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愛心】頌楊先賢風節(jié),光大時代精神(作品賞析) ——讀《圣賢二曲》有惑
有幸能參加徐榮斌先生大作《圣賢二曲》一書的發(fā)行研討會,有幸能聆聽各位的精彩高論,領略各位的風采,感受各位的妙思睿智,我很是幸運,也非常高興。
盩山巍峨,厔水靈秀;山水精華凝結而成的周至,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yōu)良的學術傳承,圣哲賢達輩出不窮,遺風余續(xù)影響深遠。漢代的大學問家摯詢在此講學,扶風馬融在此苦讀;宋代的趙瞻,明代的王三聘,清代的路德等等,這些都是海內(nèi)聞名的鴻儒大家。二曲先生李颙,是這些生長于周至的鴻儒巨擘中的佼佼者。
二曲先生李颙生活在社會激烈動蕩的明末清初。社會動蕩不安,家無立錐之地,清貧如洗,根本不具備求學讀書最起碼的條件??墒撬群米x書,發(fā)誓立志,拼死拼活也要做學問。在賢良母親的支持下,他借書抄讀,跪地請求老師學者講解,幾度差點淪為餓殍也矢志不悔。堅定的意志感天動人,終于成為一代學問大師,被當時的人譽作熙代學宗。二曲先生以學問氣節(jié)立名于世,不但在當時名滿寰宇,在以后的幾百年間,他的風節(jié)一直是后學敬仰的楷模。
史籍中的二曲先生,是人們景仰的圣哲,好像離我們太高太遠,只能頂禮膜拜,不可能親近去感受他的風節(jié),更別說研習他的學問思想。作為二曲先生的故鄉(xiāng),周至民間關于二曲先生的傳說也相當多,可都是當做圣人神靈來崇敬的,與我們似乎有著天上人間的距離。大家覺得他高不可攀,難以企及。這也難怪,三百年來,二曲先生都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之上的圣哲,是常人無法與之比擬的神明。這些誤解,拉大了我們和二曲先生的距離,影響了二曲先生高風亮節(jié)的發(fā)揚光大。
進入新的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號召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掘并研究汲取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以此來促進時代新風尚的形成發(fā)展。黨中央號召,政府引導,
各界學者同仁共同努力,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發(fā)掘蔚然成風。我們縣各界也聞風而動,掀起了熱潮。徐榮斌先生《圣賢二曲》的出版發(fā)行,就是這諸多成果中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蹊徑獨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圣賢二曲》中,“操志高潔”的二曲先生走下神壇,飄逸著那和藹可親有血有肉的身軀,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他不斷地努力著,艱難地跋涉著,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他漸次豐滿起來,不斷強大,直到成為需要我們須得仰視才能望其項背偉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榮斌先生是把圣哲請下神壇的使者。閱讀《圣賢二曲》這部巨著,會使我們覺得圣賢是可以企及的,經(jīng)過個人不懈的努力,任何人都是可以到達圣哲境界的,這也是二曲先生學說的精髓和目的之一。這就為我們的后學樹立了榜樣,指明了道路,其啟迪后學的功德肯定是巨大的。
李二曲先生是由一個矢志讀書的少年成長起來的,他是如何求學的,他又是如何積累的,有什么經(jīng)驗,這肯定也是研究二曲先生的人們希望了解的。在《圣賢二曲》一書中,讀書的方法途徑都條分縷析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是徐榮斌先生的精彩之筆。榮斌先生尊重史籍中二曲先生學習心得的記載,又結合自己教書育人的體會,相輔相成,傾注筆端,不但豐富了作品,也為后學提供了途徑,用心良苦,善念深刻。至于二曲先生如何做人,那是貫穿于《圣賢二曲》一書的主線,也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每個章節(jié),都散發(fā)出誘人的馨香。
二曲先生生活在動蕩不安的明末清初時代,經(jīng)歷復雜,三百年前的社會背景又與現(xiàn)在差別巨大,如果要讓時光倒流,把人和事都放回歷史中,并且要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來,非下苦功夫翻閱史籍、查找資料不可。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可以想象其艱難程度,了解的人都會為榮斌先生的鍥而不舍點贊不已。沒有一點精神,沒有縱橫捭闔的大手筆,就不可能有此巨大的成就。
徐榮斌先生是陜西省編劇協(xié)會會員,他醉心于文學,筆耕不輟,著述頗豐。曾在《陜西教育》《陜西人口報》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學作品160多萬字。代表作有散文集《清風吹來的回憶》、評論集《雞蛋里挑骨頭》。創(chuàng)作《最美教師》等八部電視系列劇劇本共百多集,碎戲劇本60部,均已拍攝并在陜西電視臺播出,深受好評。長篇歷史小說《圣賢二曲》參展全國第29屆書博會,被《文化藝術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全國大型圖書雜志《書?!穼iT發(fā)表了有關評論文章。在2020年3月份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大會上,被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高陽宣布為百年關學文化成果文學類優(yōu)秀作品。榮斌先生的研究成果,卓爾不群,光大了我縣文化群體的影響,難能可貴!
周至縣的文化底蘊深厚,需要研究發(fā)掘的精華比比皆是。如何讓這些精華變成新的時代的動力,是當代周至學人的責任。可喜的是我縣有一大批文人學者,在此領域努力地跋涉著,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無愧于當代文人學者的歷史責任。更要感謝我縣的各級領導,特別是文化局的領導。在領導們的關懷下,近些年來我縣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傳承可以說是云蒸霞蔚,這與領導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我相信,這樣的風氣必然收益于當代,功載千秋。
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我受益多多。再一次感謝各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