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酒味人生(小說)
“一樽瓊漿溫入懷,萬般愁傷風逝去?!本剖强煲馊松木耩B(yǎng)份,“把酒當歌,人生幾何?”萬般愁悶來,一杯皆開懷,在心情苦悶的時候,杯酒下肚,萬事皆有解脫之法;酒還是孤苦生活的忠誠朋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孤苦身零落,對飲心不凄,在寂寥無助時節(jié),暢飲開懷,人生又如枯木逢春,凡事都有釋懷之道。
——題記
關于酒的文章閱讀過很多,對酒文化的繁衍興盛稍有了解。我曾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細品“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或曰杜康”名句,對書中關于“儀狄、杜康”作為酒文化世祖的歷史緣源有過細致了解;也從《杜康紀聞》記載的“五齊六法”中知曉“杜康釀酒”的趣味故事,不時為先賢的智慧創(chuàng)造嘖舌稱奇;秦漢時期出現(xiàn)“酒政”文化,以酒施策,品酒治國,讓酒文化登上大雅之堂;隨之酒的用途也在不斷擴大,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用酒療病。
后來,酒的基本功能開始轉換,漸漸演變?yōu)檎{和人倫、獻諛神靈和祭祀祖先,以尊為道,以孝為本,以善為源成為酒文化的精神內核。秦漢以后,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遷,酒文化從以樂為本向以悲為懷慢慢的滲透。
唐宋時期是酒與文人墨客大結緣的重要分水嶺,以“酒章”文化作為酒文化繁衍興盛的重要標志,出現(xiàn)李白、杜甫等大批名流雅士以詩助酒、以酒抒懷的壯烈場面,酒文化漸漸地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酒文化慢慢地融入到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明清時期,起義鋒火不斷,外敵內憂不絕,酒文化重拾“義”“道”“禮”精神因子,借助“忠”“誠”“勇”情感歸屬,在人們的認知世界筑起一道縱橫卑闔的精神橋梁,王之渙的“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便是對酒文化繁衍發(fā)展和認知變化的又一次生動詮釋。這種“以酒論品”“以酒傳道”“以酒安邦”的酒文化緊隨著歷史脈絡不斷傳播傳承,兼容儒家理論、道家思想、佛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慢慢被賦予家國情懷繁衍生息。
在變幻莫測的歷史演譯和此起彼伏的朝代更迭中,繁星漸隱,光輝悄逝,曾經的榮耀過往都成為風光一時的歷史記憶,隨著時光輪替慢慢的被現(xiàn)實遺棄,漸漸地失去應有的榮耀榮譽,但蘊藏其中、繁衍發(fā)展的酒文化卻一直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騰轉挪移,持續(xù)發(fā)揮它沉淀積蓄的厚重文化底蘊,給發(fā)展帶來希望,給生活捎去光芒,給文明傳承力量;它尤如一盞經久不熄的燈燭,搖曳變幻著時暗時亮的火苗,不斷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時至近代,人們還延續(xù)傳承著祖輩遺留下來的文化精髓,喜悲無別,愁樂共歡,或把酒言歡以酒抒懷,或以酒消愁斟酒自愈,共同將酒文化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讓苦悶煩累的人生之路變得通透豁達和光茫萬丈,在不斷得到治愈和慰籍中享受人生新的快樂幸福。
童年時期,對酒文化興趣頗淡,只知道酒是父親聊以慰籍的精神食糧,是父親心情喜悲的外在感觀,其余無暇顧及更不去置理;崇尚著“與己無關”思想,從不過問父親對酒的情結,更不去體味酒對父親的治愈;有時候,艱苦的條件和困苦的生活會陡增對酒的厭惡和對父親的反感,認為父親有些肆意揮霍和鋪張浪費,但僅是在心中暗暗嘀咕,卻不敢在父親面前表露。尤其是父親酒大亢奮和情緒失控時節(jié),那種對父親的恐懼逐漸強加到酒上,開始有些反感抵觸父親喝酒。
長大成人,面對彌艱的生活壓力和繁重的生存負擔,我開始慢慢地回味感觸父親與酒的點點滴滴。通過學習了解酒文化,感受深藏其中的歷史厚重和蘊含其內的精神內核,用濃厚炙熱的文化氣息解讀父親對酒的鐘愛癡誠以及他的人生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萬般苦澀皆襲涌,唯有杯酒釋安然。通過人生至暗時節(jié)對酒的品讀,我似乎發(fā)掘了父親隱藏不露的高貴品質,且粗且細,且文且武,且忠且慈,且喜且悲,萬千喜好于一身,千百德品于一域,不彰不顯,不爭不斗,靜謐地生活在屬于自己的那方土地上不悲不亢地綻放光彩!
父親是建國同齡人。他出生時,內戰(zhàn)剛畢民生凋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貧窮、貧困、貧寒是時代賦予他們那一代人的“金色”標簽,也是凄苦生活映照在他身心的“痛苦”烙印,尤其是偏遠落后的西北邊陲,惡劣的地理環(huán)境、艱苦的生存條件、貧脊的自然稟賦,給剛剛降臨塵世的父親籠罩一層揮之不去的痛苦陰影;是懵懂無知的無法選擇還是有所感知的難以逃離,父親出生后再沒有像別的同齡人那樣逃離祖祖輩輩生活的這片土地,還在享受幸??鞓返耐陼r節(jié),他就被安排到村里的酒窖辛苦勞作。這是農村落后的無奈選擇,更是農民家庭的求生出路。
村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這樣過活,只是勞動強度和工作工種有別而已。原因很簡單,僅是為了照管孩子們的生計,大人們在生產隊集體勞作掙工分,一天到晚不著家,晚上收工才能回去照管孩子。許多孩子餓得枯瘦如柴,生長發(fā)育都成了問題,為不讓孩子忍饑挨餓,提前出來打零工謀出路就成為家庭生計的權益之計。爺爺以前曾干過柳樹堡的堡長,雖然早已經不在其位,但聲望和影響力在柳樹堡這一帶還能說得過去,安排父親到村酒窖干零活就是村干部處于照顧爺爺面子刻意安排的差事,這樣一來可以解決父親的溫飽問題,二來還能學門手藝,將來不至于耕田種地。
酒窖位于村西頭居民點偏南的位置,這里地勢高聳,戈壁連片,沼澤遍布,是全村重要的水源地,附近有兩個碩大的“澇巴池”(家鄉(xiāng)當地方言,意為蓄水池)常年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其水源主要來自祁連山冰雪融化匯入黑河的灌溉水和一年四季雨雪沉積儲備的倉庫水。將酒窖修建在澇巴池旁邊主要還是考慮到取水方便。酒窖并不是單獨意義上的藏酒的地方,只是鄉(xiāng)親們對村辦酒類加工作坊的習慣性稱呼,它是一個不大的村舍院落,共有晾曬房、發(fā)酵間、釀造加工間、成品庫房四間草坯房和1個地下窖藏室組成,專門胚制生產遠近聞名的昭武散酒。這種酒選用當地上好的高梁青稞作為原材料,采用古法傳統(tǒng)工藝釀造,因用料考究、工序復雜、管理嚴格、產量有限而倍受推崇。
酒窖內生產的酒品十分暢銷,每年都供不應求,通常采取憑票限量供應,趕到年頭節(jié)氣因需求量大,常出現(xiàn)斷供局面,這個時候如果能通過酒窖內部關第搞到一斤昭武頭曲,那將是無尚榮耀的事情。再加上酒窖勞動輕閑、工作環(huán)境優(yōu)渥、食宿條件較好,不用像父輩們那樣頭頂烈日、腳沾黃泥,沒早沒晚的辛苦勞作,渴的時候沒有熱水,餓的時候難尋食物,不到收工不能回家。這一系列利好條件造就酒窖崗位竟爭激烈,好多鄉(xiāng)親們絞盡腦汁想辦法,仍是一崗難求。為穩(wěn)定工藝質量、提升酒品適口度,一般定崗定位后很少更換,除非生老病死和自然災害,很少對酒窖的人員進行調整。
但,以補充零星用工方式選定一些未成年的鄉(xiāng)村娃娃進入酒窖,是父親那些年別有用意的新情況。這種表面上是為賦閑在家的孩子找事情做,實質上則是變相給酒窖替崗鋪后路。小孩子剛開始在酒窖干零活不計工分、不給工錢、不管住宿,只提供早、中兩餐的玉米面窩窩,好多家長不理解,感覺沒前途,半大小子送出去一天混不到工分,連晚飯都得家里管,覺得有點虧,倒不如放在家里喂牛割草來得實惠,還能照管好家里的老人和娃娃。爺爺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他矁中時機有意安排父親到酒窖勞動,就是想替父親謀條生路。
父親是位十分聰穎靈動的孩子,從小就跟著爺爺忙前忙后,看慣了人情往來和事務處理,對爺爺的有意安排非常重視,只是不愿當眾表露。到酒窖上班的第一天,便被安排到老把式李平安手下面當伙計,任務主要是劈柴燒火和煨炕飲牛。剛開始,酒窖的師傅們都不太在意父親的存在,只是按照工序每天正常發(fā)酵釀酒。慢慢地,茶余飯后的話題中,便開始多了父親吃苦耐勞和任勞任怨的話題,漸漸地開始喜歡上父親這個娃娃蛋子。
最先改變看法的還是老把式李平安。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漢,平日沉默寡言鮮少與人交流,年過半百無兒無女,陪他走過半生的老伴也因癆疾離世,過多的心理背負和過重的生活壓力讓這位技藝精湛的老者慢慢地頹廢,額頭布滿刀刻斧鑿的蒼老痕跡,通紅的臉頰全是暴曬遺留的黑色“高原紅”,光禿的腦殼上“一貧如洗”,沒有一根青絲俘掠照顧他油光锃亮的頭頂。自打老伴去世后,他亦如同失去所有的念想。但對酒窖的工作卻是盡心盡責,一旦到了釀酒車間,人又如同變了一副模樣,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對工作要求十分嚴苛。
老把式是酒窖唯一掌握全套釀酒工藝的師傅,也是見證酒窖前世今生的元老之一。他為人嚴謹細制,工作大膽負責,對酒窖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傾注著全部的心血;在他的苦心經營下,酒窖品質蒸蒸日上廣受贊譽,村里村外都尊稱他為“老把式”。他看到父親勤快細心,責任心強,每天在完成交代任務后,還會主動將地上地下、院里院外的衛(wèi)生都打掃一遍,便心生喜歡,主動將父親叫到身邊,教授一些從不外傳的古法釀酒工藝。每天收工,他會將自己從灶上打回的白面饃饃和大燴菜分一半給父親,自己則熱上一壺昭武頭曲自斟自飲,每次品酒時發(fā)出的那一聲聲“嘖嘖”聲,如癡如醉,就像是在享受饕餮盛宴般,讓父親很是慕羨,曾多次發(fā)問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像老把式一樣,盡情享受一番美酒帶來的沉迷癡醉!
歲月如梭,光陰匆逝,轉瞬間,父親在酒窖度過第五個年頭。這時的父親已經成長為一位高大威猛的帥小伙,因為勤勞任怨和多干少說,漸漸地被酒窖的其它師傅及同行認同,尤其是酒精發(fā)酵的溫度掌控和蒸餾取酒的萃取工藝他已經得到老把式的真?zhèn)?,甚至有些方面做得十分細致,連老把式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風。父親對師傅們的贊許一再推辭謙讓,并沒有攬為己有,他深知這一切的收獲都應當歸功于老師們的抬愛和長輩們的關照,作為窮人家的孩子他應當百倍珍惜當下?lián)碛械男腋3晒?,繼續(xù)干好本職工作,不讓大家失望;平時工作照舊如常,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不一樣。
正當大家都在歡呼雀躍地慶賀父親在酒窖收獲的可喜成果時,意想不到的事情正悄悄發(fā)生。先是老把式李平安的不辭而別,后又是酒窖發(fā)酵師傅王三強溺水身亡,接二連三的奇談怪事一時間在酒窖上演,讓這個昔日溫馨和美的小院頓然間失去了歡聲笑語。老把式李平安離別前的那段時間,父親已經感覺有些反常,經常能夠看到老把式對著熊熊燃燒的爐火發(fā)呆,有幾次就如同被提線木偶控制一般,呢喃細語無人聽懂,不經意間便開始喊嚷老伴的名字,還邊喊邊向冒著蒸騰熱氣的鍋臺爬去,身體不太靈便的他就如同著魔一般,老淚縱橫傷心欲絕,無論誰勸都無濟于事;待心情平復后,老把式又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背糧、擔水、搗缸、調酒麯一切工程序都是那么有條不穩(wěn),讓大家若失若離,就如同做夢一般找不到北。
這個時候,唯一知道內幕和了解老把式心事的也就只有父親。他打心底里十分感激老把式一直以來無私無畏地關愛呵護,就如同是老把式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照顧,還毫無保留地將釀酒秘訣手把手傳授給他,出于對老把式的敬重感恩,半年多來,他一直陪伴守護這位德高望重卻風燭殘年的老人。當天氣炎熱時節(jié),他用廢棄油桶制作一個大的蓄水罐,將里面沖刷干凈,盛上早就晾曬好的溫水,在水罐上接一根長長的膠皮水管供老把式沖澡納涼;晚上,他從家中拿來煮好的土豆蠶豆和一些的肉干給老把式下酒,老把式十分開心,邊喝酒邊夸贊父親,說他年紀輕輕有眼力勁懂感恩,將來肯定比他強。遇到開心處,還會吟詩唱歌,來一段《卷西筒》《周仁回府》等秦腔,那腔那調真不輸專業(yè)演員。
這樣一來二往,父親和老把式的關系便越來越親近,在接觸和了解中知道老把式更多不為人知的異聞趣事。原來,老把式在解放前曾是陜西渭南一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時,老把式的父親曾任楊虎城將軍行營少將參議,因為西安事變牽連,老把式的父親被軍統(tǒng)特務暗殺,為逃脫家人被血洗厄運,一位蘇區(qū)老首長專門派人將老把式一家人接回延安。因為承受不了喪夫之痛,母親悲痛欲絕懸梁自盡;年幼的妹妹也因營養(yǎng)不良中途夭折。面對生活的一次次的打擊和家庭的一次次變故,老把式沒有氣餒更沒有消沉,而是通過自己的堅強不屈一次次同命運頑強對抗。國內戰(zhàn)爭進入攻堅階段,那位老首長率部奉命解放西北,為了延續(xù)和保存老把式這一脈愛國志士的革命后代,老首長將老把式帶在身邊,教他防身技藝和射擊動作,還指導他如何戰(zhàn)略布局。
在幾年的戰(zhàn)斗磨礪中,老把式得到老首長的真?zhèn)?,已經可以排兵布陣,結合西北地域特點單獨對抗馬步清、馬步芳等國民黨殘余勢力的圍追堵截,而且在幾次小的游擊戰(zhàn)斗中取得“零傷亡”的戰(zhàn)績,受到老首長的高度評價。但,戰(zhàn)爭的殘酷慘烈是普通人所無法想象的。在倪家營遭遇戰(zhàn)中,老首長被俘殉職,頭顱在城樓上懸掛了三天三夜。從敵人的慶功令中得知,一直關懷他的老首長原來是西路軍的“董軍長”。
作者通過對父親每年春節(jié)祭祀酒窖遺址的描寫,展現(xiàn)了酒窖在父親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它所承載的夢想、希望和懷念。小說不僅講述了一個關于釀酒的故事,更是對那個時代特色的展現(xiàn),人物形象鮮明,故事凄婉動人。語言上,作品散文化的風格讓人感到親切,敘述和白描手法的運用,蘊含著超越文字和篇幅的精彩。
文章對酒文化的闡述,從古至今,從“儀狄、杜康”到唐宋文人墨客,再到明清的“義”“道”“禮”精神,展現(xiàn)了酒文化在歷史發(fā)展中的豐富內涵和演變。作品在展現(xiàn)個人命運的同時,也反映了社會變遷,尤其是對酒的依賴和情感寄托,深刻揭示了酒與人生密不可分的關系。整部作品情感真摯,文化底蘊深厚,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學作品,值得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