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小鎮(zhèn)(隨筆) ——暑假的記憶
假期伴隨著六月的熱浪一起浮上心頭。將近四十天的暑假回家吧,又做不了什么,出去吧,又沒有比貴洲更適合夏天避暑的地方了。于是和朋友合計一起去將駕照給考了。
假期已經(jīng)計劃好了去駕校住,直到考到駕照才回家。末考結(jié)束了兩天才收拾東西去的駕校。早上十點左右練了車,師傅就帶找我們?nèi)プ夥孔拥牡胤搅?,主人家空房子挺多的:樓上四間,樓下有一間大通間。房間里有床和鋪的,只需帶洗漱用品和蓋的就夠了。這比當(dāng)初的想象中的還要好。因采光和隱私問題,選了二樓拐角第一間,十六平米的房間,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張辦公椅、一張會客椅)。為了方便房客晾衣服,還在房間里釘了一根繩子。房東是一位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右腳有點問題,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但是他一個老人將房屋收拾得很好。干凈整潔。老人還帶有一個孫子,八九歲的摸樣,很乖,我們在談話期間還得知老人的兒子已經(jīng)在重慶讀完研了,目前在那里工作。兒媳婦住在隔壁一棟房子里,上班族,在晚上會回來做飯。
談攏了以后,以二百三十一個月的租金租下了屋子,及時收拾房間,就去練車了。接下來的幾天都在練車,只是一點感覺都沒有,就像是第一次摸車一樣,楞頭小子似的什么也不懂,考分是一路走一路扣,到終點時已經(jīng)不知道扣了多少分了。還好經(jīng)過了幾天稍有好轉(zhuǎn),只是朋友好像有點緊張,所以一直練不好,曲線行駛和轉(zhuǎn)彎都練的有陰影了,還有燈光,總是感覺雙手不夠用似的,還沒弄完時間就過去了,語音開始播報“雨霧濕滑路段未能正確使用大燈、霧燈、示廓燈、雨刮等,扣一百分,考試結(jié)束,請將車開回考試起點?!蓖诰氒嚨倪€有幾人,但是我倆是其中最差的,從開始到考試的那天一次過的都沒有。唯一的一次是考試那天早上的一把過了。但是考試的時候兩把都沒有過。剛開始是因為身份證刷不過,上去了之后沒注意距離,在半坡就死了,第二把的時候是在隧道出口的時候,鳴笛后忘記關(guān)大燈,出隧道后就被播報了,我也很無奈……
出考試點的時候看見師傅的臉都綠了……因為此事,我倆難過了兩天才振作過來。準(zhǔn)備下一場的考試。十天的時間夠了。因為時間長,小鎮(zhèn)的景色又綠得誘人,在大城市的燈紅酒綠這里不存在,此處只有青山綠水,青磚石瓦。過了兩天后就在房間里宅不下了,便上網(wǎng)搜了下這里周邊的景點和人文古物。只因第一次來駕??吹臅r候注意到周邊提示牌上很多景點就在這附近或是從這里走。如桐埜書屋、甲定洞葬、黔陶鄉(xiāng)老榜河畔、周漁璜墓、關(guān)口村擺茶營盤遺址、騎龍村騎龍營盤遺址、黔陶村爬坡窯址、河西村新老橋、鬼架橋、臘腸洞,趙司村花山洞……
附近還有云頂滑雪場,草原等景點。
最后種種原因,選擇去桐埜書屋看一看。第二天早上七點過起床,一切整理好了以后已經(jīng)九點了,拿上兩把傘、各自的手機就輕裝出發(fā)。一路走去,算是見識了真正的田園風(fēng)光:綠油油的稻穗、遍野的不知名小花,路邊隨處生長的刺梨等等既放松心情又養(yǎng)了眼福。半個小時后到達分岔路口,按指示標(biāo)識隨大路走向黔陶鄉(xiāng)的育林區(qū)。此處松柏樹邊地,落下的針葉后因雨水和著土地的滋潤變得松軟,野生菌隨之滋生。這是老天饋贈于黔陶人愛護環(huán)境的“厚禮“。一路上黔陶的飯館、農(nóng)家樂、休閑山莊,家家戶戶的冰柜里都冷藏著各種野生菌。據(jù)說從上一年野生菌大量上市時開始儲存,直賣到來年接鮮。
黔陶的山上生長著松菌、紫花菌、青甫菌、黃絲菌等二十余個品種,夏秋兩季村民采摘銷售,食客購買,飯館收購已形成了獨特的“食菌鏈”?!暗角杖コ砸吧睂τ诟裢庥行牡馁F陽人而言,不只是嘗鮮,也是一次歷史與現(xiàn)實的游歷。只可惜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否則我可真想嘗嘗野生菌的味道。
沿著道走下去,是一道石頭大門,刻有二龍戲珠字樣,進去,路不是柏油路而是石路,路旁種有姜、蔥等調(diào)味料,若不是同伴告訴我這是姜,恐怕我還不知道呢!畢竟過去幾十年都只是見過老姜和已經(jīng)挖出來將莖稈去掉的姜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還在土里生長的姜呢!
往前走一段路,見到遠(yuǎn)處一幢房屋,古色的裝修,還修有小徑通往山頂,頂有亭,作休憩用。上壁上刻有“漁璜古茶”的牌子。心不在此便沒有走進去。繼續(xù)往前走,兩側(cè)都有就林子,人煙也逐漸稀少。約一個小時后,左邊田地,右邊山巒。轉(zhuǎn)彎處左方是牛屎聚集地,那味兒直沖鼻……而右邊則是茶園,碑有趙司貢茶,只是見到的茶樹稀少,后來經(jīng)了解得知:黔陶出貢茶“趙司貢茶”,茶葉曾在黔陶盛極一時。1701年,周起渭任翰林侍讀學(xué)士是,靠著近水樓臺將趙司茶葉獻給康熙品嘗,飲后贊:“品嘗周公趙司茶,皇宮內(nèi)外十里香”。趙司茶因此名聲大振,成為貢茶。只是皇帝沒了后,黔陶茶園荒蕪,茶產(chǎn)業(yè)也逐漸衰落了。就像此處茶園一樣雜草叢生,淹沒了茶樹。直到2007年,冉向陽來到黔陶,承包了1000畝荒蕪茶園,辦起了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科研和茶文化推廣于一體的茶葉公司。即使多年來尚無盈利。但是冉向陽堅信:“產(chǎn)茶的地方很多,但茶與文化能有機結(jié)合的,趙司貢茶首屈一指”。不過,我相信未來國家發(fā)展,經(jīng)濟不斷上升的同時黔陶的茶葉也會越來越好的。
再往前走約二十分鐘后有岔口去往花山洞,不過這時朋友已經(jīng)走不動了,接下來的路程(不包括回程)都是我一直鼓勵著往前走的,途中曾多次萌生回去的想法。再往前走是關(guān)口村,進了村后少見壯年,唯有老人和孩子居多。見到兩個年輕女子在路上走,投來的是奇異的眼神,不去理那些,只專心往前走。四處散落的村莊,有特色的居住房屋建筑,之人來往稀少,有些屋子是空的、還未砌完的、拆除重建的,依稀可以望見往日的輝煌,但在如今看來這里就如同樓蘭古城般只是歷史上的一抹光輝亮麗的不可逆的繁華歷史,只存在于殘垣壁院的點墨痕跡中。可望而不可即。快到村尾的時候,見有戶人家的院子里種了幾株花椒,形狀迤邐,宛若黃山奇松般引人向往。再往前走就是河邊,左邊是遍地的姜蔥調(diào)味料,右邊是錦繡莊園,時間久遠(yuǎn)加上人煙來往更加稀少使得這里難以再窺視昔日繁榮。沒興趣和精力去探索這些目標(biāo)之外的景色。
沿著大路走是座橋,遠(yuǎn)望去,路邊有兩株矮壯的松樹作為標(biāo)志,沿河走是度假山莊,往上走是騎龍村。連上周圍幾個村寨是黔陶的調(diào)味料基地。大片大片的姜地呈現(xiàn)在眼前,鄰近綠油油的稻田,滿是綠色的氣息。
走上將近三個小時,終于是到了桐埜書屋。屋前不遠(yuǎn)處有條小河,過了石橋,走上石板路再上幾級臺階就到了屋子的大門。側(cè)面修有一池塘:荷葉連連,蜻蜓點水,在這林中尤顯得靜謐。走進去,是天井,進了堂屋,塑有周漁璜的像,金黃的人身后是記錄其生平或其心得的文言警句。往右邊走,是其幼時上學(xué)堂的模樣,再往前是用過的書案,上擺有書,左是一副巨大的壁畫,刻有周漁璜與皇帝交談的畫面。繼續(xù)往左走是臥室,一床一衣架一桌一椅一書,逛完了臥室繼續(xù)往左走是一個投影器和一個電視機,投影是周漁璜有關(guān)書籍的樣式,電視則是放著周漁璜的生平。墻角的無菌柜子里放著他編輯的書和用的刻章,再想繼續(xù)往下走時朋友在催了。出了屋子是走廊。院里有幾棵樹,不大卻很有意境。配著這白墻黛瓦的屋子,格外的和諧。
出來的時候是中午,在這兒上班的快要下班去吃午飯了。關(guān)門,所以請我們快一點,守屋人看出來是一位儒士,渾身散發(fā)著書生氣息。根據(jù)其指引:從書屋側(cè)門出去,延著小路走,遇見一顆枇杷樹時往上走就是一座廟。往下走是慧泉,據(jù)說周漁璜先生幼時比較頑劣。一日其與玩伴玩耍時不慎喝了慧泉水而暈倒。家人為其擔(dān)憂不已,但哪知他醒來后就像是頓悟了一樣變得努力學(xué)習(xí),奮力向上。后來更是考取了功名,只是周漁璜在貴州當(dāng)官時間沒有或者很少,大多時間都是在江浙一帶為人民做事情。后來更是將自己所有財產(chǎn)捐與貴州博物館。
到了慧泉處,上有碑,刻有故事,泉上有龍頭,泉水由口出,量適中,不多不少,不溢出,在近處找了些葉子來喝水,此時的我終于體驗了一把電視里喝純山泉水的愿望呢?泉水甘冽,清爽可口。喝完泉水后就準(zhǔn)備回去了。如大多數(shù)情況一樣“上山難下山易”只是感覺路有些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