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看點文學(xu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點·春韻】我的頂峰之行(散文)

編輯推薦 【看點·春韻】我的頂峰之行(散文)


作者:早起的昆蟲 布衣,281.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505發(fā)表時間:2018-03-23 15:40:37
摘要:春融意暖,麗日風(fēng)和。受文友之邀,我們踏著春光,前往湘潭西陲的石鼓鎮(zhèn)頂峰村采風(fēng)。頂峰村是湘潭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被人們稱之為“湘潭的西藏”。這次采風(fēng),文朋雅集,興致盎然,感觸甚為歡愉,真有洗心舒體之效。用足丈量距離,用筆墨記錄行程。這是我所定義的“足墨之旅”。閑暇之余,以文記之。

春融意暖,麗日風(fēng)和。受文友之邀,我們踏著春光,前往湘潭西陲的石鼓鎮(zhèn)頂峰村采風(fēng)。頂峰村是湘潭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被人們稱之為“湘潭的西藏”。這次采風(fēng),文朋雅集,興致盎然,感觸甚為歡愉,真有洗心舒體之效。用足丈量距離,用筆墨記錄行程。這是我所定義的“足墨之旅”。閑暇之余,以文記之。
   一大早,我們從湘潭市中心出發(fā),沿潭衡高速一路前行,驅(qū)車百余里,經(jīng)石鼓小鎮(zhèn)集市,抵銅梁水庫,到達頂峰山腳下。這里山水相依,碧水藍天,鳥語花香。行走在田間小徑,清新空氣中夾帶著油菜花的陣陣清香,遠山在霧海中若隱若現(xiàn),陽光在薄霧中含羞帶怯,金燦燦的花與白茫茫的霧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藏起來的花?!敝?。隨風(fēng)飄拂,忽遠忽近,宛如一曲勞作與自然的和諧韻律奏響,頓覺神清氣爽,如沐春風(fēng),甘之如飴,美不勝收。
   穿過油菜花海,我們沿著盤山公路徒步銅梁山,頓時有種征服感。銅梁山險峰峭立,幽谷懸泉,杉竹茂密,云霧環(huán)繞,風(fēng)光旖旎。相傳在很久以前,這里有一座古寺,因無人住持,殿堂失修,屋宇破爛,當(dāng)?shù)厝罕妼⑵洳鸪?。拆屋時,發(fā)現(xiàn)屋梁為銅梁所架,并突然一聲巨響,發(fā)出萬丈光芒,銅梁騰空而飛。人們驚訝之際,只見銅梁迅速降落于山下響水潭中。從此,人們便把這座山叫銅梁山。元末,漢王陳友諒之湖廣參政易華,曾屯兵于縣西烏石寨,并在周圍建立48寨,抵抗明軍。其中,就有銅梁山的香爐寨及周圍的周公、牛皮、石磯、兜公等5寨。這5寨,峰連峰,寨連寨,構(gòu)筑成一道古代軍事“長城”。曾經(jīng)這里有兩條青石板路登山,一條從北麓石龍口福星亭至南麓雙峰縣蔣市街,上七下八,全長15華里,是清代曾國藩所修,也是曾國藩從外地回鄉(xiāng)的必經(jīng)之路。一條從東麓塘灣里蜿蜒上山,至西麓雙峰縣土地沖,相傳也是曾國藩所修。這兩條石梯路都陡峭難行,上下運物,全憑肩挑杠抬。遇冰雪,便無法攀登。走在銅梁茶馬古道上,追憶思古,感懷歷史的雋永與深刻,觸摸山水的挺拔與靈動。極目遠眺,田間阡陌縱橫,花海簇擁無邊,金黃的漣漪,帶著泥土的芳香,撲鼻而來,溫潤如玉,心馳神往,寫意天地。
   徒步40分鐘,我們到達山頂。頂峰第一家的炊煙裊裊勾引著我們的味蕾,來不及等同行上桌,我們就大快朵頤起來。臘肉、土雞、魚、米酒是這里的招牌,一樣都不能少。席間杯觥交錯,詩興起,同行詩友即興吟哦,新鮮出爐的情詩,引得美女們紛紛對號,卻不肯入座。門有一聯(lián)“稍停步到此已登峰造極,息重擔(dān)遠眺則放眼開懷”。幾位村嫂在門前支起她們親手制作的油紙傘,古樸精致,漂亮極了。油紙傘是頂峰人獨特的傳統(tǒng)手藝,他們依托山里豐富的毛竹資源,做成手工藝品,這門手藝曾是她們攢錢養(yǎng)家的絕活。一把油紙傘,是一段古老的浪漫,一段真摯的愛情,亦是老天給我們詩意的生活情致,那種嫻靜的神情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讓中國女子就此婉約了千年。如今,油紙傘已離我們漸行漸遠,連同那位結(jié)著愁怨的丁香姑娘。倘若我們漫步在雨中,撐一把油紙傘,和著風(fēng)雨聲,把心交給自然,真正的走進自然,豈不是一幅妙不可言的風(fēng)景。稍事休息,我們繼續(xù)前行。
   眼前的錦鰲山是頂峰的主峰昌山,又稱紫云峰、靈應(yīng)峰,是南岳72峰之一,海拔755米。昌山景觀聞名遐邇,四季宜人,景點有錦鰲山、仙女峰、觀音寨、香爐寨、青龍嶺、七星巖、太公釣魚、三碗齋飯、鷹嘴巖九處。錦鰲山為“昌山九景”之首。譽為“昌山之秀”。仙女峰頂建有雷祖廟。以花崗巖條石砌成,廟雖小,歷經(jīng)滄桑而完整無損。不遠處有定海寺,由湘潭名儒趙啟霖捐款修葺,并題寫聯(lián)匾“霖雨蒼生”。相傳,宋慶元二年(1196年)時,天遇災(zāi)害,湖湘米價飆升,平民百姓都為著五斗米發(fā)愁。這時,昌山的竹子開花結(jié)果了,果實如麥粒,與米同煮而食,口味純正。于是,人們把上天惠賜的天然糧食拿到縣市城賣,一下把谷價拉了下來。村民們因此逃過一劫。于是,當(dāng)?shù)厝朔Q昌山為“瑞山”。
   從頂峰下山來,我們?nèi)グ葜]石鼓。在青山河中游的一處農(nóng)田之中,我們遠遠看見一尊圓柱形花崗巖巨石聳立田間,酷似一面威風(fēng)大鼓。這塊天外飛來之石,誰也不知道它的由來,也引發(fā)當(dāng)?shù)厝藷o數(shù)的遐想。在形形色色的樂器中,鼓是發(fā)明得最早的樂器之一。人有喜怒哀樂,就會“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鼓樂因此應(yīng)運而生。關(guān)于“石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西周武將崇黑虎被姜子牙封為南岳司天昭圣帝,往南岳赴任,在此小憩,聽到金雞報曉,崇黑虎便手執(zhí)兩柄銀斧,身騎火眼金睛獸,騰空而去,其隨從慌忙追趕,而所帶之打擊樂器成為累贅,棄于田野,點化為石鼓、石鈸、石鑼、石梆。對此,清嘉慶丁(1817)《湘潭縣志》載:“土人云,鼓鳴則兵興?!?963年春,胡耀邦來石鼓考察,當(dāng)他看到“五風(fēng)”為害時,感嘆:“青山不青,歇馬不走,石鼓不響。”
   如今,石鼓上面除了幾束寄名符外,別無它物,方圓寂寂,知音寥寥,辜負了大自然的慷慨。我想,如果以石鼓為背景主題,在此修建一個石鼓文化廣場,把石鼓文化融入其中,讓游人在參觀休憩時,以鼓為樂,感受鼓樂之曼妙,或如松濤和鳴,或如泉水叮咚,或如雨打芭蕉,或如秋蟲鳴蛩。在游賞中領(lǐng)略鼓樂的魅力,讓石鼓這個神秘的自然人文景觀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文化旅游的一抹亮色,豈不美哉。

共 208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以采風(fēng)為主題的精美的游記。文章講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文友,在風(fēng)和日麗的日子,一起去湘潭頂峰村登山的過程。作者以游蹤為線索,移步換景,精細描繪了沿途風(fēng)光,路途所見,美不勝收。頂峰山腳下,山水相依,碧水藍天,鳥語花香;銅梁山險峰峭立,幽谷懸泉,杉竹茂密,云霧環(huán)繞,風(fēng)光旖旎。在這里,作者還詳細講述了銅梁山的來歷。其元末為一道古代軍事“長城”。山上的美食,油紙傘同樣讓人大快朵頤,流連忘返。其中,錦鰲山是頂峰的主峰昌山,景觀聞名遐邇,四季宜人,被譽為“瑞山”。最后,作者講述了有關(guān)石鼓的故事。文章語言精湛、流暢,畫面感強,典故蘊藉,難得佳作,推薦賞閱!【編輯:欣月】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欣月        2018-03-23 15:43:30
  無限風(fēng)光在頂峰,感謝作者帶來的精美散記。感謝支持【看點】,期待更多佳作!
靜守流年,文字開花
2 樓        文友:早起的昆蟲        2018-03-23 17:11:37
  謝謝欣月老師精彩編按和點評!
早起的蟲兒盼鳥吃!
3 樓        文友:浩瀚        2018-03-25 08:32:43
  頂峰村,湘潭縣、湘鄉(xiāng)縣,衡山縣三縣交界處,極為幽靜,石鼓的油紙傘更是這里的鄉(xiāng)親走向世界的夢翼。祝賀作者寫出了這樣精美的散文!
我希望我奉獻給讀者的是心靈雞湯而不是地溝油。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