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云水】 風箏飛呀飛(散文)
一
天空是遼闊的,沒有邊際。但它從不寂寞,除了空中穿梭的飛機、自由翱翔的小鳥、潔白的云朵,時常有彩色的風箏在空中飄飛游蕩,為天空增添一絲靈動的色彩。
那天,我驅車行駛在公園路上,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的時候,我抬頭望去,忽然發(fā)現(xiàn)天空中飄浮著許多只彩色的風箏,那么高,那么遠,樣子小巧玲瓏,仿佛是掛在天空的靜止的一面面小彩旗。
走近了看,噢,原來那風箏像喝醉了酒,在左搖右擺,甚至是可愛。順著線望去,那放風箏的是人,就站在公園的綠草地上,他們熟練地操縱著風箏,隨著他們手中不斷地放線,那風箏也在一上一下地翻飛,飄忽不定。
風箏的形狀可真多,以模仿大自然的小體態(tài)生物為主,如鳥類、昆蟲、各種小動物及幾何立體圖形等,圖案是五花八門,有蝴蝶、蜈蚣、蜻蜓、燕子、小魚、三角形、六邊形等,種類繁多,各不相同,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風箏,幾乎每個小孩子都會喜歡,因為它樣式豐富,色彩鮮艷,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大人也無法抵擋它的魅力,因為小小的風箏,讓人童心未泯,仿佛又回到天真爛漫童年時光。放飛風箏,似乎也在放飛著夢想,寄托著每一個人內心美好的心愿和對未來的祝福。
每次看到風箏,我都想多望幾眼,看也看不夠。瞧,它們形態(tài)各異,五彩斑斕,以天空為家,像魚兒水中游,像小鳥在空中飛,自得其樂,好不自在。
看著天空中各式各樣的風箏,我陷入到了無限的遐想之中……
二
記得童年時代,每到清明前后,春暖花開,一切都春意盎然。我們沉睡了一冬的心復蘇了,小伙伴們在田野里瘋狂地撒歡奔跑,大家最喜歡的莫過于在田野里放風箏。地上,油菜花、蒲公英、三葉草花,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開得轟轟烈烈,天上風箏也不甘示弱,它們花枝招展,色彩繽紛,爭奇斗艷。春天注定是一個多彩而浪漫的季節(jié)。
小小的我們,都有一顆不服輸?shù)男?,個個都心比天高,心里暗暗和小伙伴在較勁,比比誰的風箏更漂亮,看看誰做的風箏會飛得更高。
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我們的玩具都是自制的,自力更生用勞動去創(chuàng)造,生活才更有樂趣,才更有成就感。風箏都是自己動手制作的,雖然樣子有些粗糙,但因為是自己的作品,所以一樣喜歡得不得了。
制作風箏有四個步驟,缺哪一項都不完整。那就是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
最繁瑣最復雜的就是制作風箏的過程。我和哥哥姐姐們分工合作,大哥從家中先找來一些竹竿,那是母親搭豆角架子用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劈開,把竹子用小刀削成細的竹篾,利用竹子的柔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既輕便又靈巧。二哥負責找來錘子、釘子和母親做針線活用的線,把它們牢牢地捆扎在一起,防止散架。風箏大致的樣子做出來了,就算成功了一半。
紙是我們糊風箏的主要材料,沒有它,風箏就沒有了靈魂。大姐負責找紙,既不能太軟又不能太硬,紙要質薄有韌性耐沖擊,要不然飛上天也會被風無情地吹得七零八落,殘破不堪。把紙用漿糊糊在扎好的風箏骨架上,再在竹架上系上放風箏的線。為了讓風箏更美觀,我喜歡用蠟筆在風箏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鑲上花邊,燕子形狀的風箏,就把它的身子涂成黑色,肚皮是白色的,一只簡單的風箏就做好。
我們一行人拿著做好的風箏浩浩蕩蕩地奔向田野,一邊走一邊試著放飛風箏。有時候,風箏頭太重就會栽頭,那是因為重心沒有掌握好,風箏就得拿回家,重新調整一番。直到它能在風中自由地飛翔。
看著風箏越飛越高,我們高興得手舞足蹈,歡呼著,尖叫著,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得忘乎所以。這一刻,我們每個人的眼睛里閃著光,死死地盯著風箏,眼睛里只有風箏,唯恐一不小心風箏會從天上栽下來。春英家的風箏是一只小蜻蜓,飛得最高,只能看到一個小黑點,樂極生悲,這時候,她哥手里的線斷了,風箏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纯次壹业娘L箏,雖然搖搖晃晃,但一直在風中掙扎,一副不服輸?shù)臉幼?,我自告奮勇地把線軸拿到手里,邊走邊放線,誰知風箏卻不聽話,結果從天下栽了下來,落到了剛澆過水的麥田里,摔了“狗啃泥”。我的心里沮喪極了,大哥走過來,他對我說,放風箏也是有技巧的,有風,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要逆著風吹來的方向跑,風箏就能飛起來。
放風箏,這是我兒時最開心的事,最難忘的記憶。只可惜,長大之后,再也沒有放過風箏,但看到空中飄飛的風箏,我依然很激動,忍不住駐足觀看,看到風箏越飛越高時,也會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
三
據(jù)說,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氣的飛行器,是飛機的“鼻祖”。因為風箏能輕松地飛上天,讓人類飛天的愿望不再是癡人說夢。
風箏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的風箏是木制的,又稱為“紙鳶”?!俄n非子·外儲說》里曾記載:墨子“斫木為鷂”,潛心研究三年,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木頭制作成了“木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后來,他的學生魯班對木風箏進行改進,用竹子制作風箏,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喜鵲的樣子,人們稱之為“木鵲”。直到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后,才開始用紙制作風箏。
到了宋代,放風箏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項戶外活動,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里就有放風箏的經典畫面,可見風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也是文人墨客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風箏到達鼎盛期,風箏的大小、式樣、裝飾和放飛技術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和突破。最常見的還是繪有走獸、花鳥、器物圖案的風箏,許多文人自己動手制作風箏、扎繪風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們會把風箏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F(xiàn)代,風箏更是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耀眼明星,在對外文化交流、經濟和旅游事業(yè)中發(fā)揮積極的重要的作用。
風箏,代表著吉祥和幸福,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滲透著中國古老的民族傳統(tǒng)和民間習俗。人們喜歡在清明節(jié)踏青、放風箏。并且給風箏起了許多好聽的名字,像什么“福壽雙全”“龍鳳呈祥”“蝴蝶鬧春”“鯉魚躍龍門”“吉祥如意”等,小小的風箏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風箏,是天空的精靈,在空中無拘無束地飛翔,試與天公相比高。滿天的風箏,載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飛向遙遠的天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忙里偷閑,給心靈放個假,讓身心得到放松,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放風箏,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風清日朗的日子里,一家人快快樂樂地來到野外,舒展舒展筋骨,活動活動手腳,放飛風箏的同時,還可以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吐故納新,何樂而不為呢?腳踏堅實的大地,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風箏搏擊長空,可以感受生命里涌動的力量。如果感到累了,就放放風箏吧,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所有的煩擾都會消散,心情自然會舒暢。
“清風如可托,終共白云飛?!憋L箏,有著飛翔的夢,和風兒攜手,與白云共舞,用它的美點綴著藍天。風箏,在天空中飛啊飛,舞姿輕盈,歡快活潑,猶如頑皮的孩童,那么自由,那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