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龍鳳河畔酒曲香(散文)
龍鳳河畔酒曲香
三垟村位于龍港市城西片區(qū),是一個非遺傳統(tǒng)釀酒的瑰寶之地,這里的制曲歷史悠久而深遠,如同龍鳳河畔流淌的悠悠歲月,見證了無數個酒香四溢的時光。
三垟村的烏衣紅曲色澤烏亮,香氣撲鼻,是釀造“雙回酒”和“蜜沉沉”等佳釀不可或缺的原料。而用它釀造出來的美酒,不僅深受本地居民的喜愛,更以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口感,享譽江南垟,成為溫州釀酒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曲為酒之骨
在中國釀酒的悠久傳統(tǒng)中,“曲為酒之骨”的理念被釀酒人奉為圭臬。梁孝克先生(浙江省人大代表、龍港市印刷協(xié)會秘書長)在他的文章《龍港三垟酒》里說:“據他外公回憶,早前,三垟村民到靈溪一帶購買青紅曲釀酒。清朝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年),一楊姓村民到靈溪學習青紅曲生產技術,藝成回村以制曲為業(yè)?!?br />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我們查閱了張家堡《金斗河楊氏宗譜》,并對三垟楊氏的后裔進行了實地訪談。
根據宗譜記載和楊家后裔的回憶,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左右,楊文蘭(1748-1823年)公從慕賢東鄉(xiāng)十都張家堡移居到慕賢西鄉(xiāng)十四都山垟(共和后改稱三垟),他們移居山垟的目的是替楊配篯祖父楊文懋(1745-1800年,冊名遇時,字克昭,清國學生)管理千畝良田,這些良田大部分在十四都河前、山垟、新陡門等地,當時楊家在山垟浹西首建有谷倉。由于當地濕度高,倉庫儲藏條件差,陳糧易發(fā)霉,糧食損失大。如何儲糧減損,是擺在楊文蘭面前的一道難題。
清代乾隆后期,楊文蘭為了解決稻谷儲存和稻谷淋濕等問題,萌生制曲釀酒之念想,決定到靈溪鳳池蛤蟆灣酒農學習制青衣曲釀酒技藝,藝成回村以制曲為業(yè),這是三垟制曲釀造的肇始。
接著本村的林氏、薛氏、梁氏、顏氏、鄭氏等先人紛紛學習制曲釀造技藝,加入本行業(yè)。清道光年間,楊文蘭的次孫楊榮階(1820-1869)公與鄭文旺公等千里迢迢去福建古田學藝,改進技術。清代光緒年間,梁其賜又引進黃衣紅曲制作方法,進一步改進技藝。
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雖然社會陷入動蕩,但是三垟制曲卻迎來了第一個鼎盛時期。當時全村制曲者多達上百家,每當日落時分,家家戶戶收曲裝袋,曲粉如紫煙般升騰,酒曲的香氣彌漫在龍鳳河兩岸。據說,溫州小南門的一家酒曲店,每天都有十幾位三垟村民前來送曲售賣。
然而,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政策的調整,私自制曲釀酒被禁止。許多掌握制曲技術的村民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國營酒廠謀生。這一時期,三垟制曲業(yè)陷入了低谷。
改革開放后,三垟制曲業(yè)再次煥發(fā)生機。三垟的制曲師傅用糯米偽黑穗病稻粒上的黑色菌粉(龍港本地話稱為“衣”),接種到紅曲上,制成烏衣紅曲。烏衣紅曲外表附有一層黑色的粉末,而曲心仍為紅色,由于接種了黑霉菌,具有更強的糖化力和發(fā)酵力,一年四季都能落缸釀酒,且出酒率高,酒酸度低,很快就大面積取代青紅曲。烏衣紅曲的做法各地不盡相同,三垟制曲師傅采用糯米稻穗黑霉菌接種的做法,卻是很有特色的。
經過三垟數代人的不懈努力,物美價廉的三垟酒曲,特別是烏衣紅曲,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贏得了大中酒廠以及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三垟的制曲業(yè)逐漸成為平陽乃至溫州的知名品牌。目前三垟村正在積極申報“三垟釀酒技藝和烏衣紅曲制作技藝”非遺項目。
技為酒之髓
“技為酒之髓”,在三垟這片土地上,制曲的歷史雖已有二百余年,但真正踏上釀酒之路,卻只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楊榮階的玄孫楊憲康和楊憲重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父親楊懷星(1928-2011)的釀酒傳奇。
楊懷星年輕時便掌握了家族傳統(tǒng)的制曲技藝,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動蕩使得酒曲銷售變得異常艱難。面對困境,他毅然決定自學釀酒,以圖自救。50年代初,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釀酒技藝,他遠赴國營紹興酒廠,深入學習并吸收了當地的釀酒精髓。
1958年,國營溫州梧田酒廠(雙鹿啤酒廠的前身)的領導慕名而來,誠邀楊懷星擔任酒廠技術員。盡管當時處于高級社集體經濟階段,村里并不支持他單獨前往,但經過多方溝通協(xié)調,楊懷星最終帶領村里薛茂暢等十幾名制曲師傅一同前往梧田酒廠,為酒廠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好景不長。1962年,我國遭遇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央決定實行“八字方針”調整國民經濟,要求大量精減城市人口。楊懷星等十幾名村民無奈回到三垟,重新拾起制曲釀酒的舊業(yè)。同年冬天,楊家遭遇了鄰居失火的災難,五間房子化為灰燼,三家人只能暫居靈應堂。但楊懷星和家人并未因此氣餒,他們通過不懈努力,在次年春天重建了三間二層樓房,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后,楊懷星和他的兒子們紛紛走出三垟,到更廣闊的地方去施展才華。兒子楊憲康和楊憲重分別前往溫州雙嶼和樂清等地的酒廠擔任技術員,將三垟的釀酒技藝傳播到了更遠的地方。
楊懷星的釀酒技藝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20世紀90年代,當三垟的釀酒大戶薛盛瀚遭遇大米被暴雨淋濕的困境時,正是楊懷星提供了有效的補救措施。他建議薛盛瀚將所有的大米用袋子扎好扔到河里浸泡,待需要釀酒時再撈上來使用。這一方法不僅解決了薛盛瀚的燃眉之急,還保證了酒的質量不受影響。從此,楊懷星便成了三垟村制曲釀酒戶的技術顧問,每當有人遇到制曲或釀酒的問題時,他總是耐心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如今,三垟的釀酒技藝已經傳承到了新的一代,出現(xiàn)了溫州市清江釀造有限公司等規(guī)模酒廠,他們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傳統(tǒng)技藝,還在不斷創(chuàng)新拓展。未來,我們期待三垟的制曲釀酒技藝一定能夠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三垟酒曲香
三垟村的烏衣紅曲制作早已成為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盡管三垟的釀酒歷史相對較短,但這里出產的狀元紅與蜜沉沉卻名聲在外,深受百姓的喜愛。
三垟村的烏衣紅曲,色澤烏亮、香氣獨特,是釀造高品質酒類的上乘之選。得益于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三垟的釀酒業(yè)逐漸興起,并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市面上,三垟酒主要有四種類型:黃酒、米燒、狀元紅和蜜沉沉。其中,黃酒和狀元紅、蜜沉沉都屬于釀造酒,它們以烏衣紅曲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釀造而成,口感醇厚、風味獨特。而米燒則是一種蒸餾酒,以其獨特的蒸餾工藝和醇厚的口感,成為三垟酒的又一亮點。
三垟黃酒選用糯米、烏衣紅曲和清水三種原料釀造,不添加任何輔料;釀酒的流程十分嚴謹,包括浸漬、淋洗,蒸煮、攤飯、落缸、掏飯、攪拌、封缸、榨酒、煎酒和裝壇等程序,春季20余天成品,冬季低溫40余天成品。三垟黃酒具有驅寒溫補的功效,除日常烹飪外,常常作為產婦調養(yǎng)身子的營養(yǎng)品。
三垟米燒是以米飯、烏衣紅曲和水而發(fā)酵蒸餾而成的白酒,具有獨特的米曲香味,新酒勁烈沖口,陳釀醇和綿柔,富有層次感,令人回味無窮。
三垟“狀元紅”是以黃酒當水,加曲和糯米釀造而成,酒精度一般在15-16度左右,所以又稱“雙回酒”。在白瓷碗中斟上狀元紅,如瓊漿玉液,色澤鮮艷,入口味甜,可其后勁尤甚于烈酒,這是雙回釀造工藝從而提高酒精度的緣故。
三垟“蜜沉沉”則以白酒當水,用料和做法與狀元紅相同,酒精度23-26度以上。雖然它們還是中低度酒,但酒勁遠非黃酒可比,更因為外觀和口感誘人,反而更容易讓人過量而醉。
三垟楊家人
三垟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村莊,龍鳳河如玉帶般環(huán)繞兩岸,孕育了林、薛、梁、顏和楊等姓氏的居民。在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300多位村民和諧共處,其中楊氏家族以其悠久的制曲釀酒歷史尤為引人注目。
楊文蘭,作為張家堡鴻儒楊之科的孫子,始終銘記先祖父的家訓,以誠實做人、勤勞做事為準則。他和他的子孫們不僅協(xié)助楊配篯家族打理家業(yè),還積極參與修筑西塘等公益事業(yè),展現(xiàn)了楊家人的責任與擔當。《民國平陽縣志》有以下記載:
咸豐三年(1853)六月,十四都咸園黃梁埭,海潮沖決,沿江稻田變?yōu)辂}堿地,貢生楊配篯(號琴溪)和職員方履莘出資興筑。
咸豐五年(1855)黃梁埭又決堤,樂施好善的楊配篯獨任修筑,得到了鄉(xiāng)人的信賴和敬仰。
咸豐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平陽縣發(fā)生了七次災荒,民不聊生,咸豐八年,平陽錢倉人趙起在北山廟結盟組織金錢會。為了防止金錢會的侵入,楊配篯召集鄉(xiāng)紳在宜山組建江南民團,依托鰲江天塹,與趙起的部隊隔江峙望。為了阻擋金錢會渡江南下,楊配篯出資增修新陡門至直浹河一線的塘埭,這既能造福于當地百姓,使江南垟幾十萬鄉(xiāng)民免遭戰(zhàn)火之災。
同治元年(1862),楊配篯侄兒楊佩芝任江南民團正董,繼續(xù)修筑西塘,加寬增高,還在塘外鑿一溝渠,在塘上安置大炮,在塘內駐扎團民,并議定近塘各村分段修理,以使西塘堅固永久。
光緒二年(1876),溫州沿海颶風大作,海水洶涌倒灌,沖垮了西塘沿線,楊配篯的次子楊鏡澄主持修筑西塘塌陷的地段,使其重現(xiàn)堅固完整,阻擋了匯聚眾山之水的橫陽江南港,保障一方平安。
光緒十六年(1890),新陡門、樓浦、三洋和直浹河一帶土塘出現(xiàn)險情,楊配篯三子楊鏡清挺身而出,主持修筑西塘,他出面募修新陡門至樓浦塘30余丈,又修三垟至直浹河塘90余丈。在他的帶領下,當地鄉(xiāng)紳薛孫熙等又募修直浹河上步至下步塘300余丈。
民國元年(1912),沿海地區(qū)發(fā)生颶風,西塘沖決,張家堡鄉(xiāng)紳楊慕份出任修筑西塘總董,他見西塘沖決,責無旁貸,再次延續(xù)父祖輩的修塘義舉,他采取了讓地方認段修筑的方法。為了加固西塘,他又于皮刀匯添筑內塘。
民國11年(1922),楊慕份復以賑款修筑。從民國3年至民國16年,楊慕份以素高的威望,化解了一道道阻力,終于將西塘修成。完成了這項澤被江南和南港地區(qū)的義舉。
楊家人對三垟村的情感深厚,他們不僅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還努力融入當地社會。楊文蘭及其后代積極與當地鄉(xiāng)民和諧共處,同結連理,形成了緊密的親戚關系。1787年左右,楊文蘭娶三垟林世清次女為妻,還在林宅的前面建了五間樓,次年生了雙胞胎兒子,繼楊文蘭以后,楊家與三垟村及十四都附近的林、薛、朱等姓氏聯(lián)姻,代代相傳,這也加深了雙方的情誼。
二百多年來,楊姓村民在三垟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僅安分守己,還用自己的智慧將制曲釀酒的技術發(fā)揚光大。他們的努力不僅為鄉(xiāng)里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更傳承了寶貴的傳統(tǒng)遺產。
烏衣紅曲飄四方,釀酒文化源流長。三垟村的楊氏家族,以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貢獻和深厚的情感,成為當地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動人的歷史記憶,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