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外一篇)
這是一部節(jié)奏流暢,情緒飽滿,細節(jié)完美,情節(jié)緊湊的大電影。
噱頭十足,熱血激情,幾乎讓所有的觀眾都看得熱淚盈眶又血脈噴張。
獅子一樣的父親,不容置疑的理想,從頭燃到尾的正能量,在與大反派“性別歧視,世俗,迷信和官僚”的較量中,他的威嚴和謀略,是絕地反擊和正面進攻的政治正確和人性勝利。
他是女兒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quán)與尊嚴的指路人,也是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榮譽的踐行者。
他對女兒說的話振聾發(fā)聵,足以讓整個印度社會警醒:
“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br />
還有:“這個世界充滿假相,唯有痛楚不會說謊?!?br />
“記著,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zhàn)斗,你要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br />
好電影真的不怕被多看,這部電影的動作戲,都由“摔跤”承擔(dān)。能把摔跤拍得這么好看,除了劇情設(shè)計外,與演員的敬業(yè)也有很大關(guān)系。
網(wǎng)上報道,幾位主演在開拍前,都接受了超過一年的學(xué)習(xí),連最小的女孩為了幾十秒的鏡頭,都接受了九個月的訓(xùn)練。
扮演父親的阿米爾汗,為了扮演好青年、中年的摔跤手,體型更是經(jīng)歷了過山車一般的變化。
一切為了電影。
劇情很簡單,觀感卻不一般。
父親年輕時是位摔跤運動員,夢想成為世界冠軍。
無奈因生活所迫,又遭陷害,只能放棄理想。
可是,一腔壯志未酬,心里有太多的不甘。
于是,將夢想寄托在生兒子上。
偏偏連生幾個都是女兒。
直到鄰居領(lǐng)著被揍的兒子上門告狀:“你們家兩個女兒把我兒子打成什么樣了?”
父親這才意識到基因的力量,于是,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被強制剃短發(fā)、練體能,活生生從女神變成了女漢子。
訓(xùn)練的辛苦和中間的波折自然不必多說。
她們最后站在了世界冠軍的獎臺上,為父親、為自己、為千千萬萬受歧視的印度女性,贏得了掌聲和尊重。
去年在印度公映,電影結(jié)束全體觀眾自發(fā)起立、唱國歌致敬!
我們的電視動不動就是宮斗,仙俠,古裝,盜墓,愛情撕逼等,我們的生活總是打著偽理想的旗號,像狗一樣咬著錢尾巴轉(zhuǎn)圈,總算有一部《人民的名義》讓全民激奮,可這樣有著壯士斷腕力量的反腐題材少之又少,而我們的大銀幕,更是太久沒有給觀眾一場淚流滿面的感動和壯志凌云的激勵。
當(dāng)你看到《摔跤吧!爸爸》的觀眾流淚離場的場面,也許,我們急功近利的影視工作者最該反省,不要再誤以為觀眾的口味,只是那些爆米花電影,追求眼球刺激和低俗搞笑,為啥你那么努力,還是沒票房,因為你雖然努力了,還是努力不夠,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一定是千錘百煉,深入骨髓,才會有力量,有碰撞,有警醒,有哲思,有震撼……
偉大的阿米爾汗,我一直沒敢相信父親這個沉甸甸積蓄著巨大能量的角色,是他這個一向負責(zé)搞笑的喜劇演員演繹的,我還以為演員撞臉了。
向您致歉。
更向您致敬!
電影《八月》觀后感
想看《八月》這部電影,一直沒有機會實現(xiàn),為此,難免有點耿耿于懷,畢竟,自己每天是在影城混吃混喝的。因為我太想知道,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光環(huán)下,一個羽翼未豐的年輕導(dǎo)演,究竟做了哪些有益努力,讓一部乳臭未干的處女作,贏得一眾專家評委刮目相看。
再過一周,該片即將下線。還好,今晚終于如愿以償。
簡單談?wù)勚庇X印象吧,因為,這種自然感受太強烈,占滿了大腦。
電影從工人下崗開始說起,主要講述了1994年夏天小學(xué)畢業(yè)的少年張小雷,在懵懂間目擊到自己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
小雷爸爸是電影制片廠優(yōu)秀的電影剪輯師,鐵飯碗被打破,他常常用一句話自慰:下崗有什么可怕,人是憑真本事吃飯的??伤?dāng)老師的老婆卻不以為然,認為他蕩來蕩去不務(wù)正業(yè)還自命不凡。
直到有一天,他酒后對著房間的空氣絕望地揮拳,內(nèi)心的不安和不甘才不加掩飾地發(fā)泄出來。
為了生存,最終他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他的口頭禪)遠走他鄉(xiāng),給他從來不屑一顧的同事韓胖子做場工。
影片用黑白色調(diào)和大量淺焦鏡頭,以旁觀者為主要視角,通過碎片化的記憶,客觀再現(xiàn)那個年代的陣痛。
那些高唱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和咱們工人有力量的父輩們,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一夜之間,他們和集體失散了,變得一籌莫展、茫然無措,理想,信仰也像被廢棄的車間廠房蒙上灰塵。他們飽經(jīng)風(fēng)霜艱苦卓絕的歷史,像影片中那個終日臥病在床的太姥姥,漸漸被時間隱去蹤跡,不再引人注目。
因為,生活不會因為誰的不幸和指責(zé)而住手,歷史終歸要前進。
導(dǎo)演有意以一個十二歲孩子有限的眼光看變化的世界,妙就妙在,他只負責(zé)拍攝日?,嵥榈氖录浔澈蟮膹?fù)雜性和價值觀交由觀眾判斷。
電影片末有一行字:獻給我的父輩。
有人說:“《八月》是寫給父輩失意的詩,是生命里長出來的電影?!?br />
金馬獎評委對于《八月》的頒獎詞是:“它不只是一個男孩的成長,更是對人情世故、體制變革以及時代記憶的回眸與反思?!?br />
而于我,在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隱隱作痛的心中,一直閃現(xiàn)兒時那個曾給我們國企子弟帶來很多美好往事的大廠區(qū),如今,頹敗在瓦礫和雜草中,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