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去父母那里(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去父母那里(散文)


作者:鐵筆浪人 童生,958.1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85發(fā)表時間:2024-08-10 16:43:54
摘要:我走時,我對他們打了招呼。他們都會停下手里的事,跟我到門口,像是送客。走后我想:我還是來的次數(shù)少了……

周末去父母那里,我一進門,我便忽地感覺到自己小了好多歲,儼然沒有了在自己的小家里、孩子面前那一副家長的氣概,不再是個大人了。
   父母是在家的。進了門,他們稱呼我的語氣,和我稱呼我孩子的語氣幾乎一樣;他們問我的話,也和我問我的孩子的話幾乎一樣。我是小聲地回答。聲若小了,他們聽不見;聲若大了,他們聽見了,我心卻不安。
   平日里工作,是沒有時間來父母這里。工作時間久了,在外面早已覺得自己是一棵樹,遭受風吹雨淋已是常態(tài)。一但回到父母身邊,反而覺得有了擋風遮雨的感覺。但父母老了,行動緩慢,眼花耳也背,如今他們怎能再為我遮風擋雨。這不過是想起過去的他們而已。
   所以,我現(xiàn)在是矛盾的。我一方面盼望著退休,另一方面又不想退休。想退休是為了一個自由身。不想退休是想到,我退休了父母也就更老。所以,我還是愿意多上上班。用上班來減緩父母的衰老。
   父母沒有覺得他們衰老。我來了,他們依舊和往常一樣,問我要吃什么,他們給我做。我是不敢說實話的。因為我平日都不做飯,除了吃單位食堂,就是外面的飯館。我只能說我吃過飯了。我又說你們吃啥飯我來做。母親是萬般不肯的。于是,母親做飯,我只能掃掃地,搞搞衛(wèi)生。
   母親是做了一輩子飯。當然,除了做飯,過去還種地,還要帶娃,還有家務(wù)。現(xiàn)在還要做飯,不只是為她,還有父親。我若來了,還要給我做飯。幾十年來,她早已不以為做飯是一件辛苦的事。
   我?guī)缀跏遣蛔鲲埖摹K砸簿驼J為做飯是一件辛苦的事。看見母親一直做,又改變不了她,只有改變我自己的認識。只要母親愿意做飯,又能做飯,這表明她的身心都還硬朗,這是健康的表現(xiàn),所以,我也就有了寬慰感。不過,我還是多給他們講一句,把做飯不要當做必須要干的事。不想做也很正常;小區(qū)旁邊的飯館也很多,你們有退休費,我給你們零花錢,買著吃也方便。如今,吃飯是把人吃不窮的。但這些話對她來講,幾乎又是空話。她在家,自己買著吃的機會幾乎沒有。我又寬慰自己:比起當年在農(nóng)村,吃水靠人挑,燒火要劈柴,還要拉風箱;現(xiàn)在是排煙機,天然氣灶,水龍頭都在手邊,也不煙熏火燎,做飯不累人。每次我若這么想,我就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阿Q。魯迅先生也是在寫我嗎?
   父母年齡一年比一年增大,比我的年齡一年比一年增大,還讓我敏感。這讓我把去父母那里當成了一種儀式。不再是以前的隨隨便便。我每次去都在觀察。觀察廚房里的東西,觀察家里的衛(wèi)生。我通過觀察也知道父母有時候也不給我講實話。
   如今都生活在城市里,住的都是單元樓房。在家里要做的事,確實沒有多少。就是一天兩三頓飯不做不可;家里的水電煤氣若有了故障,一個電話叫來物業(yè)人員,也就解決了;其它家務(wù)是看人。人有精力有心情,自己愛在家里收拾收拾。只不過這種家務(wù)永遠干不完的。好在這種家務(wù)人也不會給自己定量,做多做少,一切由己。
   我來父母這里,是沒有什么可干的。大多數(shù)時間是呆在他們旁邊。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我喜歡問,也就是話多。父母若忙了,就顧不上回答?,F(xiàn)在和父母在一起,開場白都進行完了,父母再問,我就話少了。我也問過我自己:為什么自己的話,說著說著就少了?唯一能讓自己說服自己的原因,是自己把父母當老人,有時也當小孩。給老人或小孩認真回答一些問題,他們又不理解,或者是聽不懂,我便沒了耐心。少了耐心,也便少了話語。我不知道我若沒有認真回答父母的話,他們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父母對我永遠是包容的。所以,我又自我感到寬慰。我覺得自己得感謝魯迅先生,他是了解我的。
   我不是每次來父母這里,都能呆上很長時間。假如能過夜,那就是很長了。大多數(shù)是不過夜的。母親是到時間就讓我回去的;父親不操心我離開的時間,但要是來了馬上又要走,他就會問原因。他是想留人。
   呆在父母這里時,大多數(shù)時間,還是各干各的事。母親總是操心做飯的事。倘若做飯時間尚早,她和我說完話后,有時在沙發(fā)上休息一會,聽聽廣播。有時也干干別的。我看她在家里動動這里,又動動那里,好像又沒干啥;父親若和我不再說話了,就一個人坐在桌前寫寫畫畫。父親是個文化人,也是能得坐住的人,沒事也不太出門。我是鼓勵他多出門走走,就在小區(qū)院子里走走也好,不能多數(shù)時間老在家里。我呆在父母這里,也是以休息的狀態(tài)為主。累了就躺下睡。不累,一個人看看手機,或者看看書。他們都不找我說話時,我有時也會用手機寫寫文字。這篇文字就是在這種狀態(tài)情形下寫的。
   來父母這里,是生活里的一項內(nèi)容。有父母的人都會這樣,人之常情。但不會都是一樣的頻率。
   我走時,我對他們打了招呼。他們都會停下手里的事,跟我到門口,像是送客。走后我想:我還是來的次數(shù)少了……

共 189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本文以深情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在父母面前所經(jīng)歷的心理轉(zhuǎn)變與情感糾葛。作者由一位在外界獨立堅強的成年人,變回父母眼中的孩子,這種角色的轉(zhuǎn)換帶來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作者體會到了時間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跡,以及自己內(nèi)心深處對家庭責任的重新認識。文章的亮點在于真實地反映了中年人在家庭角色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自由和個人空間,另一方面又深感對年邁父母的責任和牽掛。作者的自我對話和內(nèi)心掙扎,是許多同齡人共有的情感體驗,喚起了讀者對家庭、責任和人生階段的深刻思考。此外,作者對父母生活方式的描述,反映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碰撞,以及老年人對習慣的堅守和對變化的抗拒。通過對這些生活細節(jié)的觀察,作者不僅表達了對父母深深的愛和尊重,也透露出對自身生活狀態(tài)的反思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作品,是對中年人在家庭中角色和情感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它能觸動人心,引人共鳴,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與父母共度的時光,盡可能地讓父母安享晚年。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4-08-10 16:46:41
  本文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捕捉了成年人在父母面前的心理回歸和角色轉(zhuǎn)換。作者的內(nèi)心矛盾和對父母深沉的愛,透過平凡的家庭生活場景,折射出中年人對家庭責任的深刻體悟,展現(xiàn)了人性中既脆弱又堅韌的部分。非常不錯的文章,值得細細品味。感謝老師無私分享!向老師學習,敬茶!祝創(chuàng)作愉快!
2 樓        文友:何葉        2024-08-10 17:01:42
  文章娓娓道來,自然有情感。佳作點贊!感謝老師支持社團,曉荷有你更精彩!
何葉
3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08-10 17:53:20
  這篇文章以獨特視角深入刻畫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與情感變化。作者從外在的堅強獨立到在父母面前的角色回歸,引發(fā)深刻反思。對父母生活的細膩描繪,展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以及老年人的習慣堅守。文中的自我對話與內(nèi)心掙扎,是同齡人的共同心聲,讓我們感同身受。它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對家庭責任、人生階段的深度思考。流暢的語言,鮮明的主題,呼吁珍惜與父母相伴時光,盡顯溫情。是一部觸動心靈,引人深思的佳作。拜讀欣賞!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4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4-08-10 19:10:24
  不管我們年齡多大,在父母眼里永遠都是孩子,在父母面前也是最放松的時候,可以撒嬌,可以搗亂,可以無所顧忌的玩耍。作者筆法細膩,情感飽滿,好文點贊。
5 樓        文友:王鳳軍        2024-08-11 10:39:56
  文章樸實來源于生活,讀后有親切感。一篇佳作!贊!
6 樓        文友:麥玲        2024-08-11 11:22:03
  一篇很有溫度的文,家是溫暖的港灣,有父母的家是溫暖的。
7 樓        文友:汪震宇        2024-08-12 09:01:47
  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猶如一座精心構(gòu)筑的宏偉宮殿,布局精巧,層次分明,各個部分之間的銜接天衣無縫,邏輯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謹?shù)昧钊藝@為觀止。其語言更是如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從容不迫,悠然自得,每一個字詞的運用都恰到好處,干凈清新,毫無冗余與繁雜之感,仿佛經(jīng)過了精心的打磨與雕琢。字里行間所散發(fā)的才氣,內(nèi)斂而深沉,不張揚,不炫耀,卻在不經(jīng)意間展露無遺,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雖不耀眼奪目,卻能讓人在寧靜中感受到其獨特的魅力和光芒。如此佳作,實乃難得之精品,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真心感謝您賜稿于曉荷,這是我們的榮幸。此刻,恭敬地為您敬上一杯香茶,以表我們最誠摯的敬意和感激!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