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坐爐崗 放豬哨(散文·旗幟)
提到“站崗放哨”,即便沒有從軍經歷的人,腦海中也一定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吧:一位身著戎裝手握鋼槍的士兵,昂首挺胸氣宇軒昂的站在哨位,睜大警惕的雙目注視著遠方??墒侨绻f“坐爐崗”“放豬哨”呢,相信多數人定會一頭霧水了,然而這卻是我新兵連的真實經歷。
先說“坐爐崗”。我入伍時的軍營位于渤海之濱的一個小鎮(zhèn)旁邊。宿舍是60年代初建的老營房,紅磚紅瓦,房間很大,兩排高低架子床能睡二十幾個人。屋內沒有暖氣,冬天只能靠火爐取暖。為不讓爐火夜里熄滅大家挨凍,更為防止發(fā)生煤氣中毒事故,每當熄燈后就安排人拿個小馬扎坐在火爐旁邊輪流值守。時間長了,不知誰給它起了個名字——“坐爐崗”。
再說“放豬哨”。當時連隊都搞農副業(yè)生產,養(yǎng)豬種菜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我們部隊的豬圈集中在營區(qū)外的一片空地上,有一畝多地,旁邊緊挨著老百姓的魚塘和稻田。因為四周既沒圍墻也沒任何其它遮擋,有些豬經常鉆出豬舍去老百姓的稻田“搞破壞”。為避免這些肥頭大耳的家伙給群眾造成損失,也需要有人看護,所以就有了——“放豬哨”。
別小瞧這看似沒有技術含量甚至有點兒不倫不類的任務?,F在回想起來,不但給那段緊張的新兵連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還在不知不覺中磨練了我們這些新兵不怕吃苦、連續(xù)作戰(zhàn)的堅強意志呢。
記得那時每天晚飯后,輪到“坐爐崗”戰(zhàn)友都會偷偷的從炊事班揣回個饅頭。等戰(zhàn)友們都進入了夢香,把饅頭拿出來放在爐壁上烘烤。寂靜長夜,坐在暖烘烘的火爐邊上,在戰(zhàn)友們此起彼伏的鼾聲、夢話聲、磨牙聲中,借著微微的爐火光亮,悄悄啃一口烤的酥脆焦黃的饅頭塊,白天訓練的疲勞和想家的念頭不覺間被拋到了腦后,只剩下滿嘴麥香和為這小小的違規(guī)行為沒被發(fā)現的竊喜。最得意的是班里有位邯鄲籍的戰(zhàn)友,每天利用“坐爐崗”的時間給他心儀的女同學寫信,慢慢的,兩人的感情也像爐內的炭火一樣不斷升溫,最后終成眷屬。多年后,和老班長聊起這事,他哈哈大笑說:其實連隊干部對我們這些新兵蛋子的違規(guī)行為早就了如指掌,只是考慮我們剛剛入伍,為讓大家有個適應過程,才故作不知道的裝糊涂。
相比“坐爐崗”,“放豬哨”要辛苦多了。駐地的冬天陰冷潮濕,對于一群連軍裝的褶子都沒磨平的“菜鳥”新兵來說,每次在香甜的睡夢中被人叫醒,從溫暖舒適的被窩里爬出來都是一種考驗。在呼嘯刺骨的寒風中,巡視在一排排黑洞洞的豬舍間,開始心里還真有點犯怵,不過時間一久,竟也找到許多樂趣:比較一下哪個連隊豬養(yǎng)的好;看看剛生下的小豬仔又長大了多少;或者撿起個小石塊向著睡得正香的那頭扔過去,來個惡作劇……
因為有了這樣的歷練,新兵連結束分到作戰(zhàn)部隊后,擔負真正的站崗巡邏任務時,我們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崗位。
如今,那些老營房早就被寬敞舒適的宿舍樓所取代,后勤保障更是實現了社會化,再也用不著“坐爐崗”、“放豬哨”了,但那段難忘的經歷卻依舊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當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