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山水神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少時戲曲(國粹·散文)

編輯推薦 【山水】少時戲曲(國粹·散文)


作者:洛陽琴心 布衣,242.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687發(fā)表時間:2017-11-27 12:39:29

喜歡戲曲,大約源于少時的經(jīng)歷吧。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娛樂形式有限,深山勞作的人們,能見識到的也只有戲曲和評書了。這些曲目,情節(jié)、詞曲簡潔易懂,由藝人口里唱念出來,是非善惡清晰明朗,上至耄耋老者、下至稚齡孩童,都能聽得明白,是以,頗得鄉(xiāng)人喜愛。
   少時山里,電視對于普通百姓家尚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xiāng)人,難得的放松便是聽書和看戲了。而這些,也只在農(nóng)閑或過年時節(jié)才能享受得到。我們村地處深山,三面環(huán)山的地勢極不規(guī)則,一百多戶人家零落分散,人口不到千口,村子卻扯連幾里地遠,屬于真正的窮鄉(xiāng)僻壤。說書的還好,走村串鄉(xiāng)的,遇到了,村里就會留下來說上幾場,讓鄉(xiāng)人們飽飽耳福。戲曲卻不常見,因為地處偏僻,很少有戲班能到村里,是以,喜歡戲曲的鄉(xiāng)人只能追著到周圍的鄰村去看戲。豫劇的高亢激越,曲劇的婉轉(zhuǎn)悠揚,二胡鑼鼓的鏗鏘,年年月月,耳濡目染,早已滲透進年少的血液里。
   鄉(xiāng)村無閑月,山田的打理最是耗費光陰。一年四季,鄉(xiāng)人們多半時間耗在農(nóng)田里,白天時間是斷然舍不得浪費的,于是,聽書便只能在夜晚了。夏季長夜,說書的藝人鐵板一打,村人們便個個提溜著小板凳齊呼呼圍坐上來,通常要接連好幾個晚上。說書人專注,說唱起來哭笑有形,聽書者執(zhí)著,每晚不到收場是絕不會離席的。戲曲則不一樣,周圍大點的村子能組建起戲班的,平素除了一年一度廟會時演出外,就只在過年時候能看到了。過年人得閑,戲曲能從春節(jié)一直演到元宵節(jié),而且是白天晚上都有的。我們常去的鄰村戲班,演員全是村里群眾,他們個個似乎都是多面手,農(nóng)忙時打理田地收拾莊稼,入了臘月放下農(nóng)具、換上花紅柳綠的戲衣,趕著在大隊部院里排練些時日,初一那天便整裝登臺了。戲臺之上,唱念做打居然有模有樣、有板有眼,不禁讓人生出諸多好奇和艷羨來。鎮(zhèn)上更不得了,有專門演出的劇院,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總會請專業(yè)的劇團來演出,賣票是自然的,我們少有機會能真正走進去,但偶爾能擠站在門口過道里聽上一會,已經(jīng)很心滿意足了。
   有戲的日子,戲臺才搭起來,臺前就有著急的鄉(xiāng)人陸陸續(xù)續(xù)放上了占座的椅子、板凳。鑼鼓還沒響呢,演員才在后臺裝扮,臺下就有熱熱鬧鬧的孩子們伸長脖子翹首以待了。一旦鑼鼓響起,住得近的人們便匆匆撂下活計,急切切奔戲臺而來。住得遠的鄉(xiāng)人更是積極,多是天剛放亮,就匆匆扒拉點吃的,帶著饅頭干糧直奔戲臺而去,他們要趕著去提前占位,免得人多擠扛看不見。遠的鄉(xiāng)人就近找來磚頭、石塊或者老樹疙瘩充當(dāng)座椅,有的干脆就一直站著占個有利地形,雖說翻來覆去總是那幾出戲,劇情和唱詞都滾瓜爛熟了,可每逢有戲,人們依然樂顛顛地到處攆著去看。這期間,最歡悅的,自然要數(shù)年少的孩子們,往往是一出戲演完了,他們還癡癡地滯留戲臺周圍不愿離去,有調(diào)皮膽大的,還會偷偷溜到后臺扒開簾布縫隙,偷看演員們扮妝卸妝。
   去過最遠的看戲,在距家十幾公里之外的村莊,還記得是夜晚的戲,在母親和本家嬸子帶領(lǐng)下,七八人的隊伍從下午就開始出發(fā)了,大家一路熱情高漲,十幾公里的山路在說說笑笑中輕輕松松就到達了。沒有座位,我們就擠站在戲臺偏邊處,那次演的是鍘美案,穿紅著綠的演員在臺上癡癡演繹,黑臉的包公義正辭嚴,唱腔雄渾有力,連衣裝步子里都帶著浩然正氣,負心的駙馬欺妻害子卻拒不認錯,看得臺下的嬸子大娘們義憤填胸,不住聲地痛罵著駙馬的負義。看完戲已是夜里十點多了,回程路上大家依然興致不減,相互議論著戲里的情節(jié),誰料天公變臉,竟無征兆地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快就有山水在腳下匯聚成河,一波波蔓延上我們的腳丫、小腿。母親和嬸子迅速緊拉上我們幾個孩子跑上高處山嶺,說是灘地危險,要改走嶺道回家。嶺上小路繞遠且崎嶇難行,平素少有人走,黑漆漆的夜里,沒有任何雨具的我們在母親和嬸子的招呼下,相互手牽著手前后相隨,頭上頂著暴雨,腳下踩著泥濘,一步步艱難行走在山道上。到家時已近半夜,一個個都淋成了落湯雞,可看戲后激動歡喜的心情卻未減分毫。
   記憶里,戲曲,應(yīng)該是山村孩子最早的啟蒙者了。陳世美的負心、包公的清正、小倉娃的良善、寇準的忠義、楊家將的忠貞、潘仁美的奸詐、花木蘭的豪氣、白娘子的真情,在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是非善惡、真假美丑,就在那時扎下了根。少年心里,戲曲就是人生寫照,是和真實生命無二致的,戲文里,真假美丑,最終都會水落石出,善者,總有相應(yīng)報償,惡者,也必報應(yīng)承擔(dān)。
   歲月匆匆,轉(zhuǎn)眼,走出山村已二十余年,故土鄉(xiāng)音、評書戲文依然是心頭癡癡的念。不同的是,媒體發(fā)達的時代,再不必到處奔波追著看戲了。暖融融的屋子里,遙控器、鼠標輕動,各種精彩紛呈的曲目隨心挑選,周末閑暇時,我甚至?xí)x擇整個下午都泡在戲文里。聽評書更方便,手機下載了,家里家外隨時可聽。時代進步,賦予了戲曲多元化的發(fā)展形式,這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福音,更是大眾生活從物質(zhì)走向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只是,人到中年,方明白了戲文就是戲文,可以動情,卻萬不可當(dāng)真。因為,現(xiàn)實,遠比戲文紛繁難分辨。
  

共 202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少時戲曲】民俗文化在我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戲曲又是各個地區(qū)的文化內(nèi)涵,更是屬于每座鄉(xiāng)村城市的寶貴資源。它得天獨厚的內(nèi)涵特質(zhì),還有那綿遠悠長的文化底蘊都讓人嘆為觀止。通篇圍繞著戲曲和少年時的機緣而展開描述,文章讓讀者領(lǐng)略戲曲的文學(xué)之美和藝術(shù)之美。文章描寫細膩、形象又生動,更祝愿中國的戲曲走向世界舞臺,發(fā)揚光大。樸素自然的語言,描述了各個戲種的宏觀場景,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鮮明感受。感謝賜稿山水!力薦賞閱!【山水神韻編輯:gaogao高原】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gaogao高原        2017-11-27 12:48:44
  我認識這些戲曲都是少年時,看戲曲電影才知道的。如“黃梅戲”“越劇”等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地看過戲曲那!問好洛陽琴心文友!遙祝:冬安!
愛好文字 喜好寫作
回復(fù)1 樓        文友:洛陽琴心        2017-11-28 11:14:30
  感謝高原老師編輯并鼓勵,少年時代,戲曲是山里孩子的啟蒙者。
2 樓        文友:橄欖色        2017-11-27 12:55:38
  久別重逢之感!經(jīng)歷過,也全在記憶里!最憶是曲??!
回復(fù)2 樓        文友:洛陽琴心        2017-11-28 11:15:46
  哈哈,和老師一樣,琴心也喜歡曲劇呢。遙祝冬安。
3 樓        文友:溫柔俠心        2017-11-27 14:58:50
  人類對精神的追求永無止境,尤其是電視機尚未“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年代,戲曲更顯得趣味無窮。
鐵肩擔(dān)道義,妙手著文章。
回復(fù)3 樓        文友:洛陽琴心        2017-11-28 11:19:06
  謝謝俠心老師評讀,如老師所言,在電視和網(wǎng)絡(luò)尚未普及覆蓋的時代,戲曲是傳播文化和美好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山里孩子的啟蒙者。
4 樓        文友:雁過無痕        2017-11-27 16:33:05
  小時候的記憶里有村里放電影,去縣大禮堂看評戲,那是我們的家鄉(xiāng)戲,花為媒,楊三姐告狀,五女拜壽等曲目至今記憶猶新。這文讓我看了覺得親切,問候琴心友。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回復(fù)4 樓        文友:洛陽琴心        2017-11-28 11:20:50
  謝謝無痕老師鼓勵,少時最常見的文化娛樂形式就是電影和戲曲了,我們這里還有評書。遙祝冬安!
5 樓        文友:賢子        2017-11-27 19:50:55
  戲曲也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對于戲曲,可能已經(jīng)不是年輕人的所愛了……我們家鄉(xiāng)在春節(jié)的時候也會搭臺唱戲,臺下的觀眾也大都老年人,因此,文中的場景很是熟悉呢……問好老師!
回復(fù)5 樓        文友:洛陽琴心        2017-11-28 11:22:32
  問好賢子老師,少時老家逢年過節(jié)時候會有戲班演出,如今卻少見了。天氣漸冷,遙祝冬安!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