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歲月】碗中歲月(記敘文)
黃昏將盡,天色漸暗,一抹殘陽的余暉繚繞,把家鄉(xiāng)天空蔚藍的畫卷染粉,聲聲聒噪的蟬鳴入耳。日光沖破那份燥熱,直直地射入一個大瓷碗中,射出繽紛多彩的歲月的光芒,這一份絢爛的光,與太奶奶的農(nóng)家小院交相輝映。
碗底清晰可見的是太陽的影子,是太奶奶古老的日月與慈愛的包容。很小的時候,我便與那大瓷碗有了交集。
追憶我童年的那抹舊時光,太奶奶帶領(lǐng)我們一家人包餃子的場景,再次浮現(xiàn)于我的眼前——一個大瓷碗,一張大桌子,只見那大瓷碗中裝著混勻的菜與肉,那肉仿佛已經(jīng)散發(fā)出陣陣香味,隨風氤氳在空氣中。
彼時,太奶奶飛快的把碗中的餡,舀到那薄厚適中的面皮之上,用那飛舞著的手,把餡快速地包進餃皮,接著又麻利地捏出一條條皺褶。
調(diào)弄好的那些餃子的形狀,好似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士兵,又宛如舞臺上翩翩而舞的跳天鵝湖的演員,讓人垂涎欲滴的餃子既井然有序,又富于變化與特色。
我分明看見了太奶奶那雙飛舞的手上,滿是如虬枝般曲張的血管和胡亂生長的皺紋,那是太奶奶與大瓷碗多年打交道所磨練出來的,那是屬于碗中的“歲月”,是歲月頻繁更替所經(jīng)歷的漫長的夢……
餃子包好,一家人分工協(xié)作,燒水,下鍋,一氣呵成,不經(jīng)意間那餃子便在水中漲起來了,大肚腩浮于鍋中水面之上,每一個餃子都猶如天邊懸掛著的一輪新月,皎潔而夢幻,散發(fā)出誘人的光輝,打撈餃子上桌,熱氣騰騰,完美的餃子就這么水到渠成了。
那張上了年頭的古舊木桌上,我看著大瓷碗中蒸騰著的熱氣,水霧在我眼前彌漫,仿佛我正仙境中徜徉。我大口地吃著餃子,感受餃子中太奶奶包進去的暖暖的情意。
可是我不太明白,心中甚是疑惑,我好奇地問太奶奶:“太奶奶呀,你這碗怎么和之前盛餡用的是同一個碗?”
太奶奶面部表情平靜如水,她用蒼老而沙啞的聲音說道:“大瓷碗已經(jīng)用開水燙過了,沒事的,以前都是這樣用的。碗是用來裝東西的,只要是食物就能裝。”
小時候,我沒能聽懂太奶奶的話,但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生活的往事可以包容一切“歲月”,不論經(jīng)歷過怎樣的苦痛,任歲月蹉跎,任時光變遷,太奶奶總是以一種平靜、簡樸的方式來對待那些“歲月”,那些或甜蜜美好,或令人傷感的時光。
那個我童年記憶中的大瓷碗,是屬于太奶奶的光輝的“歲月”,是屬于無數(shù)平凡的勞動人民的光輝的“歲月”。夕陽靜悄悄的落下山去,云層染上暗淡的橙,歸鳥劃過天空,蕩起一片清風。
日月經(jīng)天,山河行地。當繁華落盡,一切奇花異草都會頹敗,可太奶奶那個簡樸的大瓷碗,卻始終默默地立在我的心底,它教會我許多人生的道理,教會我用腳踏實地的熱情去包容歲月。
深圳市紅嶺中學高二(20)班 孟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