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她比煙花寂寞 (影評)
一
影片名字太美,舍不得改掉一個字,所以,作為這篇影評的名字。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應(yīng)該是七年前。當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內(nèi)心深處有很多被觸動的復(fù)雜情緒,像是夜晚星空下的海浪,安靜又洶涌地,拍打著沉默不語的沙灘,和我被深深震撼的內(nèi)心。但是那時候,我的閱歷尚淺,加上筆力不夠,無法用文字將這些感覺書寫表達。
這幾天,卻忽然想起這部影片,就翻出來重新看了一遍,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也有了表達欲。
二
影片講述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個不被愛過,不被看見的孩子,一生有多可憐。
來自音樂世家的兩姐妹,從小在父母的熏陶和培養(yǎng)下,展露出驚人的音樂天賦,姐姐擅長長笛,妹妹擅長大提琴。
起先,姐姐比妹妹要優(yōu)秀,都說她是天才,成為外人以及她們父母的焦點。妹妹在姐姐被眾人眾星捧月的時候,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她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是天才,才能得到大家和父母的喜愛?
于是,妹妹開始瘋狂練習(xí)大提琴,空閑時間練,課堂上幻想自己在練,吃飯的時候在自己手臂上,用手指去做彈曲譜的動作……總之,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當一個人狂熱地迷戀一件事,并且付出自己全部的身心去努力,那么TA一定是可以做好這件事的,即便是達不到影片中妹妹這種天才的結(jié)果,一定也會比大部分人好很多。
妹妹的大提琴越拉越好,但是她內(nèi)心卻并不喜歡大提琴,這是導(dǎo)致她一生悲劇的原因。一個人在一件并非出自她本心選擇的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在這件事情里面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那么這件事情越成功,她內(nèi)心的割裂感就越強烈。那種現(xiàn)實和自我反復(fù)拉扯的感覺,將她的內(nèi)心世界一點點撕碎。
那時候,小小的她眼睜睜看著父母,他們滿含愛意的目光全部圍繞著姐姐,而自己的失落和不開心,全部都不被看見。她的內(nèi)心世界破碎了,她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她只有把自己瘋狂投入到音樂的世界里,才能抵抗不被愛的巨大孤獨感的侵襲。她的自我,在抵抗這種孤獨感的時候,變得破碎,然后重新去塑造了一個僵化的自我,那就是,只要我拼盡一切努力,去練好大提琴,成為一個天才,就會得到父母的愛。
她是世人眼中的大提琴天才,卻不是因為自己的喜歡做出的選擇,而是因為不被愛,多么可悲。
在拉大提琴的時候,妹妹把在現(xiàn)實中無法被父母看見的自我完全交付出去,她與大提琴融為一體。她演奏出的曲子,不僅僅是來自大提琴的琴弦,更是來自她那顆孤獨的靈魂。這種人琴合一的境地,讓她演奏曲子像是具有神奇的魔法,達到別人無法超越的境界,所以,她的成就超越姐姐,是必然。
所有的藝術(shù),能夠達到頂級造詣的人,靠的一定不是后天學(xué)習(xí)的技術(shù),而是天賦,或者藝術(shù)家自我生命力的燃燒。妹妹顯然屬于后者??梢哉f,即使妹妹小時候?qū)W的不是大提琴,是繪畫或者其他,她也是可以成為頂級天才的,因為那不過是她表達內(nèi)心的一個方式。
聽眾聽到的是琴聲,感受到的是她狂風(fēng)暴雨般激烈的情緒,在這些背后,是她的生命在燃燒。她用消耗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內(nèi)心對現(xiàn)實的對抗,這種對抗越激烈,她的作品就越驚心動魄。
三
妹妹第一次得獎的時候,姐姐的心里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她獨自一個人從送領(lǐng)獎臺跑下去,躲到一個沒有人的角落里蹲下,被失落和孤獨包圍。但是她的這種情緒沒有被任何人發(fā)現(xiàn),除了妹妹。妹妹太能體會這種心情了,所以,即便是被天才的贊譽包圍,被父母充滿愛意的目光圍繞的時候,她還是不開心的。但是妹妹沒有說出來,因為人性里面天生的嫉妒,讓她在姐姐的失落里甚至感受到了一些快樂,她之前所受的委屈和難過似乎得到了安撫,她冷眼旁觀著姐姐的難過,享受著自己的光環(huán),但是,她是真的快樂嗎?
姐姐的光環(huán)失去了,得到的愛也跟著失去了,這個現(xiàn)實讓妹妹看到了,父母不愛她們的真相。這個孩子過早地看清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們對自己的喜歡,并非真的喜歡,他們喜歡的,不過是天才光環(huán)下的,那個虛假的自己。
慧極必傷,她還是一個孩子,過早明白這個真相,對她來說真的過于殘酷了。
所以,她一直活得很傷心,很孤獨,很痛苦。哪怕母親滿含愛意地帶她去求學(xué),給她找最好的音樂老師授課,下課馬上體貼地給她遞水,擔心她餓了給她面包,給她所有物質(zhì)上的喂養(yǎng),但是這些喂養(yǎng)與精神無關(guān)。
坐在街頭長椅上,吃著母親遞過來的面包,她的神情是傷心的,那種孤獨的,整顆心破碎的傷心。
那個鏡頭讓我從一個孩子身上看到不該屬于孩子的一個詞,心如死灰。
她未經(jīng)世事,卻又歷經(jīng)滄桑。
她活著,可是她的心已經(jīng)死去。
她擁有天才的光環(huán)和來自四面八方?jīng)坝康馁澴u和喜愛,可是她是孤獨的,刻骨的孤獨。
現(xiàn)實和內(nèi)心世界的巨大落差,所產(chǎn)生的激烈沖突,讓她的情緒暗流洶涌,無處釋放,于是,大提琴成了她的唯一出口。
她的演奏越來越好,周圍的人越來越愛她,滿世界的鮮花與掌聲,她在這熱鬧喧嘩中,綻放著,也枯萎著。
她一直活在自我跟父母、跟姐姐、跟大提琴之間反復(fù)融合和拉扯的巨大痛苦中,每一次的拉扯,都讓她的內(nèi)心世界經(jīng)歷一次毀滅般的破碎和崩塌。同時,這種拉扯也讓她的情緒更加洶涌而猛烈,然后通過大提琴演奏,去更加震撼地表達。
她的生命在大提琴演奏中綻放,也在大提琴演奏中枯萎。每一次的演奏,都是她對生命的一次書寫,也是一次告別。
在妹妹第一次獲得大提琴冠軍的時候,有個細節(jié),姐姐先拿到管弦樂類樂器演奏冠軍,他們很高興,妹妹還在臺下,她一臉羨慕地看著姐姐站在領(lǐng)獎臺C位,享受著大家的掌聲。然后主持人開始宣布大提琴演奏比賽結(jié)果,主持人說到,這位演奏者演奏時動作幅度有點大。那個瞬間鏡頭切換到父母兩個人的微表情,夫婦二人同時出現(xiàn)的表情,很微妙,很復(fù)雜。
他們一定猜到了,主持人說的是自己的小女兒,他們對小女兒拉琴時的表現(xiàn)是不接受不認可的,但是那天,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一直表現(xiàn)比大女兒差的女兒這次會得獎。微表情是人下意識狀態(tài)下最真實的反應(yīng),表達的是人最真實的內(nèi)心??傊?,如果那次比賽妹妹沒有拿到冠軍,那么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她瘋狂投入拉大提琴的樣子,可能會成為其父母制止甚至批判的對象,他們會認為這個小女兒不僅沒有大女兒優(yōu)秀,可能還有點精神不正常。
在這樣的父母眼里,孩子的好與不好,不是來自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而是取決于外部的評價。他們對于孩子的愛,全部來自于這個孩子能帶給自己的名譽和利益,至于孩子真實的樣子真實的感受,他們從來都是看不見的。
父母對孩子沒有愛,多么殘忍的真相啊,卻是真實的現(xiàn)實。這個真相被敏感的妹妹過早察覺到了,她只是不愿意去面對,所以只有通過實現(xiàn)父母喜歡的世俗的成就,來獲得他們表面上的愛,來告訴自己,父母不愛我,這不是事實,父母是愛我的,只要我擁有天才這個光環(huán),這份愛就一直在。不愛是假的,他們是真的愛我的。
在妹妹的一生中,她一直反反復(fù)復(fù)去做的就只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扮演好大提琴天才這個可以獲得愛的身份,第二件事,就是不斷去做一些惹怒身邊最親密的人的事情,來驗證自己被愛的真實性。
她任性,她叛逆,她甚至去要求姐姐分享自己的老公,都只是因為她的內(nèi)心對愛極度的渴望,然而又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被愛的感覺,那一片荒涼的感覺。
四
在妹妹這種瘋狂投入的演奏方式獲得了巨大成功以后,因為沒有來自父母對真實自我的認可,姐姐開始迷茫了,她不自覺開始模仿妹妹的演奏風(fēng)格,然后不斷被批評。在不斷被否定的過程中,原來的天才長笛少女漸漸消失了,光芒從她身上褪去。
其實姐姐原本也是可以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的,如果她的自我足夠強大,或者她的父母對她有愛。可惜的是,這兩樣都沒有。有一個女兒讓他們獲得了培養(yǎng)出天才孩子的榮耀,另一個女兒怎樣,他們已經(jīng)不在意。對女兒的培養(yǎng),對音樂的追求,這一切不過是他們追逐世俗名利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哪個女兒是天才,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世俗名利之下,顯得多么微不足道,多么可悲又可笑。
妹妹去世界各地演出,但是不論去到哪里,都把自己的臟衣服寄回家,給她的父母清洗。這是她自我不完整,人格不獨立的體現(xiàn)。她的精神世界一直停留在了童年,內(nèi)心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小女孩。
那時候她已經(jīng)逐漸長大了,如果她的心智跟年齡一樣成長了,那么她去到其他國家,應(yīng)該會給家人寄當?shù)氐亩Y物,來表達自己的愛意,但是她沒有,因為她是一個沒有得到過的愛的人,是不知道也想不到去對身邊的人表達愛給予愛的。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察覺到了這個女兒的異常,去修復(fù)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去彌補妹妹這么多年來內(nèi)心的巨大缺口,那么或許,一切還有挽回的可能。但是沒有如果。
而姐姐比她幸運,姐姐在最失意最灰暗的時候遇到了愛情。那個男孩熱情又主動,會毫不掩飾第一次送她回家,就在第一次見到的妹妹面前說自己愛上了姐姐。這種熱烈又直白表達愛的方式的人,內(nèi)心是真誠又坦蕩的,與他們虛榮又虛偽的父母不同。
這樣的愛,是姐妹倆這輩子沒有經(jīng)歷過的,所以姐姐很快墜入愛河。愛情治愈了姐姐事業(yè)上的失意,接住了世俗成就失敗帶來的打擊,姐姐在愛情里得到了救贖,獲得了新生。
在妹妹的心里,一直把姐姐當做最愛自己的那個人,這是因為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愛,小時候姐姐給了她回應(yīng),她把對母親的愛投射到了姐姐身上,姐妹倆的感情,像母女,又像情人,又存在彼此競爭的關(guān)系。這種復(fù)雜的情感和關(guān)系,注定了兩人一生的糾纏。
因為一個好的愛人,一份好的愛情,獲得新生的姐姐越來越好了,熱戀中姐姐的樣子讓妹妹再一次陷入深深的孤獨。多年來對姐姐情感上深度的依戀,讓她不能接受姐姐將要投入一個男人的懷抱,離開自己的現(xiàn)實。這種被拋棄的恐懼,再次包圍了她,讓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姐姐結(jié)婚之后,妹妹也找了個男朋友,如果她跟姐姐一樣幸運,遇到真愛,那么她此生也能得到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可惜,悲劇再次上演。
妹妹找這個男朋友的原因跟她演奏大提琴一樣,不是出于自己的選擇,而是出于對姐姐的羨慕,她再一次陷入了自我迷失的選擇中。那么可想而知,這樣去選擇的愛情,即使結(jié)了婚,也會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
他們是音樂界的一對璧人,她為了他改了信仰,他們在萬眾矚目下訂婚、結(jié)婚,他們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他們的婚姻就像所有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一樣浪漫美好。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毫無破綻,如果忘記虛假表象下面隱藏的真相,或者真相永遠不用面對。
這是一段沒有愛的愛情,這是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再多的華麗與璀璨,也掩蓋不了這個讓人傷心的事實,更改變不了走向悲劇的結(jié)局。
時間能證明一切,也能洗去一切。真愛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堅韌,沒有愛的關(guān)系會在時間里越來越疏遠。
虛假的感情是經(jīng)不起時間的推敲的,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
妹妹的婚姻注定是失敗的,而且因為從小到大過于痛苦的內(nèi)心,過于激烈的情緒,她病了。或許這場病也是她長期以來自我暗示的結(jié)果,她一直知道卻又害怕面對的那個真相: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個天才,所有的光環(huán)都離我而去,還有沒有人愛我?
五、
現(xiàn)實如她所料,也跟她一直以來擔心的一樣,當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那曾經(jīng)圍繞在在身邊的人們,開始漸漸散去。鮮花沒有了,掌聲消失了,甚至連她的丈夫,都在她行動開始不變,連自己都無法照顧的時候,搬出了他們的家,偷偷在外面組成了一個家庭,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大提琴曾經(jīng)帶給她的一切,在失去了天才的光環(huán)與能力之后,所有的熱鬧與繁華煙消云散。
這是妹妹從小就看清楚的真相,這也是她一生痛苦的原因,而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在人生的最后時刻,妹妹在姐姐的懷抱里,姐姐安撫著妹妹痛苦的身體,給了她最后的一點溫暖與告別。
姐姐之于妹妹,是心理上的母親角色,因為從小到大,姐姐是唯一一個給過她愛的回應(yīng)的人。妹妹對于姐姐來說,也是一體共生的關(guān)系,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說,可以說這對姐妹,是一個人的兩面,自我與本我。
妹妹是瘋狂釋放本我,活在本我世界里的天才。姐姐一直壓抑著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她的本我被自我壓制著,看著妹妹瘋狂,看著她成為天才,看著她失控,看著她隕滅。在妹妹悲涼的一生中,姐姐是個旁觀者,也是個參與者,因為妹妹的人生就是她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妹妹的人生就是自己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姐姐對妹妹有著深刻的共情,所以無論妹妹如何任性,她都無條件滿足,包括妹妹要求分享她的老公。
她的大提琴作品,不知循環(huán)聽了多少遍,但聽杰奎琳,或許需要其它兩種感官才能走進她的世界——眼睛、心。至少我是這樣以為的。
深雪來了,遠遠地抱抱。
學(xué)習(xí)佳作!
喜歡這文字。
作者可是好心情文友?名字很熟悉的。
歡迎來流年!
這部電影沒看過,但絲毫不妨礙為妹妹和姐姐的經(jīng)歷和內(nèi)心痛苦而唏噓嘆惋,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講述和解讀。感謝分享精彩佳作,問好。
姐姐與妹妹,是人性的一體兩面,是一個人的本我和自我的膠合與撕裂。
評得深刻,讀得傷感。生而為人,最終必須面向:死亡和虛無。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xué)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故事里的姐妹是象征層面的父母的工具,他們看不到孩子是個完整的獨立的人,他們只能看到自己渴望的名利,并且把這個愿望寄生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是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的縮影,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個美好的愿望,但過度了,就變成了孩子的壓力源,孩子能清楚地感覺到,父母口中的愛是有條件的。
電影放大了這一點,所以才讓人更明顯地感覺到,父母并不愛孩子,而是愛孩子帶來的名利和光芒,以滿足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幻想。
他們把孩子的成就當成自己的成就,本質(zhì)上就是邊界不清。
在這種情況下,姐姐和妹妹的邊界自然不可能清楚。姐姐能把丈夫分享給妹妹,說明在心理層面,姐姐和妹妹是共生狀態(tài)。
關(guān)于天賦,這個東西怎么說呢,如果一個人在某個領(lǐng)域,努力到死都不能獲得自我價值,那估計就是說他在這個領(lǐng)域沒有天賦。如果一個人跟這個妹妹一樣,心理上并不喜歡大提琴,但是努力以后就成取得巨大的成功,那就說明,她在這個事情上很有天賦,所以支撐她走下去的不是熱愛,而是天賦,這個天賦讓她的很多能力得到了釋放,只是她自己并沒有看到自己的這種天賦,她也難以認同自己在這個方面的身份,所以這里面又涉及了自我身份認同的問題。
相比之下,姐姐的這個問題好很多。
文章說她用生命拉大提琴,這讓我想起了梵高。我非常非常喜歡梵高,是因為梵高的畫就是他的生命,他把自己對生命的熱愛放進了一朵朵黃色向日葵里面,短短的四年時間,他畫了上千張畫,尤其是在精神病院的時候,基本是他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
我覺得說他熱愛生命歌頌生命也可以,說他尋找一個自我發(fā)泄的出口也可以,總之,他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定沒有想過,這就是他活著的意義,可能對他來說,只是有一個想畫畫的念頭,所以他畫了,而他的熱情就融入了畫里。
梵高最后死于自殺,而且是自殺的時候打穿胃,然后在床上躺了兩天才死,后來才被人發(fā)現(xiàn)。在那種生命即將凋零的時候,他會想到什么,會怎么看待這個世界,沒有人知道。
但我想,不管是對梵高來說,還是對這個妹妹來說,重要的或許就是一直在尋找什么,一直在渴望什么,他們也許并沒有思考過人生的意義,活著的意義,他們只是把自己放進了作品中,所以金錢名利都不是他們的初衷,那么,被看見,被愛是創(chuàng)作的初衷嗎?也許吧。
精神分析有句說起來很悲涼的話:創(chuàng)造力是為了彌補母嬰關(guān)系的不足。 所以創(chuàng)造力強的人,強到變成梵高,變成這個妹妹這樣的人,想必在嬰兒期,都是很悲慘的。有的悲慘變成了藝術(shù),有的悲慘制造了反社會人格,還有的悲慘,帶來了嬰兒的死亡。
這確實是部值得分析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