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為師者(散文)
韓愈在《師說》里,對于老師的責任有一句精辟的定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篇文章是我中學時學過的,三十多年過去里,背起來依然朗朗上口,也是這篇文章,讓我對于為師者,都是肅然起敬的。不論時代如何變化,為師者都應(yīng)尊崇“師道尊嚴”這個準則。
一
過完元旦,學校進入了期末復(fù)習時間,有一天,鄰居的小姑娘上門:“奶奶,聽說你家書多,您幫我找?guī)灼恼拢瑑善獙懭说?;兩篇記事的?!甭犃诵」媚镌挘瑵M心歡喜,現(xiàn)在的孩子,得空就是玩兒手機,看“平板”,像這么愛讀書的孩子,我喜歡。于是,滿應(yīng)滿許:“沒問題,奶奶的書很多,等我找?guī)妆具m合你讀的。你先回去,找到了我給你送過去?!毙」媚镆宦牐绷?,趕緊解釋:“不是的奶奶,我是讓您幫助找?guī)灼恼?,不是找書,我要背過來,為期末考試做準備?!薄盀槭裁匆尺^來,要是默寫下來不是更好嗎?”雖然心里狐疑,嘴上卻不露聲色地和小姑娘聊天?!鞍パ剑∧棠?,您怎么知道老師讓默寫??墒抢蠋熥寽蕚渌钠恼拢铱赡瑢懖幌聛?,只好背下來,考試的時候要是忘了,我再即興編幾行,考試作文至少可以得良。”老師的要求被我一語道破,小姑娘笑得可愛,眼神中透著崇拜。“這是你們老師留的作業(yè)?不會吧?我得核實你的家長,說謊可不是好孩子?!蔽沂掌鹦θ荩砬閲烂C起來。“是真的,奶奶,不信您去問我同學,我同學都是家長從網(wǎng)上下載,他們都背得差不多了,我怕和同學背的內(nèi)容重了,所以才求助您的,真的!保證沒撒謊!”小姑娘伸出兩個手指舉到耳邊,小臉漲得通紅。看著小姑娘認真的表情,確認這話是真的。
和小姑娘聊著天,打開書柜,從最底層翻出兩本《中小學滿分作文選編》,送給了小姑娘,并囑咐她:“這兩本書我保存了很多年,現(xiàn)在送給你,里邊寫人的、寫事的、寫景的都有,包括好作文如何開頭,如何結(jié)尾,都講得很清楚,你回去自己看,自己選,好吧?”小姑娘接過書,只說了聲謝謝,轉(zhuǎn)身走了。從她轉(zhuǎn)身時的表情和動作,對我的幫助顯然是不滿意的。
小姑娘走后,我做了長久的反思:因為沒有從事過學校的教學工作,但是,從很多渠道,知道現(xiàn)在教學方式很多:多媒體教學、遠程教育、網(wǎng)絡(luò)授課等等,還有電視里鋪天蓋地的智能機器人的廣告,把輔導孩子作業(yè)的工作交給只有一個現(xiàn)代科技拼裝的頭腦,而沒有溫度和變通的機器人,一句炫酷的廣告語:“自從有了XXX,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真如廣告語寫的這樣好嗎?孩子知識上的疑惑,就真的能靠一個機器人,就能從根本上解決?不可否認,這些都是全新的理念、高科技的方法,但無論如何,傳道、授業(yè)、解惑,應(yīng)該是為師者的責任。
雖然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我始終堅守一個原則:授人以漁,遠好于授人以魚。但愿鄰居家小姑娘會認真讀這本書。也許假以時日,她會明白我的這番心意。
二
在今天這樣一個思想開放,經(jīng)濟利益為先的社會,知識無疑也可以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效益,為師者在“傳道、授業(yè)、解惑”過程中,也可以得到豐厚的經(jīng)濟收益,這些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為師者僅僅把知識當成經(jīng)濟效益,那就有悖于“師者”的稱呼了。
說到師者,不得不讓我記住一位被眾多人稱作老師的老師,他說他有大清朝貴族系統(tǒng),在皇城根下長大,他的好幾部關(guān)于老北京題材的作品都成為暢銷書;他身材魁梧,氣質(zhì)不俗,眉宇間遺傳了八旗子弟的英武氣質(zhì),說話時,聲音有一種磁性和男人的粗獷;說話時,臉上的掛著和善微笑,讓人一見便覺得有親和力,是個慈祥的師者??赡芫褪且驗檫@樣笑容可掬的慈愛和帶有磁性的聲音,他被推選為某大學閱讀導師,多家媒體的閱讀形象大使,他說自己始終致力于文化的傳播,熱心于公益事業(yè);有關(guān)于閱讀的公益活動,可以無償給予幫助。事畢,老師真誠地留下了電話、微信等聯(lián)系方式。聽了老師慷慨陳詞,對這位老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毛主席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情就是這么湊巧,我們幾個同好,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創(chuàng)辦庭院文化活動,旨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是一種純公益活動。來授課的老師,不但是百分百的義務(wù)勞動,而且還會給我們捐書捐物。
有了這些經(jīng)驗,加之內(nèi)心對該老師的真誠所感動,于是,想在世界讀書日到來前,做一場關(guān)于閱讀的專題講座。按照老師在一次文化活動中留下的聯(lián)系方式,真的聯(lián)系上了這位老師,幾句寒暄問候之后,直奔主題,說是想請老師為我們地處北京遠郊地帶的文學愛好者講一堂公益課。老師在電話一頭略作思索(一定是思索,因為電話短時的沉寂),報出了出場費用。因為我們是純公益性質(zhì)的民間組織,經(jīng)費來源于活動參與者的眾籌和志愿者的贊助,這些經(jīng)費,要支付房租、水、電費和組織活動的一些必要開銷,已經(jīng)是捉襟見肘了,我們的那點經(jīng)費,對于老師的出場費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于是,厚著臉和老師打感情牌,說自己是老師的粉絲,喜歡老師的文學作品(我們也確實在一場閱讀推廣活動現(xiàn)場買了老師的文學作品),也是致力于公益,旨在文化的大眾化傳播爾爾。希望老師能把出場費降低一些,降到我們的能力踮著腳可以接受的程度。其實,我們在事前做過功課的:老師為某知名讀書會做活動的費用,我們可以勉強承擔的,當我們把這個信息暗示給老師時,老師的回答是:“你們是誰,怎么和怹們比,(怹們是老北京的口頭語),怹們請我,不給錢都得去”。老師的一句話,把我們好不容易修煉成的人形,一下打回成妖。雖然遇到些小波折,但是這場閱讀活動還是在世界讀書日這天如期舉辦,參與者皆有收獲。
早起讀書,一篇汪曾祺先生的憶舊小短文令人感動不已,文中介紹了沈從文先生的感人故事。汪先生回憶沈先生對于學生和青年作者的幫助與提攜,文中說,每次有學生或青年作者把自己的文學作品送到沈先生那里,他都會仔細的閱讀,修改,然后把作品推薦給適合的報刊,雜志等出版單位。文章發(fā)表,收到稿費,他會親自上門送去稿費,受他幫助的青年學生,后來有很多成了文學大家,像汪曾祺先生。如沈先生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師者。反復(fù)品讀汪曾祺先生撰寫的關(guān)于沈從文先生的那篇人物小記,深感生不逢時,更加深切懷念一代文學大師。
三
說到為師者,從兒時入學,到如今知天命之年,曾授業(yè)的老師之多,屈指已經(jīng)是不可數(shù)了,不可否認老師們都是敬業(yè)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是盡責盡職的,在這些師者中,退休后結(jié)識的幾位老師,是極令人尊崇的。他們用自己的博大胸懷,贏得了尊重。
“聞喜堂”主人思敬老師,是我心目中尤為尊重的老師。知識的淵博和國學功底的深厚暫且不論,就內(nèi)心的堅強和做事的嚴謹,便是一股正能量,這種能量,裹挾著身邊的人,不斷前行。
思敬老師受家庭淵學的熏陶,對于書法、繪畫、篆刻,都有著極深的造詣,他年輕時臨摹郭沫若先生的書法作品,可以到亂真的程度。可是,幾年前的一場中風,使他的右手行動受到嚴重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他邊做右手的康復(fù),便用左手練習隸書,日復(fù)一日的練習,不僅右手的書法功力得以恢復(fù),左手也能寫出漂亮的隸書書法作品。左手隸書,右手行書,這種毅力,是常人所能及的,給我們傳輸一種巨大的能量,對于思敬老師的敬意,是由衷的。
思敬老師做過編輯工作,對于文字的一絲不茍,更是讓人嘆服。他的嚴謹,不僅限于自己所寫的文字,對于如我一樣的文學愛好者,每次請教,老師都是知無不言。記得有一次,寫了一篇史志類的文章,網(wǎng)絡(luò)發(fā)給老師,三天后得到老師的回復(fù),約定時間面談。
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與老師見面,沒有過多的寒暄,老師拿出打印好稿子,我打開一看,里邊用不同顏色的筆勾勾畫畫,進行了修改。老師針對這篇稿子,詳細講解史志類文章的寫作方法,強調(diào)文中所述的事件、人物必須真實、可信,要經(jīng)得起考證等寫作要領(lǐng)。并從包里拿出一本《房山城鎮(zhèn)史話》送我,語重心長地叮囑可以看看這里的文章,作為參考。和老師分手后,回到家仔細翻看稿件上老師的批注,不僅把不通順的語句做了標注,連一個標點的錯誤都給予了糾正,內(nèi)心再一次被感動。
四
常夏齋老師是個收藏家,他收藏的門類廣泛,他的藏品,不以市場價值計算,但凡他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哪怕是一個紙片,他都會視若珍寶的收藏。不定哪天高興,就會拿出來展示,似乎他那里收藏著每個人的物件。他為每件藏品都備了圖錄,而且以文字的形式記錄藏品的名稱、形狀以及收藏的經(jīng)歷等信息,并刊印成書籍。他的《賞玩札記》,不僅記錄了與舒乙的友情、與王世襄成為的忘年交經(jīng)歷、竹刻大師范遙青贈其竹刻臂擱的佳話等,也有收藏如我這樣小人物書簽的趣事。
如果說思敬老師對我們的幫助是精神層面的,那么,常夏齋老師的幫助,可是真金白銀的。
為解決我們庭院文化組織的經(jīng)費問題,自己親自動手治印;拿出自己的藏品---靈璧石,進行線上拍賣;把自己繪制的扇面作品拍照,親自策劃將照片制作成書簽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進行義賣,所得費用全部捐贈給我們作為活動經(jīng)費。常夏齋老師為了給我們提高知名度,經(jīng)常在舉辦的文化雅集現(xiàn)場,介紹文化界、收藏界、新聞媒體等行業(yè)的名人,而且對到場的老師提出具體的、實用性的要求。這些老師也是按要求為我們贈書、贈物,慷慨解囊。
五
被常夏齋老師“誆”來的老師有房山區(qū)作協(xié)主席、作家凸凹先生;房山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作家劉澤林老師;詩人馮紹邦老師等。
凸凹先生對我們創(chuàng)辦的庭院文化不僅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而且為我們舉辦了兩場《讀書與文學創(chuàng)作》專題講座。并在活動現(xiàn)場捐贈《凸凹文集》和《房山文化精品大觀》以及其他文學書籍。
劉澤林老師也冒酷暑為一些文學愛好者做了主題為《文學根據(jù)地》的專題講座。劉老師用自己多年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一些名家名篇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深入淺出地為我們這些“文學菜鳥”進行啟蒙式的創(chuàng)作輔導。
還有詩人馮紹邦,雖然已是古稀之年,為了給詩詞愛好者普及近體詩的寫作方法和古詩詞的賞析、閱讀、朗誦等要領(lǐng),精心備課、準備課件,把近體詩的創(chuàng)作中起、承、轉(zhuǎn)、合等要素講得通俗易懂,具有可操作性。
這些老師授課后,不僅沒有報酬,還會被常夏齋老師“嚴刑逼供”般捐書、捐物,“簽字畫押”負責為文學愛好者們的作品推薦發(fā)表。對于常夏齋老師的要求,大家也都高興地接受,他們說:“常夏齋的面子一定要給的。”這就是老師的個人魅力。
我們的庭院文化,作為一個民間的公益組織,能夠維持四年之久,和這些老師的提攜和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他們才是真正的師者,他們用學識、修養(yǎng)和品德,支撐起一個站立的“師”字。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齡,看慣了世間百態(tài),再讀《師說》,對于為師者有了更深層的解讀:真正的師者,總是身體力行地固守師者的本分,他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傳道、授業(yè)、解惑”,更加令人以敬畏之心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