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歡迎您! 用戶筆名:密碼: 【注冊】
江山文學(xué)網(wǎng)  
【江山書城】 【有聲文學(xué)】 【江山游戲】 【充值兌換】 【江山社團】 【我的江山】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長篇頻道>軍事歷史>三秦演義>吉春《三秦演義》第三回 蒼頡造字白水縣 伶?zhèn)惗捎信?/span>

吉春《三秦演義》第三回 蒼頡造字白水縣 伶?zhèn)惗捎信?/h1>

作品名稱:三秦演義      作者:吉春      發(fā)布時間:2014-05-11 20:10:35      字數(shù):6794

  第三回蒼頡造字白水縣伶?zhèn)惗捎信?br />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并不顯威風(fēng),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shù)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陕?,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么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ji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jié)代表每個數(shù)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shù)目在繩子上打個結(jié)很便當,而減少數(shù)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jié)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shù),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tǒng)統(tǒng)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么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chuàng)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后,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fā)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里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么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jié),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么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jīng)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涂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么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里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弊謺r,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yīng)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br />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jīng)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chuàng)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jīng)驗?zāi)苡涗浵聛?,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br />   從此以后,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fù)推敲,還行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后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還有相傳說倉頡造字成功,發(fā)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么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據(jù)《倉頡廟碑》記載,在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頗具規(guī)模,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F(xiàn)存為一組以元、明、清風(fēng)格為主的建筑,坐北向南,四周土墻環(huán)圍。整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別為照壁、山門、前殿、報廳、中殿、寢殿、墓冢。在主體建筑的兩側(cè)又分布著東、西戲樓、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廟內(nèi)現(xiàn)存古碑18通,其中的《倉頡廟碑》、《倉圣鳥跡書碑》、《廣武將軍碑》、《時大宋蒼公碑》等更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珍貴實物?!秱}頡廟碑》為漢代名碑,1975年遷置西安碑林?!稄V武將軍碑》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文書法流暢,高渾飄逸,被譽為“絕品”,極為罕見。于右任在1933年看到碑拓,驚喜異常,寫下“千年出土光騰射,老見異物眼復(fù)明”的詩句,并題寫“文化之祖”四字,刻成大匾,懸掛于倉頡廟中。
  倉頡廟位于白水縣城東北史官村正北2里許,面積17畝。北屏黃龍山,南臨洛河水,廟里蒼蒼古柏與周圍肥田沃野相映襯,甚為壯觀。倉頡,也作蒼頡,號史皇氏,姓侯岡,舊傳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盾髯?解蔽》曰:“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睋?jù)《白水縣志》記載,倉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上天作令為百王憲,實有睿德,生而能書,及長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水之納,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倉帝受之,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掌指而創(chuàng)文字形成聲貝,以相生為字,以正君臣之分,以嚴父子之儀,以肅尊卑之序,法度以生,禮樂以興,刑罰以著,為政立教,領(lǐng)事辦官;一成不外,于是而天地之蘊盡矣,天為雨栗,鬼為夜哭,龍乃潛藏,文字備于以存乎,記注及著??儎e生正名孚號而升封于介丘,紀文字以怊異也,而文亂曰昌矣亂,百有一十載,都于陽武,終葬衙之利鄉(xiāng)亭,在治東北六十里。
  倉頡墓冢是一大土冢,早在東漢延熹五年即公元162年就已有之,周圍有三米高的磚花墻,是民國二十八年即公元1939修建的,開有東西兩門,東門上聯(lián)為“畫卦再開文字祖”,下聯(lián)為“結(jié)繩新創(chuàng)鳥蟲書”,橫批為“通德”。西門上聯(lián)為“雨栗當年感天帝”,下聯(lián)為“同文永世配橋陵”橫批是“類情”。墓冢上邊大樹遮天,正南邊有一小型墓碑。
  倉頡廟內(nèi)建筑,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前殿、鐘鼓樓、報廳、正殿、后殿及東西廂房。
  倉頡廟內(nèi)歷代碑石眾多,雖經(jīng)戰(zhàn)亂多有散失,現(xiàn)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于前殿之內(nèi)。其中倉圣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早期的有東漢延熹五年《倉頡廟碑》、是金石學(xué)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國時的《廣武將軍碑》、唐《倉公碑》、宋代《大宋倉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將軍、朱慶瀾將軍題寫的匾額、對聯(lián)等留存于廟內(nèi)殿堂之上。
  解放戰(zhàn)爭時期,西北人民野戰(zhàn)軍司令部在此整訓(xùn)干部。彭德懷、賀龍曾親瞻廟容并嚴令保護,題寫“保護文物古跡,任何人不得隨意破壞”的命令。
  廟院內(nèi)古柏參天、郁郁蔥蔥,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nèi)古柏郁郁蔥蔥”。共計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葉覆蓋交通,虬枝盤旋,各具姿態(tài),因各得其名,曰:“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奎星點元”、“青龍戲柏”、“獸龍戲牡丹”、“獅子”、“寶蓮燈”、“龍爪柏”、“柏抱槐”等?!翱屈c元”為漢前古柏,高達17米,樹圍7.25米。冢上一柏,枝桿四出輪流榮枯,稱之為“轉(zhuǎn)枝柏”,譽為奇觀。廟內(nèi)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長柏壁,抱槐生長,名“柏抱槐”。兩樹枝粗中茂,堪稱廟內(nèi)一景。廟院內(nèi)古柏,整體樹齡年代久遠,樹形奇異,與陜西黃陵、曲阜孔廟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橋山月夜聚風(fēng)光,鳳嶺春煙繞八方”。鳳嶺位于黃帝陵東側(cè),是黃陵縣八景之一。傳說鳳嶺是落鳳凰的地方。當年黃帝命伶?zhèn)愖鳂仿?,伶?zhèn)惾⌒腹戎?,先用其中厚薄均勻的做成竹管。開始,吹出來的音調(diào)沒有陰陽之分,根本不成音律。人們諷刺伶?zhèn)愓f:“你吹的那竹管,不聽則罷,一聽把野獸都嚇跑了”。有一次黃帝正在練習(xí)騎馬,剛跨上馬背,忽然傳來伶?zhèn)惔抵窆馨l(fā)出的怪叫聲。黃帝的馬聽到這種怪音,嚇得四蹄騰空,仰頭嘶叫,把黃帝從馬背上摔下來,伶?zhèn)愙s快跑過去把黃帝扶起來,黃帝對伶?zhèn)愓f:“你制的這個小竹管能把我的馬嚇驚,可見很不簡單,將來一定能吹出好聽的音律來”。伶?zhèn)惵牭近S帝的鼓勵,慚愧地對黃帝說:“我三年沒有制成音律,這已是很大的罪過,黃帝還這樣鼓勵我”。黃帝說:“話不能這么講,一根普通的竹管,上面鉆了幾個小孔,就能吹響,這就是你的發(fā)明和功勞,怎能說是‘罪過’呢?”說完,便牽馬走了。
  在黃帝的鼓勵下,伶?zhèn)惛有判陌俦?,整天苦練,但仍然吹不出和諧的音調(diào)來。有一天,伶?zhèn)惇氉砸蝗藖淼进P嶺,躺在一塊石頭上冥思苦想,不知不覺睡著了。當他睡得正香時,忽然被樹上一陣美妙的鳥聲喚醒。伶?zhèn)愸R上坐起來揉了揉眼睛,仰頭一看,只見樹上落著兩只羽毛美麗、體形優(yōu)美的鳥在鳴叫,聲音婉轉(zhuǎn)悠揚,十分動聽,伶?zhèn)惐牬箅p眼,細心傾聽,而且情不自禁地拿起自制的竹管,模仿鳥的叫聲吹了起來,正在吹得起勁時,兩只鳥突然停止了鳴叫,展翅飛走了。伶?zhèn)惣钡糜质嵌迥_,又是招手??墒牵B已經(jīng)飛得無蹤無影了。伶?zhèn)惢厝ズ蟀汛耸聢蟾纥S帝,又把他學(xué)來的半生不熟的鳥叫聲,斷斷續(xù)續(xù)地給黃帝吹了一遍。黃帝聽后高興地說:“這種鳥叫鳳凰,是鳥中之王。橋國能招來鳳凰,這正是吉祥之兆”。從此,便把鳳凰停息的地方叫作“鳳嶺”。伶?zhèn)惷刻靵淼进P嶺,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專等鳳凰來鳴叫。果然,鳳嶺樹林里不斷有鳳凰棲落。不過,落在這里的鳳凰,不一定都鳴叫。伶?zhèn)惤?jīng)過長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在鳴叫的鳳凰中,鳳的鳴叫聲音激情昂揚,凰的鳴叫聲音柔和悠長。每對鳳凰棲落后,一次各鳴六聲,然后,連聲合叫一遍,就飛走了。伶?zhèn)惛鶕?jù)鳳凰鳴叫的兩個六聲,經(jīng)過長時間的揣摩、推敲,終于創(chuàng)制出音樂上12音律,受到了黃帝的贊揚。在此之后,伶?zhèn)愑謱Ω鞣N飛禽走獸的叫聲都一一記錄下來,不斷豐富他所創(chuàng)制的音律。比如用擂鼓可以表現(xiàn)馬奔跑的蹄聲;用口哨可以表現(xiàn)各種鳥啼聲。有人說,現(xiàn)代音樂上用的簡譜符號音樂簡譜上用1234567,最早還是起源于中華民族,也可能源于伶?zhèn)愔贫ǖ囊袈?,不過那時的音符不這樣寫罷了。
  
  上山砍柴,下河擔水。這是誰都知道的常識??墒?,在陜西黃陵縣橋山不是這樣,吃水必須上山擔,因為泉水都在山上。傳說這還是黃帝和龍王當初給橋山人民帶來的恩惠。
  軒轅廟對面,有條小山溝,名叫暖泉溝。當年這條小山溝渺無人煙,沒有名字,自從黃帝定居橋國后,溝里才住上了人。這條溝的半山腰有一池泉水。那時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和附近群民,常年都吃用這里的泉水。有一年,黃帝正妃嫘祖因常年養(yǎng)蠶、抽絲、制作衣服,勞累過度,終于臥床不起。人在病中不免產(chǎn)生思鄉(xiāng)之情。嫘祖是白水縣人,她很想再能喝到白水家鄉(xiāng)的泉水,因為那里的泉水清澈,甘美,喝了提神。這可把伺候嫘祖的人難住了。從白水步行到橋國,往返一次最快也得四天四夜。為了不使嫘祖失望,黃帝派應(yīng)龍帶上尖底瓶到白水取泉水。這消息不知怎么被橋國的群民知道了,他們決心要盡一切努力把白水的泉水引到橋國,讓嫘祖在病中能喝到家鄉(xiāng)泉水。經(jīng)過商議,大家決定在橋國和白水之間開一條水渠,把白水的泉水引到橋國。群民瞞著黃帝,不分男女老幼,都自愿投入了開渠勞動。此事感動了龍王。他知道嫘祖養(yǎng)蠶為民造福,積勞成疾,橋國群民都很感激和愛戴她,專為她開渠引水。
  可是,這么長的一條水渠,要到什么時候能開通???為了幫助橋國群民早日實現(xiàn)開渠引水的愿望,龍王用爪一劃,就把白水到橋國的地下水渠開通了??墒沁@個秘密誰也不知道。應(yīng)龍從白水把泉水取回后,嫘祖只喝了一瓶,病情很快就好轉(zhuǎn)了。剩下的另一瓶白水泉水,嫘祖讓應(yīng)龍倒進橋國半山上的泉水里去。從這以后,橋國泉水的味道也變得和白水泉水一模一樣了。更使人驚奇的是,橋國泉水不但日夜涌流,而且還變得冬暖夏涼。所以人們把它稱作“暖泉”。這就是暖泉的來歷。
  傳說過了很多個朝代后,這里出了一個大惡霸,名叫艾半川。他憑著自己有錢有勢,把沮河川的川地全部霸占了,又把沮河川里的群民統(tǒng)統(tǒng)趕上了山。就這樣,他還不滿足,把暖泉水也霸占了,他全家老小,平時吃暖泉水,冬天還用暖泉水洗澡,其他群民如果誰偷汲了暖泉水,一旦被艾半川發(fā)現(xiàn),就會被活活打死。居住在山上的群民常年吃不到泉水,對艾半川恨之入骨,卻沒辦法治他。時間一長,此事不知怎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便派陳摶老祖下凡查詢。陳摶老祖經(jīng)過一番查訪后,回到天宮向玉皇大帝稟告說:“艾半川果然作惡多端,逼迫群民上山種地,又霸占了當年龍王給橋山群民開通的暖泉”。玉帝聽罷大怒,連夜降旨讓龍王把暖泉水調(diào)向山山峁峁、溝溝岔岔,供群民飲用。龍王早就對艾半川的惡霸行為不滿,見玉帝又降下旨意,便立即截斷暖泉的水源,把水調(diào)給周圍30里以內(nèi)的山峁溝岔,因而就出現(xiàn)了史冊上均有記載的:陽武泉、普照泉、上善泉、一線泉、車移泉、寒泉、滴珠泉、柳窟泉和寒酒泉等十大名泉。從此,黃陵縣的山峁溝岔都有了泉水,既可灌溉山地,又能供人畜飲用。暖泉水干涸后,艾半川全家只好靠川道河流里的污泥濁水生活。不到半年,全家老小都因吃了臟水得了不治之癥而死絕了。當年被艾半川趕上山的群民,又都紛紛搬回山下居住,耕種河川地,修建新住宅,又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但山上的那些泉水卻無法搬遷。因此,橋山人想吃泉水還得上山去擔。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保留這樣一種習(xí)慣,辦一些事為了慎重起見,都要寫個條子,再按上一個指印作為憑證。為什么呢?因為人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改變,唯有指印無法改變。人和人的指印沒有相同的,這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科學(xué)充分肯定了。據(jù)傳,人類用指紋作憑證,已有5000年的歷史了。追溯起來這還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最先發(fā)明的。
  傳說自從倉頡創(chuàng)造了象形字后,傳送書信,下達命令,都采用象形文字。有一次,黃帝手下的應(yīng)龍領(lǐng)兵在和蚩尤軍隊作戰(zhàn)時,抓回了五名俘虜。應(yīng)龍上書黃帝問該如何處理。黃帝看后,要倉頡寫信命應(yīng)龍給俘虜講清道理后,放他們回去。誰知,這封信應(yīng)龍沒有收到,卻落到應(yīng)龍手下一名叫蠻角的小頭目手中。蠻角原來是蚩尤殺害了他的全家后,他就滿懷對蚩尤一伙的仇恨投奔了軒轅。當他看到黃帝在信上下令全部放回五名俘虜時,怎么也想不通。于是乘周圍無人,偷偷地把“全部放回”四個字,改成“全部處死”,然后,交給他的上司應(yīng)龍。而且不等應(yīng)龍下令,他就帶著十幾個人把五名俘虜全部砍死。黃帝知道這件事后,命倉頡認真查處。倉頡嚴肅地質(zhì)問應(yīng)龍:“黃帝命你全部放回俘虜,你為啥要全部處死?黃帝的話,你還聽不聽?”應(yīng)龍受到倉頡這番訓(xùn)斥,感到莫名其妙,立即找出倉頡寫的信說:“你看看,這上邊不是明寫著‘全部處死’嗎?怎么現(xiàn)在又責備起我來了!”倉頡接過信詳細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他寫的信被人涂改過。立刻追查送信的人。送信的人說他把信交給蠻角了。當追究到蠻角時,蠻角一口咬定,他一接到信,就馬不停蹄地給應(yīng)龍送去。結(jié)果追來追去,還是追不出個所以然來。倉頡回來向黃帝匯報了追查結(jié)果。黃帝聽后,沉思了很久,然后對倉頡說:“沒有可靠的憑據(jù),誰也不會承認??磥?,今后傳送書信,下達命令,還得另想辦法,不然,還會出更大的亂子。”過了不久,倉頡果然給黃帝想出這樣一個辦法:凡黃帝下達的任何命令,上面都要有黃帝的手模和腳印??墒菚r間一長,黃帝覺得老是這樣按腳印,按手模,也不是個辦法,既麻煩,又不文明,便和倉頡商議,又把“手模腳印”改為只壓一個指印。誰知,過了不久,又出了問題,一個名叫石牛的人偽造了一張領(lǐng)條,依照黃帝的作法,按上自己的指印,來到倉庫,冒領(lǐng)了十張虎皮。事情暴露后,黃帝又命令倉頡前去查處。
  這一次真被查出來了。原來,石牛按在領(lǐng)條上的指紋和黃帝的指紋根本不一樣。黃帝按的指紋是收口的,石牛按的指紋是綻開口的。倉頡又叫來好幾個人,讓他們把各自的指印按在一張樺樹皮上,仔細一看,與領(lǐng)條上的指紋都不相同,唯有石牛的指紋和領(lǐng)條上的一模一樣。石牛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自己冒領(lǐng)十張虎皮的錯誤了。這時,風(fēng)后走來對倉頡和黃帝說:“看來,還得再想辦法”。這個機智多謀的老頭兒,當年曾給黃帝發(fā)明了指南車,現(xiàn)在,他從懷里取出一塊拳頭大的雪白玉石遞給倉頡說:“把這個東西磨成四方塊,把黃帝的指紋放大,用刀刻在上面。今后不論下達什么命令,先把玉石印往上一蓋,黃帝過目后,如果同意,再把自己的指印按在玉石印旁邊。這樣的印件,誰也不會偽造,誰也不敢涂改,誰要是偽造和涂改,也能很快查清”。黃帝采納了風(fēng)后的意見,命倉頡就去制作。從此以后,再沒有發(fā)生過偽造信件和假傳命令的事情。指紋和章印也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傳說黃帝升天后,這顆玉石大印被埋在軒轅廟對面的山上。從此,這座山便取名印臺山。當?shù)厝顺Uf:“黃陵有座印臺山,黃帝玉印藏里邊;對面就是軒轅廟,山前有條沮河川”。
  
發(fā)表評論 查看評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