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大紅門副食店(散文)
老北京人有個習慣,見面都要問一句“吃了嗎?您吶!”被問者還得反問一聲兒“吃了,您呢?”
您聽見沒有,簡單的一問一答,聽著就是這么親切。
常說奔日子、奔生活、奔吃兒,都離不開副食店。有副對聯(lián)兒說得好:油鹽醬醋調(diào)味去,雞鴨魚肉飄香來。您看,要是沒有副食店,手藝再好也做不出一桌美味佳肴。舌尖上的那點事兒,全仗著副食店不是。
時下,通州城里滿大街大大小小的超市和農(nóng)貿(mào)市場,油鹽醬醋,雞鴨魚肉,時令蔬菜,熟食鹵味……應有盡有。
早年間,通縣百貨商場東邊是通縣第一副食店,老百姓都簡稱它“一店”,又因其南北大門是紅色的,老百姓叫順口兒嘍,索性叫它“大紅門兒”。
“大紅門兒”南北相通,南門外是新華大街,北門外是東大街。從南門兒進去,南部左邊兒賣水產(chǎn),右邊兒賣蔬菜,中部賣豬肉和熟食,北部左邊兒賣牛羊肉、煙酒茶糖、糕點和水果兒,右邊兒賣副食。
我記得水產(chǎn)品柜臺上擺放著帶魚、橡皮魚、平魚、黃花魚、墨斗魚、梭魚、海螃蟹……夏季,擺放的海鮮上下都放著碎冰塊兒保鮮,這些冰塊兒都是從西海子附近的老冰窖買的。在柜臺旁還有幾個大號兒橢圓型木盆,里面有活鯉魚、草魚、鰱魚、鯽瓜子和甲魚。賣魚的都身穿藍色大褂兒,胸前戴著黑色皮圍裙,腳穿長筒雨靴。
每每售貨員兒從送貨車上卸下好幾麻袋海產(chǎn)品,里面有海雜魚,售貨員兒逐一分類挑選賣,剩下的就處理了,花一塊多錢,能買一大堆海雜魚。
從前,我常去買便宜好吃的墨斗魚,墨斗魚渾身都是寶,骨頭還是一味中藥,名叫海膘硝,有消炎止血作用,還可以清潔牙齒,現(xiàn)如今,那種墨斗魚已經(jīng)瞅不見了。
那天碰到瓷器胡同的同學買鯉魚,瞅見賣魚的從大木盆里摸到魚,麻利兒摳住魚鰓,拿起專用的筷子粗細的大鐵針,在針鼻兒上穿過濕馬蓮草,從魚的下頜骨穿過去,打個結(jié)兒,騰出手來放到稱鉤子上稱稱,交完錢就能提著魚回家。
賣魚柜臺的對面兒是蔬菜柜臺,上面有臺秤和算盤,柜臺后面是貨架子,擺著蔬菜和寫著價格的木牌兒。除了時令菜還賣冬儲大白菜和大蔥。這里有時還搓堆兒賣沙瓤西紅柿,有的主兒干脆把幾堆兒西紅柿都包圓兒,回到家里用醫(yī)院輸液那種透明瓶子做西紅柿醬,等著冬天或者來年春天再吃。我曾經(jīng)做過30多瓶西紅柿醬,存放兩年多都不壞,那年月要是在嚴冬臘月能吃上一口西紅柿雞蛋打鹵面,甭提多享受了。
到了冬春季,只有大白菜看家了。直到春節(jié)前夕,貨架子上才會有一些韭菜等稀罕菜,還要憑副食證購買。大年三十兒那天,包一頓豬肉白菜餡餃子,放一小把兒韭菜,就滿屋子都飄著香味兒,餃子還沒吃上,肚子里的饞蟲兒就蠢蠢欲動了。
賣豬肉的柜臺上放著豬肉、豬頭、豬蹄兒、豬下水,還在方形白色搪瓷盤放著用絞肉機絞的肉餡兒。柜臺后面的鐵架子上,有好幾扇豬肉用大鐵鉤子掛著,售貨員賣肉前,要把一扇豬肉放到大案板上,熟練地剔骨,把排骨、脊骨、肘子剔下來單賣。賣肉的先問你買多少,一刀切下肉條兒,放進秤盤兒,一刀準。
那時候豬肉8毛多錢一斤,要憑豬肉票兒買,每人每月1斤半供應量,如果炒菜用,買3毛錢的肉可以炒好幾次菜。為了借肉味兒,有的人家兒把炒菜剩下的生肉炒熟,再放點兒鹽,存在小碗兒里,等著下一次炒菜用。
這里還常賣豬板油,可以煉豬油,留著炒菜用,煉油的油渣兒可以吃餡兒。那年月,我們常常把豬油抹在饅頭或者窩頭上,撒上鹽吃,也是一種享受。
賣豬肉的對面兒是賣熟食的柜臺,老遠就能聞到那種讓人牽腸掛肚的香味兒,尤其是物美價廉的老北京粉腸兒、蒜腸兒,最受老百姓的喜愛。
“大紅門兒”北部西側(cè)柜臺還賣牛羊肉、點心、煙酒、茶糖、糕點、罐頭、水果兒……東側(cè)柜臺賣油鹽醬醋、黃醬、咸菜疙瘩、醬八寶菜等各種醬菜,還有調(diào)料等副食品。憑油票和副食證可以在那里購買豆油、衛(wèi)生油、花生油、香油、麻醬、堿面、粉條兒、團粉等副食。
食用油都裝在大鐵桶里,售貨員要用油抽子把油桶里的油抽到水桶里,倒進售油機里再賣。說到抽油的油抽子,我在通縣五金廠上班的時候,我們車間就生產(chǎn)油抽子,由市二輕局統(tǒng)銷。
接茬兒說賣油,售油機下面的油桶高不足一米,上面有蓋子,蓋子一半兒固定在油桶上,另一半兒是翻蓋兒。在固定的蓋子上面有立柱油管兒,一頭兒伸進售油機的桶內(nèi),另一頭兒伸出桶外兩尺多,上有售油刻度、卡簧按鈕、手柄和出油嘴兒。顧客買油,售貨員根據(jù)顧客購油數(shù)量,用卡簧按鈕選擇刻度,左手把顧客的油瓶子口兒對準售油嘴兒,右手把手柄提起來,正好卡在已經(jīng)選定的售油刻度上,再往下按壓,油就緩緩流入油瓶子里了。
店里賣的醬油醋都放在大缸里,上面有木蓋板,售貨員賣醬油醋用提子通過白鐵漏斗兒倒進顧客的瓶子里。提子是用竹子做的,有一斤裝、半斤裝和幾兩裝的。那會兒還有瓶裝北京熏醋,7分錢一瓶兒,味道相當好,后來不知怎么就不賣了。
售貨員賣雞子兒的時候,要用燈箱檢驗雞子兒的好壞。燈箱上面有均勻?qū)ΨQ的橢圓孔洞,里面有電燈炮兒,顧客來買雞子兒,售貨員把雞子兒依次放到孔洞上,再打開燈箱開關(guān),紅的是好的,黑的就是壞的。
那年月,細鹽很少,人們習慣買大鹽粒,回到家里用搟面杖搟碎,放到罐子里留著炒菜、做陷兒用。芥菜疙瘩和雪里紅下來后,幾乎家家都用缸和大鹽粒腌咸菜,大人都說大鹽腌的咸菜好吃,越嚼越香。腌菜的鹽水可以常年用,開春兒后要把缸里的鹽水用火熬開,不夠咸了,再往里面添大鹽粒,省得夏天擱不住,到了腌菜的時候繼續(xù)用。
來“大紅門兒”買東西的,還有附近飯館兒和單位食堂的,采購員大都推著手推車,蹬著三輪兒來采購。
“大紅門兒”和東單、西單、崇文門菜市場差不離兒,是當時咱通縣縣城最大的菜市場,又在繁華地區(qū),整天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有人問了,上“大紅門兒”買東西,有塑料袋兒嗎?不瞞您說,那會兒還真沒有。早先,“大紅門兒”和其他副食店包裝食品的主要有蒲包、紙匣兒、荷葉、木紙、馬糞紙、麻繩兒、紙繩兒等,都是不禍害環(huán)境的包裝。綠色包裝還是應當大力提倡的,省得那些頑固不化的塑料袋子給咱后代子孫找麻煩。
不同的商品,包裝不同,比如熟食、點心、堿面兒、團粉用包裝紙,魚用馬蓮草,水果兒用蒲包或網(wǎng)兜兒,咸菜用小油簍,干果兒用“倒僧帽”紙袋兒,糕點用紙和紙匣兒,肉、肉餡兒用荷葉或木紙,您買河蝦和豆腐要自帶盆兒,打酒、打油和醬油醋需自帶瓶子,買黃醬、麻醬自帶罐頭瓶兒、碗或小瓦罐……
老百姓去“大紅門兒”買東西,常帶竹籃子、網(wǎng)兜兒,網(wǎng)兜兒容積可大可小,網(wǎng)眼兒有疏有密,可松可緊,是用線繩、尼龍繩、玻璃絲分別編織而成用來裝東西的網(wǎng)狀提兜兒,商店都有賣的。這種網(wǎng)兜兒收攏時體積小,比籃子更方便攜帶,還能重復使用,不能用的時候還可以當廢品賣,是當年盛行一時的包裝。那時,常有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婦用彩色玻璃絲編網(wǎng)兜兒,用于逛街買東西或裝日用雜品。
想當年,大大小小的副食店遍布于大街小巷,值得懷念的還有那個年代的貨真價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大紅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