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摘李記(散文)
????????????????????
因為口罩的原因,這兩年的出行只局限于周邊區(qū)域,在居家城市呆的時間更是長久。因此,附近的旅游景區(qū),休閑農莊等可看可玩的地方幾乎走遍了。昨夜恰逢周末,三五好友在一大排檔小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席間小潘突然說道:“明天我們去摘李吧!我一朋友,在巖垅建有一果園,今年奈李豐收,多次邀請我去玩,明天我?guī)Т蠹乙黄鹑タ纯矗粑粑迈r空氣,順便散散心吧!”“好啊,好啊”。接著微醺的酒勁大家呼和著。于是,計算人數,安排車輛,約定時間。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行云流水般走完了流程。
半夜酒醒,臨窗遠眺,初秋的微風驅散了些許夏日的燥熱,給人送來絲絲清爽。月色皓白,林道樹隨風搖曳,月光將它的影子斑駁地投射在新鋪的水泥路上,幾聲秋蟲的低鳴將深夜的靜謐拉得很長很長。凝望著天邊幾顆忽明忽暗的星星,回想起晚餐間的邀約,我揉揉太陽穴,拉上窗簾,躺回了略帶汗?jié)n的竹床。
“叮鈴鈴………叮鈴鈴………”
幾聲急促的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
一看時間,才五點。
“誰啊,這么早?”
“我,昨晚約好的,五點半去摘李,你忘了嗎?快起來,你開車到建委停車場等我們?!币宦牼褪抢蠘芳贝俣斓穆曇簟?br />
五點半,準時趕到建委停車場,大家都已經到了。其中幾個女士,大袋子小袋子準備了好多個,我和另一個男的,只是隨便拿了一個超市購物的塑料袋子?!蹦銈兏氵@么大陣仗,是去采購嗎,還是準備去把人家的奈李搞個團滅???”望著她們手中諸多的袋子,我喃喃地問道。聽我這么一問,大家都爽朗地笑了,那笑聲傳越遠,直到穿透了天邊的魚肚白。三臺車。十四人。老樂分配了車輛和人員,叮囑了幾句后說道,現在我們去接向導,大家注意安全!
“這還需要向導,不就摘了幾個李嗎?”我心里嘀咕著,因為接向導的任務落在了我的頭上。
車行至百米大道,向導早已在路邊等著了。細看向導,微胖的中年女同志,一身登山服,一頂遮陽帽,背一個竹制小背簍。我心想,這登山服是向導身份的象征吧,小背簍是對摘李活動的尊重與期待吧。我們請她坐上副駕駛位置,向李園出發(fā)了。
“不遠,水泥路,不是很平坦,彎急路窄開車小心點就沒事,不過那里的李子很多很甜。你們都帶好袋子了嗎?”向導一上車,就介紹開了!一聽向導問我們是否帶了袋子,車內又傳出一陣清脆的笑聲:帶了帶了。我心想,豈止帶了,他們帶的可是能裝天裝地的乾坤袋啊。
車里幾人隨聲回應著向導的問題,并和她親切攀談起來。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原來這向導,是去過兩次的老顧客了,并非真正的向導啊。好在她很熱心,哪個位置的李多,什么樣的李甜,都一一告訴了大家。并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涂防嗮霜??磥硭€真是一位自信周到的大姐啊。
車行出城,霞光刺破蒼穹,天邊的魚肚白,被染成了金黃色,幾朵淡淡的白云,被鑲上了金邊,此時的天空全亮了。群山,翠竹,田野,稻穗一切都是剛睡醒的樣子,輕爽而柔順??諝庵校L里彌漫著青草與野花的芬芳,原野里,山坡上透著初秋的涼快與瓜果的清香。早起的鳥兒在林間翻飛,淡淡的輕紗籠罩在山腰,晨風穿過車窗吹拂在臉上,給人送來秋日的涼爽。車里,大伙兒說著,笑著,幾多“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輕快與灑脫。
行至茶溪村,一排排竹籬笆,一垅垅蔬菜園印入眼簾。辣椒,茄子,豆角,黃瓜,西紅柿應有盡有,三角梅,凌霄花,月季,紫薇在房前屋后競相綻放。初秋的早晨爽朗而歡快,新農村的清晨美麗而溫馨。車沿溪而行,新抽的稻穗隨秋風向我們招手點頭,早出籠的水鴨在碧綠的水面劃撥出層層浪花。車里,或閉目深嗅清新空氣的,或目不暇接欣賞田園風光的,或拍照錄像記錄山川秀麗美的。只有向導不停地向我們介紹著沿途的風光和世俗人情。在她嘴里,是否有說不完的故事,有道不盡的人間冷暖!
車子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了近一個小時,突然一座高大的水渠渡槽橫跨于兩山之間,渡槽長近百米,高約三十米,槽基和渠體都長滿了野草和小樹,部分渠道表面已風化脫落,斑駁的墻面如同老人多皺的面龐,槽基上裂開的孔洞如老人深邃的眼神,見證著歷史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車從渡槽下駛過后,繼續(xù)往前行駛四五分鐘,就來到了水渠的上游,水渠里幽幽地流淌著清凌凌的溪水,水深一米左右,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搖,像是在向我們問好。此時我不由的感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設計,和無數百姓艱辛的付出,才使得這水渠至今還在發(fā)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澆灌了山兩邊上百畝的山地和下游近千畝的良田。這不是一道水渠,是一段歷史。這不是一座渡槽,是一種精神。這流淌的不僅僅是溪水,是一代人的生活與希望。這段歷史已經塵封在厚厚的磚墻之內,但那個時代精神依舊閃耀著光輝,那個時代希望已經變成了現實。
沿水渠往上,我們來到一片較為開闊的草地。向導指著右手邊的山坡說:到了,到了,我們就在這下車,我?guī)銈兩仙健N野衍囃:?,向導和大家歡呼雀躍地下了車,她們深呼一口清新的空氣,張開雙臂,令秋風吹拂,如此與大自然來了個深情的擁抱。
小潘的朋友老張,早已在這里等候我們了,和他簡單寒暄幾句后,老張說,我還有事就不陪你們了,你們自己上山摘李子吧,千萬要注意安全哦。
告別了老張,我們向奈李園進發(fā)。未曾到達溪邊,就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和“嘎……嘎……嘎……”的鴨鳴,原來老張在溪里養(yǎng)了鴨子。走上簡易的木制小橋,就能看到群鴨在溪水里追逐戲水,在水草里覓食。還時不時扎個猛子,出水后,撲騰著翅膀,向遠方跑去,濺出一串串水花,不知是被我們驚擾了,還是全然不知有生人的打擾。
“鴨子,鴨子,我們回去時買幾只吧,你們看,這鴨子養(yǎng)得多好,多肥啊,肯定好吃!”小楊看到后,興奮地大喊。
“你這個吃貨,就你會吃,這是棚鴨,人家留著下蛋的,不賣。要是賣的話,還能輪到你?”小潘接過小楊的話說道,“快點走,等下太陽出來了,曬死你?!?br />
越過小溪,是一條拳頭大小的礫石鋪成的上山小路,直通向山腰。山腳是一片貢柚園,拇指大小的綠果掛滿了枝頭,一陣風過,微垂的枝頭向我們招手,似乎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沿石路往上,來到山腰,就進入了奈李園。奈李樹修剪的很有型,樹冠控制在三米左右,雞蛋大小的奈李從齊腰處的樹干一直結到樹尖。
現在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但不要浪費了,更不能折斷樹枝哦?!毕驅г谏巾敶舐曄蛭覀兒暗健?br />
?我尋聲望去,不見向導的身影,滿眼是蔥郁的奈李樹。
此時,我完全沒有摘李的沖動,放眼望去,十幾個人,已經散布在了李園的各個位置。李園里時而樹枝亂顫,時而歡聲大笑。
“先別急著摘,反正有這么多,我先試試哪棵樹上的好吃點”,我聽到老向對老易說到。
“是啊,我也試試?!崩弦谆貞?。
“試試沒關系哦,可別像孫猴子進了蟠桃園,吃一口就丟了,浪費了可不好啊”我調侃了她們一句。
“就你能干,偷聽我們說話,你快點摘,等下,我們摘的還要你背下山哦”她倆幾乎異口同聲的回復了我。
半小時左右,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往山下運李了,紅的,白的一袋一袋,大的,小的一筐一筐。汗水濕透了衣背,笑聲充斥著整個李園。
我也摘滿了一塑料袋,沿石路向下走去。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走在這石頭鋪成的下山路上完全沒有難的感覺。原來這拳頭大小的石頭增加了摩察力,增多了著力點。不僅是走下去省力,就算挑著擔下去,也是比較輕松的。我真佩服老張的這一杰作,一條石路,一片果園,可見他的用心與智慧。
回到停車的草坪,有三五個已經摘完回來了,看著堆在路邊的袋子,我真佩服她們的行動力。想著還要幫老向哥老易背奈李下山,我又急匆匆往山上走去。
又過了大約二十分鐘,所有人員都滿載而歸了,往車上一看,奈李擠滿了后備箱。此時大伙都集中在草坪上。三五成群的談笑著,還有的在吃李的,有的在吹風的,還有的跑進溪里戲水洗臉的。看著她們,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次摘李體驗,更是一次有氧運動和久違了的身心放松。
太陽升起來了,我們也啟動車輛開始返程了。初秋的驕陽依舊如火,照的水渠,溪流波光粼粼。清晨的鄉(xiāng)村此時開始熱鬧起來了,有提著菜籃下田間擇菜的老嫗,有趕著牛羊上山的老翁,還有大清早就往溪水里撲騰的小娃娃。遠處的村落,升起了裊裊炊煙,農人們開始下地勞作了。馬路邊停放了幾輛收購水果,蔬菜的大卡車,車旁農民和老板在談論著水果的品質和蔬菜的優(yōu)劣。每當我們路過,他們都會微笑著點頭,我們也不時地按響喇叭回應著他們。車里,大伙在意猶未盡地談論著,有的在分享摘李的成果,有的在計劃著將摘的李怎么送人,送給誰。
迎著驕陽,我放慢了回家了腳步。嗅著青草的味道,聞著泥土的氣息,我的思緒飛回了童年。那是雪峰山深處的一個村落,那里有我戲水的溪流,有的摘果的園林,有喚我回家吃飯的老奶奶,還有因做錯事用竹條攆我的老爺爺。
都說人至中年,都變得沉穩(wěn)而內斂了。其實不然,任何人心中都隱藏著一顆童心。一次不經意的摘李,就能喚起我們無數的回憶,就能撥動內心深處的那跟心弦。童年回不去了,但童心依舊,爺爺奶奶見不著了,但思念仍在。
雪峰山深處的故鄉(xiāng)啊,我該常回去看看。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