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古韻今彈 >> 短篇 >> 作品賞析 >> 【古韻今彈】鷓鴣天.歸途的賞析(隨筆)

編輯推薦 【古韻今彈】鷓鴣天.歸途的賞析(隨筆)


作者:葉舞風(fēng) 進士,6585.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104發(fā)表時間:2020-03-18 14:52:05

鷓鴣天·歸途
   ——獨臂西狂
   身外功名檻內(nèi)機,而今漸覺不堪題。
   手扶河畔纖云落,目送重樓燕影移。
   斜日暖,柳絲齊,春心飛絮兩相宜。
   小橋聽罷伯牙曲,踏月臨風(fēng)會子期。
   這是作者在2012年7月30日投在古韻今彈的一首詞。之所以今天找出來,是很久以前就打算找一些投在古韻今彈詩詞,做一個解讀的集子,也算是對作品的一個回憶,也算是了卻我一樁心愿。在古韻發(fā)表詩詞的作者有的是我比較熟悉的文友,有的根本不相識,但這沒有關(guān)系,大家都在文字里熟知,如這首詞里寫的“踏月臨風(fēng)會子期”,高山流水不妨礙遇知音。
   “身外功名檻內(nèi)機”,這一句里有一個典故:“檻內(nèi)”,《紅樓夢》妙玉以檻外人自居,于是賈寶玉在給妙玉寫生辰賀卡中就簽名“檻內(nèi)人”。于是就有了檻外人和檻內(nèi)人之稱,檻外人自然是不諳市井俗流的清高出世之人,而檻內(nèi)人則是為生活紛雜困擾的蠅營狗茍之輩。作者的這句話是說,名聲顯赫都是在世俗中爭取來的,里面的玄機自然是見招拆招身經(jīng)百煉名利場上搏來的,“而今漸覺不堪題”,那么辛苦得來的名利如今看來不值一提,有一種看破功名利祿后的淡漠。為何在市井里斗智斗勇浪費那么多時光呢?還不如“手扶河畔纖云落,目送重樓燕影移”來的絕妙,這兩句的自然風(fēng)光寫的十分好,“手扶河畔”,自然不是能扶住河畔,而是扶住河畔的柳樹啊什么的,悠閑著看著云卷云舒,把身心交付給大自然,這是身在外的描寫,“目送重樓燕影移”,目送重樓,當然也不是看重樓會漸漸離去,而是看著重樓上的一群大雁一點點飛過去,靜與動的結(jié)合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這兩句其實是一副對子,《鷓鴣天》詞牌填寫的時候,這里要求是一副對子,這是結(jié)構(gòu)上的整齊。
   “斜日暖,柳絲齊,春心飛絮兩相宜?!边@兩句其實是上半闕詞的細寫,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斜日暖是目送重樓時候的情形,看著暖色調(diào)的夕陽,當然是緋紅色,也可以是指余溫,一點點落下去,再有一群大雁斜過,正是人間美景,也暗含作者到了夕陽紅光景,所以才真正活明白,最后生命的返璞歸真的境界?!按盒娘w絮兩相宜”,這句既是寫自然風(fēng)光,也是指心境,心中還有生機,還有更美好的事情,飛絮亂春心,但是現(xiàn)在在于作者來看,已經(jīng)兩相宜了,看慣看淡,不起波瀾。
   “小橋聽罷伯牙曲,踏月臨風(fēng)會子期?!边@句是總結(jié),也是這首詞所表達的生活方式:回歸自然,身心放開,在詩詞里尋找心靈上的知音,共同聽曲、踏月、臨風(fēng),極盡風(fēng)雅之事。伯牙子期也是關(guān)于尋覓到知音一個典故,這世上最難得的就是一個懂字,蕓蕓眾生,誰才是一個真的不需要解釋就能懂你,愿意懂你的人呢?
   我們再來看看《鷓鴣天》這個詞牌的格律: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按照現(xiàn)在漢語的讀音習(xí)慣,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而這里的中,是可仄可平,這是一首在格律上要求不是很嚴格的詞譜,粗字體的代表要在這個部位押韻,同韻就是這個尾字的韻母要求相同的,當然還有借韻臨韻之說,這些以后具體遇到詩詞再談。古人寫詞叫填詞,就是因為這個格律的框框必須在,然后按照你要表達的意思填上合乎格律的字詞。學(xué)者聞一多在說寫格律詩是“帶著鐐銬的舞蹈”,是的,它有既定的框架,就是有固有的瓶子,你只要插上你采摘的花朵就好。格律詩有讀起來平平仄仄的韻味上的美,還有意境的美,是古時候舞文弄墨的必須產(chǎn)品,現(xiàn)在雖然寫文章白話文很容易表達自己的意愿,沒有格律上的束縛,現(xiàn)代詩也可以寫的很隨意,但是古詩詞的美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又有很多現(xiàn)代人寫古詩詞,這是一種傳承,重整語言音律上的美。
   這首詞,我們對準格律,一一對的上,所以是很難得的一首詞了。

共 156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高山流水,你要表達什么人家就能理解到什么,一直是國人尤其是雅人們熱衷的佳話。但在我總覺得這些雅人們估計屬于那個好龍的葉公,《三國演義》大家都津津樂道,諸葛亮那么了解周瑜,沒聽說周瑜握住他的手連聲說知音。理解往往是理解者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所以才有什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什么的。這是詞作者當然有他的意思,而賞析者當然也是從自己的角度在欣賞,我們也不妨“手扶河畔”看看一絲絲的云兒聚了又散了,看這首詞也從欣賞者的角度去看看她心目中的這首詞以及關(guān)于詞的一些知識,“這世上最難得的就是一個懂字”,其實,這世上最怕的或許也是一個“懂”字吧?【風(fēng)之丐】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風(fēng)之丐        2020-03-18 18:35:34
  對于現(xiàn)代人的“古”詩詞,我一向不太能理解,盡管有時自己也寫,但總覺得很怪。哈哈。
2 樓        文友:葉舞風(fēng)        2020-03-19 13:10:47
  ,“這世上最難得的就是一個懂字”,其實,這世上最怕的或許也是一個“懂”字吧?哈哈,是不是怕被看穿了???細想想也是,如果一個對你太了解,一眼看穿你心里的小九九,那也是很難過的。這人啊,還真不好說。
力求心靈飽滿,三寸醉眼、滿屋書臭。 回首半生歷程,一腔熱血、兩袖清風(fēng)。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