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一輛自行車的生存史(隨筆)
自行車,又叫單車,還有人稱之為輕便車、腳踏車,沾著一點單身貴族的瀟灑,有那么點機動靈活的輕狂。在很長時間里曾是貴重物品,是富貴的象征。在我的記憶里它是需要憑票證購買,是權貴通能的標志。它還曾是結婚必須的三大件之一,號稱“兩轉一響”必須齊備,否則連個媳婦都討不到。兩轉指自行車和縫紉機,一響指錄音機,有的地方的兩轉是自行車和手表,似乎開始有了點偏離現(xiàn)實需求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端倪。顯然是物質生活供需改變后的F2概念,是社會富裕的體現(xiàn),是從物質走向精神的第一。但自行車始終列在三大件之中,可見它的價值之高,可見它的不可或缺。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弊孕熊嚥粌H貴,且難得;輕便且不便收藏,很快就成了被盜的對象。那個時候,很多地方都自然地形成了‘賊車市場’,就連我所在的小小的A城周圍,都有兩三個。當然,明面上叫做“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里面夾雜一些淘汰的二手車交易,但更多時候是被盜車的銷售場地。政府部門曾多次組織警力強行取締,但收效甚微。傳言說一個同事的自行車丟了,趕快去二手車市場找,沒想到在去的半道上就看到了他的自行車。可見“盜亦有道”確實不假。知道者順藤摸瓜凸顯其道行之深,傳聞美化其之神奇,可謂能掐會算。而事實是盜竊之猖獗,到了明目張膽的境地。
萬物皆一理,不能斬草除根,正本清源,必然是這兒取締那兒。城西取締城東便聚而成市,反正總是敵進我退,賊勢不減。聽說直到共享單車投放市場后,那些東西才自然消失了。當然這是后話。我鄰家的一個退休大媽,在我找不到自行車時,就直接勸慰我說:“沒有啥,不丟幾輛自行車,說明你就不是城市人!”這句話當時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寬慰和觸動,甚至打算放棄尋找。但機緣尚存,我的車子居然找了回來。但我的觸動并沒有消失,我甚至覺得它有些哲理性,因為所謂的哲理,不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數(shù)現(xiàn)象的總結概括。然后回歸到生活中,確實經得起考驗,放之于四海而能皆準的斷言。我進而懷疑這樣深奧的語言,不太可能來自一個大媽的創(chuàng)造。但二人轉、小品包括網絡調侃,都沒再現(xiàn)過這樣話,我才明白哲理源自生活。
第一次找不到自行車,是我買完菜回來,拿了菜先送回家里,我的房子在一樓,所以沒有鎖車子就進去了。本想著放下菜,再去辦另一個事情。沒想到回家耽誤了一會,也不過就十分鐘不到吧,我記著就是和妻子說了幾句話,出門來就不見了自行車。我的心里第一個念頭就是被賊偷了!自行車容易被賊偷,常常被賊偷,在人們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我的第一思想就認定了賊,沒有打聽沒有問詢,腦海里已經浮現(xiàn)出賊跨上車子,飛速逃竄的樣子。我慌亂地掃視每一個路口,懊悔沒把自行車鎖上、或者直接推進家里,雖然那時候自行車并不難買到,但它卻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件,自力更生購置的貴重物品。三百八十元,接近我兩個月工資。在那個幾乎沒有積蓄的年代里,這樣的損失,簡直算得上大禍臨頭。我四處尋找,像沒頭的蒼蠅樣到處胡撲,最后一個好心人告訴我,看見保衛(wèi)室門口有一輛自行車,我便急忙跑了過去,果然是我的車子。被保衛(wèi)處的工作人員劈頭蓋臉的訓斥一頓——說不鎖車子,丟失了就是保衛(wèi)處的責任,影響他們的工作業(yè)績。我只能認真聽講,接受批評。雖然有點心里抵觸,但車子找到了,高興掩蓋了所有的氣憤和反感。
類似的事情,在我的自行車上,發(fā)生過不下四五次。其中有一次是我的哥們,他借了我的車子去會女朋友,將車子放在了小樹林的邊上,兩個人去了小樹林里浪漫。他說就在不過十來步遠的地方,這一點我是相信的,因為在大學的校園里,二是那個年代大家還不會做出格的事情。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沒有鎖車子,等他要回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車子不翼而飛。四處尋覓不見,拿了二百元錢給我,說車子丟了。我自然不能接受,我新買的上海飛鴿自行車,前面已經說了,三百八十元,騎了不到半年時間,可以說是嶄新的車,二者都是哥們,那個年代很講哥們義氣,不硬氣也得充好漢,我告訴他:錢你拿著吧,好好去找一下,找不到就算了!他十分不好意思,努力尋找,最終找到了車子——在學校保衛(wèi)處的院子里。
在區(qū)醫(yī)院里,因沒有放對位置被移走過、在我的辦公樓指定放車子的位置,放著因上級領導來視察影響形象被移走過。每次移走都會被放在一個不易找到的地方。醫(yī)院那次是放在了太平間門口的空地上,沒有告知更沒有復位。
辦公樓門前那一次,被放在了一片竹林中間的空地里,要不是有一天下雨抄近道,車子可能就會永遠的放在那里,直到銹蝕損壞變成垃圾被清理掉。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發(fā)現(xiàn)車子時的驚訝,它靜靜地矗立在竹林里,鏈條和齒輪都已經有了鐵銹紅,車撐子支持的地面上印著鐵銹紅。每每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最冤屈的是那些賊,他們被栽贓被誣陷了。
我的那輛自行車還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情:同事借我車子去郵局送信件。他在校門口的郵局投寄點順便取了一個信件,因為是校園里面,出出進進的都是熟人,所以沒有鎖車子。拿了信件就出來了,然后騎上車子去郵局,鎖車子進郵局,出來的時候,鑰匙怎么也打不開了車子,他找了修鎖匠,撬鎖子、配鑰匙,回到辦公室還給了我一頓狠批,說車子多么的破,多么的坑人害人,我一臉的莫名其妙,而他恨恨地丟下鑰匙連個謝謝都沒說就走了。
中午回家的時候,我到辦公樓下死活也找不到自己的車,給他打電話問,他給指明了位置,但還是沒有找到。我的車子我太熟悉了,一眼掃射就能確定,而樓下就那么大地方,我三番五次的找還是沒找到,再次打電話,他親自下來,指了一下他電話里說的那個位置上的車子,說:
“那不是你的車子嗎!”
“不是!”
“怎么可能?”
“真不是!”
“噢”,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翱隙ㄊ窃卩]局門口騎錯了!”他肯定地說,滿臉的不好意思。
“那你就將就著這么騎吧!反正兩個差不多。”他說。
中午下班,急著趕回家吃飯,我沒有別的選擇,沒有思考對錯,沒有思考別人,甚至覺得又是小偷作惡,害我害別人,然后就騎上車子回家了。
后來的事情是:門口郵件收發(fā)點的老師來辦公樓前找到了他的自行車,拖走了。辦公樓前的門衛(wèi)自然是要問個明白,別人肯定是自己的車,明言要車去找他。在我找車的動機剛一出來,門衛(wèi)就馬上上前問候,然后告訴我去門口找收發(fā)室的老師。
這個事情就很尷尬,到了門口一問,那老師直說我偷了他的車子,而且連鎖子都換掉了,我百般解釋,別人還是氣哼哼地,就差沒打我?guī)装驼?,好在周圍有其他同事,面熟的認識的都有,勉強勸說的從收發(fā)室的里面推出了那我熟悉的自行車,我才明白了那個馬虎蛋是在校門口騎錯了收發(fā)室老師也未鎖的車到郵局門口鎖上別人車后進郵局辦事出來兜里掏出我自行車鑰匙開不開別人鎖后換了鎖,而把我的車子丟在了校門口的收發(fā)室門前。而現(xiàn)在我還得給我的車子配鑰匙。
我的飛鴿自行車大概就經歷了五六次這樣失而復得的歷程,之所以能失而復得,是因為我確實是一個敝帚自珍的人,我沒有那種丟了就丟了的瀟灑也沒有自怨自艾的抱怨,只是踏踏實實地認真尋找,結果都找回來了,也許是運氣吧,我的自行車跟隨我二十多年,最后壽終正寢在樓道的角落里,并不是因為破舊不堪,而是時代的變遷,最后作為廢品處理了。
有一段時間,校園里的僵死自行車堆積成山,甚至成為了媒體焦點,一個是畢業(yè)了隨便丟棄,還有的是現(xiàn)在的孩子騎車子出去回來時卻和同學邊說話邊走,早把車子忘在了九霄云外,他們是不是心里也有那么個‘賊’,還是找不到了就不找了,路邊的、草坪旁的、操場邊的、小樹林旁的,有遺忘的、有遺棄的。
而我的自行車的經歷告訴我:是自己丟了,那就歸咎于自己;是被偷了,那就歸咎于賊,主動的丟失和被動的被拿走是兩回事。慣性思維會讓人變得懶惰,麻痹自己,也給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