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迷糊”老弟(散文)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我理解的這個詩句的意思是,活著應(yīng)該是一種精神的延續(xù)和發(fā)散。
我想到了一個人,想到了一個身體有些殘疾的朋友,他身上發(fā)生的故事,給了我們深刻的人生思考。
一
駐京多年一直住在一居室,這次搬到離一居室不遠的兩居室去,屈指算來剛好兩個月。
就在月初,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這位殘疾朋友。說來也是偶然中的必然,紅塵凡事,冥冥之中,緣分這東西人們大都相信,但又有誰說得清呢。佛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與許許多多的路人都擦肩而過時,那一位與我的緣分相近,還真的是前生注定呢。
女兒在北京工作,住在東五環(huán),我住在東城區(qū)南二環(huán)。剛搬到新居,女兒說來看我并住一晚上,女兒想開車來,問我住的地方停車方便吧,是否收費。我平時不開車,還真忽略了對停車是否收費的了解。我知道很多街道和場地是收費的,不知我初來乍到的這個小區(qū)和附近停車收費情況如何,為了女兒,這天下午我來到小區(qū)物業(yè)詢問,說是停車收費,可以辦理停車卡,采取一次性月收費或年收費,也可以臨時收費,但停車費高,院內(nèi)車位已滿,只能到小區(qū)外的街道停車點看看,是否有臨時機動車位。
我來到小區(qū)門口路邊街道停車的地方,只見路兩邊早已停滿了車,黑壓壓一片,要想在這里停車,確實有些難。我正沿著車位轉(zhuǎn)悠著,這時一個穿黃色馬甲的中年人,騎著一輛破舊的機動三輪車慢慢向我駛來,他也許是職業(yè)的敏感,發(fā)現(xiàn)了我在干什么,我同樣也意識到,這人就是這里看車收費的?!袄蠋煟臆囄幻??”黃馬甲說。我點頭。這樣,我們就攀談起來,我把找車位的意思如實跟師傅說了,等我說完,他不先說是否能停車,而是第一句話就是:“聽老師您誠懇實在的說話,和您溫和善良的面向,一看就是山東人,我最佩服和喜歡山東人,兩個字,實在!”我驚訝師傅的眼力,能得到素不相識的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夸贊,我深感作為一個山東人的自豪。趕忙說:“師傅真是好眼力??!”我情不自禁地豎起來大拇指。
他說:“沒問題,到我屋子里絮叨去?!辈⑼瑫r用手指了指五六米遠處,墻腳下那個簡易小屋。
二
師傅非讓我坐在他的電動三輪車上,幾米遠的路,一加“油門”嗖的一聲就到地方了。師傅下了車,把車停在一邊,當(dāng)他從車上下來,我才真正看清他的真實模樣:身材萎縮,不到一米六五的樣子,左胳膊和左手竟是殘疾,斜耷拉著,走路還一瘸一拐的,黑瘦的臉膛,看不出一點精氣神,右眼比左眼小,而且只有白眼珠,我確信他是一個標準的殘疾人了。我沒有讓師傅看出來我對他的驚訝。師傅倒是很熱情地用右手招呼我:“咱屋里聊!”“好的!”我痛快地回答著。
“看我這窩怎樣,比狗窩大吧,哈哈!”師傅不無幽默地說,我也開玩笑地說,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這么個地方住,也不錯??!我用秒時間環(huán)顧“房間”一遭,大概兩米乘三見方的房間,站起來剛好正常人一人多高的簡易板墻房。靠墻一角是上下層的單人小床,占據(jù)了整個房子的一半,床對面是一個簡易破舊的幾十公分高的小木桌,桌子上擺雜七雜八;一個比較顯眼的電炒鍋、電熱水壺,還有盛油鹽醬醋茶的盆盆罐罐,亂糟糟地擠滿了整個桌面,一個碗大的小電風(fēng)扇在桌的一角,衛(wèi)生紙、紙杯、幾個吃飯瓷碗和幾雙筷子占據(jù)了桌面,看桌子上的布局,臟兮兮地,似乎是塵封多年不用的“古董”。桌子上側(cè)的面墻釘子上,掛著布滿灰塵的菜板、菜刀、勺子、炒菜的小木鏟。房間剩余的有限空間集中在門口對面,一個折疊桌上,放著一臺小柜子式的單扇門的冰箱,冰箱上面同樣放著一堆雜物,地面上還有兩桶純凈水,已經(jīng)把房間擠得腳插不進。因為沒有沙發(fā)板凳的位置,師傅很熱情地把我邀請到鋪著破舊涼席的床沿上坐下,滿屋子有一種說不出的異味,大概是霉味、汗臭、腳臭味的混合體吧。師傅用紙杯從電熱水壺里為我倒了一杯涼開水,我倆開始攀談起來。
兩人“一見如故”地嘮著,我們彼此知道了對方的大概。這師傅姓牛,45歲,老家河北唐山海邊漁村,初中沒畢業(yè)就外出打工,先后干過裝工,建筑包工頭,開過拖掛車跑運輸,在事業(yè)單位給領(lǐng)導(dǎo)當(dāng)過司機,五年前的一次腦部出血,導(dǎo)致半身不遂。父母半百時雙雙先后去世,三年前的一次車禍奪去了妻子的生命,兩個哥哥也是在剛過五十歲就離開人世。家里只剩下父女二人,女兒大學(xué)還沒畢業(yè)。聽牛師傅講,生命的短壽,可是因為家族的遺傳基因,牛師傅說,家族大都是一些“短命鬼”。
妻子去世后,牛師傅就離開家鄉(xiāng)來到現(xiàn)在的工作地,給物業(yè)老板在這小區(qū)附近的一條街停車處看車收費,每月2400元工資,免費在小屋里24小時居住,伙食自理。工作之余,還從老家快遞一些海鮮,賣給需要的客戶,生活勉強過得去。
牛師傅訴說著自己不幸的過去。我同情他的不幸,也為他的樂觀堅強感到由衷欽佩。我欣賞他的個性,他也欣賞我的言談舉止和性格,這樣我們倆的朋友關(guān)系就這樣陰差陽錯地確定了。
我戲謔都是“北漂”,驅(qū)散談話時的苦難氛圍。不大的小屋,此次飄出了快樂的談笑聲。
三
那天,談起了女兒來我住處停車的問題。牛師傅說:“習(xí)哥,你女兒來我這里停車沒問題,只要有車位隨便停,但不能‘占位’,無論誰的車都一視同仁,公平停放。你女兒無論什么時間來停車,如果我這里沒車位,我都能想辦法?!薄坝欣系苓@句話,我就放心了,看來你這個朋友沒白交!”我高興低說。
由于我比牛師傅大十多歲,而且一見如故地熟悉起來,也就不顯得那么拘謹和客氣,我就直呼他為小牛弟了。我跟小牛說,無論在哪里停車,我必須要繳費的,開始他說不用,在我的再三堅持下他還是勉強答應(yīng)了。我從他直爽的性格看,即使不收我的費用,他也會自己“墊付”的。我想朋友的交情,公是公,私是私,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小牛非常認同我的觀點。
女兒那天晚上開車來我住處,小牛很順利地給女兒落實了停車位,我也及時地兌現(xiàn)了我的諾言。很投緣,我們又互加了微信,從微信里我知道了他的微信昵稱:迷糊。迷糊,用意何在?
一天下午,小牛給我發(fā)微信說,他那里有沒有處理掉的海鮮,晚上讓我過去吃杯酒嘗嘗海鮮。說實在的,我對海鮮并不“感冒”,葷腥的魚肉很少吃,素食才是我的喜歡,但小牛盛情相邀,去他住處“赴宴”,豈有不去之理?我微信上愉快地答應(yīng)下來。
晚上我到樓下超市買了兩瓶我喜歡的“牛二”,還有幾個葷素相搭的酒肴如約而去。小牛已經(jīng)把生蠔和海蠣子煮了滿滿一鍋,正等著我的光臨呢!紙杯和筷子已經(jīng)備好,看我?guī)е染?,只說了句:“老哥不實在,不要亂買東西!”我說“煙酒不分家嘛,我們這叫搭伙酒聚”,彼此哈哈一笑。無拘無束,沒有什么客套,小牛說,他不喝白酒,喝一聽啤酒,他已事先備好。我說我不喝啤酒,唯“牛二”是從,喝酒人沒有什么客套,各自斟上酒,開始下把吃海鮮喝小菜。小牛坐在靠門位置,邊喝啤酒,邊用能動的右手很麻利地吃著海鮮,而且眼睛還不時張望著停車處。我知道,這是他工作的繼續(xù)。剛吃了沒幾口,他說:“老哥先吃,有人來停車?!闭f完,放下酒一瘸一拐地出門,我從屋里小窗戶里看見他開著三輪車向幾十米遠的客戶奔去。
酒中閑談,他說干著工作不是人人能能勝任得了的,客戶有蠻橫不講理,停車不給錢的,不按規(guī)定停車的,無論怎么使性子的,小牛都可以說服;對于聽話的客戶,小??偸菬崆橛屑?,服務(wù)至上,無論何時來停車,只要有車位,都安排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他信奉的工作原則是,客戶是上帝。小牛說,他在這一帶客戶中,也算是很有名氣的,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
他說,他渾身有病,一年前因病住院,從死里走了一遭,最后閻王爺還是不收,又回到陽間,這次大病幾乎花光了全部積蓄,而且還有欠賬。他隨手指了指掛在墻上的一塑料袋藥盒子,手術(shù)后遺癥,每天都要吃藥。
我問及小牛,是否自己繳了養(yǎng)老保險,他說沒有。我說,像小牛這種情況,應(yīng)該有條件申請低保,他說,條件是夠了,但他不想浪費這個指標,還是留給長壽的有困難的人用吧。他說,活不過個三天兩早晨的,女兒很優(yōu)秀,勤工儉學(xué)讀書,自己能養(yǎng)活自己,不用小牛操心,他就沒有了掛心事,黃土哪里都埋人,自己早就時刻準備著……說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合眼見閻羅。小牛,真牛,視死如歸??!我的確被他的從容大度感動了,他對于生死看得這么透徹,令我心酸的同時,也生敬。
四
在認識的不長時間里,我們兩人在微信上可以說,無話不談,小牛雖然僅有一只手的功能,手機卻比正常人玩得還溜,在微信上發(fā)些健康而幽默風(fēng)趣的圖片,在小牛眼里,似乎沒有苦惱抑郁的任何表現(xiàn),對生活充滿了熱愛,黢黑病態(tài)的臉上總是掛著了陽光。他說,每天早晨只要還能睜開眼活著,那就把這一天過得開心快樂。
小牛隔三岔五地邀我去他那里吃海貨,海蟹、大蝦、生蠔、海蠣子,甚至帶海味的蝦醬等,我也總是帶著他愛吃的豬手、火腿,還有他愛吃的我老家的“泰山煎餅”卷大蔥。吃酒,嘮嗑,開心得很。
有次吃酒,我好奇地問他:“你為什么微信名稱‘迷糊’呢?”小牛不加思索地說:“水至清則無魚啊,渾水里才有魚?!蔽艺f,怎么講?他說,人不能活得太精明,太精明的人活得很累。不是人們常說,難得糊涂么!糊涂和迷糊應(yīng)該是一對“親兄弟”吧,說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我不由地暗暗佩服起這個叫“迷糊”的老弟來,雖然身體殘疾,多病纏身,生活和居住條件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毫無“優(yōu)越”可言,應(yīng)該是需要照顧的弱勢群體。但他不僅不需要國家照顧,而且還能自食其力,每天都過得這樣陽光,有滋有味。
我們從這位殘疾朋友自命名的“迷糊”里,是否看到他的生活智慧?而對于一個身體健全,還在過著巨嬰式的啃老族的人來說,在“迷糊”兄弟面前,矮了半截。
2021年6月4日,2021年7月9日首發(fā)江山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