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山水神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鴨公潭(散文三則)

精品 【山水】鴨公潭(散文三則)


作者:小乙 秀才,1407.84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2350發(fā)表時間:2017-10-27 14:22:28

西河鎮(zhèn)的鴨公潭,顧名思義,其狀宛如曲頸自賞的公鴨。它地處現(xiàn)兩河村二組,系西江河的一灣支流,距成洛路數(shù)十米之遠。此潭形成于清末,全長兩百余米,“鴨頸”頎細,彎出優(yōu)美的U型弧線,“鴨身”卻寬闊厚實,顯出不凡的肚量。潭水常年清洌,上百年來一直滋養(yǎng)著沿河一帶的村民。
   陽春三月,鴨公潭如世外桃源般美麗。潭水映出游魚,白石粼粼而出,三五成群的鴨子悠然鳧水,不時有飛鳥掠過。若此時進入附近的竹林和桃地,定會迎來簌簌的“桃花雨”。桃花雨不疾不徐,風過處落紅一片,香透長天,連腳步都帶了暖香。恰是這“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光無限好,留戀處,是當時白發(fā)垂髫者立于潭邊盛贊的家鄉(xiāng)美。
   若追溯鴨公潭的歷史,終究繞不過那塊鴨公潭碑。吃潭水長大的村民,忘不了鴨公潭水的恩情。民國年間,在“鴨頸”外側(cè),臨鄒家老房處立了塊鴨公潭碑,上面雕有八九十公分高的阿彌陀佛像,據(jù)說是清代石窟寺遺存的石刻。佛像莊嚴肅穆,日夜望著深不見底的潭水,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于旱災之時靠鴨公潭度過用水難關(guān)。
   據(jù)當?shù)厝嘶貞洠心瓿志锰旄?,迫于無奈,從鴨公潭開堤引水,用于灌溉農(nóng)田,滿足人畜飲水之需。就在潭水見底之時,天忽然轉(zhuǎn)陰,少頃降下大雨,連綿數(shù)日,頓時化解了旱荒。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鴨公潭亦如世間萬物,在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洗滌后,或許冥冥中自有了靈性的感召。
   這種感召的另一個例證,便是距石碑五十余米的那口古井。這是七十年代初,當?shù)厝苏埐刈褰橙算@勘而成。古井冬暖夏涼,特別是冬日,水溫非常合適洗衣服。兩河村的生產(chǎn)隊每次開會,把會場設(shè)在井邊,如同置于天然空調(diào)之下。后來,自來水逐漸普及,用古井水的人慢慢少了,古井也因年久失修,被填埋掉了。
   良田秀水之地,從來不乏美麗的傳說,鴨公潭自然不例外。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說潭底藏著一對金鴨,忠誠地守護著這方水土。村民閑暇之時,喜歡潛入潭底,尋找金鴨。常有人說摸到了金鴨頭,金鴨肚,或者金鴨屁股。但浮出水面后,卻始終無人能記住金鴨的具體位置,這給金鴨很是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還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講的是一漢子下潭捉魚,無意間闖入了金鴨之嘴,滑進鴨肚。肚中滿是魚兒游漾。漢子非常高興,迅速將所有的魚兜入網(wǎng)中,打算帶回去。但他卻怎么也找不到鴨嘴出口了。折騰半晌,他累得精疲力盡,只好將網(wǎng)中的魚放生。就在此時,忽然一股清水將他推出水面,漢子得以鴨口脫險。從此,村民對金鴨更加心存敬畏。
   2015年,龍泉驛區(qū)啟動了雙龍路工程。由于鴨公潭在道路紅線范圍內(nèi),便對此處的水流進行改道,以保持河道順暢。從此,鴨公潭不復存在。至于那個阿彌陀佛石刻,鑒于風化嚴重,未再保留。一聲嘆息之余,到底是這方水潭隱沒了蹤跡,只能于夢中找尋那桃花源。
  
   龍王井:三眼龍王的修行之果
  
   龍王井的誕生非常神奇,像龍王眼角洇開的一滴眼淚,晶瑩玲瓏,又飽含苦難。具體說來,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西河鎮(zhèn)的五星村經(jīng)歷一場夏雨后,天然形成了一洼水坑。不久水坑慢慢變大,且底部源源不斷地冒出水來,像龍王在吐故納新??又兄芸煊蓽啙嶙兊贸纬和该鳎幢闶羌~扣、石子等細小之物落入井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有勞動歸來的人,到井邊洗濯身上的泥土,掬一捧水入口,但覺清純甘甜,甚是解渴潤肺。村民們感到了它的神奇,便壘筑紅砂條石加以保護,形成真正的農(nóng)家井樣。井深3米,井口略圓,呈不規(guī)則的六邊形,面積約0.4平米。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洗滌,條石已呈暗青色,透出幽邃深沉的滄桑之感。
   龍王井形成名符其實的水井后,當?shù)厝司统5竭@里挑水喝了。而關(guān)于這口井的命名,則跟一個農(nóng)夫?qū)⑺安簧髀淙刖杏嘘P(guān)。當時正值隆冬,農(nóng)夫只好抽干井水,跳下去打撈,卻發(fā)現(xiàn)井底有三個泉眼,不斷汩汩出水。翌日,井水再次蓄滿。當?shù)氐哪觊L者說,這是由于井下住著三眼龍王,所以井水常年充足。龍王井因此而得名。1983年,五星村以井為貴,易名龍井村。
   龍井村人對龍王井的想象,又關(guān)乎“三眼龍王”。說的是古時候,西河的老百姓生活貧苦,無法給西江河的三眼龍王交納貢品。龍王一怒之下,整個夏天不降一滴雨。烈日灼灼,河床無水,禾苗枯死,就連千年古樹也葉落枝干。百姓為求生存,抬著豬羊,挑著祭果,來到西江河畔求雨??蓴?shù)日之后毫無結(jié)果,旱情還日益加重,大有裂九州廢天地之勢。此時,夏禹來到人間,舉起手中的利斧,只見一道耀眼的閃光,天崩地裂一聲巨響。剎那間,西江河水以不可阻擋之勢奔騰而來。百姓歡呼雀躍,趴在河邊痛飲不止。他們還敲鑼打鼓,唱著客家歌跳起客家舞,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
   忽然,一陣狂風大作,河水咆哮轟鳴,幾丈高地劈頭蓋腦打下來。風浪過后,三眼龍王浮出水面,口噴火舌,旋風般直撲人群。千鈞一發(fā)之際,夏禹再次拋出斧頭,一道厲光直奔龍王。龍王自知敵不過夏禹,轉(zhuǎn)身欲潛入河中。夏禹哪里肯放過,一腳將龍王踏入泥坑,用符咒封住。夏禹告訴人們,龍王若誠意懺悔,改過遷善,自會等來有緣人施救。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上千年,終于有一農(nóng)夫挖地種田,無意中掘開了符咒。但龍王已修成正果,甘愿長久棲于此處,化成滋養(yǎng)生命的甘霖,至死而不悔。
   回到現(xiàn)實中,龍王井作為一個啟示,讓龍井村人意識到這里有豐富的地下水源,正如一代又一代村民,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旱情,這眼井始終能保持豐盈的出水。到了八九十年代,專業(yè)打井隊出現(xiàn)后,村民們便開始陸續(xù)打家用井,井水無不清澈透明,非常適宜生活飲用。那時,龍王井作為一種象征,一種信仰,用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但平日里,村民喜歡將它當為天然冷凍庫,將盛滿水果的筐籃垂吊入井里降溫,與冰鎮(zhèn)效果相比,同樣涼爽卻不傷脾胃。逢年過節(jié),他們還會來到井邊,焚香祈福,拜謝龍王賜水之恩。
   2003年,自來水普及了,地下井水的使用迅速減少。但正是這一年,龍王井的神奇面紗才真正揭開。當時,樂百氏飲用水有限公司打算成立成都分廠,正四處尋找優(yōu)質(zhì)的地下水源。他們聽說了龍王井的神奇,慕名而來,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梭@喜——經(jīng)過科學檢測,龍井村的地下水,溫度常年18-18.5攝氏度。水中鍶、偏硅酸的含量均達到國家命名標準。成都分廠當年落戶龍井村,就地開采了三口地下井,并修筑紅頂屋加以保護。它們?nèi)琮埻醯娜谎劬Γ}默而誠懇地守護著龍井村這塊黃土地。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勤勞而聰明的龍井村人知道了這里的地下水富含葡萄生長需要的礦物質(zhì),便開始大量種植巨峰葡萄。短短十年間,規(guī)模達到了2000余畝。2013年,龍井村9組和10組又建立上百畝有機葡萄生產(chǎn)基地,增加了美人指,金手指,夏黑,紅巴拉多,黑巴拉多,紫金玫瑰等一系列新品種。果實無不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成為西河鎮(zhèn)的一張名片。仲夏五月,你若走進龍井村,就走進了綠色的海洋,走進葡萄的天堂。那一片片閃爍如珍珠翡翠般的光,則寓意著吉祥和富貴。
   龍井村的幽深綠意縈繞著龍王井,而龍王井正如龍眼一樣熠熠生輝??梢韵胍?,若在井旁建一古樸典雅的小亭,亭中擺一石桌,桌上有龍王井水沏好的香茶,飲茶談笑間,龍王井的悠悠歷史,便成為世人永恒的美好記憶。
  
   吊鐘寺:抹不去的心靈圣地
  
   西河場的吊鐘寺,始建于清初,位于兩河村8組。說是寺廟,其實就是一間不大的屋子,全是石頭砌筑,占地30余平米。寺內(nèi)供奉有移民川祖,龍王菩薩、觀音和吳二爺?shù)?。寺頂?shù)拇帜緳M梁上吊有大銅鐘,故寺廟初稱靈鐘寺。此寺緣何而建,已無人說得清楚。但據(jù)推斷,應(yīng)是移居此地的客家人所為,用來紀念“兩廣填四川”遷徙而來的先祖。限于資金和人力,寺廟未設(shè)佛事機構(gòu),更沒配置和尚,甚至連敲鐘的棒槌也沒有。那口銅鐘多數(shù)時間都靜靜懸于梁上,后來便形象地改稱為吊鐘寺,其名流傳至今。
   吊鐘寺雖設(shè)施簡陋,人氣卻是相當旺。因為西河場處于舊時的東大路北支線上,系簡陽覃家到成都,以及龍泉驛到龍?zhí)端碌慕粎R點。自古商賈文人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路過吊鐘寺的人,大多會進入寺內(nèi)焚香祈福,捐奉功德,順帶稍事歇息。據(jù)說寺廟甚是靈驗,故不久名聲大噪。每逢重大時節(jié),來寺焚香的善男信女多不勝數(shù)。尤其是當?shù)乜图胰?,多以姓氏家族組隊,前來朝拜祖先。
   相傳某一年,有成都香客來這兒還愿,因廟里沒有敲鐘的磐槌(指擊鐘或樂器的銅具),就找了根紅蘿卜代替。結(jié)果第二天這個香客再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蘿卜不見了。俗句說:“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香客認定是和尚偷吃了蘿卜,逢人就道出此事,挖諷一番。其實寺廟并無和尚,是一個過路人口干,見寺廟有紅蘿卜,就當解渴吃掉了。后來有知情者澄清,但和尚吃磬槌的故事早已傳開。
   這樣的傳說,讓吊鐘寺沾染上了人間煙火。但遺憾的是,這煙火并沒有讓吊鐘寺長久地留存下來。50年代,農(nóng)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停止了一切燒香拜佛活動。吊鐘寺日漸衰敗。1959年,一位叫西占榮的民兵連長干脆取下吊鐘,用于村公所召集開會時鳴鐘所用。同年,因縣里修輕軌鐵路,又把寺廟拆掉,取作石材用?!捌扑呐f”期間,本已殘破不堪的寺廟則損毀殆盡,甚至還下地三尺地清理,結(jié)果挖出許多銅娃娃。銅娃娃一度讓吊鐘寺變得神秘莫測。后來聽說是一些地主人家為祈求多生貴子,悄悄埋下的。
   1985年,當?shù)厝藗儼l(fā)展經(jīng)濟,吊鐘寺遺址附近又成了一塊香餑餑,人們在那里建起堰塘養(yǎng)魚。從恒運漁莊往里走,連片的漁塘一個接一個,遠遠望去寬廣無際。魚塘內(nèi)有錦鯉、鱸魚等珍稀品種,塘邊梨花盛開、枝發(fā)綠芽、眾鳥齊鳴、白鷺歡飛。后因畜禽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張,導致環(huán)境承載壓力增大,被迫取締。曾一度呈現(xiàn)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象,終究又回歸到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
   后來,吊鐘寺遺址租給了一家廠房,周圍栽有大片竹子和油菜花。1995年,有人在遺址旁搭了間簡易小瓦房,內(nèi)設(shè)香臺,但并未供奉菩薩。如今香臺積有厚厚的香蠟錢紙灰跡,可見吊鐘寺在人們心中仍是一塊向善的訴說心聲的圣地。
  

共 398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鴨公潭(散文三則)】這篇文章作者以簡潔大氣的文字風格,分別描寫了西河鎮(zhèn)的鴨公潭,龍王井,以及吊鐘寺的傳說和歷史淵源,其中大量傳說故事的引用,不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使得文字更加平實厚重。三處古跡除了龍王井受到樂百氏公司的青睞,成為分場選址,從而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蓬勃景象外,其余兩處,一處銷聲匿跡,尋無可尋,另一處吊鐘寺也只能以遺址的風貌存在。三則散文依序讀來,總給人一種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之感。感覺隨著時代的變遷,好多景致都只能成為人們記憶里的美好留存。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曾經(jīng)的擁有也是一種難得的造化了。問候小乙,感謝分享精彩。【山水神韻編輯:雁過無痕】【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171028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雁過無痕        2017-10-27 14:24:25
  精彩的文筆,小乙小說寫得頂呱呱,散文的手法也很精彩,語言簡潔大氣,文風老道,向你學習????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回復1 樓        文友:小乙        2017-11-02 14:01:14
  最近才能打開網(wǎng)頁。謝謝你辛苦點評?。?!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