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楓】漸行漸遠的西津渡(散文)

編輯推薦 【丹楓】漸行漸遠的西津渡(散文)


作者:漠漠平林 布衣,249.0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934發(fā)表時間:2020-11-16 19:21:16


  
   鎮(zhèn)江有個古渡口,名叫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稱“金陵渡”,“西津渡”則是宋代以后的叫法了。
   上古時期大宗物資的運輸靠漕運。長江是我國貫通東西的運輸線,大運河則是貫通南北的運輸線;鎮(zhèn)江,正是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點,而西津渡則是鎮(zhèn)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因此,說西津渡是交通要津,南北咽喉,大約不會有人認為是夸張。因而,西津渡何以自六朝以來就盛名鵲起,成為商家必爭,兵家必搶之地;何以在史書、掌故、詩詞中頻頻露臉,便不難理解了。可以這么說,西津渡承載了我國古代經(jīng)濟的興衰,見證了古往今來大江南北社會的發(fā)展,也目睹了人世間千百年的悲歡離合。
   一冬日,我慕名來到西津古渡,已是斜照江天的辰光了。從刻有“西津渡街”的券門往西,街中間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兩邊多為明清式樣的建筑,亭臺樓閣,小巧古樸,青磚黛瓦,飛檐雕花,泛著濃濃古意。當然,我的注意力并不在這些,我徑直奔向了昭關(guān)。我之所以對昭關(guān)有興趣,乃是緣于以前在認識上的一個誤會。
   春秋末期,楚國伍子胥逃難過昭關(guān)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中學(xué)時代也學(xué)過“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的詩句。我當初以為伍子胥所過的昭關(guān),就是鎮(zhèn)江西津渡街的昭關(guān),后來閱書稍多,才知大謬不然。原來他所過的那座昭關(guān),是在安徽省含山縣城北,而不是在鎮(zhèn)江。但我從此對兩個昭關(guān)印象深刻,總想一睹真容。
   昭關(guān)上橫跨一座灰白色石塔,塔的形狀與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仿佛,塔上鐫有“昭關(guān)”字樣。據(jù)說是元代建造北海白塔的工匠,奉皇命來鎮(zhèn)江的再造之作。不過這塔的規(guī)模比北海塔要小得多,簡直就是它的微縮品,而且塔下是空的,可通車馬行人。
   石塔的南側(cè)是依云臺山而鑿的觀音洞,這洞并不大,洞內(nèi)香煙裊裊,空氣潤濕。何以在這渡口附近設(shè)觀音洞呢?—在那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交通極不發(fā)達,人類抗風(fēng)險能力很弱的年代,面對長江天塹不可捉摸的風(fēng)浪,人們在渡江之前,心中不免生出些風(fēng)浪無常,死生難測的忐忑。因此祈求神靈保佑過江順利,一路平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據(jù)說從昭關(guān)石塔向西的西津古街下面,疊壓著四五米厚的文化堆積層,包括從六朝、唐代到清代的街道土層遺跡。秦磚漢瓦,宋釉元瓷,那些都是考古學(xué)家們的寶貝,我輩自然無福消受。這里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那斜坡式的石板街中被車輪碾磨出的深深印轍。這經(jīng)過千年磨礪的槽痕,記錄了一千多年南來北往多少物資運轉(zhuǎn)的龐大數(shù)目;印照出寒來暑往多少力工們佝僂的身軀;浸潤著多少代勞動者的血汗與淚滴。古往今來,日復(fù)一日,他們將筋骨,甚至將生命熔進這車轍里,造就了這里的千年繁華,推動了大江南北物資文化的交流,也壘成了西津渡的歷史豐碑。從這長長的車轍中,讓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堅韌,也見證了勞動的不朽。走在這千年古街上,我想造訪三國東吳水師的駐扎地,街旁的磚樓卻默默無語;我想拜謁南宋韓世忠率兵抗金廝殺的戰(zhàn)場,滿街的石板只噠噠作聲;我想尋覓唐代徐敬業(yè)、駱賓王等人討武兵敗之后的藏身之處,唯云臺山的老樹在搖頭嘆息。俱往矣,江山猶在,雄魂何之?古渡雖存,風(fēng)云卻早已流散了!
   就這樣一路看去,一路想來,慢慢來到古待渡亭——一座靠墻山亭。亭并不寬敞,也不高大,約可容六七人。這待渡亭即是唐宋時期渡客們候船休憩之所,亭內(nèi)大理石上刻有《西津曉渡》浮雕。唐代詩人張祜《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大約就是寫這里了。試想,當年李白、孟浩然及后來的蘇軾、陸游等人,在歷經(jīng)風(fēng)塵,艱辛跋涉之后,來此候船待渡的情形,他們雖經(jīng)歷不同,心境各異,但小坐亭中,俯視長江,也許可稍得從容,會感受到一絲兒寬慰吧!——應(yīng)該感謝這待渡亭!
   既然是“待渡”,此亭必然臨江,然而今天在待渡亭已看不見江水了。據(jù)說唐宋時期,滾滾江水就從亭下十數(shù)步外流過。然而千百年來,江灘淤漲,泥沙堆積,江岸逐漸北移,離待渡亭愈去愈遠了。俗話說“三十年河?xùn)|,四十年河西”,何況已相去千年乎?我只能望著亭下原是長江水的一條條街道,一排排磚樓和那如潮的車流喟然長嘆了——什么叫滄海桑田,站在這里,無需贅述,盡在不言中。
   望著遠處的潤揚長江大橋那川流不息的車流,西津古渡無可奈何地低下了頭,自甘恬淡和落寞了。我想,在為西津古渡的芳華不再,一聲嘆惜時,我們更應(yīng)當為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而慶幸吧!
  

共 176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閱古,賞古,悠悠千載訴說情懷。尋找歷史沿革,探訪昔日人文,它會告訴人們,腳下的路該在何方。作者在熟知歷史的渴盼中身臨其境,尋找,感悟那一段段恢宏的篇章。眼前雖物是人非,但古音、古曲依然尚存,依然能喚起人們的思古情懷??从斡浳膭偎颇慷?。[編輯 :秋糧]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相思        2020-11-16 22:31:01
  一篇懷古頌今之作,將“西津渡”的歷史文化從古到今娓娓道來,讓人感懷不已。懷古過去歷史滄桑,歌頌當今美好的時代。欣賞佳作,問好老師。
成績屬于過去,筆尖書寫未來。
回復(fù)1 樓        文友:漠漠平林        2020-11-19 16:50:54
  謝謝相思文友!遙祝祝福!
2 樓        文友:簫音依依        2020-11-18 17:22:34
  從老師的字里行間,幾乎可以觸摸到西津渡尚有歷史余溫的脈搏,感受著它厚重的文化底蘊,不過繁華早已是過往,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化的車水馬龍。西津渡留在人間的是它曾經(jīng)叱咤風(fēng)云的輝煌,是一幕幕傳奇故事,以及一聲聲嘆息。問好老師,拜讀佳作!
回復(fù)2 樓        文友:漠漠平林        2020-11-19 16:55:37
  是的,西津渡的過往,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歷史足跡,應(yīng)為我們偉大的民族而自豪。謝謝簫音依依文友!祝文祺!
3 樓        文友:金華煙雨        2020-11-19 10:19:03
  開篇點題,從歷史講起,更能吸引讀者的興趣,西津渡承載了我國古代的經(jīng)濟興衰、見證了古往今來大江南北的社會發(fā)展,也目睹了塵世間千百年的悲歡離合。西津渡有文化底蘊、有上千年歷史、更有無數(shù)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百聞不如一見,今在您的佳作里,見了。欣賞美文,為您喝彩。
回復(fù)3 樓        文友:漠漠平林        2020-11-24 10:55:43
  謝謝金華煙雨文友!西津渡是一部書,承載了千多年的歷史,讓人景仰膜拜。遙??到。?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