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重上虎頭山(散文)

編輯推薦 【春秋】重上虎頭山(散文)


作者:長竹 秀才,1335.3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9514發(fā)表時間:2018-01-11 16:50:02
摘要:散文

【春秋】重上虎頭山(散文) 重上虎頭山
  
   虎頭山是昔陽縣大寨村的圖騰,毛澤東主席發(fā)出“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號召后,大寨名揚全國,享譽世界。曾有多少國家領導人、外賓去指導推波,多少農(nóng)工各界代表去大寨,登虎頭山,取經(jīng)學習。人的一生中有幸有登虎頭山的記憶,一定是美好的話題。
   我曾兩次登上虎頭山,時隔51年之久!感嘆人生易老天難老。半個世紀滄桑巨變,山換綠妝,人隨時進,雖然時代不同了,大寨的旗幟同樣火紅!
   我首登虎頭山,是在上世紀的1966年初冬。那是文化大革命運動升溫之時,我在榆社縣社城中學已畢業(yè),又被召回參加運動,到北京串聯(lián),在天安門廣場受毛主席接見,那紅旗、紅語錄、紅袖章的紅海洋,將青春的心染紅了!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泵飨f農(nóng)業(yè)學大寨,大寨成為我們心中向往的紅旗之地。
   我和老師同學們從北京返校后,師生紛紛自發(fā)組織串聯(lián)隊分赴全國各地,我舉旗組建了一支長征隊,20余人,策劃紅色路線為大寨紅旗村——尹靈芝、劉胡蘭烈士陵園——延安革命圣地。一隊熱血青年打著長征隊旗,唱著語錄歌,踏上了長征路,第一站就是昔陽大寨。
   我們沒走大路,抄直線小路走,爬山涉水,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磨煉革命意志,腳上打泡不叫苦,肚子餓不說饑,一路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抒革命理想,寫文革傳單,每到一村就讀毛著,宣傳毛澤東思想!歷兩天行程住到昔陽縣城。
   第二天一早就向大寨走,一路上多是紅衛(wèi)兵學生串聯(lián)隊,紅旗招展,歌聲激越,口號響亮,有虔誠朝圣的感覺。到大寨村了,一條溝渠兩側不規(guī)則排列著窯洞,和我們家鄉(xiāng)相似,家里土炕土灶,最顯眼的是一株大柳樹,記得在柳樹旁有座瓦房,好像是村生產(chǎn)大隊部。大柳樹下較寬闊些,早已站滿了紅衛(wèi)兵,紅旗林立,目光聚焦瓦房,說等待陳永貴書記接見。當我們打著隊旗找場地時,有一位中年大寨人熱情引導我說:榆社革命老區(qū)來的革命小將,站前排。我們排到了大柳樹下。
   “陳永貴來了!”“陳永貴!陳永貴!”陳永貴在幾個人的簇擁下來到隊前,粗布衣,白毛巾,憨厚的臉上掛著微笑,向我們招手。所有在場的人齊呼口號:“向大寨人學習!”“向陳永貴致敬!”場面沸騰了,喊口號齊舉語錄本,一片紅色。陳永貴也喊口號:“向紅衛(wèi)兵學習!”“毛主席萬歲!”口號之后作簡短講話,大意就是歡迎紅衛(wèi)兵來參觀,將毛主席親自發(fā)動的文化革命進行到底,大寨人艱苦奮斗幾個內容。之后是各隊紅衛(wèi)兵隊長給陳永貴戴紅袖章,就像紅衛(wèi)兵在天安門上給毛主席戴紅袖章一樣。儀式是隊長持本隊袖章給他戴上,然后握一下手,無非再互說句學習的話。就這么簡單還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輪到我給他戴袖章時,一條衣袖厚厚的全是各式袖章,我沒老像他們那樣重復問好,說了句“我是榆社的,來向大寨人學習!”陳永貴眼一亮:“榆社好!向榆社的大寨人學習!”榆社縣也有個大寨村,村書記張志全也是全國勞模,受過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我立感陳永貴謙虛而實在。他和我握手時,手上的硬繭讓我肅然起敬,勞動模范是勞動實干出來的!我歸隊后,隊員們爭相來和我握手,說陳永貴和毛主席握過手,你和陳永貴握手!單純的心立湧熱流,還有點自豪感。女同學也來握手,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與異性握手,那時男女生封閉得很,話也很少說,在這特定的場合公開握手,又有種異樣的感慨,真的!
   會完后上虎頭山。大寨窯洞里空落落的,大寨男女老少都上山勞動了,那時已天寒地凍,他們在修梯田。山下堆石頭,上山的人們都自覺得扛一塊石頭,說是來大寨也勞動了!很有意義。人排成一行爬山,那是條蜿蜒小土路,從西面路上去,東面路下來,川流不息,人流,石也流。
   七溝八梁一面坡,坡上層層梯田,有同學冒出句“斑馬山真好看!”也還真形象。我們給砌梯田堰勞動的大寨人放下石頭,他們旁若無人的自顧勞動,在寒風里淌著熱汗,我們也不能停留,人一直流動著,看山下還等著黑壓壓的人群。我們下山后接待人員就都讓立即離村,人太多了,來的人流,去的人流不斷,每天如此,僅一上午的大寨行,定格半生回憶。
   有趣有緣的是我在退休后還神交了一位“大寨人”。所以加引號,其實他不是大寨人,原籍左權縣,可大寨人說他是大寨人,他也自稱大寨人,這段似繞口令的話事出有因。他叫段存章,《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他在《山西日報》社時,被派常駐大寨村記者,一住就是13年!那正是學大寨紅火年代,很多有份量的報道評論文章出致他筆下。
   段存章自稱大寨人是他對大寨愛的深沉。這不只是13年之久的漫漫跨度,而是他敬業(yè)執(zhí)著的人生精華時光奉獻,實績有發(fā)表在全國各大報上的文章,學大寨的人們在會上、地頭、車間念他的大作,升華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精神,他是精神食糧的釀造耕耘者。大寨人認可他是大寨人,是他13年與大寨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僅說勞動吧也像大寨人,磨煉艱苦,競爭奉獻,是“近朱者赤”?還是朱的土壤?他出生農(nóng)家,從小勞動,因對文學的嗜好,以低學歷闖到高級記者,其中學習的刻苦和勞動的辛苦為沃土,收獲轟動一個時期的豐收!他溶入了大寨,又在其醇厚樸實隨和熱情的太行山人性格,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好人!而名記者身份還居后。
   我和段存章的交往純文字緣,至今尚未謀面。那是10年前吧,我在《晉中日報》上看到一篇路麗華記者寫段存章執(zhí)著走記者路的文章,我同感他低起步自學奮斗精神,寫了一篇勵志散文,發(fā)表后他與我取得了聯(lián)系,我?guī)啄陙聿粩嘟o他寄稿、書求教,他給我寄信、書交流,我已存了他著的4本書,以上對他的認識來自交流中,他還給我的散文集寫了序。他在書里和信中談他在大賽的生活工作,帶著深厚的感情,重復著一個主題:大寨人艱苦!大寨確實是干出來的!他說這話,既是記者的職業(yè)道德,更是他13年的見證,不是掠影杜撰!
   我重上虎頭山,是緣于一次采風機遇。2017年8月21日,晉中市委老干部局、晉中市中華文化促進會組織晉中市“名老作家、專家寫晉中”采風調研活動。榆社縣委老干局點名到我和陳并芳老師頭上,走時并不知詳情,經(jīng)常參加詩文學會組織的采風不以為然,待參加動員會后,始感盛名難副。自負只占了個“老”字,我與共和國同齡,陳并芳與我同庚,自嘲以老賣老吧。24日第五站到昔陽縣采風,住“太行國際旅行社”,其實就是原大寨招待所。我和昔陽縣李久春先生住一室、陳并芳和昔陽縣孔瑞平女士住一室,自然談到了大寨,我談起文革時來大寨的往事,孔瑞平很感興趣,讓我留作文字。李久春則聽我一說段存章,就連說好人!還敘說了段在大寨的往事,印證了我對段存章看法屬實。我想重上虎頭山,認證大寨的今昔,而陳并芳從沒去過大寨,早慕名想往??刹娠L沒安排大寨行,我倆與沒去過大寨的其他縣文友相約晚上“私訪”。
   晚飯后漫步大寨村,村口多了一道墻門吧,墻上大書“大寨”。進了村門照直一條街,就是原來的渠,街兩邊排磚瓦房了,將舊窯洞擋在背后,沿街均為“農(nóng)家樂”旅店和商店,一處樓房為郭鳳蓮董事長的辦公樓,旁邊一排建筑上大書“毛紡廠”,大寨有很多企業(yè),就不知在何處了。村里有中學校、村委會辦公樓,這是我上次來沒有的,原有的是那株大柳樹,更加枝繁葉茂,見證著大寨變遷。我手撫大柳樹,觸到了半個世紀的年輪,回首自己臉上的皺紋,感嘆歲月匆匆,上次在此地風華正茂,而今已編入了老字號。與陳永貴在此地握手的情景再現(xiàn),而陳老現(xiàn)已變石像,大柳樹下還有多少昨天的故事?今天又是一番天地,那明天的夢想呢!
   我們與在街上門前乘涼的大寨人熱聊,他們說大寨現(xiàn)在種的地不多了,多數(shù)地種了核桃樹經(jīng)濟林,我想起盛名全國的“大寨核桃露”美味。不少大寨人經(jīng)商做工了,在家的婦女老人們,經(jīng)營旅店也年收入數(shù)萬元,村里年終還給分紅,大寨的名牌還在,與時俱進置換了經(jīng)營方式,依然走在時代的前列!
   第二天天剛亮,我們相約登虎頭山,不能誤了上午去和順縣。去也匆匆,返也匆匆。大寨紀念館還沒開門,就去陳永貴墓,上山道已修成車行大路了,放眼溝坡一片綠色,生機盎然,梯田還是梯田,那石堰還在,我遐想那年我曾扛上來的一塊石頭,還在嗎?應該留做永久的紀念品了!梯田上層層經(jīng)濟林包裹山梁,悠然跳出搖錢樹名詞,大寨走上致富路了!忽許我表達不確,是小康,再高的新詞呢?
   到陳永貴墓了,塑像后有墓碑墓堆。塑像如生前神態(tài),還是掛著微笑,我真想再與他握手,談談文革,說說實干,問問仕路。他是一代奇人,8億農(nóng)民的代表,在山區(qū)小村樹起飄揚全國的紅旗,影響了一個時代,農(nóng)民入仕大國副總理,前無古人還是前少古人?說起他國有定論,世人皆知,用得著一個凡人百姓叨叨嗎?然而百姓自有實在的看法,不依政治風雨染色。
   陳永貴在大寨給人最深的影響是艱苦實干,大公無私。這是那時我們經(jīng)常學時事政治,從一串串感人事跡中提煉的結論,那勞動強度,“一出勤三送飯,晚上還要加班干!”那七溝八梁貧瘠山變海綿梯田的工程,凝結著多久的汗水?更在附著工程上的精神,就像解放軍的軍魂,所以能克服千難萬險。今天累見虛假,人們不搬石頭摸磚頭(打麻將),更使人懷念正氣精神。
   從陳永貴仕途之路的起落中看文革運動的不測風雨。他以農(nóng)民代表步上高位,一路走來像剪輯錯了的影片,政治順風時,金光閃閃,氣候有突變,喑然失色。我曾寫過一篇雜文《極端思維的危害》,多少年來的頑癥是不能客觀評價,說好就完美無缺,說壞則一無是處,現(xiàn)象說自打嘴巴,理論說有違辯證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偉人毛澤東還有功過論,陳老在文革中也參與過派性,在榆社表態(tài)支持一派,助長了武斗之風。說派性我與陳老不一派,曾有過不同看法,但劫難過后反思,又有幾人能掙脫政治風暴?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還曾受害呢!有些事蓋棺尚難定論,讓后人評說吧。但事實是抹殺不了的,歷史不能更改,還是說真話好,陳老樸實的形象已鑄入塑像不朽了!
   最感人可歌可泣的是他艱苦樸素的老農(nóng)作風,副總理還是粗布衣白毛巾,還是農(nóng)民戶口,家屬還是農(nóng)村大寨人,待遇與平民相差無幾,聽得讓人心酸,難能可貴??!再一次印證其大公無私,無私才可為民服務,自私就不是共產(chǎn)黨人了!毛澤東將兒子送到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犧牲了,他沒給女兒留下私產(chǎn),女兒至今過著尚不如普通百姓的生活,令人起敬懷念!現(xiàn)在有高級領導人將兒子送出國當富豪,并加入外國籍不是中國人了。其余子女皆成億萬富翁,而中國還有多少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以身作則令人信服,陰陽兩面失去民心!尤其看今天的貪官奢侈腐敗,反差太大了!人們對貪官有多恨,就對廉官有多愛!僅說陳永貴的廉潔就令人起敬,這是不變紅色的形象!“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死了?!睘槭裁疵珴蓶|等老一輩革命家至今讓人懷念禮拜,而現(xiàn)在的貪官為千夫所指?陳老精神永存,他沒有死,還是百姓心中的農(nóng)民形象!
   離開墓地想這重上虎頭山怎寫心緒呢?最公正的是民心稱,人民懷念毛澤東時代,懷念那個時代的英雄模范,留芳千古的人自有民心份量!返村到陳永貴故居前,大門上鐫刻一聯(lián):“一生耕云鋤月創(chuàng)神農(nóng)新路,半世從政為官顯清廉哲賢。”這似乎是他的人生總結、評價?確與否還是看大寨吧,大寨昨天揚名,今天閃亮,就是有虎頭山,山上的那通碑!
  

共 445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說晉中,道昔陽,昔陽有個大寨鄉(xiāng),大寨豪情傳萬里,主席欽點美名揚。西虎臺,東虎臺,再過白龍望山岡。虎頭山,山威壯,梯田櫛比油漾漾,山勢崢嶸似虎頭,銀河漢落常奔放,虎目直沖鳳凰城,虎頭橫晚帝王相。松青青,柏行行,三季有花四季香,諸峰環(huán)拱夾二水,虛閣含煙晚亭涼。陳永貴,真榜樣,治山治水任社長,大寨遭洪奪豐收,撤出土窯搬新房。永貴好!永貴棒!主席慧眼識才郎!領袖與之親握手,天安門上名聲放。不忘本,為民忙,勤勞質樸心坦蕩,一生守拙嚴律己,滿身正氣堪開創(chuàng)。這正是,農(nóng)民總理陳永貴,大寨典范領頭羊,功蓋虎頭余音在,績鋪大地永輝光。長竹此文大手筆,摩高閱罷道聲強,道——聲——強!【編輯:摩高】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摩高        2018-01-11 16:51:19
  請長竹老師轉告榆社的各位老師,不要忘了這里,不要忘了!
接地氣的人最好。
2 樓        文友:秋覓        2018-01-12 11:52:20
  生動的敘述,厚重的文字,充滿正能量!
秋覓
3 樓        文友:昊天河        2018-01-19 16:36:00
  讀念舊的文字,虛渺的精神立馬變得聚焦,大寨可能是我人生永難忘記的金色大字,如同大慶和解放軍一樣,都深深地銘刻在心上。讀這樣的文章如同用抹布擦去心靈上的灰塵,重新激發(fā)信仰的力量,不要說毛主席走了四十多年了,不要說陳永貴的魂魄又重返故里,他們的精神永在,就是幾百年以后,那時的中國人依然不會忘記他們,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杰出的代表,他們?yōu)橹腥A民族的復興做出的貢獻,讓我們這些親歷的追隨者們都感到自豪。謝謝作者的好文章。
4 樓        文友:長竹        2018-07-31 22:41:19
  諸位文友、老師們:我因受聘參與《榆社文化叢書》的采訪編纂工作,多日了未上咱們網(wǎng),致歉!向您們問好!謝編輯和老師們閱評!
長竹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