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遠,特別近 ——寫在母親節(jié)
明天就是母親節(jié)了,而這個節(jié)日對于我無疑是一種隱痛。我害怕過母親節(jié),因為這一天清楚地提醒我:我是一個沒有母親的人了。我無法當面給母親送去祝福,也不知道,遠在天國的母親過得好嗎?
時光如流水一般漸行漸遠了,母親離開我們整整十五年,多么漫長的十五年啊,意味著我們和母親之間隔著五千四百七十多個日夜,然而,多少次午夜夢回,母親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不時浮現(xiàn)眼前、響在耳畔,恍若昨天,一切都是那么近,那么真實。
自從母親走后,我們亦很少再回故鄉(xiāng)了,故鄉(xiāng)的山河是否依然,故鄉(xiāng)的人事又更迭了幾回,我們亦無心過問了。除了每年的清明,我們回去給母親掃墓;再就是父親的生日,我們回去給父親祝壽。其余的時間我們漂泊在各個城市里,以忙于工作的名義給自己找不回家的借口。其實,我們早已長大成人,對于人世間的生老病死自然深刻理解了,可是理解歸理解,感情上能不能接受卻是另一回事。我們寧愿記憶還停留在母親活著的時光里,也不愿回家去接受母親已離開我們的事實。這十年來,我們就是這樣欺騙自己。我們幻想著母親還活著,還在那個遙遠的山村守望著我們。在每一次勞動的間隙,在每一個暮色籠罩的傍晚,她還會像往常一樣,了望一下門前通往山外的唯一土路。真的,我們太需要這種幻想了,怎么也不愿相信那個愛我們而我們也深愛著的人怎么會離開我們呢?
今年清明,我們又一起來到母親墳前。天氣晴好,萬物復蘇,母親墳頭的雜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整整十五個輪回了。兄弟幾個給母親的墳頭培土,清理雜草,把墳頭的兩棵柏樹給修剪扶直,姐姐含淚把供品一一擺放在母親墳前,然后我們默默地燒紙、磕頭,靜靜地肅立。母親去世后出生的幾個孫子孫女也陪我們磕頭,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奶奶,可他們一改頑皮的秉性,懂事地默默跟在我們后頭。
母親要是還活著該有多好??!這是我們聚在一起時共同發(fā)出的慨嘆。要是母親活著,她平素就喜歡孩子,她的兒孫們將圍繞在她膝前承歡,盡享天倫之樂,那該是多么美好的畫面??!可惜這一切都是奢望,就算母親活著的時候我們一年也團圓不了幾回。記得十五年前春節(jié),母親在世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闔家團圓的日子,家里卻唯獨缺我一人,母親還為此郁郁寡歡呢。那時我們事業(yè)未立,她還在為我們的前途操心。母親一輩子就是操心的命,等到我們不用她操心的時候,她卻默默地走了,這難道就是母親的宿命?
記得在我們很小時,由于孩子多家境困難,母親獨力支撐著這個家,她把我們緊緊地攏在她的羽翼之下,不讓我們受到哪怕一丁點兒傷害。為了讓我們吃飽穿暖,母親自己忍饑挨餓,終日在田間地頭不停地扒啊刨的,從土地里為我們掙得一份溫飽。她相信土地是最無私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欺騙的,只要你辛勤地付出,它總會給你最豐厚的回報。母親就是憑著這樣的毅力,以一個女人柔弱而又堅韌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撐過了那最艱難的歲月。是啊,現(xiàn)在想想那段時光是家里最困難的時候,可在我們的記憶里卻是最溫暖、最難忘的時候。她的兒女們也正是從她身上學到了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能夠從容面對困難也都是得益于母親。
后來我們長大了,一個個像辭根的蓬草四海為家,只剩下母親和父親守著突然冷清下來的偌大院落,守著他們共同建立的家。我們雖然能想象出母親的恓惶和傷感,可由于工作的緣故,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母親心里是多么渴望我們能多回去陪陪她,可每次回去她嘴上總勸我們好好工作不要牽掛家里。如今母親永遠地去了,我們從此成了沒家的孩子,永遠失去了那個曾給我們溫暖讓我們依戀的家。
母親是一個農(nóng)民,她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土地,甚至很少出過遠門,雖然我們都常年在外,她怕給我們添麻煩,從未到過我們工作的地方小住。她只在外甥出生的時候,為照顧姐姐到她家住過一個月。就在她去世的那一年,我好不容易說通母親秋后到北京小住,可沒有等到那一天母親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母親是一個苦命人,沒有享上我們一天福,她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兒女們好好地活著!
母親熱愛土地,她窮盡一生辛勤地耕耘在土地上,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留有她堅韌的腳印,灑過她辛勤的汗水,如今她也成為土地的一部分了……
十五年過去了,生死兩茫茫,但我們終生難忘。如今,又逢母親節(jié),我們思念母親,雖然母親去了,可母愛永恒。想想有母親陪伴的日子離我們愈來愈遠,一去不復返了,而母愛的陽光依然能穿過歲月的風煙,溫暖地照耀在我們身上、心上,那么近,那么真實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