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楓】父親的紅薯情結(jié)(散文)

精品 【丹楓】父親的紅薯情結(jié)(散文)


作者:武穴伍興發(fā) 布衣,122.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691發(fā)表時間:2018-06-13 21:13:17

【丹楓】父親的紅薯情結(jié)(散文)
   父親在世時,喜食紅薯。用他自己的話說,紅薯是他的主糧,他的美食,他的命根子。父親說這話時很坦然,很平靜,看不出有異樣的表情。而我每每聽之,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29年,父親生于鄂東龍坪鎮(zhèn),十七歲中學畢業(yè),與兒童劇表演藝術家方鞠芬,書法名師文藝等同過學,十八歲在當?shù)刈冯S胡燔(老紅軍)參加革命。1949年6月,父親進入地方人民政府,擔任龍坪村村長,后參加縣供銷合作社組建工作,并在該單位機關擔任干部。1958年,父親被劃成“右派”,命運由此大轉(zhuǎn)折。先是被迫離開縣供銷合作社,與眾多“右派”一起到石灰窯拖板車,繼而母親受到株連被縣織布廠開除工作,最終全家下放至偏遠鄉(xiāng)村。
   該村屬于丘陵地帶,地多田少,紅薯栽種面積較大。每年“驚蟄”一過,父親跟隨社員一起培育薯芽,將紅薯種一個挨一個地碼放進一尺深的池子,然后均勻地撒上一層草木土糞。大約一個月時間,池內(nèi)長出紫嫩芽子,再慢慢長到青綠。父親又隨社員從池內(nèi)剔剪出成把成把的嫩苗,帶到山地里栽上,再擔上幾擔水,一棵一棵地點上一點。當然了,倘遇下雨天,只需將剪來的芽苗照地籠上一戳也就完事了。三兩天的功夫,栽下的薯苗便返青成活了。期間,有個多事的民兵將多余的芽苗丟到一個石頭縫里,也成活了。他由此奚落父親,說父親像這薯苗,丟到哪都能活。話音一落,一群人跟著浪笑,父親也只笑,并不見生氣。
   這時栽下的紅薯,因其是從種薯上剪下的芽苗,所以叫“芽子薯”,因其下地早,生長期長,水分少、淀粉多,吃起來異常的硬,咬一口直噎人。它不易儲藏,可曬薯干兒,是制作淀粉及薯果的上等原料。到了五六月,這時紅薯種已過了育苗期,開始腐爛了,再栽種的紅薯就是“秧子薯”了。所謂“秧子薯”是從早期栽種“芽子薯”的秧(藤)上剪截而來的緣故。其栽法是在早期栽種的“芽子薯”的藤秧中,揀茂盛的剔剪若干,再剪作五、六寸長的若干段,每段為一棵,同先前栽種“芽子薯”一樣栽下即活。因其一般種植于麥地,土質(zhì)相對潮濕、松軟、肥沃,故“秧子薯”水分和糖就相對較大,吃起來軟甜可口,易下窖長久儲藏,可作來年的紅薯種。
   這兩種紅薯單憑外表是不好區(qū)分的,但吃起來和儲藏起來就有分曉。也正如此,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就利用它做文章,施小動作。有一年,我們家分的800斤紅薯,全是“芽子薯”。父母心想這也難怪,一來自己是“黑五類”,二來自己是不識貨的人。誰知,這事被鄰居張大娘知道后,她指著隊長、會計的鼻子大罵,罵得兩人難為情,就派人將我家的“芽子薯”換了一半,與村里人享受著“芽子薯”與“秧子薯”各一半的公平待遇。這件事,使得父母對張大娘心存感激。
   這位張大娘的家庭出身特好,三代貧雇農(nóng),男人家也是根紅苗正,又是生產(chǎn)隊副隊長,所以在村里不懼怕任何人。平日里,村子里有讓她看不慣的事,她輕則說兩句,重則要罵人,若有人不服,動粗也是有的。罵過之后,她還要當著大家的面叮囑自家男人,千萬不要做昧良心的事,說什么人在做、天在看。父親在村子里,因身份特殊,從不敢多言,也不敢與人亂交,更不敢與人計較,只恐節(jié)外生枝,惹出事端。村里人知道父親是“壞人”,與父親保持著階級距離,唯獨這個張大娘時不時到家里轉(zhuǎn)轉(zhuǎn),揭揭鍋蓋,看看飯菜,也聊聊家常,恰逢家里揭不開鍋時,她總變戲法似的能拿出三升米或一籃子紅薯來接濟我們家。
   父親在農(nóng)村勞動很用心,很快便學會了種紅薯,學會了犁田、耙地、插秧、薅草、割稻、打谷等。這對于一個“先生”而言,已是難能可貴,但因其身份特殊,也常常作為“黑五類”代表進行游行、批斗,遭受羞辱。
   有一年,大隊支部書記和民兵連長匆匆來到村里,在后背山駝背樹下,組織批斗會,說是要批斗父親。接到挨批通知后,父親并不驚慌、也不害怕,因為他已經(jīng)有些麻木和習以為常了。豈料,這次批斗會使出新花樣,拋開父親的“右派”不顧,在樹上掛一黑板,上寫“大地主伍某某第一名”,強行給父親扣頂“帽子”。這是父親始料未及的,看到黑板上赫然寫著自己的名字,且冠以新“帽子”——地主時,父親十分激動,不顧一切地沖上去擦拭,像是捍衛(wèi)生命一樣,并辯解自己不是地主。擦了,被寫上,又去擦,又被寫上,如此再三,父親的行為惹怒了書記。書記一聲令下,命令三五個強悍的民兵制服父親,并開始對父親進行嚴厲地批斗。書記在“批文”中語無倫次地講到,“伍某某在舊社會讀了十年書,不是地主是什么,還是大地主,不承認自己是大地主,生產(chǎn)隊就停止給他家分口糧,餓死他全家。”三個小時的批斗結(jié)束,父親身心疲憊地回到家中,當晚就開始吐血,也不吃喝,表示再扣一頂?shù)刂鳌懊弊印边€不如死去。母親緊握父親雙手含淚勸說父親,“好死不如賴活著,千萬不能想不開,有過不去的坎,夫妻可以同擔,子女也不例外?!备赣H被母親的真情所感,連夜起草一封書信,向縣人民法院尋求幫助。
   書信是寫給法院院長的,大意是:今有一“右派”,家庭出身本為貧民,卻無故被大隊歪曲事實,定成大“地主”,懇請法院尊重事實,還我本真成分。若院長三日內(nèi)未前來解決,我便拋妻棄子尋死去。信寫好了,可怎么寄出去,由誰帶出村?父母思前想后,想到了鄰居張大娘。
   當晚,母親敲開了張大娘的窗戶。張大娘來到家后,很是肯定地表示,這個沒問題,她讓她男人起早到區(qū)里去寄,隊長若問起,就說是到區(qū)供銷社挑貨去了。半夜,張大娘來到家里,遞給父親一碗紅薯湯,父親搖搖頭說不餓。第二天晚上,張大娘又問,父親吃了沒有,母親答父親依然“不餓”,躺在床上呢。
   第三天上午,張大娘風急火燎地來家告訴父親,法院院長真的來了,還帶了兩位干部,說是來處理你的事情,把大隊所有干部,生產(chǎn)隊正、副隊長都叫到大隊部去了。說完轉(zhuǎn)身又去了,說是繼續(xù)為我們打聽。
   院長當時問所有人:“伍某某的家庭成分不是你們說了算,也不是我們說了算,這要讓檔案說了算,你們同意不同意?”大家都舉手表示同意。于是,大隊會計在所有人面前翻開了我家戶口檔案,檔案赫然顯示,伍某某的家庭出身是“貧民”。這樣,真相就大白了。臨離開大隊時,法院的同志要求大隊迅速糾正錯誤,告訴群眾真相,伍某某不是地主,是“右派”,生產(chǎn)隊不能無故斷他家口糧。
   張大娘迅速將此消息告訴了父母,母親喜極而泣,父親開始起床。少許,張大娘又來到家里,左手端一碗紅薯湯,右手拿三個蒸紅薯,對父親說:“這下好了,你的問題解決了,水也要喝三碗?!比缓髮⒊允尺f給父親,繼續(xù)說,“我知道,你快三天未吃東西,血也吐了不少……”
   父親雙手接過,對著蒸紅薯一口咬下去,又一口咬下去,三口、四口、五口,父親打了一個嗝。張大娘說,“喝口薯湯?!备赣H笑著,喝了口湯,再喝一口,很甜的樣子。父親享用著蒸薯,一口又一口,張大娘送來的紅薯和薯湯全被父親美美地吃完、喝凈了。父親對張大娘說,“今天的紅薯吃起來遠勝山珍海味,特別香甜、鮮美,美到心里去了。”于是,張大娘笑了,父親也笑了,母親也笑了。
   此事過后,村里有人議論,父親是個讀了十年書的老先生,家里還不是地主。那時候,農(nóng)村不僅物質(zhì)匱乏,知識也是同樣匱乏,方圓幾十里也挑不出一個讀了十年書的人,村民心里還是向往知識,尊重“先生”的。還有人在傳說,父親好像也做過官,只是說錯了話被人檢舉,才劃成“右派”的。還有人說,怪不得父親肩膀沒力氣,挑一百來斤的水稻也要靠在斜坡上歇三四次。他們哪里知道即使這樣,父親也曾幾次累得大便出血,但父親從不聲張,默默地堅強挺過。隊長好像對父親也好些,一些力氣活盡量不安排父親做。
   接下來,父親盡做些鋤草、薅田、打谷等輕松農(nóng)活,做得最多的就是栽種紅薯,村里的紅薯地都留下了父親的足跡。父親喜歡翻紅薯藤。每年六月過后,紅薯藤密匝匝、嚴實實。他把胡亂蔓延的秧藤翻倒一下,因秧藤處處可以扎地生根,翻倒一下則可避免給養(yǎng)分散,再隨手薅拔秧藤下薯根處的雜草。父親后來回憶,一根薯藤長達七八米,最短的也有二三米。翻倒的藤秧順著地壟一邊倒捋直了,好似女人梳理過的長長秀發(fā),很有動感煞是好看。
   在栽種紅薯的歲月,父親對紅薯也作過一番研究,認為紅薯從不挑剔土地肥沃抑或貧瘠,從不矯情、嬌氣。無論是陡坡、荒嶺,甚或是石頭籠中一杯薄土,只需刨個小坑,栽上一稞嫩芽或者插上一段藤,澆上一勺水便可生長。除此之外,幾乎再不依賴人們的過多侍弄就能頑強生長,從不嘩眾取寵、炫耀自身,只知道匍匐在大地上不開花只結(jié)果,結(jié)果也是藏于地下,土里紅……
   在缺糧少食的時代,紅薯曾是填飽肚子最常見的食物。我就生于那個時代,小時候一年要吃大半年的紅薯,每日三餐,餐餐紅薯。記得無論是蒸吃、煮吃,曬干了吃,烤熟了吃,時間一長,寧愿餓肚子也懶得張口,實在餓得不行了也繼續(xù)吃,只是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以后有條件了一輩子也不吃薯。哥哥姐姐們好像也有同感,可父親不一樣,在我印象中,他好像從未“厭食”過,這讓我很佩服。
   若干年后,“四人幫”打倒了,父親平反了,恢復了工作,我們家落實了政策,離開了農(nóng)村。有一年,張大娘來家看望父母,帶了些芝麻、花生等拿得出手的農(nóng)產(chǎn)品。父親很不高興,對張大娘說:“這么值錢的農(nóng)產(chǎn)品,你不留著賣錢,拿我家來,這不是罵我們嗎?當年,你對我家有恩,我實不敢相忘,多次在夢中吃你送來的紅薯呢。”張大娘說,“要不我下次給你送紅薯來?”這敢情好!父親爽快地應允了。之后的幾年,張大娘真的為父親送來紅薯。一見紅薯,父親樂得合不攏嘴,全部欣然接受,同時,也買些化肥、農(nóng)藥作為回贈,讓張大娘帶回去。父親常常吃張大娘送來的紅薯,經(jīng)常念叨,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家里的紅薯吃完了,就買。
   后來,父親離休了。他常常帶母親到集市上去買紅薯,只是紅薯的價格開始慢慢漲了,一年比一年高。據(jù)說是哪個專家說了,紅薯是綠色食品,營養(yǎng)價值極高,還能預防“富貴病”。要不然,不管再大的城市,其街頭巷尾總會時不時地傳來“烤紅薯”的聲音呢?父親相信這些,晚年一天至少要吃兩頓紅薯,或煮或蒸。
   父親臨“離開”我們時,四天滴米未沾,處于昏迷狀態(tài)。按照風俗,母親擔心他到另一個世界沒有“食祿”,便想方設法為他喂食,讓他肚里帶點“存糧”過去,什么荔枝、桂圓、八寶粥等都試過,父親就是不動嘴。妹妹提醒,父親喜歡紅薯,何不熬點紅薯湯試試。果然,妹妹這招靈。當母親在父親枕邊說,“紅薯來了,紅薯來了”時,我們都看見昏迷中的父親微微張開了嘴,母親則順勢將溫熱的薯湯喂進去,父親“吧嗒吧嗒”幾下,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而今,父親去世已十五年了。每每想起父親為什么那么喜愛紅薯時,我也只能似是而非地猜測與揣度,許是父親懷念故土,許是父親懷念人生?也許是父親喜歡它的味道、它的營養(yǎng)、它的精神……我終不得而知,但我現(xiàn)在也開始喜歡紅薯了。
  

共 431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懷念父親的佳作。作者的父親生于1929年,原籍鄂東龍坪鎮(zhèn),十七歲中學畢業(yè),與兒童劇表演藝術家方鞠芬,書法名師文藝等同過學,十八歲在當?shù)刈冯S胡燔(老紅軍)參加革命。1949年6月,父親進入地方人民政府,擔任龍坪村村長,后參加縣供銷合作社組建工作,并在該單位機關擔任干部。1958年,父親被劃成“右派”,命運由此大轉(zhuǎn)折。先是被迫離開縣供銷合作社,與眾多“右派”一起到石灰窯拖板車,繼而母親受到株連被縣織布廠開除工作,最終全家下放至偏遠鄉(xiāng)村。該村屬于丘陵地帶,地多田少,紅薯栽種面積較大。每年“驚蟄”一過,父親跟隨社員一起培育薯芽,大約一個月時間,池內(nèi)長出紫嫩芽子,再慢慢長到青綠。父親又隨社員從池內(nèi)剔剪出成把成把的嫩苗,帶到山地里栽上,再擔上幾擔水,一棵一棵地點上一點。這時栽下的紅薯,因其是從種薯上剪下的芽苗,所以叫“芽子薯”,因其下地早,生長期長,水分少、淀粉多,吃起來異常的硬,咬一口直噎人。它不易儲藏,可曬薯干兒,是制作淀粉及薯果的上等原料。到了五六月,這時紅薯種已過了育苗期,開始腐爛了,再栽種的紅薯就是“秧子薯”了。所謂“秧子薯”是從早期栽種“芽子薯”的秧(藤)上剪截而來的緣故。其栽法是在早期栽種的“芽子薯”的藤秧中,揀茂盛的剔剪若干,再剪作五、六寸長的若干段,每段為一棵,同先前栽種“芽子薯”一樣栽下即活。因其一般種植于麥地,土質(zhì)相對潮濕、松軟、肥沃,故“秧子薯”水分和糖就相對較大,吃起來軟甜可口,易下窖長久儲藏,可作來年的紅薯種。父親在農(nóng)村勞動很用心,很快便學會了種紅薯,學會了犁田、耙地、插秧、薅草、割稻、打谷等。這對于一個“先生”而言,已是難能可貴,但因其身份特殊,也常常作為“黑五類”代表進行游行、批斗,遭受羞辱。在這村里,全家最感恩的是張大娘,張大娘同情他們?yōu)樗麄冋f話抱不平接濟口糧;最可恨的是大隊支部書記硬給父親扣了一頂大地主的帽子,后又是張大娘替父親寄信給法院院長,才摘掉了這頂帽子。若干年后,“四人幫”打倒了,父親平反了,恢復了工作,他們家落實了政策,離開了農(nóng)村。后來,父親離休了。他常常帶母親到集市上去買紅薯吃。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昏迷中聽到“紅薯來了”也知道微微張開嘴,吧嗒吧嗒吸吮紅薯湯。父親如此鐘愛紅薯,是因為懷念故土,懷念人生,還是真的喜歡它的味道、它的營養(yǎng)、它的精神……全篇文字精煉,構(gòu)思精妙,情感真摯,父親的紅薯情結(jié),不僅是保持傳統(tǒng)的艱苦樸素精神,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感恩之心!力推佳作!【編輯:夢鎖孤音】【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180615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夢鎖孤音        2018-06-13 21:14:19
  全篇文字精煉,構(gòu)思精妙,情感真摯,父親的紅薯情結(jié),不僅是保持傳統(tǒng)的艱苦樸素精神,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感恩之心!為你的佳作點贊!期待精彩繼續(xù)!
夢鎖孤音
2 樓        文友:武穴伍興發(fā)        2018-06-14 16:36:23
  這是一篇淡如白開水的習作,我喜歡!
3 樓        文友:夢鎖孤音        2018-06-15 22:22:49
  恭喜老師佳作獲精,期待精彩繼續(xù)!
夢鎖孤音
4 樓        文友:勞英        2018-06-16 06:57:57
  父親是一個讀了十年書的先生。在當時讀完十年書的人很少。所以人們對父親很尊重。因為父親說錯一句話,被打成右派。本來是貧民出身的父親被別有用心的人說成了地主。本來一向愛吃紅薯的父親,卻被別人絕了口糧。多得好心的大娘幫助,才得到平反。通過一系列的事,說明了當時的政策是由人說成的。一向手無抓雞之力的父親竟然病了。他什么都不肯吃,只吃了一點紅薯就離開了家人。文章反映了當時顛倒黑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紅薯作為主糧而變成了營養(yǎng)品,被人們看重了。文章很有感情,看了使人感動。謝謝作者的佳作。謝謝!
相信自己的努力
回復4 樓        文友:武穴伍興發(fā)        2018-06-18 17:07:43
  謝謝文友的點評!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