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征文“韶華易逝”】臘月二十三(散文)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早晨,聽著小孫女背誦春節(jié)童謠,我好像又回到了孩提時代。
那時,放了寒假我就盼著過年,一到臘月也就掐著手指頭算日子,總覺得心里越急時間過得越慢。終于熬到臘八,母親早早煮好一大鍋臘八粥,舀到一個黑瓦盆里,我們姐弟幾個在外面玩累了、餓了,就回家熱一熱吃,真是饑不擇食,總覺得那時的臘八粥就是世界上最奢侈的美味,吃幾天就高興幾天。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了,家家戶戶祭灶王爺,送灶王爺。這天我們村可熱鬧啦,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年味,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祭灶活動。一大早,村長敲鐘,村民們在廣場上擺好殺豬桌,栽兩個木樁,搭好掛豬架,用幾塊大石頭支好燙豬鍋,村長扯開嗓門念著殺灶豬人家的順序名單,讓大家回家做好準備。
記得有一年,我家是第一次殺灶豬,正好被排在第一名,母親聽了急忙回家,先在灶王爺面前的香爐里插上三炷香,磕頭、祭拜后,又急著燒水;父親挑起扁擔,一擔又一擔把燒得滾燙的水挑到廣場,倒在大鍋里。這時,三個青壯勞動力到我家豬圈里拉豬,只見那頭豬蹬著兩條前腿,拖著兩條后腿拼著不愿前行,它好像知道自己要上刑場了,叫喚著、掙扎著。那三個青壯漢,兩人在兩邊各拽一只豬耳朵,一人在豬后面連推帶打。我嚇得躲到房子里捂著耳朵、閉著眼睛哭。這頭豬可是我跟兩個弟弟一年來拔草喂大的呀,我怎么舍得讓他們宰殺!可母親說,殺了豬可以攢點葷油,平時炒菜、烙餅就有油了,年也就好過了。雖然我那時不懂得家里生活的艱難,不懂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但聽母親說吃炒菜、吃油餅就不再堅持了。兩個沒心沒肺的弟弟端著盆樂顛顛地去接豬血,但我始終不愿出門看那屠宰的場面。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兩個弟弟端回來半盆豬血,母親連盆一起放到鍋里蒸,我只是低頭燒火,不愿注視那紅紅的鮮血。蒸熟的豬血成了塊、成了深棕色、不再流動,我的心漸漸平靜下來。任何東西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就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母親把蒸好的豬血涼一涼,切成一指寬一寸長點的條,放到餐盤子里,上面撒點蔥花,澆上辣子蒜水,也算是一道祭灶的美味佳肴!
父親用架子車拉回兩扇豬肉,隨后有鄰里鄉(xiāng)親來我家買肉,父親提著刀熟練地為他們割肉、過稱,完了再搭一塊豬油相送,父親的善良、厚道、樸實在我們村是出了名的。不一會兒,歡聲笑語在我家小院里響徹。我和弟弟在屋里幫母親“掃塵”,母親用毛巾將頭包起來,然后站在高處用掃帚將墻壁、頂棚上上下下地掃;我用抹布擦桌子、衣柜、凳子等物件;兩個弟弟擺放桌子上的物品,我們一起用干凈、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到了下午,母親開始烙灶干糧,她把發(fā)好的面倒在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揉三遍,軟硬適中后搓成均勻的長條,又平分成小團。我家七口人,母親常烙21個灶干糧,她說:每人三個灶干糧,分別代表平安、吉祥、幸福。我真佩服母親,雖然不識字、沒文化,可說出的話很有水平。再看她烙灶干糧的手藝,更是我們村無人能比,大黑老鍋里擦上油,每次放七個搟好的圓餅,大小一致像梅花開放;火候拿捏得十分恰當,餅翻兩番后捂一捂,再燒一把火,一鍋灶干糧就熟了。第一鍋是送平安的灶干糧,沒有花紋,第二鍋就不同了,母親在搟好的餅一面用刀子劃上菱形塊,熟透后有菱形塊的一面鼓起來,象征生活節(jié)節(jié)高;第三鍋餅花樣更多,母親用梳子齒扎出樹葉或各種花的形狀,惟妙惟肖,美麗極了,象征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母親是在用心烙灶干糧,她像個能工巧匠精心雕琢,每個灶干糧上都傾注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冀!
母親烙灶干糧時通常不讓我燒火,怕燒焦,影響她的手藝。從發(fā)酵、和面、發(fā)面到揉面、烙餅,都是她親力親為。灶房里晃動著母親忙碌的身影,院子里飄蕩著甜香的饃味。我和兩個弟弟玩著、聞著,終于忍不住了,爭先恐后沖進灶房,母親把一個餅分成三份給我們:先嘗嘗,等祭了灶王爺再吃。我拿著那三分之一的餅,一點點地咬、細細地品,生怕吃完。餅里雖然摻合有雜糧面,可通過母親的精工細作,吃起來別有風味,黃燦燦、脆生生、香噴噴。我慢慢吃完,不停地舔著嘴唇,真是回味無窮!
晚上,母親在貼灶王爺鍋臺旁邊正對風匣的墻邊擺上桌子,上面陳設供品:一盤豬血,一盤糖果,還有一大盤灶干糧。母親點著三炷香,跪在地上雙手合十,我們跟著跪在后面,學著母親的樣子祭拜灶王爺;父親敬上一杯酒,焚燒香表,屋內(nèi)香煙裊裊,充滿神秘、祥和的氣氛。我注視灶王爺畫像:頭戴官帽、圓眼鏡、圓臉、嘴唇厚厚、眉毛胡須濃黑,一副圓滑、老成的模樣;旁邊坐著慈眉善眼的灶王奶奶,兩邊兩匹馬作為他們的坐騎,配聯(lián)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這時,父親斟酒叩頭,祈禱:灶王爺,吃飽喝足,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多帶吉祥回人間,保佑我家老小平平安安……我也不由自主地雙手合十,虔誠地在心里默念:“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父親帶領我們一起磕頭、作揖,這也算是我們一家人對灶王爺?shù)南M推砬蟀桑?br />
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保護各家人的平安,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民間每年祭灶為什么這樣隆重、這么神圣了。原來,祭灶也是一種祭祀,是人們對豐收的祭祀,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祭祀;祭灶不僅為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為了祈福。灶王爺作為聯(lián)系人間與天堂的使者,作為一家保護神,而倍受人們的尊敬和崇拜!
祭灶儀式結束后,我們圍著桌子開始食用祭灶食品。聽說,吃了祭灶食品,來年一家人會團圓、平安、幸福。兩個弟弟迫不及待地拿起灶干糧,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母親笑著說:慢點吃,別噎著,明年灶王爺會賜給我們更多的糧食!母親對灶王爺寄予了滿滿的厚望!
“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孫女的童謠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臘月二十三,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我拉過孫女,給她講小年的習俗和傳說,講灶王爺?shù)墓适?,我要讓她了解中國傳統(tǒng)年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