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亂讀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個人心目中自有不同的答案。對我來說,下面這些人物更值得反復(fù)品讀。
謹以此篇,致敬三國歷史天空中的群星。
一、愚忠愚義
在亂世,所謂忠義只是奢侈品。
關(guān)羽千古以來都是忠義的代名詞,從北宋開始“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然而翻開歷史一看,他忠則忠矣,義則義矣,從沒有達到演義中描述的高度。更剛愎自用,大意失荊州,以致蜀漢衰亡,斷送了劉備的江山。
說到忠,我更佩服高順。
高順本身就是一員虎將,跟隨呂布征戰(zhàn)四方,“所將七百馀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避姽ν?,皆在張遼之上。呂布派他進攻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往援,“為順等所敗。秋,九月,順等破沛城,虜備妻子,備單身走?!笔菫閯鋪G妻棄子第一版。后來玄德公覺得不過癮,又出了兩集續(xù)集。
大概是他太猛了,所以只服比他更猛的人??上е髯訁尾汲核?,算不上心懷大志,比項羽差遠了,更兼識人不明,空有謀臣良將。高順屢次勸諫,呂布總不當回事,知道他忠誠,也不重用。等到高順手下郝萌謀叛后,更是剝奪高順兵權(quán),等到有戰(zhàn)事時才把舊部交給他統(tǒng)率。
而高順始終沒有怨言。曹操兵臨城下,呂布身前的紅人陳登父子與曹操相通,陳宮與袁術(shù)暗連,高順始終巍然不動。演義下邳城破后那場戲很精彩,也很符合各人性格:呂布苦苦求饒,陳宮大義凜然,張遼投效新主,高順呢?
一言不發(fā),引頸受戮。今生已錯,初衷不改,有什么好說的。
說到義,我則最佩服臧洪。
這是一個幾乎被人完全遺忘了的三國人物。三國演義里只字未提,甚至三國游戲里也幾乎沒有。第一次在三國群英傳里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想這是不是臧霸的親戚?
事實上他算得上漢末群雄之一,三國志中與呂布合傳。董卓暴亂,都說是曹操首倡義兵,事實上這事是他和張超、張邈干的。酸棗會盟,諸侯推讓他為盟主,“乃設(shè)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咸共推洪……洪辭氣慷慨,涕泣橫下,聞其言者,雖卒伍廝養(yǎng),莫不激揚,人思致節(jié)?!绷x兵散后依附袁紹,治理青州,群盜奔走。
張超被曹操攻擊,對身邊人說:“如果有人來救我的話,這個人一定是臧洪?!标昂楣煌锦刑柶?,向袁紹請求出兵,袁紹卻沒有答應(yīng),張超最終族滅。臧洪因此竟與與袁紹決裂,袁紹圍攻臧洪所在的東武陽,歷年不下。唐的睢陽之戰(zhàn),張巡等人還有樹皮鼠雀可食,臧洪到后來已經(jīng)是“殺其愛妾以食將士”。勸部下離去,“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離叛”。城破后,有個派出去的手下陳容,回來看到臧洪即將被斬,堅持上前為其求情,袁紹讓人拉出去趕走,陳容說:“今日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庇谑且脖辉B所殺。袁紹座者都感嘆:“如何一日殺二烈士!”得人心如此。
在三國亂世中,他當然是個失敗者。為朋友兩肋插刀,傾盡所有,說著容易,能做到的有幾人?雖然不找曹操報仇,卻與袁紹爭鋒讓人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但他仍無愧一個大寫的義字。
二、蜀漢郭嘉
法正和郭嘉真的極為相似。第一都善出奇謀,第二都極受重用,第三人品都有問題,第四都英年早逝。
說到善岀奇謀,很多人想這不是諸葛亮嗎?諸葛亮肯定是一流的軍事家,包括在規(guī)制建設(shè)、陣法應(yīng)用、后勤保障、器具革新方面都很強,但他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事無巨細咸必決之,不善于用人和培養(yǎng)人,這一點不展開說。第二點就是不善于出奇制勝。子午谷奇謀不論,北伐后期和司馬懿打到最后,司馬懿都懶得理他了,你帶兵不是牛嗎我正面打你不是有風(fēng)險嗎,我就不打我看你怎么辦。結(jié)果諸葛亮只能涼拌。
這恰恰是法正的強項。其實劉備對諸葛亮的定位一直是個大管家,他身邊一直缺少真正的謀士。徐庶或許是可是走了,龐統(tǒng)或許是可是死了。直到法正來到他的身邊。對法正的能力和作用,諸葛亮和劉備一樣清楚。劉備入蜀,法正得志后睚眥必報,很多人向諸葛亮告發(fā)。結(jié)果精神有潔癖的諸葛亮竟然說,主公沒他的時候東怕孫權(quán)北怕曹操,得到他后才能大展鴻圖,稍微張狂點又怎樣?
如果說劉備得諸葛是如魚得水,得到法正就是如虎添翼。法正在側(cè)的一段時間是劉備最得意的時光,入蜀、占領(lǐng)漢中,都是出于法正之謀。定軍山之戰(zhàn),羅貫中耍了個心眼,說法正是諸葛亮派去幫黃忠的。其實漢中戰(zhàn)事全局都是法正籌劃的,諸葛亮主要忙著在后方轉(zhuǎn)調(diào)物資呢。夏侯淵死后,曹操說,我知道劉備干不了這個,一定是有人教他。天下奸雄都為我所用,怎么就單單缺了個法正呢?
法正死后,劉備就立馬走下坡路了。夷陵之戰(zhàn)后諸葛亮痛哭,要是法孝直在,一定能勸阻主公不要東征;就算勸不動跟隨在側(cè),主公也不至于如此大敗??!
劉備對法正的重視絕對在曹操對郭嘉之上,畢竟曹操的吾之子房是荀攸。剛?cè)胧駮r封賞,第一等只有四人,諸葛亮、法正、關(guān)羽、張飛。法正死后他更是傷心欲絕,謚翼侯,是劉備在世時唯一追封的大臣。什么概念?關(guān)羽死了,沒有追封。張飛死了,也沒有追封!
諸葛亮對法正也很敬服。然而法正死了,他不得不自己嘗試做法正。后來劉備死了,他不得不自己嘗試做劉備。他機變和用人上的缺點,恰恰是法正和劉備的優(yōu)點。他鞠躬盡瘁,依然做不到。畢竟他不是那么多智而近妖,歸根結(jié)底他最出色還是作為戰(zhàn)略家和政治家。
他叫法正,字孝直,終年四十五歲。
三、算盡人心
賈詡,三國只有一個,我覺得如何高估都不為過。他在亂世中的選擇每每出人意料,卻總是讓人嘆服。
賈詡,字文和,其實干的都是搗亂的勾當。最初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王允殺董卓后通緝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畏懼欲逃,如果真的如此,那王允、呂布平定卓黨,漢家天下未來走向尚未可知。此時賈詡站了出來,在歷史上第一次展示了他與眾不同的算計:“你們這樣單身逃亡,隨便個六扇門捕頭就把你們抓了,不如拼死一搏,帶兵向東打下長安,為董公報仇,就算打輸了,到時候再逃跑也不遲啊?!崩?、郭等人恍然大悟,是啊,沒了兵我還能有什么呢?于是舉兵東征,竟然機緣巧合,打敗呂布入主長安,隨后劫天子的劫天子,劫大臣的劫大臣,漢王朝失去了最后一次復(fù)興的機會。
裴松之曾評價此事:“夫仁功難著,而亂源易成,是故有禍機一發(fā)而殃流百世者矣。當是時,元惡既梟,天地始開,致使厲階重結(jié),大梗殷流,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余之酷,豈不由賈詡片言乎?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笔聦嵣线@一切真是賈詡所愿嗎?
入長安后亂兵想,最大功臣不應(yīng)該是賈詡嗎?就寫個折子讓皇帝蓋章,封賈詡一個大官,賈詡堅辭:“保命罷了,哪里說得上什么功勞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兩點:第一賈詡本質(zhì)并不“亂”,建議東征應(yīng)該是被動自保居多,畢竟王允連蔡邕都殺了;第二他也看出李、郭等人命不久矣,已經(jīng)給自己預(yù)留退路了。這句話一出,基本把自己與李、郭等人的界限劃清了。
其后主持朝廷人才的選拔,幫助獻帝出逃,在朝野內(nèi)外積累起不錯的聲望,很輕松就把自己逆賊亂黨的身份洗白了。投靠段煨,段煨用其名又忌之——和劉表對劉備一樣。賈詡再次漂亮出走,轉(zhuǎn)而依靠剛死了叔叔的張繡,料定段煨需要外援不敢動自己,張繡缺少謀士會厚待自己,果然如此,這兩人一個禮送,一個恭迎。
在張繡手下的日子應(yīng)該是賈詡才能得到最充分發(fā)揮的時光。面對已經(jīng)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他說服張繡與有殺叔之仇的劉表結(jié)盟,竟兩敗曹操,曹操長子曹昂、猛將典韋等盡喪于張繡軍之手。此后,官渡之戰(zhàn)開始,袁紹拉攏張繡,賈詡卻讓張繡歸順曹操——第二個不可思議的選擇。
曹操一定是很開心的。第一他少了個臥榻之側(cè)的勁敵,第二袁紹少了一個有力的幫手,第三他獲得了容人的名聲——殺子之仇都能放下,還有比這個度量更大的嗎?張繡也是很開心的,不用再求存掙扎,投靠了一位明主,當時也倍受禮遇。賈詡就更開心了,這是他做的最主動最釋懷的一次選擇,名聲已經(jīng)積累夠了,實力已經(jīng)展示足了,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涯,他現(xiàn)在需要的是一個歸宿。
曹操手下謀臣如雨,他的表現(xiàn)就不算是很顯眼了,但勸諫曹操不要南征之明,渭南之戰(zhàn)獻離間計之辣,還是能體現(xiàn)他的算無遺策。事實上他也不想太顯眼,他已經(jīng)在進行他人生中第三個重要的選擇——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鋒芒該漏時就漏,讓老板別忘了你,除此之外低調(diào)求存,避免引來猜忌——畢竟他不是什么宿臣?!霸傋砸苑翘媾f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jié)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闭嬲摹按箅[隱于朝”。曹丕與曹植爭權(quán),問賈詡對策,賈詡說:“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yè),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曹丕領(lǐng)悟,做好自己的本分,果然立嫡。其實這話他未嘗不是對曹操說的:你看,我雖然以智計出名,教你兒子的卻是正道。這才是真正的將人心都看破啊!
對比三國時期的許多著名謀士名臣,賈詡活得太幸福了。曹操后期,荀彧和崔琰、毛玠等人都死于非命;諸葛亮算是活生生累死的;陸遜出將入相,最后卻屢受孫權(quán)猜忌,郁悶致死。滾滾亂世之中,歷經(jīng)多任昏暴猜疑之主,得到了個人能得到的最圓滿的結(jié)局——身居高位,壽終正寢。這才是我最佩服他的。
四、我是英雄
拋開三國演義中對劉備所謂仁義的描寫,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青梅煮酒的故事可能是虛構(gòu)的,但是曹操的話是三國志中有記載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能得到曹操如此贊許的人,難道真的只是一個大家印象中會哭、會跑、假仁假義籠絡(luò)人心的人嗎?
我認為他是一名英雄,真正的英雄,被低估的英雄。
他有英雄之志。
這一點是易中天提出來的,我很贊同。易給的案例是“元龍高臥”——稼軒詞:“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就是來源于此典。一個沒有志向的人,是不會有典故中的言論的。其實三國很多風(fēng)云人物,并沒有匡扶天下或者是爭霸天下的志氣,袁紹沒有,因為兒子生病了就錯失出兵良機,田豐都快急哭了;呂布也沒有,他打東打西,不過是為了混塊更大的地盤而已。
劉備有。他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有待商榷,就算是,中山靖王的兒子好像有百把來個,經(jīng)過那么多年繁衍,鬼知道有多少玄子玄孫。三國的開國君主(實際上),曹操的爹好歹是九千歲的養(yǎng)子,孫權(quán)更是繼承了父兄的江東六郡基業(yè)和一大批名臣良將,劉備有什么?沒有身份,沒有地位,靠著鎮(zhèn)壓黃巾的微小軍功起家,前期他最大的依靠也就是關(guān)羽、張飛兩個基友(不是兄弟……“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還有一些慧眼商人如糜竺等人的贊助??兹诒稽S巾軍圍攻,派太史慈向他求援,劉備的第一反應(yīng)是驚訝:“孔北海竟然也知道有我這號人物!”可以看出他其實是自卑和不自信的。然而他始終沒有放棄,陳壽的評價是:“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先后投靠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得徐州、失徐州,得汝南、失汝南,守新野、失新野,奔波的足跡遍布了大半個中國,年近半百,起兵二十多年一無建樹,換做別人早就放棄了,劉備呢?
“備住荊州數(shù)年,嘗于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fù)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yè)不建,是以悲耳。’”
他想的依然是建功立業(yè)。
出身卑微,心懷大志,百折不撓,你以為劉備的成長史是皇子皇孫拿回屬于他的一切?他是名符其實的屌絲逆襲。
他有英雄之能。
英雄之能是什么?會沖鋒陷陣?會出謀劃策?會治國安民?其實,有時候人只要有一個突出的長處,就已經(jīng)足夠了。劉備最突出的不是他的下半身,而是他的識人用人。
劉備曾經(jīng)說,他的做法和曹操總是相反,所以最后成事了。事實上,在用人上,兩人可以說如出一轍,并無二致,唯才是舉、不拘一格。前期的劉備除了關(guān)、張,留不住太多出色的人才,但他的識人之明已經(jīng)開始體現(xiàn)了,田豫、陳群、袁渙都最終成長為曹魏的名臣;請到諸葛亮,奠定了他后半生成功的基礎(chǔ)。隨后,他的用人之能就展示得更明顯了。重用法正,雖其人品不佳,卻為劉備提供了他最需要的機謀;提拔魏延,一軍皆驚,而魏延不負重任。臨終前,他說雖失黃權(quán),卻得狐篤,馬忠后來成為蜀漢南方的柱石;告誡諸葛亮馬謖不堪大用,馬謖失街亭,諸葛亮錯失北伐的最好機會。
當然,有人會提到關(guān)羽。既然劉備識人用人這么厲害,為什么還用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難道他不知道關(guān)羽的缺點嗎?我覺得不然,他能不用張飛鎮(zhèn)守漢中,證明是知道張飛對比魏延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的,他不可能不知道同樣親若兄弟的關(guān)羽的性格。但是其一,蜀漢無人可用,提拔一個魏延已經(jīng)是一軍皆驚了,如果再提拔個人把關(guān)羽換了,很難再找出合適的人選;其二,劉備本來在荊州是留下了充足的人力的,但入蜀、得漢中,形勢發(fā)展太快,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次第引兵西進,荊州已無制約關(guān)羽之人。其三,關(guān)羽為人性格高傲,心胸不寬,本身威震華夏,這樣的人莫名其妙不讓他擔(dān)此重任,怎么讓他下臺?而且漢中甫定,襄樊激戰(zhàn)正酣,難不成要劉備臨陣換帥?
驀然回首,那些人深藏書卷,只是我的夢醒了。
好好研讀,貼合著史實,或許更有一番別致味道。
到那時,完全可以和作者探討探討了。
整篇文讀下來輕松,沒一點停滯,這也是作者寫作技法高超的地方。
問好小黑,歡迎你進駐剪燭西窗,社團有你的到來而亮麗。
希望你和我們一樣,閑適,沒有功利心,安靜讀書寫字聊天。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