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心靈之約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靈】一個真實的故事(散文)

精品 【心靈】一個真實的故事(散文)


作者:黃皮人 秀才,1263.21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82發(fā)表時間:2024-10-01 06:33:04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風,在吹拂;天,像要下雨。耳邊回響著凄美的音樂,我的心合著旋律在吟唱: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為她訴說?哈,哈,哈,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走進鹽城丹頂鶴濕地生態(tài)公園,我驚訝地得知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段悲壯的故事,一位烈士的英名與一群仙鶴的美名伴隨著一首凄美的歌曲傳遍祖國大地。
   去參觀的那日,天空堆積著厚厚的云層,有一種壓抑感,仿佛隨時都要下雨。
   公園大門處,一座造型新穎的灰白色大樓臨水而建,它就像一只丹頂鶴,長長的脖子,尖尖的嘴巴,伸展的翅膀。這里就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唯一一處以世界珍禽丹頂鶴為主題建立的專題性、綜合性科普教育基地。
   這里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有著蘆葦叢生的天然植被,豐富多樣的海涂生物,人跡罕至的空曠寧靜。從1983年起,這里建立了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達360多萬畝,成為南北球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每年大約有近300萬只候鳥來此地棲息,近1000只丹頂鶴選擇在此處越冬。
   每天,來這里參觀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絕大多數(shù)都是沖著丹頂鶴而來,既希望零距離接觸一睹芳姿,更希望目之所極仰視飛翔。然而,丹頂鶴為生活習性所致,祖祖輩輩代代相傳,南來北往異地遷徙已然常態(tài)。于是,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它們成群結(jié)隊聚集在這里安度嚴冬,這也是觀賞丹頂鶴的最佳時間。其余時間呢?能夠滿足游人愿望嗎?
   能,當然能,這里通過人工養(yǎng)殖、馴化,徹底改變了丹頂鶴的生活習性,建立了“一個不遷徙種群”基地。說通俗一點,就是將一群野生動物改變成家養(yǎng)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過程是十分漫長,異常艱辛的。要說清楚這一點,就必須說到一個烈士的名字,她叫徐秀娟。
   丹頂鶴,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全球易危物種,截止目前僅有2000多只。由此可見,人工繁殖、人工馴養(yǎng)迫在眉睫,意義重大!
   自古以來,國人對丹頂鶴情有獨鐘,在古老的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譽其為“仙鶴”,形成了一種豐富的、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如在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雕塑形象;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中,就有鶴造型的禮器;在歷朝歷代的工藝作品、書畫中不乏鶴的身影。甚至,連人民大會堂都有《鶴祥昌瑞》的國畫。
   在古代的官場上,鶴也是大行其道,被認定為“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僅次于鳳凰的“一品鳥”。一品是古代最高官階的名稱,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級,一品位列第一,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編織的圖案就是“鶴”。
   不僅如此,在浩瀚的文字海洋里,丹頂鶴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成語里有“鶴立雞群”、“鶴壽延年”等等。它更是古代文人筆下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如劉禹錫的“晴空一鶴排云上”;杜牧的“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蘇軾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最令人唏噓的要數(shù)宋代著名詩人林逋,他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賦有“鶴閑臨水久,蜂懶采花疏”。
   人們喜歡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丹頂鶴是單配鳥類,當一對丹頂鶴夫妻中有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會獨居一生直至老死也不會再娶再嫁。所以自古以來,丹頂鶴也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
   徐秀娟本人不僅秉承和發(fā)揚了國人對丹頂鶴的酷愛之情,而且她的家庭是新中國第一個養(yǎng)鶴世家。她的父親是齊齊哈爾市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第一代養(yǎng)鶴人、養(yǎng)鶴專家,媽媽在保護區(qū)護鶴10年,她17歲就跟隨父親學習馴養(yǎng)丹頂鶴技能,她的弟弟、侄兒至今都在從事養(yǎng)鶴事業(yè)。
   將時間回放到上世紀1986年,徐秀娟從東北林業(yè)大學進修結(jié)束后應(yīng)聘來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工作。由于當時交通極不順暢,一路上她用體溫精心保護著3枚鶴蛋,輾轉(zhuǎn)幾千公里,長途艱辛奔波,三枚鶴蛋后來全都孵化出了幼雛。
   初來鹽城,保護區(qū)的工作處在籌備階段,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徐秀娟愛鶴如命,整天為鶴避暑、降溫、驅(qū)蚊而忙碌,并成功地進行了越冬丹頂鶴孵化、飼養(yǎng)、馴養(yǎng)試驗。護鶴是一項最苦最累的活,她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舍、診治護理病鶴,樣樣都干得十分出色。于是,在她與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成功地創(chuàng)建了江蘇省第一個珍禽馴養(yǎng)場。
   1987年9月,徐秀娟在鹽城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的一天夜晚,她為了尋找走失的丹頂鶴幼崽,犧牲在復堆河中。她將23歲的青春獻給了一生熱愛并為之嘔心瀝血的養(yǎng)鶴事業(yè),一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鶴舞飛翔的藍天之下!徐秀娟雖然犧牲了,但是人們永遠記住了她,因為她是新中國第一位養(yǎng)鶴姑娘,也是是新中國第一位為保護珍禽而獻身的烈士。
   幾十年過去了,在徐秀娟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她的愿景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丹頂鶴已經(jīng)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家園,一代又一代的鶴形成了龐大而固定居住的族群。在這里,丹頂鶴悠閑地生活在露天的窩棚里,里面有水池,有蘆葦,有灘涂,一切都接近自然環(huán)境。
   曾經(jīng),丹頂鶴離我們那么遙遠,只能在傳說中想象,在畫面上觀賞。如今,她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鹽城自然保護區(qū),游人可以隔著玻璃、透過網(wǎng)孔近距離觀賞丹頂鶴。
   當我第一眼見到丹頂鶴時,心情禁不住一陣激動,它們是那么地靈動、美艷:身段高挑,羽翼雪白,頭頂紅冠,修頸長腿,步履輕盈,優(yōu)雅媚美,宛如一位絕世美人。人們贊它“仙風飄逸”,稱它“羽族之長”,在我看來,孔雀的艷麗輸它一段風度,鳳凰的華美欠它一段脫俗。
   丹頂鶴的叫聲非常悅耳,小聲嘀咕時是從嗓子眼里發(fā)出的,咕、咕、咕,仿佛合唱隊里的低聲部,帶著共鳴、質(zhì)感。若大聲鳴叫,嗝、嗝、嗝,又像西洋樂中的銅管樂,高亢、宏亮。
   最精彩的場景是放飛丹頂鶴的時候,那絕對是宏偉、壯觀,氣勢如虹。當馴養(yǎng)員打開棚窩門時,丹頂鶴一涌而出,像百米賽跑的運動員一般撒開腳步,越跑越快,直至張開翅膀騰空而起。在空中盤旋幾圈后,又慢慢減少振翅頻率,降低高度,最終腳爪落地,在指定的草地上停留、玩耍。
   整個表演過程非常嫻熟,一氣呵成,絕對是長期馴化的結(jié)果,簡直達到了人鶴互動,配合默契的程度。因為我發(fā)現(xiàn),從丹頂鶴沖出大門開始,馴養(yǎng)員通過發(fā)出不同的鳴叫聲來指揮丹頂鶴的行動。
   前去瞻仰徐秀娟烈士,在導游的帶領(lǐng)下我邁著沉重的步子,心情如同天空堆積的厚云一般。路邊有一間茅草屋,非常簡陋,是用黃泥與蘆葦壘砌的。這是烈士的故居,周邊十分空曠,灘涂、野草、水洼和無邊無際的蘆葦。不難想象,當年這里沒有路,荒無人煙,甚至可說“與世隔絕”。因為一切都要還原于原始,保持野生狀態(tài),為可愛的小寶貝們所接納。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一個正值豆蔻年華青春少女如何耐得住日復一日的寂寞?
   烈士的銅質(zhì)雕塑像,聳立在高高的花崗巖基座上,主題造型是一位蓄著短發(fā)、穿著工作服的女孩,旁邊有兩只丹頂鶴。女孩亭亭玉立,頭發(fā)微飄,眼睛圓圓的、大大的遙望前方,似乎在期盼美好的未來。烈士所想的未來是什么呢?
   我下意識地環(huán)顧身邊,看到前來參觀的人群以中學生、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們居多。我突然意識到,烈士在用她生前的行動、短暫的生命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要創(chuàng)造一個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幸福樂園。
   我想,此時此地我所見到的應(yīng)該是烈士期盼的未來,因為在她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不僅開花、結(jié)果了,而且后繼有人?;蛟S,這些孩子們之中將來有人會來這里工作,繼續(xù)承擔和創(chuàng)造更多更新更有意義的保護、馴養(yǎng)珍禽動物的工作。
   導游在介紹烈士事跡的過程中,游人一直在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凄美的旋律撕扯著我的心。以前,我聽過這個歌曲,確實沒有留意所表達的“真實”含義,只是出于欣賞。然而,當我今天身臨其境,聆聽“一個真實的故事”,仰望眼前高大的烈士形象時,我流淚了,確實流淚了,而且是酸楚的、痛苦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
   風,在吹拂;天,像要下雨。耳邊回響著凄美的音樂,我的心合著旋律在吟唱: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為她訴說?哈,哈,哈,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共 3122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帶來一個真實的故事,那首凄婉的歌還在耳旁回響著,我仿佛也看到了那間用黃泥與蘆葦壘砌的小屋,看到了那群在空中飛過的丹頂鶴……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將以前聽過的故事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那個愛鶴如命的姑娘,那位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鹽城的烈士,并沒有離去,她一直和鹽城丹頂鶴濕地生態(tài)公園在一起。作品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生態(tài)公園的情況,特別是對鶴生活習性和優(yōu)美身姿的介紹,更是栩栩如生。文中對國人喜歡丹頂鶴的描述,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的確是一篇可圈可點的佳作,推薦共賞?!揪庉嫞和该髑镎Z】【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1001000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4-10-01 06:34:36
  清晨拜讀佳作,點贊!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1 樓        文友:黃皮人        2024-10-02 05:06:15
  感謝社長節(jié)日期間還在忙碌!
2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4-10-01 06:35:06
  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推薦大家共賞!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2 樓        文友:黃皮人        2024-10-02 05:06:37
  向你學習!
3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4-10-01 06:35:39
  恭祝國慶快樂,佳作頻出!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3 樓        文友:黃皮人        2024-10-02 05:06:54
  祝節(jié)日快樂!
4 樓        文友:劉德正        2024-10-01 08:51:59
  《一個真實的故事》賞析
  
   《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黃皮人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講述了鹽城丹頂鶴濕地生態(tài)公園的悲壯故事,以及徐秀娟烈士的感人事跡。
  
   情感表達:
   文章開篇便營造了一種沉重而又期待的氛圍,通過對天氣的描寫“風,在吹拂;天,像要下雨”,象征性地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波動和對即將了解的故事的敬畏。文章中,作者對丹頂鶴的描寫充滿了情感,將丹頂鶴的靈動、美艷以及它們在徐秀娟烈士犧牲后的孤獨和堅貞,與烈士的精神相映成趣。
  
   主題思想:
   文章的主題思想十分鮮明,即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對烈士精神的傳承和緬懷。作者通過對徐秀娟烈士生平的記述,展現(xiàn)了她對丹頂鶴的深厚情感和對保護工作的執(zhí)著追求,傳達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藝術(shù)手法:
  
   1.細節(jié)描寫: 文章中對丹頂鶴的描寫非常細膩,如“身段高挑,羽翼雪白,頭頂紅冠,修頸長腿”,通過對丹頂鶴外貌特征的描繪,使讀者能夠形象地感受到丹頂鶴的美麗。
   對比手法: 作者通過對比丹頂鶴的野生習性和人工養(yǎng)殖的艱辛,突出了徐秀娟烈士對改變丹頂鶴生活習性所做出的貢獻。
   象征手法: 文章中,丹頂鶴不僅是珍禽的代表,也象征著忠誠和愛情,以及徐秀娟烈士的高尚品質(zhì)和犧牲精神。
   2.語言運用:
   文章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充滿了詩意,如“人們贊它‘仙風飄逸’,稱它‘羽族之長’”,這樣的語言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富有文化內(nèi)涵。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了排比和對仗,如“孔雀的艷麗輸它一段風度,鳳凰的華美欠它一段脫俗”,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結(jié)構(gòu)安排:
   文章的結(jié)構(gòu)清晰有序,從對鹽城丹頂鶴濕地生態(tài)公園的介紹,到徐秀娟烈士的事跡,再到作者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層層遞進,逐步深入,使讀者的情感也隨之升華。
  
   總體評價:
   《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篇充滿情感和深意的散文,作者以丹頂鶴為紐帶,將自然之美、生命之重和烈士精神緊密相連,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文章不僅是對徐秀娟烈士的緬懷,也是對所有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出貢獻的人的致敬。通過閱讀這篇文章,讀者不僅能夠了解到丹頂鶴的美麗和珍貴,更能夠感受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讀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復4 樓        文友:黃皮人        2024-10-02 05:08:33
  好詳盡、準確、精彩的點評,非常感謝!
5 樓        文友:袍澤俱樂部        2024-10-08 07:25:01
  這篇散文猶如一幅細膩的畫卷,徐徐展開。作者以獨特視角切入主題,文字清新且富有感染力。文中情感真摯,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描寫生動鮮活,無論是景色還是人物,皆躍然紙上。結(jié)構(gòu)精巧,起承轉(zhuǎn)合自然流暢,似行云流水。每一段落都像是一顆璀璨的珍珠,被無形的絲線巧妙串聯(lián),整體散發(fā)著文學的魅力,給讀者帶來一場美妙的閱讀體驗。
回復5 樓        文友:黃皮人        2024-10-10 03:20:39
  非常感謝惠顧!您的高評令我欣喜,亦慚愧,還需努力!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