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歡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蘆葦?shù)恼Z言(散文)

精品 【酒家】蘆葦?shù)恼Z言(散文)


作者:竹兒 舉人,5771.2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399發(fā)表時間:2020-06-09 10:28:26

【酒家】蘆葦?shù)恼Z言(散文)
   對于蘆葦,生活在大西北的人并不陌生。上中學時就會背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老師解釋說,“蒹葭”就是蘆葦。
   古人將一棵蘆葦分為三段:初生的蘆葦叫葭,開花以前叫蘆,花結實后叫葦。
   生長在新疆農村的莊戶人家,并沒有如此才情雅興,不分花前花后,統(tǒng)統(tǒng)稱為“蘆葦”。蘆葦和村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的記憶里,蘆葦從葉到根,沒有一樣被浪費,到了冬天,葉枯莖干,化為灰燼,也要滋養(yǎng)土地。
   蘆葦是有語言的,它的語言里藏著莊戶人家的煙火日子。
  
   一
   半夏時節(jié),蘆葦葳蕤成綠色海洋,風一吹,葦葉搖曳生姿,仿佛在輕吟“采摘,采摘”。
   蘆葦在呼喚女人們采摘葦葉。此時的葦葉,賊拉拉的綠,四五指寬,風一吹,清香味就飄進了村子,女人們開始蠢蠢欲動。算算日子,哦!端午節(jié)要到了。村頭的蘆葦蕩子,是她們光顧的地方。這個時候的女人們,一定不會搭伙一起去,誰都怕別人搶了先,把最寬的葦葉摘走。
   母親是村里公認最善良的女人,母親去摘葦葉,也不會和其他女人一起去。她要摘下最寬的葦葉,為孩子們包最香甜的粽子???,無論多慈悲,為了孩子也會變得小氣起來。
   母親是黃昏的時候去。這個時候葦塘里的蚊子最兇猛,像要吸干人的血。這個時候,村里其他女人們,怕蚊子叮咬,誰都不去葦塘。母親穿著長袖小衫,小衫外再套上棉布褂子,脖子里圍著紗巾,這樣能遮擋蚊子,可是悶熱是自然的。夕陽的最后一道光芒,灑在葦葉上,也灑在母親慈愛的,流著汗水的臉上,母親用力折下最肥美的葦葉。葦葉的邊緣很鋒利,不小心劃破了母親的手指,裸露在外的皮膚上落滿蚊子,母親不覺得。我親愛的母親啊,心里只有孩子。
   母親采來葦葉,并不急著包粽子,而是洗干凈,放在大鍋里煮,將葦葉煮透后,撈出來,每十張葦葉一捆,掛在葡萄架下的鐵絲上晾曬。母親說,煮過以后的葦葉去除了苦澀,更有彈性,不容易折斷。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母親要重新把葦葉再煮一次,煮軟了,開始包粽子。
   那時,新疆沒有糯米,稻田是有的,雖然大米沒有現(xiàn)在的泰國香米味道香甜,對于我們這些窮孩子,能吃上粽子,已經(jīng)是很幸福的事了,自然不會挑挑揀揀的。如果運氣好,壇子里有吃剩的咸肉,母親就會撈幾塊,放進粽子里。
   雖然摘葦葉時,女人們爭爭搶搶的,到了端午節(jié),包好了粽子,反倒大方起來,東家送西家,西家送東家,從村頭送到村尾。還好,那時,一個村里也沒幾戶人家,莊稼人雖然窮,也沒那么小氣,送到最后,自己包的粽子送完了,盆子里卻堆著小山一樣的,別人家的粽子。唉!現(xiàn)在想起,那時,真是歡喜又簡單的時光。
  
   二
   對于男人來說,夏天的葦葉發(fā)出的聲音仿佛是“捉魚,捉魚”。
   莊戶人家,男人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家人的嘴,靠男人拼。男人會攬家,女人會算計,日子才能越過越亮堂。那個年代,誰家都窮得叮當響,常年見不到肉星,村頭的葦塘是靚麗的風景線。這時,麥子已經(jīng)進了糧囤,土地種上了玉米,男人們有了短暫的空閑,他們的目光落在葦塘的野魚身上。
   莊戶人有莊戶人的巧手,女人繡花針派上用場。我記得父親做魚鉤,就是把母親的繡花針燒紅了,用鉗子東彎西折的就成了魚鉤,用香油泡幾粒玉米,掛在魚鉤上。那香味,飄得滿葦塘都是,魚兒不咬鉤都難。釣竿是一根干透的楊樹枝,在石頭上磨光,魚線就是細的尼龍繩子。那時的莊稼人,個個是釣魚能手,根本用不著魚漂之類的,也能釣到魚。父親說,靠的是心和手感。
   手感容易解釋,我一直不明白父親說的釣魚靠心的說法,直到近幾年,漸漸步入中年,想起父親的話,反而悟到了些道理。父親當時的意思,大概是說,一個事物的遠近,全憑心的感應,如果心靜了,徹底地將心放在對方身上,去感應,觸碰,必是有回響的。與“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異曲同工之意吧。
   莊戶人家啊,總在萬物生靈里,悟出生存法則。
   我跟著父親釣過兩次魚。心里一直想不明白,葦塘是野塘子,每年村里人都在塘子里釣魚,卻總有釣不盡的魚。我問過父親,父親笑笑說:“所以,要講平衡,不能貪心,你看,雖然大家都在釣魚,可都知道適可而止,魚有了延續(xù)?!蔽宜贫嵌?,只知道村里人釣魚,每年每家也頂多釣個兩三次。上學后,懂得了一個詞叫“生態(tài)平衡”,卻原來,不識字的莊戶人家,早就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不會過分捕撈,讓塘里的魚兒,繁衍生息,能更好地與村莊相依相伴,長長久久。
  
   三
   秋天來了,蘆葦渾身散發(fā)出金子般的光芒,在風中舞蹈,仿佛唱著“割葦,割葦”的歌謠。
   深秋的莊戶人家已經(jīng)收割完了莊稼,真的閑下來了,鋤頭入庫,鏵犁掛在屋檐下,金燦燦的玉米晾曬在屋頂上。蘿卜白菜,還在等待霜降將菜葉子敲打的凋敝,才能進到菜窖里。父親始終閑不住,村頭的葦塘又在召喚他了。
   葦塘子里的蘆葦,因為常年浸在水里,此時地表溫度降低,水比田地里冰涼了許多。因此,葦葉也黃的更快,枯萎的更早,霜也就落的早一些。頭天黃昏,父親背著手來到葦塘子周圍,捏一捏這棵,折一折那棵,偵查蘆葦是否到了收割的時候。蘆葦經(jīng)過春與夏,汲取污泥深處的養(yǎng)分,吸收日與月的精華,“身體”已經(jīng)韌性十足了。
   回到家里,父親從庫房拿出鐮刀,一塊磨石,一碗水,開始磨鐮刀。父親的動作輕緩,極有規(guī)律地在磨石上來回拉動鐮刀,又不時地灑些水,讓磨石保持濕潤。也只是一會兒功夫,鐮刀磨的極鋒利,他要去葦塘割蘆葦了。那時蓋房,屋頂上擺好了椽子以后,要鋪葦席,炕頭也少不了葦席。姐姐也已經(jīng)長大了,小院里,父親已經(jīng)打好了土坯,要給姐姐修建閨房了。
   父親最是悲憫,家里的那頭黃牛和那頭毛驢,如果不是犁地,趕集,父親是舍不得使喚它們的。父親常說,它們雖是畜牲,卻也如人一般有真性情,你若對它好,它必要回報你,看犁地時,這一牛一驢多賣力。所以,割蘆葦時,父親舍不得這兩頭牲口出力,怕累壞了,影響耕地犁田。父親一大早出門了,板車上扔著麻繩,他拉著板車,懷里揣著母親頭天晚上做的玉米面鍋貼和一疙瘩咸菜,背著一壺水。這是父親的午餐。割蘆葦是個熬人、磨人、累人的活。
   蘆葦長到成熟了,竿子粗硬,葦葉也鋒利,還好,這個時候,葦塘里的水位不是很高,父親有時會站在水里,這樣就會節(jié)省些力氣,可是深秋的水,涼的瘆人,父親就這樣站著,收割蘆葦。每收割到一定的數(shù)量,父親就用三四根蘆葦打成腰子,捆好,放在一邊,繼續(xù)割第二捆。到了黃昏,板車上,摞著比父親還高的蘆葦,母親忙完了手頭的事,會來幫父親。母親在車后用力地推,父親的身體弓成蝦米,拼命地拉著。歲月啊,已經(jīng)將父親母親變成了一根能屈能伸的蘆葦。
   父親把蘆葦割回家,攤開,放在日頭下暴曬,等到冬天,蘆葦干透了,父親就開始編織葦席。葦席并不是人人會編,父親卻是能手。我至今記得父親編織葦席的模樣,每每想起,都會熱淚盈眶。到了冬天,一片空曠之地,父親用毛巾裹著頭,身穿老粗布棉襖,在寒風里,一條藍布老棉褲,母親在膝蓋部位特意加厚了一層,即便如此,還是磨出了棉花。干透的蘆葦,有序地一字攤開,父親用碾子碾壓著,蘆葦被碾壓成了扁平的模樣,父親手拿蔑刀,半跪在葦竿上,皴粗的手凍的冰涼,始終在葦桿上靈巧地翻騰,鼻頭凍的通紅,有時流下了清鼻涕也不自知。父親的葦席編織的又密又緊,左右鄰里,有時也請父親幫忙編織,父親也不推辭,有人要給父親辛苦費,我的傻父親,一分都不肯收。
   母親在葦塘將凍非凍時,挖些葦根,清洗干凈,捆成捆,掛在糧倉的柱子上,等到來年,天氣炎熱時,取出來泡水喝,母親說能清熱,除煩,利尿。到了來年,也都被鄰居討要了去。
   村里人,不是只有父親閑不住,在泥土里刨飯吃的人,都是勤勞的。到了冬天,村里的男人們,收割蘆葦,放在田野里焚燒,就成了草木灰,撒在土地上,不但肥了土地,還為土地殺菌。我家地里,自然也有村里人幫忙撒草木灰,鄉(xiāng)下人,就是你對我好,我不忘報恩。
   我記憶中的那一塘蘆葦啊,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語言呼喚著村里人,村里人,依著蘆葦,也仿佛活成了一棵蘆葦。我時常想念村莊,想念村莊的蘆葦,也想念像蘆葦一樣的莊戶人。
   帕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我不知道是蘆葦喂養(yǎng)了村莊里的人,還是村莊里的人堅韌得像一根蘆葦。

共 3291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清新文章。鄉(xiāng)村的蘆葦,在歲月的輪轉中綠了又黃,伴著鄉(xiāng)土人家走過了無數(shù)個春夏秋冬,抒寫了一個個親情濃郁的真實故事:端午期間的葦葉包成的粽子,透著母親慈愛的心和不盡的情;葦塘里原生態(tài)的小魚,是貧困年代父親為兒女們收獲的絕佳美味;秋天的蘆葦是莊戶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材料。幾個短章用清新的字詞,簡樸的敘述,講述著原汁原味的鄉(xiāng)土文化,傾述著游子對家鄉(xiāng)對童年不盡的思念,詮釋著憨厚樸實的父老鄉(xiāng)親的真摯與父母的勤勞善良。文章浸透鄉(xiāng)愁和相思,勾起人不盡的回味。推薦閱讀!【編輯:山泉】【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00610000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山泉        2020-06-09 10:29:37
  很親情的文章,讀來給人很愜意的感覺。
我來自大山深處,來自心靈彼岸……
回復1 樓        文友:竹兒        2020-06-09 11:18:00
  謝謝老師,問好,一年里,都在為報刊服務,寫著千字文,這段日子,想著要好好寫寫散文了。謝謝老師辛苦編輯。
2 樓        文友:山泉        2020-06-09 10:30:38
  感覺好久不見。甚念。
   問好竹兒!
我來自大山深處,來自心靈彼岸……
回復2 樓        文友:竹兒        2020-06-09 11:19:52
  前幾天,我以為發(fā)在報刊的文章江山是收的,沒想到數(shù)字報刊過的也不行,所以讓老師辛苦了,心里過意不去,又寫了這篇散文。
3 樓        文友:靜好時光        2020-06-10 11:17:15
  竹兒,娃哈哈。。。太好了,又遇見了,太久沒見。。。
   在我生活的城市,偶爾在河邊或湖邊,也能見到蘆葦,長勢繁茂。蘆葦應該也是極有生命的植物,竹兒的這片蘆葦叢中流淌著親情與懷念,溫暖而值得回味。
   又是一年夏天了,請竹兒喝菊花。。。。
安靜,是為了聆聽。
回復3 樓        文友:竹兒        2020-06-10 13:49:31
  靜好?好久不見,久別重逢,喜悅中
4 樓        文友:故事中人        2020-06-25 17:30:18
  書寫往事,書寫記憶,書寫故鄉(xiāng),那些永遠停留在心底的記憶,讓人一生牽掛和懷念。
   清新自然的散文,讀來讓人感慨萬千,思緒如潮,共鳴很多東西。
   問好竹兒,端午節(jié)快樂
平凡的人有著平凡的故事
5 樓        文友:施云南        2020-06-27 18:46:33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我很早就聽過這句話,但是當時竟然不能理解,還去百度了什么意思。然后我毫不猶豫地引用了這句話,因為我覺得它和我寫的故事的整體風格是一致的。
   我曾經(jīng)將我的故事命名為“生如螻蟻”系列,意思是一樣的,人的生命如同螻蟻一樣渺小,但是,我們有思想,每一個弱小的我們組合在一起就能成就強大的力量。
   就好像人如同蘆葦一樣脆弱,但是,有思想的蘆葦卻足以撼動天地。
我無所憑依,只有文字,是戰(zhàn)斗的武器。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