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瓦壇(散文)
每次看到彌勒佛的大肚子,我就會想起家里的瓦壇。
這種大肚子的瓦壇,父親說家里原先有兩個,一個用來盛面粉,一個用來裝水。裝水的那個瓦壇在我小時候玩耍時被我砸爛了,但在我的記憶里好像沒有做過這種壞事。問了母親,才知道是真的。剛學(xué)會走路那會,裝水的壇子是放在廚房地上的。對于一個無知的幼兒,看到啥都稀奇,手里拿著一小塊磚頭,趴在壇子邊玩,手中的磚頭還不停地敲打著瓦壇。壇子終于爛了,我也被水沖倒在地上。打那以后,家里只剩下裝面粉的壇子了。
這種壇子,在我上中學(xué)時見過不少,不管是大的還是小一點的,顏色都一樣,不曾有別的色。壇子的顏色跟房上的瓦很相似,于是人們就喜歡稱之為“瓦壇”。
這種瓦藍的壇子,在我年幼的時候,幾乎家家都有,只因它的質(zhì)地是土燒制,不結(jié)實,很容易碰爛,能存留下來的甚少?,F(xiàn)如今,在一些偏遠的鄉(xiāng)村里偶爾還能見到。
多數(shù)的瓦壇都是素面,但我家的瓦壇卻與別人家的瓦壇有點不同。大肚上凹刻著兩株蘭草葉子的圖案,多了這幾片細長條的葉子,瓦壇失去了土氣,有了一絲靈動。入口處伸展出一指高的檐,壇口用凸起的麥穗圖案堆積了一圈,看上去多了幾分秀氣。搬動時需雙手托住壇的底部,小心翼翼,一旦尋了合適的地方放好,輕易是不移動的。瓦壇的外觀沒啥好看的,如果用心揣摩,便能看出其中的奧秘。顏色雖然和房上的瓦相似,但其表面要比瓦光潤細膩得多。不論壇子大小,高度和直徑均為一比一。這種尺寸,搭配合理,實現(xiàn)了它最大的容積,這是制陶人聰明和才智的結(jié)晶。
為了怕我再打爛家中僅有的一個壇子,父親就把它放在高處,不讓我觸摸到。這個壇子里存放著一家人一個月食用的面粉。面粉完全可以存放在別的容器里,但沒有人愿意去做。那個年代,小麥粉很緊缺,每個月省下一些,春節(jié)的時候就能蒸些白面饅頭吃。存放在壇子里的面粉,還有一個奇特的功能,那就是夏天不會生蟲。為何壇子里的面粉不生蟲?父親說壇子是土燒制作成的,透氣性好,夏天壇子里面涼爽,不給生蟲創(chuàng)造條件。對父親的這種解釋,無法考證,是否具有科學(xué)性,也不得而知。反正我從未見過壇子里的面粉在過夏天的時候生過蟲子。
父親說瓦壇里一旦裝進了糧食,就有了靈性。每次過年貼春聯(lián),父親就用毛筆在紅紙上寫下“糧食滿倉”歪歪扭扭四個字,然后涂上漿糊貼在瓦壇的大肚子上,希望一年到頭糧食充沛和事事吉祥如意。父親最忌諱的是過年從初一到初五這幾天丟失筷子。他說,丟失一雙筷子,瓦壇里就會少一升面粉。所以,從大年初一早上開始,每次吃過飯,他都要如數(shù)對筷子進行檢查。我不信這些怪事,于是吃飯前先去看了壇子里的面粉,飯后,偷偷把筷子塞進火爐里燒了,再拿來一雙筷子充數(shù),然后悄悄地去看瓦壇里的面粉,是否像父親說的那樣面粉會少,結(jié)果和吃飯前看到一樣,還是那么多。父親的這種理論雖不具備科學(xué)性,但有一種美好的思想存在于老輩人的心中,正是這種古老傳統(tǒng)的東西才使得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得以傳承下去。
陶器興盛于漢代,主要用于存儲糧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陶器逐漸被瓷器取代。陶遠不及瓷結(jié)實耐用,稍不留心,陶器就會破碎。輕輕敲擊陶器和瓷器,兩者發(fā)出的聲響迥然不同,前者,聲如擊木,無鏗鏘之音;后者,有磬之渾厚,玉之清脆。兩千多年過去了,陶器雖沒有瓷器妖艷美麗,但能流傳至今,服務(wù)于民,足以證明它在人們心中的價值。瓦壇憨態(tài)可掬,大肚子的形象,融入了儒、佛兩家的思想在里面,同時也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大度包容的心態(tài)。
聽母親說,在我打爛了家中盛水的瓦壇不久,父親跑了幾十里山路趕往陳爐鎮(zhèn)。陳爐鎮(zhèn)自古就是生產(chǎn)陶瓷的地方?;巳X買了兩口水缸,用扁擔(dān)挑了回家。水缸的個頭比較大,一個水缸可以容下兩桶水。買一個水缸完全夠一家人用水,只因路途遙遠,一個水缸攜帶不方便,遠不如用繩子綁了,一頭一個用扁擔(dān)挑著輕松。
二十多年以后,有個收破爛的路過門前,問及家中可有陶器瓷器。母親說有個瓦壇。收破爛者看后,愿出五十元。父親說,賣了壇子,面粉放哪里?最終壇子還是留了下來。家里的這個壇子,母親擦拭了幾十年,愈發(fā)光亮潤澤,泛著深藍色。
前年,農(nóng)村里開始搞精準扶貧,離我家不遠處的村子里,有個中年人想用豆子生豆芽,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的器皿,父親知道后就和母親商議,決定把家里的瓦壇送給了這個人。生豆芽最好的容器就是瓦壇,在壇子底部鉆上幾個小孔,增強壇子透氣性的同時,也使得壇中低部的豆子不被水長期浸泡壞掉。
瓦壇在家里存放了幾十年,真要送人了,母親還是有點舍不得,當(dāng)知道那位生豆芽人的家境很貧困后,母親沒有了一絲的猶豫。
家里雖然沒有了瓦壇,但父親和母親時常會去村子里看看那位生豆芽的中年人,順便帶去一些家里常年不用的東西給他,希望他的日子過得好些,早點脫貧。
家里這個壇子的故事,今后只能存于心,留在一家人的記憶里了。
2019年3月18日夜印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