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有獎金”征文】河漏面(散文)
河漏面是我們當(dāng)?shù)厝藗冏钕矏鄢缘拿媸?,制作簡單,吃法與口味多樣,但制作時需有特制的河漏床。
距離我家五公里的村里,一戶姓劉的人家有制作河漏條子的小作坊,每次開機,需要幾戶人家湊足六七百斤面粉才行。
星期天,老公開車帶著我和婆婆一同到這個小作坊里壓河漏條子。進門后,看見門口靠南邊有一個河漏床,我把袋子里剛磨出的玉米和大米混合的面粉用小盆舀到長20分米、寬5分米、高6分米的一個木槽里,木槽子放在了一個比較長的凳子上,靠西墻邊擺放著。婆婆在面粉上又倒了些精制的小麥面粉、蕎麥粉、一小袋淀粉和少許食鹽。小麥里有特殊蛋白又名谷朊,谷朊里含兩種蛋白物質(zhì),麥膠蛋白保證延展性,摻的淀粉讓面爽滑,這樣壓出來的河漏條子細膩、溜滑、清爽、筋道,口感咬頭兒很好。
我和婆婆先把木槽子里的所有的東西用雙手?jǐn)嚢杈鶆?,然后倒些涼水和面。和面很有講究,水少了不行,河漏條易斷;水多了也不行,河漏條出來后不成形。和好的松散的面粉先倒入大鋁盆中,然后有專人舀入特制的河漏床的鐵板上,河漏床上面是長方形四周帶沿的鐵板,沿高5厘米,前段有圓洞,下方有圓孔,圓孔面朝南。機器一開,坐在東邊緊挨著河漏機的小作坊的主人就戴上手套,把和好的有些松散的面粉推到前端的圓洞里,迫使面從下方均勻的孔內(nèi)擠出來,冒著熱氣的上百條長長的閃著金光的河漏條子,如少女做了離子燙的頭發(fā)般筆直。
待面壓到了一定長度,用兩根干凈的竹棍挑起來,兩根竹棍相距50分米左右,然后用剪刀在中間把河漏條剪斷,就這樣每根竹竿搭著兩側(cè)各25分米左右的河漏條子擺在了有四根長木頭搭成的架子上,架子占了小作坊面積的二分之一。河漏條子從機器里擠出來就已經(jīng)熟透了,熱情好客的婆婆剪下一截河漏條子分給在作坊里忙碌的人品嘗。吃著香咸勁道的河漏條子,大家說著笑著,和著機器發(fā)出的“隆隆隆”的聲音,幻成了一曲優(yōu)美的交響樂,整個小作坊在這寒冬里充滿著暖暖的情誼。
滿架子上的河漏條子涼了后,就可以拿到小作坊外的架子上晾一下,就可以裝袋帶回家了。
凍在一起硬邦邦的河漏條子泡在水里一段時間,用手一搓就成了一條條獨立的河漏條了,撈出后放在滾開的水里稍煮一下,就可以撈出來,配上各種澆頭或打鹵就可以食用了。
河漏面味道鮮美,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吃河漏面是在一年的夏天。天很熱,口渴得不行,中午放學(xué)回來,我就到水缸邊舀水喝,媽媽見狀,忙對我說:“女兒,飯好了,快吃河漏面吧!”說著從灶臺上端上幾碗金黃色蚯蚓樣的東西,上面有些咸菜末、蒜末和少許湯汁,聞上去酸酸的。我心想能好吃嗎?誰知剛一入口,咸菜炒過的鮮香,河漏條的細膩爽滑,湯汁的酸辣清涼,一骨腦地涌入口中,還來不及細細回味,就只剩一只空碗了。媽媽見我這般狼吞虎咽的模樣,就又盛了一碗。這次我調(diào)動了全部的味覺,吸吮口水的嘖嘖聲,吞咽河漏條的突突聲,和著饑腸的轆轆聲,一同肆無忌憚地鳴響在炕桌上。
河漏這種美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種大眾化食品。那時壓河漏的器具和現(xiàn)代的河漏床稍有不同,小的不足二尺,大的可橫跨最大的鐵鍋。床身用粗壯而彎曲的木料制成,前后雙腿,中間挖一個圓洞,下面鑲著一塊布滿小孔的鐵皮。與床身平行有一臂干,臂干上帶一個木芯,使之可以像活塞似的上下靈活運動。
將河漏床置于鍋上,緊拉風(fēng)箱,滾湯沸騰時,將餳好的面團塞滿了圓洞,木芯置于洞口,再將臂干用力壓下,一根根面條便乖順地從小孔中徐徐落入鍋中。待面條煮熟撈入碗中,澆上各種美味的鹵汁,即可食用了。
元代詩人許有壬對河漏有過形象的描述:“坡遠花全白,霜輕實更黃。杵頭麩退墨,皚齒雪流香。玉葉翻盤薄,銀絲出漏長。元宵貯膏火,燕墨笑南鄉(xiāng)?!痹娭星八木涫菍懯w麥的生長、加工過程;“玉葉翻盤薄”是形容煎餅的形態(tài);“銀絲出漏長”,說的才是河漏面被擠壓進鍋時的狀態(tài);“元宵貯膏火,燕墨笑南鄉(xiāng)”說的是南鄉(xiāng)蕎面黑甚,熟則堅實若瓦石,可代陶盞貯膏火。元代農(nóng)學(xué)家王楨在《農(nóng)書——蕎麥》中也有記載:“北方山后,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br />
《水滸傳》中也寫到了蕎面河漏:“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湯溫和大辣酥。”這樣的描寫真是活色生香,讓人胃口大開,真想縱情地吃上一大碗。
出身民間的明朝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寫道:“蕎麥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種,八九月收割,……磨而為面,作煎餅,配蒜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細如粉?!彼^“湯餅”,就是如今的河漏,可見,李時珍是熟知蕎面河漏這種面食的。
到了清代,有關(guān)河漏的記載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獻《黑龍江外記》《爾雅谷名考》等,對河漏都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就連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圍場狩獵,途經(jīng)一百家子時,都要吃這里的蕎面河漏,而且還特地傳旨,調(diào)承德一百家子的廚師進宮,專到御膳房為皇帝和后宮皇妃們壓河漏吃。
關(guān)于河漏還有一個傳說。河漏諧音和樂,“和樂”二字透著“安然滿足”、“和和樂樂”、“幸福美滿”之意。四全顏色,五樣滋味,金玉滿堂。傳說老濰縣城內(nèi)有一經(jīng)商人家,依靠主人的精旺及全家人的齊心協(xié)力,十幾年后在當(dāng)?shù)匾研∮忻麣狻?墒牵瑤讉€兒子結(jié)婚后,兒子在媳婦們慫恿下,妯娌之間、兄弟之間常常為爭奪財物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相互打架。無奈之下,主人打算將家產(chǎn)分給兒子們各自經(jīng)營,在全家共吃最后一頓團圓飯時,他拿出了精心準(zhǔn)備的面食給大家吃,大家不知何物。主人告訴他們:“這是和樂,希望你們兄弟、妯娌之間互幫互助、合家歡樂?!眱鹤觾合眰兟犃T感到非常慚愧,此后,便和好如初了。
河漏面色、香、味俱全,現(xiàn)在我們這里每逢小孩生日、老人壽辰以此作為長壽面,意為圓滿長久、和和樂樂。
河漏,一頓有一頓的意思,一頓有一頓的寄托。似乎有些瑣碎了,但這種重復(fù)如同周而復(fù)始的節(jié)候,深深地融在人們的心里,這就是禮法,千年未變。
民以食為天,如今人們的生活極大豐富了,各種面食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可對色、香、味俱全的河漏面,我是百吃不厭、百吃不膩,那獨特的味道,總令我回味、回味……
老師的這篇文字,十分貼題。文字運用的恰到好處,這就是優(yōu)秀的寫過技巧!學(xué)習(xí)了!
雪鷹老師的精彩點評:誘人的河漏面,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制作精良,歷史悠久,具有滑爽、勁道、酸辣的特色。吃河漏面,是在回味鄉(xiāng)村的民俗風(fēng)情,是在留戀童年母愛的溫馨親情。優(yōu)美的文字,沉靜的意蘊,蓄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讀牙牙吉祥老師的優(yōu)美散文,就好像面前擺在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河漏面,讓人垂涎欲滴,品著美文,想著河漏面的美味,不禁感到春風(fēng)拂面,心怡怡而獨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