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金文】瞻仰樂圣師曠墓(散文)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洪洞曲亭鎮(zhèn),曲亭鎮(zhèn)東北有個師村,我大姐與四妹都嫁到這個村。每次去姐妹家,都要去看看師曠的陵墓,但每次時間待不長,姐妹結(jié)伴,我也不宜久留。今天下決心獨自去一趟,于是冒著小雨,從臨汾出發(fā),驅(qū)車六十余里,穿過一片小樹林,在草木叢生的黃土地上,看到那座墳塋,秋雨淋濕了墓碑,碑面上的內(nèi)容比平時顯得清楚些,上面刻的是師曠的生平簡介。這是一處靜謐的靈魂安息之所,“樂圣”在這里沉睡。
猛然間,想起春節(jié)去西安大學(xué)文匯山瞻仰路遙墓地時,有一個聲音一直在耳邊回響:“幫我修繕下路遙的墓碑吧!他那么偉大,不該如此?!边@話,是一位中國房地產(chǎn)大佬說的,臨走前,他交給管理處十萬元?!八敲磦ゴ?,不該如此”,今天,我不止一遍地默念著這句話。但愿有哪個企業(yè)老板能站在這里重復(fù)一聲,留下數(shù)萬元。
師曠本名范曠,因長期擔(dān)任掌樂太師,便被叫做“師曠”。師曠,平陽人,封于晉國羊舍食邑(今山西洪洞縣曲亭鎮(zhèn)師村),春秋時期著名樂師。師曠是盲人,為何目盲,有三種說法。一說他天生眼盲;二說他因為怕眼晴看到其他東西分神,使他無法專心練琴,故用艾草熏瞎眼睛;三說他自幼酷愛音樂,聰明過人,生性活潑好動,向?qū)m廷樂師高揚學(xué)琴時,用繡花針刺瞎雙眼,發(fā)憤苦練,終于琴藝超越師父。
師曠在藝術(shù)上取得極高造詣,音樂著述很多,但大多流失。《洪洞縣志》云:“師曠之聰,天下之至聰也”。故在先秦文獻中,常以師曠代表音感特別敏銳的人。他不僅熟悉琴曲,并善于用琴聲表現(xiàn)自然界的聲響,描繪飛鳥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和鳴叫聲,古人稱師曠為“樂圣”。
師曠晚年時,已精通星算音律,撰寫下《寶符》100卷。《陽春》、《白雪》、《玄默》據(jù)說也是師曠所著。有一次,晉平公鑄了一大鐘,命令樂工聽其辨音,鑒別是否和諧。鐘聲響聲清脆悅耳,樂工們皆說和諧,唯師曠卻說,“不和諧,需要重鑄。”晉平公不悅,沒當(dāng)回事。后衛(wèi)靈公來訪,帶來他的樂官師涓,晉平公讓擊鐘奏樂,師涓聽了也說不協(xié)調(diào)。晉平公才想起師曠是正確的,對他的音樂才能大為贊賞。
師曠,不僅是樂圣,還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是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吹號者。他最初為晉大夫,后拜為太宰,博學(xué)多才,尤精音律,辨音力極強,據(jù)說師曠能聽到天庭之聲,精通鳥獸語言,他撫琴時,能使鳳凰來儀,是神話傳說中的順風(fēng)耳的原型。
師曠不僅在音樂藝術(shù)上有極高成就,他的政治業(yè)績不亞于其藝術(shù)成就。先秦文獻記載,師曠幾乎參予了晉國內(nèi)政。有一件事為證:
那時,晉國還有些實力,出兵占領(lǐng)了周天子的兩座城市,周靈王無力討還,只好忍了??芍莒`王立了個太子周,十分聰明,膽識過人。十四歲參予諫諍國事,各諸侯另眼相看。晉平公聞此事心中不安,擔(dān)心太子晉位后報復(fù)晉國,有意歸還兩座城市又不舍得。派叔向出使周探個虛實。叔向去見太子周,與太子周談了五個問題,叔向有三個問題無言以對。叔向歸國向晉平公稟報:太子周思維敏捷,聰明之至,吾等不是他的對手。晉平公三思而決定歸還周天子兩座城市,以免后患無窮。
師曠卻站了出來說:先不要歸還城市,我去見一下太子周。師曠以習(xí)樂為名到達周都,前去拜見太子周。時值隆冬,下著大雪,太子周坐殿堂之上,師曠站在殿堂之下,二人一見如故,不覺過了一個時辰。師曠心想,這太子周真是名不虛傳,見識非凡。師曠一邊稱贊太子周,一邊踏腳。太子周問他為何踏腳,師曠說:踏腳取暖?。√又苴s快請他坐下,連忙道謙。太子周請師曠彈琴,他弾了一首《無射》,他的精湛技藝打動了太子,太子興起,還贈了師曠一首《嶠》。賓主交流十分融洽,快到告辭時,師曠誠懇地問太子:您的面色很紅,像烤過火一樣。太子驚奇地問:你怎么知道的?師曠回答:您的聲音雖然響亮,但帶著痰音,您要保重身體!
太子周感激地點點頭。師曠回到晉國,對晉平公說:太子周雖然聰明過人,但身體虛弱,體質(zhì)很差,估計他活不過三年。歸還城池的事從緩考慮吧!
晉平公聽了師曠的話,沒有歸還城池。過了三年,太子周患病去世。師曠聽音察事的本領(lǐng)被傳得神乎其神,名氣更大。
師曠不僅是名傳千秋的“樂圣”,更是一位審時度勢的政治家。
師曠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藏,也是中國千秋萬代治國的智囊寶庫。
曠世奇才師曠的墓在中國有幾處。最重要的兩個遺址在山東省與山西省。山東省泰安市青云街道,被列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洪洞縣曲亭鎮(zhèn)師村東,也有一座師曠墓,該村是師曠的故鄉(xiāng),現(xiàn)存的師曠墓和師曠廟遺址是后人為紀(jì)念師曠而建立的。這兩處師曠墓不僅展示了師曠在中國歷史和音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為我們的后人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樂圣師曠眼盲仍能成就大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的堅強意志才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首要條件,師曠身殘志堅,成就大事,憑的是他無懼無畏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與聰明智慧的大腦。
今天瞻仰山西洪洞師曠墓與師曠廟,更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敬仰與熱愛。我們生于偉大的中華,何其幸哉!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時大時小。雨小了,我坐在文化先祖師曠的墓前。雨大了,我躲進師曠廟里,抒寫著這篇蓄意已久的文字。今天不虛此行,終于完成愿望,趕上江山編輯部的最后一班車。
2024—8--9于洪洞縣師曠墓、師曠廟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