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踏訪正定古城墻(散文)
一
走進一路之隔的正定漢庭酒店,亮出身份證,前臺服務(wù)員登記后,我問從哪開始游覽正定古城,她微笑著說了一句話——不迎薰不知何為貴,不迎旭不懂日出。兩句話,就像謎語。好在我進入正定前“攻略”過,她是看我來自膠東半島榮成天盡頭的客,才有感而發(fā)。古語有“日出成山”,我就來自成山啊,她是要和我較勁了啊。當然,我也遇到了民間真正的詩人,我在心中,為她做了一個頷首的表示。
盡管我無詩才,但喜歡斗詩的故事??上В医硬簧显挷?,跟她詠一首“天涯詩”。看來,河北到處都有旅游形象大使啊,豈止是一個趙麗穎!沒錯,正定的古城墻東門曰“迎旭”,南城門的中門叫“迎薰”,這兩處城門是一定要踏訪的。迎旭,好懂得。迎薰呢?原來中國古城門朝東或東南方向的門,是用來迎納和沐浴和煦之風的,是風水概念,簡單說就是繁榮昌盛的意思。中國的城,有兩個城門的話,一定要有東門和南門,可以沒有西門和北門。我所到過的即墨古城,有三門,就沒有北門。
薰,在古漢語里的解釋是一種香草,有著習(xí)性溫和,香韻感化的特點,于是也稱“蕙草”。中華文化,源自對日月山石田土草木等的深刻理解,賦予美好的含義,漸漸洇漶成一種固定的內(nèi)涵。一匾一額,一字一詞,都有著以簡馭繁的文化魅力,背后有著樸素的人文色彩。可以說,不懂得草木,就不能懂得中華文化。汪曾祺說:“草木蟲魚,多是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生活即文化。所以他的散文開篇就把草木蟲魚列入“人間滋味”。當然,在正定則是“人間大觀”。
二
傍晚,正定的夕暉好像一下子被四圍的古城墻給圈定在城內(nèi),雖是秋末,但陽光就像特意情愿傾斜一般,將城墻內(nèi)的城區(qū),涂抹得一派暖洋洋,是另一番“熏得游人醉”的景象。傍晚,明顯是游人停止腳步的時候,但從酒店門前迤邐南行的人群絡(luò)繹不絕可知,他們應(yīng)該是去迎薰門的游客,根據(jù)服務(wù)員的話,他們應(yīng)該是“貴”客。
何為“貴”?原來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時曾專程踏進這正定的“迎薰門”,目睹了那時的門下之繁華夜景,便稱贊正定為“貴城”,他在書中這樣說:“真定(正定)通往各省的大道遍植樹木,密布的河網(wǎng)將本地生產(chǎn)的金錦絲羅運往四面八方,城中寺觀廟宇軒敞壯麗,陽和樓下的市場人來人往商肆云集……”后人分析,他之所以稱“貴”,應(yīng)該是贊美正定嚴密的防御體系,重要戰(zhàn)略位置,最重要的是被繁華的市容市貌震撼了。
我覺得西人所言的“貴”和我們所說的“貴”的內(nèi)涵有所不同,是物質(zhì)繁華的樣子。中華文化的“貴”是一種地位。所以,南城門的“迎薰”被視為城門之尊,最能表達城門城墻對于生活的意義。后來,進一步演變,有了“和為貴”的理念,不強調(diào)強勢和沖突,突出了包容的精神,就像我們說的“貴人”,一定是對人有著襄助的含義,“貴”的內(nèi)涵有了善的成分。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踏正定古城墻就算不上一個游者。正定人這樣說。踏訪,是給歷史的回音一個最深情的回答,是對古城墻最隆重的致敬。按照酒店服務(wù)員的說法,夜晚我先登迎薰門吧,感受正定古城之“貴”。
夜晚的南城門,燈火璀璨,金碧輝煌,這在一個縣城,堪稱“絕無僅有”,讓我想起關(guān)于正定夜景誘人的詩句描寫——誰家見月能閉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墒?,誰家不能見到天下人共有的一輪月呢,看來,月在正定真的不同。此時逢農(nóng)歷十月初七,白居易說“可憐九月初三夜”,(《暮江吟》)這十月初七夜,有何不勝初三夜呢。半月臨墻,若不是專注月色,簡直就被城墻內(nèi)的燈火給逼退了,欲近城墻,還有丈遠。人們不去賞月,唯有古城墻,依舊載月自得意。外有護城河,城墻上有城樓,也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趣。文學(xué)的描寫總是說“烘云托月”,有點公式化了,我覺得,此時正定半月只為烘托一座城門,是彎月揖門??磥?,月也知迎薰門之貴了。
三
正定古城墻存在了1600余年,其間經(jīng)歷過多次不同方式的復(fù)修復(fù)建,磚砌,石筑,土夯,凝聚了古人建城的智慧。如今,依然保持了古色古香的韻味,眼下用于防御的功能完全消失。其懷古的意義,走進了日常的生活。一切城墻的結(jié)構(gòu)、城樓、題字等都成為特別的審美。我在一篇文章里說過,我們這個時代,是全民審美的時代,在眾多古跡地,總會遇到成群結(jié)隊的游人。審美,成為生活中不能忽略的意義,今天勝于古代。審美,不再是文人權(quán)貴的專利,我不知后人怎樣評價今人的這種審美生活,或許會誕生一個“筑夢盛世”的詞語,來盛贊此時的社會形態(tài)。
三級防御結(jié)構(gòu)的城門,在中國古城少見。月城門、翁城門、里城門,各門特點不同,功能各異。月城門,偏狹,可用來阻滯攻城之敵;翁城門,門內(nèi)空曠,可從城墻的垛口射殺突防之敵;里城門則是駐軍的營壘。中國古代的軍事,在城墻設(shè)計上就獨具優(yōu)勢,防備森嚴,顯示出獨到的智慧。不能不關(guān)注正定的城池格局,正定的護城河叫“周漢河”,應(yīng)該是滹沱河的分支。城池,是中國人的安定概念。正定保留著完整的古代城建概念和實物,這是了不起的遺存。今天的懷古,除了驚嘆,還是驚嘆。
不要懷疑一圈城墻是否可以圈住人們的安定和幸福生活,其功能盡管有限,但是曾經(jīng)最好的生活布局。一圈城墻,承載了多少苦難,發(fā)生了多少殘酷的故事,經(jīng)歷了怎樣的血雨腥風,她唯一不變的是面對和平。有些存在,沒有文字去標注,但表達著一貫的主題。忍辱負重,力扛千載,抱德煬和,偃武息戈,這些悲壯而驚世的詞語,都藏在城墻的磚石縫隙。
從挖掘的文物看,出現(xiàn)了五代時期的紀功碑,殘碑有“安樂壘”三字,“壘”是軍事城堡,可能是南城門被稱為“長樂門”的源出。中華民族對和平安定有著執(zhí)念,這也暗合了“長樂未央”的民族文化。就像長城一樣,自古,中國的軍事都是側(cè)重于防御性,可見,我們這個民族從來都是堅持“立城守土”。
走進長樂門,就像一腳踏進深邃的歷史。讀懂了城門題字,也就讀懂了半部正定史。一處南城門,有著“四門一樓”的復(fù)雜而嚴整的布局。
外門題“九省通衢”,因正定“咽喉九省”故稱,配享如此大氣形勝之譽的,在中國只有武漢、滕州和正定。南面滹沱,東臨瀛海,西擁太行,“控扼三關(guān)”,也有所指,所謂“三關(guān)”是紫荊關(guān),娘子關(guān),倒馬關(guān)。故內(nèi)門題“三關(guān)雄鎮(zhèn)”之匾額,氣勢傲然,其勝可撼山河。中門“迎薰”,正門“正定”。城門之上是“陽和樓”,題“襟山帶河”字匾,一面題“廣大高明”,再次渲染了正定收攬山河之盛的壯觀氣勢。
我想,生活在正定,這些鏗鏘的詞語,也是正定人的驕傲,就像生活在西安、洛陽、南京,那里的人們總是會自豪地考問我們——你知我們在幾朝古都里?
我生活在膠東半島的天盡頭處,總覺得先得每日第一縷陽光而自豪;正定人是活在雄關(guān)通衢的節(jié)點上。山河的好,只有走一走,才可感受到。旅游的價值,在于打開熱愛的情懷和視野。
四
如今,我仿佛覺得南城門是一處文學(xué)修辭之地。措辭簡約,鏗鏘有聲,如燭照一城,似光耀一隅。每一行字,都是文學(xué)的法典,所謂不可增損一字,匾額門名可見一斑。其文學(xué)意義,已經(jīng)超越了歷史,將真實化作了生活的詩意。興廢多少事,我且挹取文學(xué)詞匯來悅情。站立城樓,放眼“襟帶”,我畫蛇添足,以對聯(lián)詠懷——
以太行為襟,懷青黛千山,豪情豈止萬丈;
憑滹沱作帶,纏綠錦一河,繾綣總是十分。
這種文學(xué)意蘊,其實早被一個叫“阿房”的詩人寫出——看我襟懷多放逸,盈胸氣象盡風流。不必擔心城墻不固,今天的我們,可盡情陶醉于這些嘉字麗詞里,要感謝正定的歷史遺存,感謝滄桑的淘洗沉淀。常說,今非昔比,這話不僅僅是我們的感慨,也道出了我們必須換一種審美的眼光。我相信,美好的語言,對濡養(yǎng)我們的愛國愛家情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門之外,商鋪相疊,各色的招牌店名,對著城樓的題字眨著眼,似乎并不輸給那幾個字,因為他們把生活的山河搬到了城門下,正定之夜未央,這是對“長樂”的門名的時代詮釋,真正安定,是正定縣名的深刻含義,在今天有了更貼切的詮釋。各色的燈光,盡情地勾勒古建古城,將古色古香裝飾得流光溢彩,我也學(xué)著游人說一句膚淺的贊詞——真漂亮!聽說,夏日旅游旺季,在陽和樓上還有“惠民演出”,沒趕上。遺憾對我,倒是添加了想象。
繁華一定少不了煙火氣,各處的小攤招牌也亮著,也有吆喝的,燒麥,饸饹,崩肝,爆肚,薯塔,熱切丸子……弄懂一個名字,都要半宿,我且記著,待第二日逐一品嘗。
繁華,不是燈光的渲染,更要有老百姓謀生的可能,正定是最暖的城,一圈城墻圈起了一城的精彩。行走其間,我有了把這些正定名吃寫出的想法。自古,正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卻是食客必來打卡犒勞舌尖的蘊香之街。
五
有人說,中國古建是凝固的古典音樂。我喜歡這個比喻。稍微遠離城墻,城墻便如黑色的琴弦,五色的燈光成了它飛起的音符,彈著滄桑和繁華的變奏,在這個華燈初上的夜,盡可徜徉其間,聽著它的吟唱,我在“一簾幽夢”里……
夜色里的正定城墻,也是黑色的銀河遺落于人間,星辰微茫,而有華燈萬盞。我登上城墻,就像在燈光中飄,腳步在沉重的城墻上飄起來,于是,情緒折回到元代,因為有一個叫“白樸”的人,就在這迷離的燈光里,唱著凄婉迷醉的元曲。
戲曲,是挑著人多的地方去,舞臺被看戲的人圍堵起來,那才叫演出成功。正定是元代的商貿(mào)繁華之地,就連家在山西的白樸也趕來定居。以白樸為代表的正定文人,圍繞著這南城門,擺起了文學(xué)的大排檔,正定人每晚齊聚,相會唱和,于是有了能夠和唐詩宋詞并列的文學(xué)——元曲。白樸也成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我一直以為元曲是在北國某地興起,哪知正定就是元曲的發(fā)祥地。白樸的元雜劇《墻頭馬上》,就誕生在正定,成為元曲四大愛情劇之一。
劇中人李千金出場了?!拜蛰袒ㄉ铠x并宿,梧桐枝隱鳳雙棲……”咿呀的唱腔,穿過燈火而來。這是寫主人公自擇配偶的故事,渲染了為愛情而寧爭不屈的精神。都市的繁榮,總是帶來愛情的困惑,愛情劇誕生在這樣的矛盾背景下,成為一個文學(xué)規(guī)律。要知道,在倉皇逃難的路上,誰還有心思說起愛情,不是羞于啟齒,而是愛情要退到可有可無的地步。繁衍后代成為不可能,還要愛情干什么!
只有繁華,才有文藝文學(xué)的復(fù)興,就像當年的汴梁,歌舞升平,清明上河……不難解釋,沒有繁華,人們哪有心思去關(guān)注愛情。正定的繁華,不僅僅是“三關(guān)雄鎮(zhèn)”三個字可以寫真,還有捻絲彈弦的美妙。正定,真是個剛?cè)嵯酀某恰?br />
也許是到了白樸的身邊,我居然背得出他的“天凈沙”,寫“秋”的那一首是——孤林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元曲的景物組合,帶著特色,簡直是忽略了動詞,將畫面徐徐攤開。即使是想家了,也在風景如畫里。我亦如飛鴻,明天再流連正定一天,就會南去歸家。盡管情景的氛圍早就不同,但心如飛鴻,車不速,心卻急切了。卻更怕,我浮光掠影,帶不走正定元曲的真腔調(diào)。
披上了彩光盛裝的古城墻,欺負了正月十五雪打燈,只為伴著280公里外的京華都韻。我不知,古城南門之下的夜色還會沉醉多久,也許,這條黑色的銀河一夜不眠。
正定,靠著一堵墻,懷古,取暖,沉淀,演繹著精彩的城市生活。
六
正定的清晨,似乎來得也早。我拉開房間的窗簾,正定城墻急切地映入我的眼。一道黑色的銀河馱著晨曦,晃動在窗前。城墻上,幾個晨跑人,用腳步驚醒了正定古城。東城門叫“迎旭”,跑步是他們“迎旭”的儀式。生活不能沒有儀式感,正定人的儀式感,總是這么奢侈,他們是踏著1600年的歷史,每一次晨跑,都是一次穿越。我攝下這道剪影,一條黑色的龍,馱著一個個逗號般的影子,徐徐移動著,我顧不得數(shù)數(shù)步上城墻是多少級臺階,顧不得丈量一下城墻的寬度,顧不得數(shù)數(shù)有多少道垛口,此時就做一個正定人,加入他們晨跑的行列吧。一切都像是早就爛熟于胸,不像一個新來的外地客,東張西望,我氣定神閑。
正定東城門內(nèi)門題“光含瀛海”,甕門題“含翠”?!昂辈皇侨肟冢菙垊僦?。攬瀛海碧波,含雄關(guān)翠色。晨跑,成為風景巡禮。
但,曾在近代史中,這處城墻風景,并不含翠,青翠失色。1937年10月,日軍渡過滹沱河,炮轟古城墻,攻占了正定古城。我趴在城墻尋找著城墻舊跡,發(fā)現(xiàn)了彈痕。正定古城墻,還銘記著一段被凌辱的歷史。迎旭處,迎來了炮彈。誰說我們可以忘記那段悲痛,即使我們不去想不去說,城墻卻依然記得啊!
若喚白樸來唱曲,一定是“古道西風瘦馬”,國破山河碎,民生顛沛流離……
文學(xué)的戲曲,需要跌宕的故事,但我還是希望,不要有這些故事給文學(xué)去加工。我還是喜歡讓那些文學(xué)家,在和風微瀾里挖掘出戲曲的素材,讓文學(xué)家搜腸刮肚,抓耳撓腮……
愛上一座城,總有一種方式,一種理由。古人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始終想不出為何要這樣的高妙之感,在正定古城墻上,此時,月淡星稀,唯有晨曦包裹著我的影子,危墻迤邐幾千丈,我疾步追晨曦,忘記酒店提供的早餐,過了八點鐘,我且以城墻晨曦千縷為餐吧。
日出成山,也出正定,華夏之地,漸次被晨曦喚醒了。
我用踏訪的腳步,在正定古城墻上留下一個喜歡正定的游人的跫然足音……
2024年12月16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