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憶】從《晉書?孝友》想開去(隨筆)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段視頻,山東的一個小伙子和母親要錢,母親沒能滿足其要求,便在通衢大道之上,眾目睽睽之下,痛打其母親,把母親打得滿地亂滾??粗曨l,這豬狗不如的孩子踢在母親身上的每一腳,都讓我的心顫栗,都讓我的血壓頓時升高,竟然弄得失眠了一晚上。山東,那可是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自古都是領風尚于民前,率孝悌為楷模的地方,不知是天道變了,世道變了,還是人道變了,在山東卻生出了如此畜生無異的人,如果孔孟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也會失眠。
《晉書?列傳第五十八》是專門為孝子賢孫立的傳,名為《孝友》。在正傳前邊,作者唐朝宰相房玄齡加了一段關于“孝順”的按語,這在志書中難得一見,可見作者對“孝順”的重視。
這篇按語開宗明義:“大矣哉,孝之為德也?!笔钦f孝這事太大了,孝是人生偉大的德操。孝為什么是偉大的?房玄齡說“分渾元而立體,道貫三靈;資品匯以順名,功苞萬象。用之于國,動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狈g過來,大意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就誕生了孝的義理和體系,孝的精神包含在天地宙宇之內。孝,體現(xiàn)在治理國家上,可以感動上天,減少災難,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孝,體現(xiàn)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以感應鬼神,彰顯福景,使家庭安康,子孫前程似錦。
西晉,特別是偏安一隅的東晉,皇室昏聵,大臣貪腐,權歸豪門,貧富懸殊。貴族階層以清談為高尚,整個社會虛浮奢靡,平民百姓水深火熱。石崇王愷爭豪斗富,王衍家族狡兔三窟,都發(fā)生在這個朝代??梢哉f東晉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昏暗、虛浮、貪婪、荒誕的歷史時期之一。所以,很快這個朝代就沒落了,被南北朝亂世所取代,整個中國成了戰(zhàn)爭的國度,老百姓也成了最不幸的臣民。
但就在這樣一種亂世期間,社會上并沒有把“孝”的精神和義理喪失掉、丟棄掉。從上到下,仍然堅守著孝的道德底線,為中華民族保存了一份偉大的精神財富。房玄齡說:“晉氏始自中朝,逮于江左,雖百六之災遄及,而君子之道未消,孝悌名流,猶為繼踵。王偉元之行已,許季義之立節(jié),夏方、盛彥體至性以馳芬,庾袞、顏含篤友于而宣范,自馀群士,咸標懿德。采其遺絢,足厲澆風,故著孝友篇以續(xù)前史云耳。”東晉一朝,一百多場災難,社會如此動蕩,但君子之道依然保存著,踐行孝悌的名流輩出,一個接著一個,房玄齡選擇了李密、王偉元、許季義、夏方、庾袞、顏含等14人為這一代孝子賢孫的楷模,立傳以記之。
這確實令人費解,怎么中國的文化中會有“亂世出孝子”的正能量涌現(xiàn)呢!正因為如此,才讓后代的房玄齡們感慨萬端,孝道精神層面的道德力量是如何產生、保留、傳承的,作為一代名相的房玄齡,又該在“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的權責范圍內,如何把這孝道作為國體民本繼續(xù)鞏固傳承下去,自然是宰相應當全面嚴肅認真思考的大問題?!稌x書》的作者們站到了民族繁衍,社會進步、百姓文明的高度思考了這個問題,如是才有了《晉書》這樣的正史中加列《孝友傳》的志書革新,并有了總括“孝道”意義的編者按語。
同樣費解的是,今天社會安定,繁榮富庶,到處鶯歌燕舞,欣欣向榮,但“孝道”卻在與人們漸行漸遠。不但有打罵父母者,就是殺害父母者也屢見不鮮。當然,孝順和忤逆那個朝代都有,但要看總體大趨勢??唇裉焯善降囊淮淮?,以血緣為紐帶,以“啃老”為權利,不但少了本應由他們彰顯傳承的孝道精神,而且還增加了對孝道的不屑一顧。頂撞父母,漠視父母比比皆是,忘記父母生死祭日,不知父母身心有恙者更是隨手可得??纯锤咧袑W校門口接送即將成人或已經成人的學生的車輛,看看學校門口日曬雨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看看寥寥無幾晨昏定省的兒孫們,就能看到“孝道”普遍的衰落景象,就像被霜打了的碧綠的草原,一下變得蕭瑟凄涼。成年孩子大面積的不能自理,需要老人照顧,反而需要得到子孫照顧和幫助的老年人,卻成了照顧幫助子孫的依靠力量,這莫非不是對孝道最大的諷刺嗎。任何一個國度,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出現(xiàn)過如此怪相。
我們這個社會怎么了?除了金錢和謊言,難道什么都不能堅守,什么都不需要了么?
《晉書?孝友》的第一個傳是《李密》。把李密擺在第一位,應該是作者反復考慮的結果。李密是彰顯大孝的楷模,而他的孝體現(xiàn)得是“隔代孝”。我們現(xiàn)在經常說“隔代親”,指得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孫子、外孫的感情,要比對自己子女的感情還要深,這確實是事實。但我們如果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感情是單向的,當爺爺姥爺說“隔代親”的時候,孫子外孫并無“隔代親”的文化傳承和對爺爺姥爺“隔代孝”的思想準備和思想文化基礎。而在1800年前晉朝的李密卻做到了“隔代孝”,這一點就足以成為《晉書》《孝友傳》書寫的第一人的理由。
李密,三國末期蜀國人。父親去世后,母親被舅舅逼迫著嫁了人。當時李密才幾歲,喪父去母,得了病,生活極其困頓。年過半百的奶奶劉氏,不辭辛苦親自把他撫養(yǎng)長大。李密長大后奉事奶奶也孝聞天下,所以房玄齡為其作了傳。據(jù)《李密轉》記載,奶奶有病,李密流著淚守在奶奶身旁,白天晚上衣不解帶,飲食及湯藥必先親自品嘗冷暖,方才讓奶奶再吃。奉侍奶奶有了閑暇,就到老師譙周那里學習。由于學問好名聲大,一度被蜀國聘為尚書郎。蜀國滅亡后,晉武帝任命他為太子洗馬,也就是太子的侍衛(wèi)長,讓他到遠離家鄉(xiāng)的京師洛陽做官,李密因全身心侍奉奶奶堅辭不受,從而惹惱了晉武帝,認為李密是在蔑視新朝,準備嚴厲處罰李密。李密趕快給晉武帝寫了一封信,解釋自己不能出去做官的原因不是有意和新朝過不去,而是因為要侍奉96歲的奶奶。信中說:“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私情區(qū)區(qū)不敢棄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而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崩蠲艿男啪褪侵摹蛾惽楸怼罚肿盅赞o陳懇,句句情真意切,深深打動了武帝。武帝不但不再征召他出來做官,還命令地方政府賞賜給李密一筆錢,兩名奴婢,資助他贍養(yǎng)奶奶。晉武帝高度贊揚了李密的孝行,彰顯了孝道的倫理道德力量。有了倡議和踐行孝道的皇帝,有了“仁義禮智信”的社會倫理道德宗旨,這也許正是亂世還能堅守孝道的原因之一吧。
李密的奶奶何時去世,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根據(jù)李密為奶奶服喪期滿,出任太子洗馬、尚書郎和溫縣縣令的年代推斷,李密的奶奶至少活了98歲。在古代,一個沒有兒女僅靠孫子贍養(yǎng)的老人,能活到將近百歲,稍微伺候不好都是不可能的,可見李密的“隔代孝”真的是感天動地了。
現(xiàn)在沒有兒女的爺爺奶奶們大多數(shù)都成了鰥寡老人,條件好一點的住進了養(yǎng)老院,農村的則在村里成了社會資助贍養(yǎng)的對象,像李密這樣,為了奶奶而棄官不做,并且棄的官還是儲君侍衛(wèi)長如此的高官,在如今社會一個也沒有,一個也不會有。這個社會能夠容忍兒子家暴母親的丑惡,但絕不容忍放棄做官而去侍奉父母的孝子。不知道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社會的倒退,是文明的彰顯,還是愚昧的回歸。如果是社會的倒退和愚昧的回歸,那么產生如此怪相的社會根源又在哪里?社會學家門應該研究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