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一盞遙遠(yuǎn)的心燈(散文)
我一直記得母親說正月十六游百病,有事沒事也出去走走,預(yù)示著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為此,在并不充足的時間之內(nèi),我們一家三口去登了廣武的明長城?;貋頃r,已是華燈成林,夜里七點多。
雖說立了春,可這座北方的小城還是早早就蜷縮在夜的懷抱,六點多一點太陽已躲到了西山根兒??礃幼?,是有些遲了,索性,我就提議給他們做一次“串飯”,連吃帶喝一起解決。
準(zhǔn)確地說,我也并不知道這個“串”字對不對,只是以意而譯。
要說這“串飯”還是父親拿手。每年初二的早上,我們還在曖乎乎的炕上睡得香甜香甜,一股飯香就幽幽竄到了鼻孔,刺激著味蕾。我一骨碌翻個身,把頭探出被窩,雖然眼皮還沒有完全拉起來,可已經(jīng)看清楚父親兩只袖子挽得高高,左手掌平放著半塊豆腐,右手操著菜刀,然后慢慢把左手的豆腐一刀一刀切成很小很小的塊狀,最后把它們一齊放到鍋里。灶臺上的大鐵鍋已是熱氣騰騰,隱隱約約看到大半鍋湯里飄著一小圈一小圈的油花。接下來,他又從堂屋的正面取回來一盤菜,那是初一早上接完新神的菜,一共五樣,還要把海帶絲切得細(xì)細(xì)放進(jìn)去。最后放點咸鹽,再放點姜片,捏一小撮香菜,這就算大功告成了。
這時候,他就要喊我們快起來了。很快被子全疊了起來,炕收拾干凈,父親把襯炕的小油布一鋪,鍋座一放,笨重的大鐵鍋端了上來。這時候正好初晨的陽光灑了進(jìn)來,它與鍋里的熱氣絞纏在了一起,霧騰騰,好似云里霧里,又好似隨著這熱氣向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奔散而去,處處彌漫著陽光的味道。一家五口人,我,兩個哥哥,還有父親母親,自動圍成半圓,碗和筷,筷和鍋,“叮哩當(dāng)啷”碰個不停,我們說東道西,胡說海侃,所有的一切是親密的、親和的。
鷗問我,媽媽,這“串”飯的“串”是哪個字?我笑了笑,有點尷尬,這是老家的方言,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發(fā)現(xiàn)那個可以將它大大方方推薦到眾人面前的字,我也只能權(quán)且以一個“串”字來代表。長久以來,我總認(rèn)為它的生成是一種民間的創(chuàng)意,是各式菜的自由組合,有些粗糙,也隨意。秋天打下的菜籽炸了油,香噴噴,鍋里滴幾滴,然后熗上花椒大料,再放點蔥花,這蔥也是秋天時收完,冬天栽在盆里,一個勁冒起來的綠葉嫩油油真饞人。最后,倒上水,燒開后,再把菜放進(jìn)去。對了,還要倒上自家釀好的醬油,每年冬天,母親就把一盆醬放地上,經(jīng)過什么手續(xù)我忘了,但總要瀝上那么好幾天才能制出滿意的醬油,然后把大鐵鍋里再放上調(diào)料、紅紅的辣椒,那個熬啊,熬啊。濃稠而香滑的醬油出鍋時,母親總要舀上點,放在唇邊品咂,然后臉上堆滿了笑。
很快,我的“串飯”也做好了,一家人圍在飯桌前,開始狼吞虎咽吃起來。說起來,這飯也就要狼吞虎咽才能吃出感覺來,吃著吃著,熱騰騰地冒出汗來才叫夠味。
一邊吃,一邊給他們講父親的“串飯”,鷗有點好奇,鷗的父親說他小時候并沒有吃過。這樣,我就有點得意了,然后索性又講了父親的幾樣拿手飯,最后竟然說到了元宵節(jié)上山“燒荒”。
燒荒,顧名思義就是點火。十五、十六晚上,街上有跑船燈、扭秧歌的,鑼鼓喧天勾引得人蠢蠢欲動。吃了晚飯,父親就從街上提兩捆玉米桿上了山,我在后面湊熱鬧,也提一捆。山就緊鄰我們家,出門往東就直接可以上山,山上有一塊特別大的赭紅色的椅子狀的石頭。父親就把柴放到石頭不遠(yuǎn)處,劃一根火柴,瞬間,熊熊大火就燃了起來。山下的村莊被照得亮了起來,街上看秧歌的人們也喧鬧了,都朝山上看過來,不一會兒有很多腿快的孩子也跑了上來。有的孩子甚至也帶上了柴禾,還有的從一邊撿起很多樹枝,鬧鬧嚷嚷,火光通天,我們烤著,笑著。
母親說父親就愛“辦雜技”,像爺爺。辦雜技的意思就是沒大沒小,不夠成熟。父親可不那樣認(rèn)為,他說那是燒去舊一年的不好,預(yù)示來年財旺福旺事事旺,紅紅火火交好運。
總之,我是喜歡的,且每次一逢著“燒荒”,就特別有精神。
說完“燒荒”,我又想起了“點燈碗”。
燈碗,大抵就如現(xiàn)在各樣的彩燈吧?我們小時候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絢爛,五光十色,各種彩燈琳瑯滿目,那時候恐怕就是靠那些人工的燈碗才能把個節(jié)日烘托起來吧?
年前買好各種顏色的紙,紅的、黃的、藍(lán)的、粉的、紫的等等,花花綠綠真是好看。父親會鋸好一些碗口大小的圓木塊,約有二厘米厚度。到了十四,將它們拿出來,把紙裁成長方形,高度約15到20厘米,長度為正好能圍木墩一圈就可,為了好看,還可以把其中一個長邊剪成鋸齒狀。接下來就是將鋸齒狀那一邊抹上漿,粘到木墩邊。這樣,燈碗的框架就出來了,剩下的就是畫龍點睛之筆。找?guī)讉€比較工整的土豆,掏成一個圓洞,倒點油進(jìn)去,把用白線捻好的繩子當(dāng)做燈芯放到油里。最后把土豆燈小心放進(jìn)糊好的燈框里,五顏六色的燈碗就做了出來。
煙囪邊、墻頭、門頭都要放,有的人家還會放到房檐,遠(yuǎn)遠(yuǎn)看去,昏黃而朦朧,卻如點點星光照亮了莊戶人家。我確定,那些燈碗是我小時候見過最漂亮的燈,每次往房頂放的時候,父親都要囑咐哥哥們小點心,怕走快了,火焰隨著風(fēng)猛一用力就把紙點著了。他們虔誠而小心地舉著燈碗,在昏黃的鄉(xiāng)村夜色中像極了生命的信教徒。
當(dāng)然,燈碗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十五的晚上,會有人偷走你的燈碗,傳說偷走燈碗的人會在來年順利生下想要的孩子,紅的代表男孩,綠的代表女孩。還有就是后來的土豆燈被蠟燭取而代之,更方便了些。
要不,咱也做燈碗吧?就做幾個,找找兒時的感覺。我煞有介事,一臉興致地說。他說,你也勤快?人家是往房頂放,咱樓房怎么放?看得出他是有意推托。我又說,咱就放窗臺啊,十一層高的窗臺還不比平房頂高?再說了咱就是玩玩,也讓鷗看看,她肯定沒見過。最后還是我比較固執(zhí),決意第二天買幾張紙。
到了第二天,忙來忙去,竟然忘記。眼看著元霄節(jié)緩緩閉了幕,這個小小的心愿也無聲地劃上了句號。
我不想說于鄉(xiāng)村的一切是無與倫比的美,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存在著良善與美好,也同樣隱匿著丑陋的不堪。我承認(rèn)在人到中年時喜歡上了回憶,鄉(xiāng)村生活幾乎占據(jù)了所有的回望。然而不置可否的是如果讓我再次回到鄉(xiāng)村,我不能,至少現(xiàn)在不能。我依然無法用整顆心去接納鄉(xiāng)村的一切,粗俗的言語以及極容易謠言四起的非議等等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
我們?nèi)绱藷o數(shù)次地回憶,或許只是在努力打撈生命中那些純真與淳善,是對人性的回望。這些年,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這里,雖然人還是這人,然而最初的心已在成長的路上被強(qiáng)行冠以各樣的色調(diào)。
這些天,還是有些心癢難耐,糊燈碗,成了一件長長的心事。我想,來年元霄,定然早早做好一切準(zhǔn)備,把五顏六色的燈碗放上窗臺,讓它們照亮每個角落。
這也是心上的燈啊,包括那些瑣瑣碎碎的回憶,那些帶著傳統(tǒng)而樸素的往事,從遙遠(yuǎn)的歲月一路照來,最終照向更遠(yuǎn)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