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再往祗園寺(散文)
“祗園寺”位于九華街入口處迎仙橋東,原名“祗樹庵”。它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間(1522-1723年),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民國八年再度翻修,后來一再擴建,迄今規(guī)模是九華山全山寺院之冠,為九華山(祗園、東崖、百歲、甘露)四大叢林之首。
“祗園”,本來是印度佛教圣地,相傳釋迦牟尼在祗園宣揚佛教二十馀年,“祗園寺”就是取這個故事而得名。我每次到九華山,晚飯后總要逛逛九華街,有意無意間,“祗園寺”乃是必到之所,一是歷代許多文人墨客都與寺院結(jié)緣,流傳很多精彩故事,再一是因為祗園寺的和尚要做功課,每晚都有個把小時法事活動。
歸根結(jié)底,我還是算是個敬畏菩薩的文化人。只是近年來,菩薩的代言人——那些和尚或者花和尚們的作為硬把我攪糊涂了。
廣種福田,進山門還得交門票錢就不說了。我曾經(jīng)就在“祗園寺”道場,親眼所見比丘在做法事的時候開小差逗樂。香客沒有散盡,大庭廣眾之下,就恬不知恥的分錢。我還聽說僧人中混雜許多“南郭先生”,他們是些雇傭的花和尚,僧衣只不過是上班穿的“工作服”而已。
更有甚者,少林寺的x信法師,卷入嫖娼、包養(yǎng)情婦、開辦龐大的公司、經(jīng)濟糾紛等等案件;九華山的慧x法師,竟然把募捐所得巨款轉(zhuǎn)送達賴。須知,這些人還是和尚頭的頭!
今天的許多和尚不一定念經(jīng),也不再“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了,他們出門有陪同,行路有小汽車——僅和縣雞籠山那個小小的“xx禪寺”,就有好幾個車庫。不是我要惡意毀僧謗道,而是菩薩們養(yǎng)虎為患,總是溫情脈脈的站著、坐著、或者臥在那里視而不見,聽若惘聞。
俗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政府已經(jīng)首先對九華山佛寺開始整肅,監(jiān)督僧尼回歸正道,為了保護環(huán)境,九華街已經(jīng)不再賣什么香燭之類,不知道“祗園寺”現(xiàn)在如何,外面在下雨,我們一家三人便擎著傘到“祗園寺”去。
“祗園寺”山門偏離中軸線,其一是辟邪,其二,是為了面朝開山祖寺——化城寺。門樓寬五間,高三間,門頭三層重檐,覆蓋金黃色琉璃瓦,門額鑲嵌著白底青花圖案組成“祗園禪寺”瓷匾。寺院建筑層層疊疊,迥旋曲折,5175平方米面積,除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屬宮殿式外,余皆民居式建筑。
“祗園寺”還體現(xiàn)了王重陽“儒門釋戶道相近,三教從來一祖風”的三教合一說。第一進殿堂不是天王殿,而是靈官殿。龕內(nèi)站立靈官,赤面紅須,額頭多一小眼;左右哼哈二將,均為怒目圓睜的赳赳武夫。很有意思,這是道教的神仙在給佛教的菩薩們看門。
這次沒再強收門坎費,把門的是俗家子弟坐在一旁看書,也沒有再穿僧衣忽悠信徒。一進門,遠遠就傳來音樂,看門人對我們說法事已經(jīng)開始。
我們穿過“天王殿”,拾級上到“大雄寶殿”。殿內(nèi)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以大門為中軸線,堂上端坐菩薩五尊,背后有火焰佛光,腦后置明鏡,閃閃發(fā)亮,蓮花座下是精雕細刻的金剛臺基。菩薩下面橫置一張條幾,五位大和尚全副武裝,正襟危坐。其下,軸線上縱置香案,桌腿標有“隨緣樂助。廣種福田”字樣。兩旁平行對應(yīng)數(shù)排幾桌,奏樂的僧人緊挨香案對坐,其后是誦經(jīng)的僧人,最后是黑袍齋公。壇前還有很大空處,擺放一排排杏黃色方形繡花蒲團。
濃厚的宗教氣氛感染了我們,大和尚領(lǐng)唱幾句,眾人跟著應(yīng)和,再一個大和尚領(lǐng)頌,大家又跟著唱和……抒詠性的誦唱,鳴絲吹竹的禪樂,流淌著純而古老的本色。我們躡手躡腳蹩進大殿,想問坐哪里合適,信徒立馬示意我們不要說話。
隨即,又進來一個中年,一個老年,跪倒就拜,頭都不抬。良久,起身出殿,再從對面邊門進來與坐在后排的齋公交涉,大概是要捐錢。當中的和尚坐不住了,趕緊起身過去搭訕,不是制止他們說話,看樣子是準備收款。
我的思緒又開始混亂起來,眼瞪著和尚們條桌上那一個個茶杯,惡心反胃,他們好像不是苦行僧,而是佛門的紈绔子弟。我當然不敢微言菩薩,但我又不得不產(chǎn)生懷疑,這到底還能不能去相信“佛國”?
冒著雨,我怏怏而歸。
201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