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筆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周年慶】有窯洞的那些歲月(散文)

編輯推薦 【流云周年慶】有窯洞的那些歲月(散文)


作者:靜靜的白樺林 布衣,475.9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0674發(fā)表時間:2017-09-18 10:37:09
摘要:有窯洞的那些歲月,有過煩惱憂愁,有過快樂幸福,五味雜陳皆為浮云。唯有窯洞的溫暖親切,厚重淳樸,永久不能忘懷!

【流云周年慶】有窯洞的那些歲月(散文) 我出生在窯洞里,在窯洞中長大,對窯洞懷有一定的感情,有關窯洞的一些舊事仍記憶猶新。
   在我開始懂事時,第一件事就是見過好多人,把原本好端端的一院莊基的窯洞,分成了幾個小家,當時我內心很困惑。我們村屬于貧瘠的渭北旱原,農民收入低微,僅有的幾只窯洞就是人們唯一生存的空間,也成為家庭唯一的財富。有的家里的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娶妻生子后便會矛盾漸露,經常為了邊角院子或者莊基周圍的果樹兄弟反目,弄的不可開交,最后只得提出分灶另過。分家時,窯洞按著哥東弟西,哥南弟北的規(guī)則,由娃他大舅或村里有威望的長輩主持,留下父母居住的窯洞外,其余的全都公正合理的分清。最終還要寫份約書,一般會請先生用蠅頭小楷書寫在宣紙上,落款少不了見證人的指印,一式三份,祖代傳遞,后輩不得豪爭強奪。
   我曾隨本家的大伯給別人一筆一劃的謄寫過幾次約書,眼見分家后的大院被筑道隔墻為界了,但原來一家的孩子仍然嬉鬧玩耍,和睦相處,若誰家做了頓好吃的,站在自家院落的草垛上喊一聲,那邊便歡天喜地的跑過來。有的隔墻拆了起,起了拆,可住在窯洞的那份親情依舊緊緊的連在一起?,F(xiàn)在新農村建設,把過去的窯洞一并被復墾成平整的莊稼地,當初認為窯洞分配不公而耿耿于懷者,心里難免會產生出另一種想法吧!
   村里最有特點的那一只窯洞,多年來擱置在我的心里,糾結著我的思緒。前幾天,我還曾轉到老村的西頭,心想會找見那窯洞看一看,可誰知道那個地方已經雜草叢生,荊棘滿布,人根本不能近前,由此,我感到非常的失落和惋惜。這只窯洞,位于村西頭那個大澇池的底部,村人稱為“澇池下的窯洞”,它在四周方圓是絕無僅有的。平時,窯洞上面的澇池蓄滿一池水,下面卻無一丁點水滴滲透過來,讓人非常的驚奇和不可思議,認為它是村里風水寶地的說法,至今還在流傳著。因為這個澇池離我家老院子較近,我幼時經常會去哪里。
   這個澇池是把平常降下的雨水貯蓄起來,供給著全村家畜飲用。澇池的周邊,栽著各種各樣的樹木,池畔長有茂密的雪草,多處樹根凸出來相互纏繞,顏色異樣,有時誤以為是條長蛇爬行,猛驚一跳。我們放學路過時,都會逗留片刻,不是用小棍子捅出樹洞的螞蟻,就是用樹條抽打澇池的水,或者用破瓦片拋向水面,比賽誰的瓦片滑的最遠。膽大者會捉出幾只青蛙,看著它在地面蹦蹦跳跳,我們也學著跑著,有時翻過青蛙身子,看它四腳朝天腿腳亂蹬的囧樣子。有一次父親找我時,才引我見了回澇池底下的窯洞,給我說這只窯洞鑿的很早,澇池是最后在窯洞上部淘打出來的。他說澇池的底部是當年好幾百人提著小圓石錘,費了好長時間,一寸一寸夯訂起來的,池底堅厚密實,所以窯頂永遠沒有滲漏。當時我也聽的似懂非懂,今天的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我終于想明白,澇池的載體是窯洞,窯洞的載體是院落,院落的載體是村莊,村莊的載體是大自然,它們終融為一體,相互承載,是黃土地永遠養(yǎng)育著這一方善良的人們!
   我住在老院子的舊窯洞,家中沒有人告訴過我這些窯洞出自哪位先人之手。在這個老院子,我聽慣了奶奶說她如何如何被爺爺從人販子手里選中后,他們一起在窯洞里開始生活。又說過父輩們誰是在那個窯洞里出生的,盡管時光沖洗,物是人非,但窯洞依然未動,我也在窯洞里住了將近三十多年。想起窯洞,我眼前經常閃現(xiàn)的是奶奶布滿皺紋的臉龐和一雙像裹著粽子樣的小腳;閃現(xiàn)的是窯后幽深的拐窯和油燈熏黑的窯窩;閃現(xiàn)的是奶奶把一蓬蓬如枯草般頹落的白發(fā),熟練的繞成一團圓疙瘩,快速塞進那個土窯窩,更閃現(xiàn)的是奶奶對我的那一聲聲深情呼喚。
   八歲那年,我上到鄰家地坑院崖邊的一棵棗樹頂摘棗,那樹枝條太軟,在風中忽忽閃閃的擺動。看到下邊幾米深的院底,心里一驚,便失足掉落院子里,采摘的棗兒飛撒一地。當我睜開眼睛,已在自家窯洞的土炕上迷迷糊糊的睡了兩天兩夜,做著惡夢,說著胡話,奶奶天天守在我的跟前。按照農村的風俗,奶奶便要給我叫魂。每天徬晚時分,父親在后面背著我,奶奶在前邊拿件我的衣服,去鄰家院子我跌落的地方,轉上三圈,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呼叫答應。奶奶在前邊喊“娃幺回來!”父親在后應到“回來了!”聲音陣陣重復,急迫而懇切。這樣一直呼叫到窯里邊,愈離家近呼聲愈高,應答也愈急。一片“回來了!”“回來了!”的聲音在空曠的院子里,在靜寂的窯洞中蕩漾。奶奶給我叫魂堅持了七天,半月過去我痊愈后,就上了學。如今時過境遷,現(xiàn)在村里叫魂的習俗已很少見,奶奶也離世幾十年,但她對我的那份愛,和窯洞一塊在我心里永久的珍藏著。
   經過多少年風雨的洗禮,窯洞更像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親歷了朝代的變遷,審視著黃土地的開創(chuàng),沉淀出農耕文化的發(fā)展,養(yǎng)育著代代人的成長。歷史永遠是向前發(fā)展的,幾經輪回,窯洞窗前戴著老花鏡的奶奶換成了妻子,趴在窗下寫作業(yè)的我換成了兒子,那陳舊的木窗換成了晶亮的鋁合金玻璃,那古樸的窯洞更變成輝煌的平房。窯洞沒有了,我感覺人就像是無根的浮萍,靈魂都仿佛失去了寄托。住在新平房的日子里,妻子想念的是住在窯洞時,隔壁嬸子總喜歡午后炎熱時拿著自己的針線活,滿臉微笑的和她盤腿坐在土炕上,一邊做活一邊嘮家常,時時笑聲朗朗,其樂無窮。我深思的是父親住的那個窯洞,養(yǎng)著一頭大黃牛,還盤有土炕,放有水甕,堆有干土,給牛割回的青草也在其中,擺放鍘刀還要鍘草,狹小的空間讓父親是多么的局促,但父親毫無怨言。
   老年人說,過去的都是好年景,住窯洞也有艱難心酸,困苦憂愁,五味雜陳,到現(xiàn)在看來一切皆為浮云,只有住在窯洞里的那段溫暖親切、淳樸厚重的歲月是不能忘懷的!

共 223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窯洞,對現(xiàn)在好多人來說是極為陌生的。有些人甚至沒見過,有些人在電視里見過,本文作者用細膩的筆墨,懷著對窯洞的特殊感情,為我們書寫了那段住窯洞的歲月。因為他出生在窯洞里,在窯洞中長大,對窯洞懷有一定的感情,有關窯洞的一些舊事仍記憶猶新。弟兄分家、“我”幫忙寫契約,記載著濃濃的鄉(xiāng)情;那方澇池下的窯洞,多年來擱置在“我”的心里,糾結著“我”的思緒;在“我”住了將近三十多年的窯洞,奶奶布滿皺紋的臉龐和一雙像裹著粽子樣的小腳,深情地呼喚著“回來了”!窯洞更像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親歷了朝代的變遷,審視著黃土地的開創(chuàng),沉淀出農耕文化的發(fā)展,養(yǎng)育著代代人的成長?,F(xiàn)在雖住上了新平房,但“我”懷念窯洞里的奶奶、父親、鄉(xiāng)鄰,那段溫暖親切、淳樸厚重的歲月是不能忘懷的!感情質樸、接地氣的美文,推薦共賞!【編輯:莫道不銷魂】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莫道不銷魂        2017-09-18 10:39:52
  問好作者,感謝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用心記錄那些難忘的歲月!充滿濃濃的鄉(xiāng)情,真是一位質樸、純真的人!
用點滴文字,守候心靈家園。
回復1 樓        文友:靜靜的白樺林        2017-09-18 11:36:59
  感謝你百忙之中編輯,祝秋安健康!
2 樓        文友:莫道不銷魂        2017-09-18 20:15:34
  這是我應該做的,讀一篇好文章,交一位筆友,精神上是愉悅的!
用點滴文字,守候心靈家園。
3 樓        文友:千里追夢        2017-09-18 23:34:59
  情感真摯,語言優(yōu)美,淳樸厚重的歲月是不能忘懷的!接地氣的深度好文,點贊!
千里追夢,始于足下。
4 樓        文友:千里追夢        2017-09-18 23:36:55
  感謝賜稿流云。祝創(chuàng)作愉快,佳作連連!
千里追夢,始于足下。
5 樓        文友:千里追夢        2017-09-18 23:38:34
  期待您的更多精彩!問秋安。
千里追夢,始于足下。
6 樓        文友:無悔紅燭        2017-09-19 16:29:28
  本文的題目換一字為《住窯洞的那些歲月》是不是更貼切呢?那些窯洞畢竟還在,并沒有消失,只是沒人住了。個人愚見,僅與作者交流!
回復6 樓        文友:靜靜的白樺林        2017-09-19 18:47:23
  原來就是“在”,我們這里的窯洞已經不存在了!
回復6 樓        文友:靜靜的白樺林        2017-09-19 20:43:22
  文中第二段也描寫:窯洞已復墾成平地!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