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北風情 >> 短篇 >> 作品賞析 >> (例析十五)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

編輯推薦 (例析十五)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 ——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4發(fā)表時間:2024-10-21 18:38:13
摘要:介紹意識流小說運用神話、典故的技巧

(例析十五)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
   卜奎老人(編著)
  
   神話,是原始洪荒時代出現(xiàn)的,以超凡的神的行為作題材的語言藝術(shù)作品,與各該民族的史詩互相滲透,屬于初民在幻想中對自然界和社會形態(tài)所進行的不自覺的藝術(shù)加工,顯示了人類社會童年階段上征服自然、認識生活的愿望,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積淀了人們對自然和對社會關(guān)系的觀點,是古老的文化原型。
   神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在長期的社會進化過程中,社會精英與勞苦大眾,用他們的智力與體力,征服、改造了大自然,也改造了社會與自身。神話,是人類社會進化的早期的記錄,也是初民們促進社會進化的一幅幅藍圖。不管社會進化到何種程度,這種促進社會進化的強烈愿望,對后人總是一種鼓舞。
   神話,反映了人們征服自然的豪邁精神與不屈服的斗爭意志,它是人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xiàn)。盡管后世社會條件有所變化,但是人們張揚英雄主義、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愿望,是不會泯滅的。意識流小說家,都是張揚個性、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作者,偏愛神話,用它來表現(xiàn)自己的主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神話,也是人類藝術(shù)的寶庫和土壤。神話中的人物、故事,是文學藝術(shù)家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寶貴材料。意識流小說大量利用神話,使自己的作品,增加了濃厚的美學色彩。
   意識流小說借助神話表現(xiàn)主旨,這里再以《尤里西斯》為例。小說借用荷馬史詩《奧德賽》的框架,把古希臘英雄在海上漂泊十年的故事加以現(xiàn)代化,并反其意而用之。在喬伊斯筆下,對書中三位主人公18小時的心路歷程加以表現(xiàn)。
   典故,是歷史、文學等典籍記錄的以及民間流傳的有關(guān)各朝各代的重大事件、名人佚事、風土人情、特色知識等等資料。典故,有真實存在過的,也有文學作品中虛構(gòu)而形成的;它一般都有準確的出處,特定的內(nèi)容,以及原義與引申義。
   典故,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或是文學作品中的情節(jié),只有經(jīng)過長期的傳誦,才能形成典故;這樣,在它上面就積淀了豐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短短的一個詞,或是一個成語,就概括了那樣復雜而生動的人物、事件,真是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典故,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典故有褒有貶,感情色彩很濃。如果恰當使用,可以充分表達作者的愛憎。意識流小說家,大多富于激情,典故可以任他們感情的驅(qū)使。
   典故,富有濃郁的美學色彩。典故所承載的內(nèi)容,大都鮮明、特異,這也是它之所以流傳的原因。典故的內(nèi)容,有的原本就是文學的創(chuàng)造;即使是非文學的,經(jīng)世代的加工,也增添了許多美學色彩。它一旦用到小說中,定會事半功倍。
   《尤利西斯》被人稱為“天書”,用典過多,是原因之一。但是,應該看到,這些典故的使用,使小說的表達更為酣暢,使小說的容量更為擴展,使小說的氣勢更為壯美,使小說的蘊涵更為豐厚。這部書用了多少典故,實在是難以計數(shù),我們只消看看譯者為它作的注釋,就可以了解此書的厚度了。
  
   本節(jié)參考文獻
   王向峰主編:《文藝美學辭典》,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
   安徽電視廣播大學:《歐洲文學史·意識流小說》(網(wǎng)絡)。
  
  
  
  
  

共 127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跟隨卜奎老人的文字,將我們帶到了(例析15)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一文中,透過全篇厚重的文字,卜奎老人繼續(xù)為讀者解讀了意識流小說的神話,典故的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使用的技巧。文章中卜奎老人以其簡潔的語言和令讀者耳熟能詳?shù)娜宋飳嵗?,將作品中這二個知識點交代得清清楚楚。同時也分別指出了神話與典故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正確的使用這些創(chuàng)作手法一定會使作品表達更為酣暢,內(nèi)容更為擴展,氣勢更為壯美,韻涵更為豐富。感謝卜奎老人的誨人不倦,欣賞卜奎老人厚重淵博的文化內(nèi)涵。學習了!感謝賜稿!好文推薦欣賞!期待佳作連連!【東北風情編輯:朱暖】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共 0 條 0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