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良迪村聞濤(散文)
陸良縣馬街鎮(zhèn)良迪村,位于馬街鎮(zhèn)西南部,隨著集鎮(zhèn)的發(fā)展,現(xiàn)在幾乎與馬街村連在一起。最早認識良迪村,是因為我的姨父殷德生,他的老家就是良迪村,但很早就背井離鄉(xiāng),到召夸鎮(zhèn)他官墳村安家落戶,做了一輩子赤腳醫(yī)生,前幾年已故去,后來在陸良二中讀書,我的語文老師和幾位同學也是良迪村的。
良迪村手工業(yè)發(fā)達,原來電視新聞中是經常能看到的,有生產繩索的、加工掃帚的、扎板凳的……參加工作后,看了一些文史資料方面的書,才知道良迪村在民國初年,出了一位名人,他就是陸軍上將殷承瓛。殷承瓛(1877--1945),字叔恒,又名何儀青,與蔡鍔為日本士官學校同班同學,1909年畢業(yè)回國,1911年參加重九起義,任參謀長。1912年率兵進藏平叛。1915年參加護國運動,勝利后出任川邊鎮(zhèn)守使,后晉升為陸軍上將,1918年卸職為民,1945年病逝于昆明,終年68歲。
2009年,我的同事拿了一方碩大的硯臺讓我?guī)兔纯?,整方硯呈卵圓形,像一片碩大的葉子,邊上被打磨成波浪形,面大底小,最長處有32.2厘米,中間寬25.5厘米,里面的圓形硯池直徑20.5厘米,石頭顏色為黑灰色,上面有大小不等的一些綠色石眼,扶之如小兒之肌膚,光滑細膩,硯重1.92千克,厚2厘米。硯臺上部為對稱的二龍戲珠圖案,二龍之間鑲有一顆綠色石眼,周圍刻海水紋;中部為圓形硯池,邊上環(huán)繞一條與硯臺形狀相同的墨池。在下部有一條細槽,像橋一樣地把硯池與硯臺邊緣連接起來。
我向她詢問硯臺的來歷,雖然我對硯臺僅限于一知半解,但聽完硯臺的來歷,我心里總算有底了。我同事的母親也是一位老師,姓殷,就是護國名將殷承瓛的后人,從材質來看,應該是民國時候云南有名的硯臺——苴卻硯,跟現(xiàn)在陸良博物館里面一方硯臺的風格和材質很相似,而且很可能就是殷承瓛使用過的。
2016年重修殷承瓛故居,2018年2月我去馬街,特意想去看看。沿著集市向南的路上,不久就來到村里,但問了幾個人,竟無人知道,估計是“瓛(huan)”的讀音問題,在馬街街上聽人講起來,說的都是“殷承獻”,不會讀這個字。沿著一條主干道,發(fā)現(xiàn)一幢高大的四合院,以為就是,走近一看,原來是良迪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大門旁的石碑上刻的是“殷懷慶家宅”,也是文物,值得一看。石頭鑲嵌的大門上刻有殷承瓛題寫的賀詞——“德鄰堂”。時間是“民國戊寅上元”。進入厚重的大門,兩邊各有一個離地面一米多高的槍眼,這個我很熟悉。原來我母親在馬街醫(yī)院工作,就住在一個大四合院里,大門兩邊也有槍眼,還有我家住的二樓,房間向東的墻上也有一個,呈梯形,外窄里寬,小時候還覺得奇怪,這是用來干啥的?后來想再去看看曾經住過的四合院,可惜不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磚混結構的樓房,真是無知,如果能保留下來,也一定屬于文物。殷懷慶家宅為一幢磚木結構的四合院,上下兩層。院子里面都是用石板鋪砌,走廊東西南北四面均有粗大的石制方柱,比人還高,石柱上鐫刻有工整的對聯(lián),有“四野黃云樂歲同,九霄素月清秋潔?!薄八耐粕揭蛔痫L雨,百車事慕千古文章”等。庭院較寬敞,門窗等皆雕梁畫棟,雕刻精致,保存較好。里面較安靜,只有幾個學生坐在檐下玩著手機,一塊瓦當摔成幾塊躺在地上。從四合院出來,我沿著大路往左邊走去,在一個岔路口,看到左邊有一條路從里面轉進去,我想都沒想,就走進去,走了十多米,看到一片清理出來的空地,邊上有幾間新修過的青磚房子,黃色的木結構雕花門窗,醒目的一大塊藍底黃字的“殷承瓛故居”的匾額映入眼簾,熟悉的爨體書法,不用說,肯定是周康林所書。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只是我不敢相信,這會是大名鼎鼎的殷承瓛故居,在我心里,應該比剛剛看的殷懷慶家宅還要大氣才對,沒想到是這樣的。本想進去看看,可惜鐵將軍把門,只得失望而歸。
幾年前得到一本光緒乙酉年(1885年)鐫刻的一本經書,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是馬街良迪村村民捐資刊刻的,后面還有捐資人的名字及所捐財物的數(shù)量(并不僅限于錢,還包括樹,錢又分為銀兩和銅錢),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良迪村,從所刻書上來看,當時名字是“梁迪村”。查《陸良縣地名志》:“原名梁迪村,意為陸梁開化教導之地,后隨縣名之更,改今名?!边@種解釋,是把“梁”理解為從元明以來陸良縣原來的名字——陸梁,“迪”理解為“啟迪”,后來“陸梁”在民國時候改為“陸良”,所以“梁迪村”也隨之改為“良迪村”。關于“梁迪村”名字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曲靖日報記者楊學榮在《良迪村的民居古建筑》中說:“良迪村原名“梁地村”,因梁氏為最早來村落的姓氏而得名,后因殷氏始祖在新疆迪化做官后改名為“良迪村”?!睂τ谶@兩種說法,我偏向后一種,因為良迪村雖然姓殷的占多數(shù),但的確有姓“梁”的,而且殷氏祖籍江蘇,始祖是清朝官吏,后來家族淪亡,才來到這里寄居。查“迪化”,乃現(xiàn)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將烏魯木齊向北擴建新城,乾隆帝改名為“迪化”,取啟迪教化之意,不過“烏魯木齊”這個名字仍然通用。據此推測,殷氏后人來到陸良,不會早于嘉慶年間,那梁氏肯定早于殷氏來到良迪村。
這本書為大字本,刻工技藝精良。在書的最后,記錄著刻書的時間為“光緒十一年瓜月”,還有捐款人的名字、金額,收入多少,最后支出多少?!肮显隆敝皋r歷七月,因七月瓜果飄香而得名。捐款的一共36人,共計金額銀35兩二錢,銅錢7700文。最多的捐了銀子3兩6錢,最少的銅錢200文。捐樹的4人,每人一棵。其中一個人既捐了錢,也捐了樹。姓殷的一共15人,里面有殷承瓛的父親殷汝明。從捐款人的姓名來看,估計還有附近村里的,并不僅限于良迪村。支出的內容主要包括刻字的工錢18兩7錢,買煙子錢400文(估計就是墨),買紙和印刷20兩4錢,木匠推板、清板錢1600文,合計40兩1錢5分。雕刻的工匠是西蜀的蔣輔臣和楊清山。據陸良縣圖書館的劉館長說,圖書館也有這本書,不知道一共印了多少,估計不會太多。書印完之后,雕版存南鄉(xiāng)宣化堂,需要印刷的只需自備紙張和墨就行,那估計后來肯定還有印刷的。
后面的支出金額,為我們研究當時刻印一本書究竟需要多少錢提供了依據,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