因其位于怒江西邊定名為“潞西縣”,上世紀九十年代縣改市,更名為“潞西市”。芒市在傣語中稱“勐煥”,意思是“黎明之城”,傳說佛祖曾經(jīng)到過這里,恰好是天亮之時,便命名為“勐煥”。二〇一〇年七月,國務院批準潞西市更名為芒市,遂了芒市各族人民的心愿。
燦爛的陽光,佛塔的金光,一眼望去,心里填滿了明媚,亮堂堂的。黎明之城,光芒萬丈。
二
又一個黎明過后,小城隨著太陽漸漸升高而慢慢醒來,似乎還伸個懶腰,街道上的車與行人便呈現(xiàn)一副超級松弛的樣子,徐徐緩行,不緊不慢。
團結(jié)大街上已經(jīng)有公交車行駛了,但我選擇了共享電動單車出行。我生活的城市沒有共享單車,出行不是自駕車,就是公交地鐵,許多值得一賞的景致都成為車窗外的一閃,腦海中的一瞬。今天能有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騎著單車在一座安靜閑適的城市中游逛,于我來說實在是一次別樣的選擇。目的地定位勐煥大金塔與銀塔,開啟我的尋塔之行。
路上車不多,行人稀少,我在金孔雀大街上那些孔雀造型的路燈下駛過,繞環(huán)島金塔半圈,拐進團結(jié)大街。行不多遠,看見十字路口的中間,竟然生長著大樹,枝繁葉茂,綠意昂然。沒有任何雕飾的石塊砌成圓形,形成一個街心環(huán)島,島上幾棵超大的榕樹,冠大蔭濃,綠色的生命博大寬廣,籠罩在街心?;仡^看看樓下的店鋪,大都取名“三棵樹”,看來這地方就叫“三棵樹”,盡管環(huán)島上不止三棵樹。路過的車輛都繞著榕樹減速緩行,像是朝覲一般。
路過菩提寺,停車入內(nèi)。菩提寺規(guī)模不大,據(jù)說始建于清朝。從外表看呈現(xiàn)漢族地區(qū)常見的歇山頂式建筑風格,而內(nèi)部卻體現(xiàn)了傣族干欄式建筑特色,舉架空間不高大,佛殿還是比較寬大。供奉的佛像除了一尊南海觀音,我還認得,其他的神像便說不清楚了。傣族一般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菩提寺門前那條路是一條網(wǎng)紅路,民族特色濃郁的建筑風格,吸引不少年輕人在這里打卡拍照。吸引我的則是路口一個石塊砌筑土堆,中間高高聳立的一棵如同巨傘一樣的榕樹。在這個比較狹窄的路街,土堆連同榕樹都顯得有些礙事,妨礙交通。我對榕樹多少還有點了解,榕樹極易生長,特別是它長在土下粗壯的根系,常常會破土而出、“青筋”裸露,破壞道路或地面的平整性,這也是芒市管理者要石砌一個土堆的原因。但是,在這個插根筷子都能長成大樹的地方,何必在乎幾棵“橫生”路中央的榕樹,挪走或伐掉不是一勞永逸了嗎?
揣著狐疑,騎過一條街,在街角處又見一棵高大粗壯的榕樹。高高的土堆上,榕樹粗大交錯的根系緊緊包裹著一座塔——樹包塔。磚石砌筑的白塔,十余米高,塔基為八角形,串珠形圓錐形塔體擠在樹根中,幾乎看不出完整的形態(tài),從縫隙中尚能看到神龕內(nèi)豎著的佛像。樹包著塔,塔頂著樹,似乎樹就是塔,塔長成了參天大樹。
站在樹下塔前,似乎能聽到一七六七年那場戰(zhàn)斗的號角陣陣、戰(zhàn)馬嘶鳴。在英法殖者的支持下,外敵入侵德宏,戰(zhàn)火肆虐,人們流離失所。清政府派兵與當?shù)孛癖婒?qū)逐侵略者,收復芒市、遮放、畹町等地。戰(zhàn)斗結(jié)束后,當?shù)匾晃煌了驹谡诮ㄆ鹨蛔源思o念這次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然而,其后又多有戰(zhàn)事,顛沛流離的人們無心管理這座塔,任由其在風雨中飄搖,塔體逐漸開裂,裂縫積滿塵土。
說不清楚是何年何月,也不知道是一陣風,還是一只鳥,把一粒榕樹種子撒落在塔縫中。春來,細雨淋濕塵土,種子萌發(fā),破土成長,一條條根系順著塔身回歸大地,一根根樹干朝著太陽伸向天空。歲月流逝,又是百年。這粒種子長成高三十多米的大榕樹,枝葉蔥蘢的樹冠覆蓋面積約有五百平方米,盤根錯結(jié)的樹根結(jié)結(jié)實實地纏繞包裹住白塔。當?shù)厝税堰@棵百年古榕視之為菩提樹,賦予神秘的宗教色彩,雖未見頂禮膜拜,卻也是愛惜有加。我忽然明白了,一路上看到的當街榕樹為什么沒有挪移或伐掉,因為印傳佛教認為砍伐或毀壞菩提樹就等同于謀殺了一個婆羅門。
在植物學分類上菩提樹與榕樹并不是一種樹木,但它們同屬于??瞥>G喬木,算是近親,把古榕作為菩提樹也未嘗不可??兹负烷艠涑蔀榇鲎宓南笳?,在傣族居住的村寨孔雀圖案和大榕樹幾乎是標配,有的榕樹樹身還用白繩纏繞,我理解應該是一種祭祀的方式。大榕樹是傣族的守護神,也是傣族敬畏大自然的體現(xiàn),對于那些走出大山、漂泊在外的傣族人,榕樹又是一種眷戀深深的鄉(xiāng)愁。
其實,如同唐朝僧人慧能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毙膽衙篮?,憧憬未來,每一棵蔥蘢大樹都會蔭庇千家萬戶,福佑眾生。
三
我終于騎行到雷牙讓山的山腳下,山上聳立著芒市兩座標志性建筑:勐煥大金塔和勐煥銀塔。
棄車登山,因為共享單車已經(jīng)警告我再騎下去就出圈了,并威脅我它要自動斷電,我可不想讓一輛好端端的單車“自戕”。雷牙讓山是一座不高的城中山,林木茂盛,對于芒市人來說,是一個登高的好去處。當?shù)厝艘簧矶檀蚵芙∩恚疫@個異鄉(xiāng)人則是惦念山頂高塔。
走登山小路,二十分鐘登頂。剛要喘口氣,便被眼前大金塔宏大的氣勢所震撼。高高的臺階之上,近八十米高的金塔巍然挺立,像一個倒扣的巨大的銅鐘,周身金色閃耀,金碧輝煌。塔基為八角形,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抬頭細瞧,塔的第一層四個角,雕塑四座佛像,端莊神秘;二三層平臺建有十六座小塔,玲瓏別致;第四層建有八個大花瓶,風格獨特;塔身一層層由下而上逐漸收縮,層與層之間構成動感十足的輪廓線,優(yōu)美雅致。繁復而又精雕細刻的技藝,使整座塔呈現(xiàn)南亞傣王宮的建筑風格,給人一種神奇迷離,甚至是夢幻般的感覺,不愧為中國第一金佛塔。
我對宗教知之甚少,通常參觀寺廟佛塔時,注意力只在建筑之上。據(jù)傳說,釋加牟尼生前轉(zhuǎn)世為金雞“阿鸞”的時候,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以,金塔一側(cè)佇立著一只金燦燦的雄雞雕像,有導游正在講述這段傳說故事。我倒是覺得金塔四周的植物借了佛光,長得葳蕤無比,特別是芒果樹,雖然不高大,卻是碩果累累。許多游客都在與幾乎垂于地面的芒果合影,而芒果似乎笑臉相迎,綠里泛著桃紅,一簇簇地擺著誘人的pose。
出了金塔大門,迎面看見不遠處的銀塔,銀光熠熠。兩座山頭,一金一銀,遙相呼應,金銀雙塔就像一對寶石在萬綠叢中交相輝映,璀璨奪目。嗅著雞蛋花的芳香,走過一段石板路,步入銀塔所在的山頭。勐煥大銀塔又稱萬佛銀塔,一座建成于二〇一三年的南傳佛教佛塔,五年前對游客開放。銀塔比之大金塔,規(guī)模要略小一些,塔高六十多米,一層層向上收縮,每一層又建有許多玲瓏小塔,塔尖有鈴,風吹鈴動。
如果說,大金塔因為炫耀、奢華的金色,構起一座神秘的宮殿,那么銀塔則以銀白如玉的身姿,筑起一座綽約雅致的雕像?;蛟S是因為銀塔比大金塔少了一點宗教色彩,又兼具現(xiàn)代建筑的藝術質(zhì)感,銀塔就成了游人集中的網(wǎng)紅打卡地。人們漫步在銀白的世界里,眺望著對面山頭上的金光燦爛,魚與熊掌兼得,眼里心里全都是美好。
金銀雙塔光輝圣潔,渲染芒市。云南傣族佛教信眾建筑佛塔是為了恭迎佛法、供奉佛陀的遺物等,塔是佛陀的象征,建塔就是造福。因此,傣族人民總是選擇最美的環(huán)境,傾注高超精湛的技藝修建精彩紛呈的佛塔,“村村有佛寺,佛塔多如林”,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佛塔建筑文化。從這一點看,我把芒市稱作“塔城”,還是恰如其分的。
四
第二天清晨與昨日一樣,晴空萬里,光芒四射。我也與昨天一樣,騎上電單車,禮注環(huán)島金塔,仰視三棵榕樹,穿過棕櫚樹林立的街巷,再去探訪雷牙讓山。那里有一座我心中的“塔”:一座紀念碑。
路過勐巴娜西珍奇園,順便進園一游。這是一處類似植物園的景點,古樹名木繁茂,花香沁人心脾,鳥與孔雀唱和。走不多遠,迎面是一座亭塔狀的建筑,門楣上書“周恩來總理紀念亭”。亭塔通體金黃色,重檐疊閣,層層向上聳立,二十八只金孔雀鑲嵌在琉璃瓦飛檐上,優(yōu)雅高貴。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周總理結(jié)束外事訪問,在緬甸時任總理吳巴瑞陪同下,由緬甸九谷經(jīng)畹町橋步行入境。中緬兩國總理在芒市主持中緬兩國邊民聯(lián)歡會,書寫了“胞波”情誼新篇章。
從紀念亭臺階拾級而下,一陣清風吹過,鼻息間頓生淡雅香氣,清新自然,沁人心脾。在一棵樹下,我尋到了香氣的來源——黃桷蘭樹上綻放的花朵。然而,樹上掛著的標簽卻寫著“緬桂花樹”。這是當年緬甸贈與我國的樹種,兩國總理在芒市種下的友誼樹。但我確信它就是黃桷蘭,素雅淡黃的花朵散發(fā)一股迷人的香氣,勝過世界上所有品牌的香水。遠處竹林,傳來孔雀高亢洪亮的叫聲,似乎催促我快去欣賞這藍色精靈的美麗華貴……
雷牙讓山山麓北側(cè),山腰間一片橡膠林前,高大的杉樹與筆直的翠竹簇擁著一座碑——滇西抗日戰(zhàn)爭紀念碑。八十年前,日寇侵占滇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十萬多各族人民死于戰(zhàn)禍。中國遠征軍浴血滇西,全殲日寇兩萬余人,收復畹町。在滇西抗日反擊戰(zhàn)中,中國抗日軍隊、南洋機工隊員、盟軍將士付出了死傷六萬余人的沉痛代價。
紀念碑正面“滇西抗日戰(zhàn)爭紀念碑”九個金色大字,是由原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先生題寫。紀念碑左側(cè)鐫刻的是毛主席為挽戴安瀾將軍的五言律詩,另一側(cè)鐫刻著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先生題寫的詩文,整座紀念碑莊重肅穆。在紀念碑東側(cè),略微向下一點的位置上,豎立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和一些墓碑,有的題寫著“浩氣長存”,有的題寫著“浩然捐軀”。這是一座中國軍人的豐碑,記載著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精神。犧牲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犧牲前讓士兵為其整理好軍容,面朝祖國的方向,喃喃說道:反攻,反攻,祖國萬歲!
我取下后背上的雙肩包,恭恭敬敬地朝著紀念碑和墓碑三鞠躬:英雄們安息吧!致敬,中國軍人!
五
整理好心緒,我朝著雷牙讓山山下的孔雀湖駛?cè)ァ?br />
在傣族聚集區(qū),最常見的動物雕像就是大象和孔雀。但凡村寨的大門處,或者公眾場所出入口,甚至單位門口,總會看到一左一右兩只大象,一只長鼻子上揚,另一只長鼻子下卷,不愧為“乘象國”。孔雀是傣族人們心中的吉祥鳥,吉祥幸福的象征,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在居民區(qū),要從黃墻紅瓦的建筑中識別出傣族民居,那就看房頂中間和屋檐翹角有沒有孔雀造型,只要有孔雀立于其上,那戶人家就是傣族。正因為如此,青山下的一灣碧水,便有了孔雀湖的美名。
不巧的是,孔雀湖上游正在施工,筑壩攔水致使湖水見底了。我沿著湖邊木棧道一路走了兩公里多,也未見綠水盈湖。往前又走一程,看到湖邊大磯石上開著一家咖啡店,便點了一杯冰咖啡,坐在大樹下,望向遠遠的那一抹湖藍。
孔雀湖對岸,遠山如黛,綿延起伏環(huán)繞芒市。背后就是雷牙讓山,雙塔遙望。眼下的孔雀湖沒了湛藍碧綠,湖底便迅速被野草占領,野草尚未覆蓋的地方露出紅土,紅綠相間,像油畫涂抹的一筆。微風不再是湖面送爽,熱風令人汗下,幸好手里的咖啡是冰的,樹上的鳥兒叫聲清脆,心是自在的,處處都是風景。
我喜歡這樣的松弛感,安逸于邊陲小城多元文化中,在芒市過幾天不忙的日子。山色,塔林,風情,故事,在心底千回百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