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油
過去,鄉(xiāng)下有句順口溜:“坐月子,老三樣,油條、雞蛋加紅糖?!蹦菚r女人坐月子,娘家親戚送來的禮品就是這三種東西。荷包蛋、油條一鍋燴,佐以紅糖,好吃且有營養(yǎng)。
街上的快餐,人們喜歡的也多是油條。千張卷油條,是“絕配”。兩種食物,一咸一淡,一硬一軟,相得益彰??山鼛啄陙?,街上的油條鋪?zhàn)釉絹碓缴倭恕T蚰?,有人說是“地溝油”惹得禍。但畢竟“地溝油”被工商、質(zhì)檢監(jiān)管得很嚴(yán),它已經(jīng)像一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沒人敢冒這個險。所以,要叫我說,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擔(dān)心反復(fù)高溫的油料含有“亞硝酸鹽”。聽說這種東西可以致癌,除了神仙,沒人不怕它!
怎樣讓人們消除對油條的恐懼呢?李曉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每次炸完油條,她都要把炸過油條的“剩油”,倒進(jìn)路邊的下水道里。當(dāng)然,這需要勇氣。
李曉鴿是鄉(xiāng)下人,在外地打了幾年工,手里攢下了幾個錢。后來,兒子大了要上學(xué),她就和老公劉明商量:在外地打工,孩子入學(xué)困難,不如在縣城租一套房子,盤下一個攤位,炸油條賣。這樣,可以照顧兒子上學(xué),生活也不會有問題。等賺到了錢,再買一套小區(qū)房。老公同意了,劉明一貫支持妻子的決定。他們在縣城的小吃街繁華地段花四萬元盤下一個攤位,又在附近街面租了房子。
開張那天,他們放了煙花,把動靜整得很大。油條攤點(diǎn)是早上營業(yè),到八點(diǎn)多就得撤退。超過時間會招來“城管”。五點(diǎn)多,李曉鴿已經(jīng)生火燒鍋了。柴火是木炭,又有吹風(fēng)機(jī),不大一會兒,一鍋油就燒開了。李曉鴿揉面,剁面,兩片面塊上下疊放,用一根竹篾在中間壓出一道溝,然后拉長,再打個滾,放到鍋里。油鍋“哧啦”一下,泛起一團(tuán)泡沫,淹沒了油條。待泡沫消失,一根淡黃的油條便顯露出來。劉明將浮起的油條快速翻滾幾下,油條慢慢變的焦黃,就用筷子夾起來,放進(jìn)鐵絲簍子里控油。
有顧客過來買油條,大多數(shù)都是趕早的農(nóng)民工。大家看到這家油條攤鋪是新開的,那油料當(dāng)然也是第一次用,所以,買油條的人便逐漸多起來。劉明一邊翻油條,一邊收錢。李曉鴿拽下塑料袋,給顧客裝油條。
因?yàn)槭堑谝淮巫鲇蜅l,沒敢做多,他們只發(fā)了二十斤面,邊炸邊賣,很快告罄。李曉鴿知道,油條賣完,接下來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她和老公分別用抹布墊手,提著鐵鍋的抓手,將大鍋緩緩抬起,慢慢挪到下水道旁邊。劉明大聲念著自編的廣告詞:“曉鴿油條鋪,一次一換油!一滴剩油在,你砸我的頭!”連喊三遍,引來眾多圍觀者,這才把鍋里的剩油倒進(jìn)下水道。
此時,正值上班時間,李曉鴿和劉明倒剩油的一幕,很快在縣城傳開。第二天,來買油條的人多了,三十斤面炸完,油條也賣完。有幾個沒買到的,還發(fā)起了牢騷。
每次收攤前,李曉鴿和劉明都要鄭重地倒掉剩油,劉明依舊重復(fù)著自編的廣告詞。
油條的生意好了,李曉鴿把母親從鄉(xiāng)下接來,讓母親照顧外孫,自己專心做油條。面呢,逐漸增加,發(fā)到了五六十斤。一家人雖然忙碌,但顧客盈門,都十分高興。
有一家賣千張的,也來湊熱鬧,他端著竹籃,叫賣千張。于是,千張卷油條,再次風(fēng)靡小吃街。
李曉鴿和劉明倒了五六天的剩油,不僅食客叫好,還上了縣里的小報(bào)呢!
每次倒油,就像舉行盛大儀式,圍觀者眾多。但也有路過的人感嘆,用過一次的油倒掉太可惜了。有人還說,吃了一輩子油條,也沒見幾個得了癌癥的;沒吃油條的人,也沒見幾個活過一百歲的。
李曉鴿油條攤附近的馬路牙子上,總是坐著一個老人,據(jù)說他是小吃街的“駐街大使”。老人大約六十多歲,滿頭的白發(fā),長可掩耳,不仔細(xì)看就像一位老太婆。知道底細(xì)的人,說他曾經(jīng)是個“扒手”,就是專業(yè)“掏包”的“三只手”。有一次失手,被人當(dāng)場捉住,割去右邊的一片耳朵,還打斷了一條腿。他的長頭發(fā),就是為了掩蓋缺失的耳朵。他常年在小吃街流浪,要剩飯剩菜吃。李曉鴿看他可憐,就把每次“試油”的兩根油條送給他吃?!霸囉汀蹦?,就是測試油溫。油鍋里的油溫度夠不夠,是不可以用手去試的。那得先放兩根油條坯子試一試。通常,“試油”的油條因溫度不夠,炸的時間較長,油條就不太暄,還有些“皮”。這種油條是不能賣的。有時油條賣不完,李曉鴿也會把剩下的油條統(tǒng)統(tǒng)裝進(jìn)塑料袋里,送給流浪漢。流浪漢呢,得到這些賞賜,也不說一聲“謝謝”,就狼吞虎咽起來。
這一天早上,賣完油條,劉明剛要倒油,就見一個中年男人提著油壺走來,對劉明說:“老板,你忙你的,這油我?guī)湍愕沟??!?br />
劉明說:“我是把剩油倒進(jìn)下水道的?!毖酝庵馐?,你拿個油壺是要接剩油嗎?
中年男人說:“老板,倒進(jìn)下水道和倒進(jìn)別人的油壺里,對于您來說,沒啥區(qū)別吧?我?guī)湍愕?,你還能騰出時間干別的嘛!”
劉明見他說的有些道理,就說:“你隨便吧。”說完,開始往車上搬東西,準(zhǔn)備打道回府。
這個男的名叫王大海,住在小吃街南邊的大棚街,那里是一個農(nóng)貿(mào)市場。王大海也挺勤快,每天一早就來了,幫劉明翻油條,劉明騰出時間專心收錢、找錢。
李曉鴿使用的油是從鄉(xiāng)下油坊里購買的菜籽油。一天,李曉鴿的父親來送油,看見王大海倒油,就對李曉鴿說:“把剩油給別人,不如我?guī)Щ丶曳纸o鄰居們吃。炸過油條的菜籽油香得很呢!”
李曉鴿就和劉明商量,同意父親把剩油帶回老家。
早上,王大海又來到油條鋪?zhàn)?,挽起袖子,洗了手,?zhǔn)備干活兒了。劉明說:“對不起了老哥,我們老家有個親戚要買剩油。這兒就不用你幫忙了。謝謝!”
王大海尷尬地釘在那兒,傻眼了。油是人家的,人家想賣給誰就賣給誰。他只好提著油壺走開了。
李曉鴿的父親接了一周的剩油,每次能接到四五斤,接滿一壺就帶回家。這天早起,李曉鴿和劉明拉著架子車來到攤位,撐大傘、架鐵鍋、支案子、生炭火。劉明從車上提過來一個三十斤的塑料壺,把油倒進(jìn)鍋里一半,還留一半,剛要放到架子車上,被冷不丁竄上來的王大海按住了手。
“各位過路的都來看呀!看這一家子是怎么欺騙顧客的呀!他們明著把剩油倒了,轉(zhuǎn)了一圈又回到鍋里。他這油條還能吃嗎?”王大海高門大嗓地喊叫。
劉明說:“你有啥證據(jù)證明我們重復(fù)用油了?信不信我告你誹謗?”
王大海說:“我早就注意那個老頭了!他就是你的岳父大人!”
劉明說:“是我岳父也不能說明我家重復(fù)用油呀!你還有證據(jù)嗎?”
“請劉明老弟把壺提起來,看看壺底兒上有沒有一張‘辦證刻章”的小廣告?這張小廣告是我昨天趁你岳父接油時粘上去的。除了‘辦證刻章’四個字,還有一串電話號碼。如果壺底兒上有這張小廣告,就說明這一壺油就是你岳父接的剩油又重新回到了鍋里!”
圍觀的人都說:“好、好!當(dāng)場驗(yàn)證!”
正在揉面的李曉鴿心里“忽悠”一下:難道父親真的為了省錢,把剩油給弄來了?她急忙提著兩只面手,跑來看究竟。
劉明不情愿地將油壺提過頭頂,幾個人走近伸頭爭著看,但他們什么也沒看到。王大海還用手摸了摸,嘴里嘟嚕著:“這就怪了,明明剛粘上的,咋就沒了呢?”他環(huán)顧四周,沒有發(fā)現(xiàn)那張小廣告掉在地上,也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的人接觸油壺。只有那個瘸腿的流浪漢,一癲一癲地走過去了。
有個農(nóng)民工說:“誣賴好人,不得好死!”
一個年長的老人指著王大海說:“你王大海的老婆不是炸馓子賣嗎?人家炸油條,跟你沒沖突呀!欺負(fù)人家是鄉(xiāng)下人是吧?”
王大海不敢還嘴,只好作了一圈揖,說:“沒有就好,我又不吃油條,我是替各位瞎操心……”話音未落,就逃之夭夭了。
人們依然議論紛紛,譴責(zé)著逃走的王大海。那個流浪漢呢,坐在馬路牙子上,他是從來不看熱鬧的。
為民著想,誠信經(jīng)商;揭露奸詐,正義伸張!小說人物鮮活,畫面感強(qiáng);主題鮮明,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