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何·人世間】歲月悠悠就像包子和一鍋鮮湯(散文)
忙碌到下晚收攤回家又準(zhǔn)備做飯了,我買的排骨,記得家里冰箱里還有兩個土豆,我準(zhǔn)備燉排骨土豆湯。打開冰箱發(fā)現(xiàn)土豆不見了,原來是我記錯了。昨天土豆已經(jīng)吃沒了。我卻發(fā)現(xiàn)冰箱里還有幾棵彩色油豆角,抽屜里還有干木耳。于是我就抓了把木耳泡在碗里,然后把油豆角洗干凈掰開,排骨下鍋焯水后,放上佐料把它們燉在一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鍋里的排骨香味隨著縷縷熱氣滋滋地冒出,那香味飄滿屋子里每個角落,令人垂涎欲滴。我愛人他也剛到家,我把油豆角木耳排骨湯端上飯桌,那排骨軟爛香味撲鼻,肉質(zhì)鮮嫩。油豆角搭配排骨,油豆角吸收到排骨的油脂,香而不膩,綿軟爽口,木耳的鮮味也融入湯里。我愛人其實是個非常愛挑剔的人,每次除了說咸了就是淡了,味道不對了。但是他用調(diào)羹小勺慢慢舀起喝了一口湯后,贊不絕口,瞬間征到味蕾。從此排骨油豆角木耳湯在我家成了一道特色菜。
其實,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口味也在不斷變化著。
剛結(jié)婚那幾年,我不會做飯,我做飯手腳笨拙。我不會包包子,我就包大餃子,記得我包的發(fā)面大餃子,熟了后各個開著口。那年,愛人還在部隊。我去探親,他說:“今天中午你包包子吧,順便再做個湯,我和戰(zhàn)友李勝說好了,讓他中午來咱家吃飯”。我答應(yīng)著:“好吧,那我就發(fā)面包大餃子吧”。我把餡調(diào)制的咸淡均衡,味道鮮美,可是蒸熟了揭開鍋一看,發(fā)面大餃子各個張著口。西紅柿雞蛋湯用淀粉調(diào)汁后,我錯吧堿面當(dāng)鹽了。結(jié)果西紅柿雞蛋湯苦的沒法喝,大餃子放在碗里端著吃。我愛人覺得太沒面子了,鬧得他戰(zhàn)友李勝一頓飯,光給我倆和稀泥勸架了。以此為教訓(xùn),從此我看菜譜,做湯學(xué)的到很擅長。那些年就是做各種菜湯,小白菜湯、豆角湯、蘿卜絲湯、小蔥湯、疙瘩湯,當(dāng)時生活條件水平低幾乎沒怎么做排骨湯,后來我又學(xué)會了做排骨湯。
燉雞做排骨的時候很少,偶爾做排骨,焯水用老抽上色,大鍋燒的濃艷油亮,香味幾乎一個胡同里都能聞到,吃一頓飽一天。
兩人年輕時,好的時候恨相識太晚,如膠似漆,蜜里調(diào)香油。爭執(zhí)起來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我說一朵鮮花插到牛糞上了,他說插到化肥上不燒死嗎?兩人互不相讓,針鋒相對,互揭對方傷疤。家里的瓶瓶罐罐成了我們的出氣筒,你摔一個,我砸兩個,點燃房子的心都有。最后一個恨不得離家出走,一個哭哭啼啼……
想想那些年,每天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因雞毛蒜皮的事情,大打出手。時而酸甜,時而苦辣。現(xiàn)在回憶起來真是覺得鮮活嗆人就像兩個長不大的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口味也開始變了。現(xiàn)在都講究養(yǎng)生吃出健康,那些過去令人向往的,紅燒油炸大魚大肉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受寵了。當(dāng)年覺得難以下咽的玉米面、窩頭面、地瓜、南瓜、野菜。這些我們都吃夠了的五谷雜糧等食物,現(xiàn)在挺直了腰桿成了主食,取代了大米白面。瓜菜水果,膳食清淡,少食多餐。五味不亢,不甜不咸,合理搭配。
兩人磨合了半輩子了,不知從啥時再也沒啥爭議了,好像都認(rèn)同了對方的一切。那些傷感的記憶只字不提了,彼此也融洽了。以后的歲月里再包包子,我搟皮他包。包餃子也是,我調(diào)好餡我搟皮他包。這天,他三十年前的,一個戰(zhàn)壕里的好戰(zhàn)友兄弟李勝來看他了。我愛人讓我做了一鍋排骨油豆角木耳湯,我搟皮拌餡他包包子。蒸熟了的包子香嫩可口,一口咬下去,香濃的餡料與松軟的皮完美融合,仿佛在口中跳起了舞蹈。這次他的老戰(zhàn)友李勝一個勁地夸我們相濡以沫,湯鮮味美包子好吃。再提起當(dāng)年在部隊那頓飯時,愛人一個勁地給我解釋打圓場!我們都開心地笑了。我倆再也不會揭對方傷疤了,懂得了相互包容,互相謙讓,照顧體貼,喜憂共情,互敬互愛。家里的那些瓶瓶罐罐搽洗的干干凈凈,發(fā)揮著它們各自的做湯菜時的作用,安安靜靜的在放置著,再也不沖鋒陷陣,粉身碎骨了。流光易逝,歲月悠悠,平平淡淡,地老天荒,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的口味隨著時光靜靜地變化著,他喜歡吃辣,咸淡均勻的菜品或湯,我喜歡吃甜略清淡的菜品或湯。他喜歡早餐時吃蘿卜絲、茶雞蛋,大餅,我喜歡燒餅豆?jié){。兩個人喜好南轅北轍,但并不妨礙我們和平共處。無論去飯店就餐還是在家自己做飯,我們都會先想著對方愛吃什么口味的。就這樣相互包容,相互遷就著,兩顆心相互體貼在悠長的歲月里。
也許兩個人就是緣分吧,恰似這油豆角和木耳,原本互不相干,天南地北并無交集。就是在我們的柴米油鹽歲月的煙火里,和排骨組合在一起,互相煎熬,互相釋放,相互融入,最終變成了一鍋香醇濃郁的家常味。
原來歲月悠悠,就像軟嫩鮮香的包子和一鍋即熟悉又親切的鮮湯。
2024年7月于天津
付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