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人世間】昨天的故事(散文)

精品 【曉荷·人世間】昨天的故事(散文)


作者:廖春波 布衣,151.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54發(fā)表時間:2024-09-07 09:30:02

童年的記憶刻骨銘心,山村的風土人情入夢,諸多地名,耳熟能詳。至于河溝腳與梁子上,更成為人們的口頭語,影響兒時生活各方面。比如,下河溝腳牧羊,到梁子上乘涼。當然,這里的梁子,主要指山梁,玄天觀一帶。她是外嫁女,回娘家時,路過河溝腳,留戀不舍。懸崖峭壁,溪澗幽谷,蒼松翠柏,多么熟悉,多么新鮮,多么蓊郁。濃濃的鄉(xiāng)土情,似汩汩的泉水,流淌她心底,充盈而甘甜。
   溝那邊是小旗山,與大旗山交會處,有一個小埡口,貫穿回家的路。通常,外嫁女翻過小埡口,在黃葛樹下放聲喊。娘家人聽見后,興高采烈,立刻背著背簍,前去接應(yīng)。有時還攜帶小孩,直呼舅爺或姨孃。外嫁女望著山,看著水,問著家里所有事,娘家人瞧著她,笑著臉,答著關(guān)心的話題。下坡完畢,抵河溝腳,氣喘吁吁,歇一會兒。螃蟹出沒,魚蝦成群,好想捕捉,卷起褲腿,又忌冷水,只在河邊走,盤坐青草地,或在柔軟沙灘上,留下一串串足跡。
   送嫁的場景歷歷在目,彩旗飄飄,敲鑼打鼓,嗩吶聲聲,忍不住灑下一路熱淚。鄉(xiāng)鄰護送河岸,千叮嚀萬囑咐,父母暗抹淚花,久久不愿離去。附近有閨妹墳,芳草萋萋,埋著孤魂野鬼。據(jù)說是一位自由戀愛的少女,受封建傳統(tǒng)禮教的百般阻擾,為本村男子殉情后拋葬于此。她是幸運的,回望故土,小心翼翼,踩著跳蹬石,渡過河溝,邁向異鄉(xiāng)。無論何處,像菜籽命,撒在陌生土地上,開出艷麗的花朵,然后凋謝,結(jié)束一生。河溝腳,不知見證了多少女人,淚滴奔騰不息的河流。
   生命是一個過程,她回門時,喜極而泣,村里的孩童笑她:“新姑娘,你莫哭,媽屋煮的坨坨肉……”可她不想吃肉,她只盼回娘家,依偎父母懷里,永遠也長不大。不過,農(nóng)村窮,缺肉吃。灰不溜秋的女婿兒,還給岳父母送糧票。而全國通用糧票,在物資匱乏時代,又是何等珍貴啊。她也用全省通用布票,為父母扯了的確良布。這種新布耐穿,正在悄然流行,她好不容易扯幾尺,也算女兒一片孝心。誰知父母仍愛穿純棉,土不拉嘰的藍布衣服,老兩口穿了大半輩子。
   邊走邊想,過了河溝,休整好了,開始爬坡。山道彎彎,兩旁有田有地,還有人家。莊稼遍布,稻谷金黃,瓜果飄香,特別是柚子,雖青黃不接,但密密麻麻。小時候,割谷樁,口渴了,她采摘熟柚,酸甜的滋味,至今還記得。此刻,孩子見狀,亦伸嫩手,卻夠不著,反倒引起犬吠,嚇得哇哇哭叫。主人家攆狗,順手從菜園,摘兩顆番茄,紅紅的,熟透了,遞給她。她趕緊道謝,主人認識她,還請入寒舍,喝一杯熱茶。她婉拒,揮揮手,告辭了。
   娘家在半山腰,并不遙遠,可路實在難走,崎嶇不平。夕陽西斜,土門嘴與火地塆都曬不到了,她牽著幼兒背負沉重的行李,才回老屋。全家人笑迎,炊煙升起,一碗陰米茶,端至面前。母親站在一旁,拿糖逗弄外孫。妯娌殺雞宰鴨,忙著準備晚飯。父親從田野歸來,笑逐顏開,仿佛豐收在望了。宵夜時,闔家歡,一盞煤油燈置放廚房,一張張笑臉被光照亮。飯后仍圍桌而坐,有擺不完的家常,天南海北,意猶未盡。飛蛾撲燈,蛙鳴如潮,螢火蟲閃現(xiàn),庭院的桂花,也盛開了,沁人心脾。
   嫁梁子上的大姐聞訊,也帶著外甥趕回娘家。姐妹、老表們團聚,知心話兒一大籮筐。外公、外婆插不上嘴,只好抵足而眠時臥談,星空璀璨,月光如水,不知東方之既白。然而,回娘家并非玩,而是搶收夏糧。水稻、包谷、豆類等,無不急需顆粒歸倉,還要冒著烈日,或頂著偏東雨。稻谷開鐮,尤為熱鬧。叔伯鄰居,七手八腳,不分彼此,互相幫忙。白天割谷扎捆,扛千擔挑回家,在院壩晾曬干,晚上驅(qū)牛碾場,執(zhí)木锨揚糠草,還用風車除雜,經(jīng)常熬夜,通宵達旦,樂開了懷。
   搶收結(jié)束,天氣涼爽了,樹葉黃落。她返程在即,房前屋后,又故地重游。拾柴,打掃牛圈,喂豬,干家務(wù)活。她力求減輕家庭負擔,父母也舍不得她走了。臨別時,母親煮了咸鴨蛋,還讓她捎帶新米、苕粉、臘肉、柑橘、榨菜之類農(nóng)副產(chǎn)品,恨不得傾囊相助。母女流淚,送了一程又一程,父親也陰沉著臉,一聲不吭。黑狗追隨著她,從小埡口下山,赴觀音堂碼頭。直到客輪遠去,還沿著長江邊,像箭一樣向前狂奔。她在船尾看見,淚眼迷蒙,狗被甩在后面,變成黑點,隱沒峽谷深處。
   這是她第幾次回娘家,記不清了。她外嫁后,雖不能保證每年回家,但父母病危和逝世,她沒少探視與奔喪。待最后的老人病逝,人生只剩歸途,娘家也不復(fù)存在了。又隔五年,她死于非命,不足六旬。她埋在遠方,望不見故鄉(xiāng),或魂歸故里,尋找著舊痕。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可人事變更了,故居凋敝,親人消失,兒童不識。她和這里的往事,不斷塵封,被人遺忘,湮滅滄桑歲月里。
  

共 184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飽含深情、充滿鄉(xiāng)土韻味的文章。文中所述的外嫁女回娘家的經(jīng)歷,宛如一首悠揚的思鄉(xiāng)曲,勾起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故鄉(xiāng)和親情的眷戀。那熟悉的河溝腳、梁子上,承載著兒時的歡樂與夢想,也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外嫁女往返娘家途中的點點滴滴,從路過的風景到與親人的互動,無不展現(xiàn)出鄉(xiāng)村生活的質(zhì)樸與純真。送嫁時的熱鬧場景與親人們的依依不舍,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親情的深厚與牽掛。回娘家時的滿心歡喜,與家人相聚的溫馨時刻,以及鄰里間的熱情互助,共同描繪出了鄉(xiāng)村社會的和諧與溫暖。然而,時光無情,生活的變故讓曾經(jīng)的美好逐漸消逝。外嫁女的離世,父母的逝去,娘家的衰落,都令人唏噓不已。作者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描繪,不僅展現(xiàn)了個人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起伏,也反映了鄉(xiāng)村發(fā)展的興衰歷程。文章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次情感的起伏,都仿佛是歲月留下的深深印記。它讓我們感受到了鄉(xiāng)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讓我們思考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遷與堅守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這也不僅僅是一個關(guān)于個人和家庭的故事,更是對鄉(xiāng)土文化和傳統(tǒng)價值觀的追憶與呼喚。它提醒著我們,無論走多遠,故鄉(xiāng)永遠是心靈的港灣;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親情始終是最溫暖的依靠。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我們需要這樣的文字,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遺忘的美好,銘記那些曾經(jīng)的溫暖與感動。非常不錯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寫細致。佳作力薦共賞,感謝老師賜稿曉荷社團,歡迎繼續(xù)來稿?!揪庉嫞耗靶∮辍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40910001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09-07 09:31:50
  拜讀老師佳作,問好老師!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2 樓        文友:廖春波        2024-09-07 10:07:42
  解讀得好,謝謝編者按和各位師友,遙祝秋安!
3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09-07 11:50:19
  這篇文章深情講述外嫁女回娘家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的質(zhì)樸純真與和諧溫暖。通過個人命運反映鄉(xiāng)村興衰,引發(fā)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關(guān)系的思考。它是對鄉(xiāng)土文化和親情的追憶呼喚,提醒我們銘記美好,重尋心靈港灣與溫暖依靠。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4 樓        文友:汪震宇        2024-09-09 09:02:14
  這篇文章如一幅細膩的鄉(xiāng)村畫卷,徐徐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作者以深情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山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活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從河溝腳到梁子上,每一處地方都承載著滿滿的回憶。外嫁女回娘家的路途,充滿了溫情與牽掛。小埡口的黃葛樹下,娘家人的接應(yīng),那一聲聲問候和歡笑,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河溝腳的螃蟹魚蝦、青草沙灘,以及送嫁的熱鬧場景和閨妹墳的故事,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憂傷與傳奇色彩。回門時的喜悅與感慨,糧票、布票的故事,展現(xiàn)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生活氣息。爬坡路上的田園風光、主人家的熱情,娘家的溫馨畫面,都讓人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質(zhì)樸與美好。搶收夏糧的熱鬧場景,更是體現(xiàn)了鄉(xiāng)村鄰里之間的互助與團結(jié)。文章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情感真摯。無論是對自然景觀的描繪,還是對人物情感的刻畫,都十分到位。它讓我們看到了鄉(xiāng)村生活的豐富多彩,也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歲月的流轉(zhuǎn)。這是一篇充滿鄉(xiāng)土情懷和人文氣息的佳作,值得細細品味。
5 樓        文友:何葉        2024-09-10 17:02:06
  恭喜精品!真棒!
何葉
6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09-10 17:10:49
  恭喜老師斬獲精品!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7 樓        文友:芹芹森        2024-09-18 19:56:38
  恭喜老師獲得精品!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