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云水禪心 >> 短篇 >> 雜文隨筆 >> 【云水·緣】根(隨筆)

精品 【云水·緣】根(隨筆)


作者:海濱 童生,914.99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17發(fā)表時間:2024-10-11 13:10:51
摘要:由根而發(fā)的幾個小故事

國人初識,問的最多的便是:“你貴姓?”“哪里人氏?”如果巧遇同鄉(xiāng)同姓,更會刨根問底:“看看我們是不是同根同系?”這里的根,是指血脈之根。
   根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樹木的生命線,是植物吸收營養(yǎng)的主要場所,是生命的源泉,同樣是中國文化不可缺無的符號。?根的哲學意義非常深遠,在人生中,根象征著基礎(chǔ),只有根基穩(wěn)固,人生的大樹才能茁壯成長。因此,古人云:“樹無根不長,人無根不立?!?
   前不久,回老家處理父母的后事兒,使我對根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一、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指自己出生并長期生活的地方,也是血脈根植的所在。故鄉(xiāng)是游子的根,故鄉(xiāng)是心靈深處最溫暖的港灣,故鄉(xiāng)是歲月長河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我的第一故鄉(xiāng)在中原豫州,它坐落在湍水之濱。
   父親早年在這里讀過私塾,青年時為了追求更多知識,奔赴開封(當時省會)求學。在學校深受身為教師的共產(chǎn)黨員的鼓動,淮海戰(zhàn)役中參加了解放軍,隨后隨軍南下湖南,建國后參加了廣西十萬大山剿匪。剿匪勝利后,部隊移防廣東湛江,擔負起北部灣海防和建設(shè)任務(wù),我也降生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
   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如同蒲公英絮伴隨著部隊漂浮在兩廣大地上。
   父親轉(zhuǎn)業(yè)后,我又隨家遷到了淮河之濱,在大別山下度過了十幾年的青春,這里也被我稱為第二故鄉(xiāng)。
   這些年,無論走到哪里,告別生活過的那些土地,那些鄉(xiāng)音和鄉(xiāng)情都會牢牢根植于腦海里。這些地方的一草一木都承載了我童年、少年、青年的歡樂與夢想,對我而言,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fā)著故鄉(xiāng)的味道。田間小路、古老房屋、村頭大樹都是記憶中最美麗的風景。故鄉(xiāng)的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著生活的美好,記憶的每一個片段像根一般深深地扎在我的腦海里。故鄉(xiāng),它們是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驛站,給予我力量,讓我在前行的道路上精神振奮,越走越遠。
   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力的衰退,盡管故鄉(xiāng)留下的慢慢只剩下支離破碎的片段,它們?nèi)匀皇悄菢由羁?,不可磨滅?br />   懷念故鄉(xiāng),我時常念叨:“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兩代人的缺失
   故鄉(xiāng)是根的所在,那里住著我的前輩,是最讓兒女牽掛的地方。如今步入花甲之年,回顧走過的行程,悠悠歲月里,我和父親兩代人都遇到過終身的遺憾,沒能做到“忠孝”兩全。
   記得五、六歲時看過一出京劇《岳母刺字》,說的是宋元帥宗澤出征之時病重,將帥印交給岳飛代管,不久其吐血而死。杜充卻領(lǐng)皇帝之命代掛帥印,結(jié)果使戰(zhàn)事一敗涂地。岳飛心情郁悶,私自離開軍隊回家探母,岳母為了國家大業(yè)敦促岳飛回營抗金,并在其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告訴他要時刻以國事為重,精忠報國。
   忠與孝,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道德體系中的重要價值觀。為國盡忠,是一種高尚的情懷和責任擔當;為老盡孝,是每位后人的應(yīng)盡義務(wù)。
   父親生于動蕩的年代,國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系于一線。他們毅然投身于保家衛(wèi)國的事業(yè)中,奔赴戰(zhàn)場,為了國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不惜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他們懷揣著對國家的忠誠,將生死置之度外,奮勇殺敵。建國后,又一心鋪在建設(shè)國家的事業(yè)上,忠心報國。然而,這份忠誠的背后,卻不得不舍棄家中的父母。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父親脫下戎裝,轉(zhuǎn)業(yè)回到地方,當時的政策是服從軍委統(tǒng)一安排,不能回原籍?!澳睦镄枰睦锶ァ痹佻F(xiàn)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父親被安排在離家數(shù)百里外的另一個地區(qū)工作,距離雖然相對過去近了,可是仍然無法守在父母身邊盡孝,無法為他們端茶送水、噓寒問暖,不能陪伴老人度過最后的晚年,直至兩位老人逝去。
   時光流轉(zhuǎn),作為兒子的我同樣面臨這道難題,在忠孝兩字上面臨抉擇。我雖然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但是也見證了國家由困難走向繁榮的過程,其間我經(jīng)歷過上山下鄉(xiāng)當知青、參軍扛槍保邊疆、打擊犯罪執(zhí)法為民等許多工作,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又服從組織調(diào)動,再次南下,遠離父母、遠離第二故鄉(xiāng),其后的幾十年間把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同樣在父母日益蒼老的時候不能給他們以陪伴和照顧。每逢佳節(jié),聽到空中飄響的歌曲《?;丶铱纯础?,我喜歡默默地伴唱著這首歌思念父母,懷念故鄉(xiāng)。我也喜歡那首《把根留住》。
   其實,父子兩代人的這種缺失,并非我們的過錯,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忠誠的含義,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雖然我們在孝道上有所欠缺,但面對奉獻和付出,我們無怨無悔。
   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能做到忠孝兩全,我們應(yīng)該理解和尊重那些為了國家盡忠而難以盡孝的人們。他們的選擇,是一種偉大的犧牲,他們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抉擇時,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了國家的安穩(wěn)富強,為了每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努力奮斗。
  
   三、彌補缺失
   父親在世之時,為了彌補孝道的缺失,曾專程返鄉(xiāng)看望了爺奶的墓地,并囑咐兒女百年之后將他的骨灰一定要埋葬在爺奶的身邊,以告慰兩位老人,實現(xiàn)“落葉歸根”,盡忠盡孝。
   按照父親的遺愿,我和妹妹做到了,也算是我們盡了一份孝。
   安葬了父母的遺骨,我背靠著故鄉(xiāng)的大樹拾起了支離破碎的記憶。童年爺爺奶奶留下的畫面清晰地浮現(xiàn)在腦海里。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家經(jīng)濟出現(xiàn)暫時困難,部隊為減輕國家壓力,號召家屬回鄉(xiāng)支援農(nóng)村建設(shè),我隨母親回到了故鄉(xiāng),在那里度過了短暫的幼年。
   我的印象里,爺爺個頭不高,但他的肩膀卻是如此寬厚而堅實,仿佛能撐起整個世界。家里距離集鎮(zhèn)很近,爺爺常常肩扛著我去集上小坐。小小的我坐爺爺?shù)募缟?,視野格外開闊,街邊的熱鬧景象盡收眼底。人群熙熙攘攘,店鋪琳瑯滿目,爺爺帶著我穿梭其中,感受著生活的煙火氣。那一份溫暖與安心,至今仍縈繞在心頭。
   爺爺還常常帶著我來到綠樹成蔭的河邊放羊,我跟在爺爺身后,看著羊兒們歡快地吃草,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一次爺爺有事兒需要回家一趟,讓我看著羊。爺爺剛走不久,那母羊躺在地下直打滾,見狀我嚇得趕緊一路小跑回家告訴爺爺。爺爺來到河灘,急忙從不遠處抱來一些麥草鋪在母羊身下,不一會兒,一只小羊“咩咩”誕生,爺爺高興得連聲大笑。那藍天白云下的純真歲月,成為了心底最珍貴的寶藏。
   奶奶的紡車也在記憶中不停轉(zhuǎn)動。
   奶奶一米七的身材卻裹著一雙小腳,極不協(xié)調(diào)。奶奶是個閑不住的勤勞婦女,白天忙完生產(chǎn)隊的活,夜晚還會搖起那臺古老的紡車紡線織布,每天夜里“吱呀吱呀”的聲音就像催眠曲哄著我入睡,又讓我在睡夢中驚醒,那聲音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油燈下奶奶坐在紡車前,雙手熟練地操作著,一團團棉花在她的手中變成了細長的棉線,變成了一米米的粗布。
   奶奶身上有著中國婦女特有的勤勞,“文革”期間到廣西探望我們,她也總是找些工作來干。當時廣西正處在抗美援越的前線,許多援越物資都要經(jīng)過精挑細選后送往越南。奶奶每天從糧庫背些黃豆回家,挑選出飽滿無暇的黃豆再送回糧庫,不辭辛苦為抗美援越做義務(wù)工作。
   故鄉(xiāng)肥大的棉蟲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段日子,白天跟隨母親到生產(chǎn)隊地里干活,看著隊里棉花、玉米枝條上蠕動的肥大綠色蟲子,心中既有些害怕又充滿了好奇。
   如今,爺爺和奶奶都已離去,爸媽也追尋他們而去,但他們留下的回憶卻永遠不會褪色。那些美好的瞬間,如同一束束溫暖的陽光照亮心間。追思中,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再次感受到了爺爺?shù)年P(guān)愛和奶奶的溫暖。感受到父母的付出,爹媽的愛。
  
   四、根的變化
   憨笑的爺爺、小腳的奶奶,低矮的草房,昏暗的油燈,湍急的河流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如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已埋在根的土地上,他們留給我的回憶永遠不會褪色。
   如今,昔日低矮的草房變成了拔地而起的樓房,沙土的鄉(xiāng)間小道鋪上了平坦的水泥,南陽黃牛卸去了肩上的犁耙,駕車的馬兒退去了背上的車轅,穿梭的電單車搭著歡笑的人們,清澈見底的湍河飛架起堅固的橋梁,這一切都印證著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變化。不過,在我的心中,那低矮的草房、湍急的河流、雪白的小羊永遠有著特殊的位置,它是過去歲月的象征,是我追思的起點。
  

共 327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以根為話題的精彩隨筆。根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但對于根,作者給于了表面意義和深層次意義的理解。首先作者以自己的切身感悟為主線,從父輩艱辛的革命生涯,到自己受父親影響,背鄉(xiāng)離井去外地生活。這對作者而言,根的記憶有點支離破碎。因為父親當兵離家,父親沒有照顧自己的父母,而自己也沒能照顧父親。其次,從作者五味雜陳,有點心酸遺憾的經(jīng)歷中。自己與故鄉(xiāng),與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這不僅是兩代人的缺失,更是家庭影響的缺失。作者看岳母刺字,品味忠與孝,其實也是對父親的無聲敬仰。作為自己服從調(diào)動,聽有關(guān)根的歌曲,是妥妥的思鄉(xiāng)和懷念。盡管作者說彌補了缺失,這只是自己心理上安慰。人常說: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噸灰。所以,從作者所抒寫的歷歷感人事跡中,我們可以窺見作者所要表達的濃厚的思念和釋懷之情。人生的經(jīng)歷無同款,過程也是千差萬別。亦如作者所說的根的變化,不管是追思還是緬懷,但記憶不會退色,傳承不會改變,對根的情懷也永遠不會改變。文章飽含深情,情真意濃,筆觸老道,感受深刻,主題明確,富有感染力,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品鑒佳作,推薦共享。感謝老師帶來的精彩美文,感謝老師支持云水社團,祝老師重陽節(jié)快樂,創(chuàng)作快樂,佳作連連!【編輯:華為】【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1012002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華為        2024-10-11 13:13:35
  根的記憶,引人釋懷。難忘的歲月,令人共鳴!
文章是心靈的窗戶,以文發(fā)聲,以文生情,以文為友,相伴終生!
2 樓        文友:華為        2024-10-11 13:15:37
  品鑒佳作,感悟中充滿敬仰。歲月無痕,卻讓人難免惆悵。向老師學習,祝佳作連連!
文章是心靈的窗戶,以文發(fā)聲,以文生情,以文為友,相伴終生!
3 樓        文友:鄉(xiāng)笛        2024-10-11 19:02:07
  文章主題明確,筆觸老道,感受深刻,富有感染力,讓人身臨其境。好文章,拜讀了。
4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2 19:22:27
  根的話題,不同的人可能理解不同,有些人一直在故鄉(xiāng)居住生活,有些人背井離鄉(xiāng),就像無根的蒲公英隨風飄散。作者回憶了從父輩開始,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和工作在外地的父親漂泊在外,沒有好好在老家待過。父親沒有好好盡孝,自己也是這樣。只有父親百年之后,作者遵循父親的遺愿,將他安葬在爺爺奶奶身邊,葉落歸根。文章飽含深情,鄉(xiāng)愁濃郁,自然動人,感染力強。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好文章拜讀學習,感謝老師不變的支持,祝老師秋安筆豐,佳作不斷。
淡淡的云彩
5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12 19:23:57
  恭喜海濱老師佳作獲得精品!情深意濃,感人至深的佳作再次欣賞學習了,問好老師,期待更多精彩呈現(xiàn)。
淡淡的云彩
6 樓        文友:海濱        2024-10-13 12:52:40
  謝謝各位老師厚愛!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