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高末兒”的故事(隨筆)
“高末兒”的故事
高末兒,以前因為窮,喝不起茶葉才喝;現(xiàn)在,喝慣了好茶,想以此調劑生活。以前是為買高級茶葉到處跑,現(xiàn)在是為買高末兒到處找。
——題記
西方人稱中國是“茶葉王國”。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過日子離不開的幾件事,茶葉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它的地位可見一斑。我的生活中,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它。下面,就請您來聽聽我與茶葉的故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的溫飽還沒有解決,喝茶,對于有些人家是奢侈的行為。天津普通家庭喝茶,一般都是喝“高末兒”。那時茶葉分類:茶葉(花茶)、茶根(茶梗)和茶末兒。茶末兒就是茶莊賣完茶葉箱子里剩下的茶底子,是最低檔、最便宜的茶品,老百姓習慣稱它為“高末兒”或“高碎”。那時,家人常讓我去西北角“正興德”買茶末兒。一兩“高末兒”一毛錢,包裝紙上還蓋有價格的印章和店名。
“高末兒”物美價廉。茶葉雖然都是碎末,但是沏水出來的茶湯并不差,香氣撲鼻,價錢便宜。一個透明玻璃茶杯,舀上一小勺“高末兒”放進去,滾燙的開水一沏,登時香氣撲鼻。茶葉末泡在玻璃杯里,看著茶葉淡黃色慢慢浸出,飲一口,咂咂嘴,回味綿甜。如果不觀察,旁人分不清是茶葉還是“高末兒”。只是這種“高末兒”不像真正的茶葉那么耐泡,一般喝上三泡,最多不過四泡。
小時候,我家有一把陶瓷大茶壺,銅把雙提梁。姥姥為它縫了一個茶壺套,用以在寒冷季節(jié)保溫。每天吃過早飯,臨近中午,姥姥從茶葉罐里抓一把茶葉放進去,沏上開水,一壺茶水喝到晚上,除非來客人再續(xù)茶葉。天津人喝茶,用大杯、大碗,重在喝,不在品,重內容,輕過程,體現(xiàn)出一種灑脫豪放的性格。
我第一次給自己買的茶就是“高末兒”。1994年我從郊區(qū)調到市內高校。老處長每天兩次泡茶,總要給我一點。禁不起這種禮讓,我就決定自己備一些。一二十元一斤的買不起,可以買一二元一斤的“高末兒”。大大方方花了兩角錢,買了一包茶末兒,裝進小扁鐵盒里,放在學校辦公室能喝上幾周。
當下人們生活富裕了,喝茶的檔次提高了,品種也越來越多,也講究喝時髦的茶品。西湖龍井、黃山毛峰、金駿眉、正山小種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是天津人似乎還是鐘情于茉莉花茶。頭幾年,年邁的姐姐提起“高碎”,想嘗嘗味道。我東跑西顛走了幾家都沒有貨。小茶店不賣,利潤太低,不合算。大茶莊也不經(jīng)常有貨,需要提前電話聯(lián)系,確認有貨還得轉天排隊去買。喝慣了好茶葉,想換換口,五十元一斤“高碎”,果然不錯。
現(xiàn)在“高末兒”不好買,以前買點好茉莉花茶也同樣困難。1971年老爸患病,不思飲食,就想喝好點茶葉。母親便讓我去買10元一斤的高檔茉莉花茶。在家附近的茶店“信德齋”沒有,于是就走路到西北角的“正興德”和竹竿巷的“正興德”,沒有,又到北大關的“正興德”,也沒有,最后一直走到官銀號的“正興德”總店才買來?;丶医o老爸用蓋碗沏茶,滿屋飄香。我抿了一小口,又濃又香,很解饞。那時羊肉才七毛三一斤,一兩好茶就一元錢,有點奢侈了?,F(xiàn)在那種茶葉起碼上千元一斤,老百姓也喝得起,平常喝三五百一斤的花茶更是不在話下。
后來聽行家講,高檔的茉莉花茶是用正宗上好的茶葉嫩芽,經(jīng)過茉莉花多次熏蒸而成。幾年前外出旅游,為了答謝朋友買了一斤千多元茉莉花茶,比起“高末兒”就是上檔次。
退休前出使埃及,被告知那里沒有中國茶葉,人家每天喝咖啡,所以我?guī)Я撕脦捉锊煌贩N的茶葉。后來還讓妻子探親時帶,同事出差埃及帶,反正離不開茶葉。埃及的星級賓館也備有茶,是一種“立頓”茶包。分不同品種,有立頓紅茶、茉莉花茶、立頓綠茶。埃及的茶包,喝法與我們不同。他們喝茶如同喝咖啡,只一泡,然后就倒掉,覺得很可惜??伤洪_茶包一看,才知道其中的茶就是我們所說的茶葉末子,無論紅茶,綠茶還是茉莉花茶,喝一次就沒味了。他們看到我們喝茶的過程很好奇,但不理解,我們也不便解釋。就讓他們喝“高末兒”吧,我們繼續(xù)執(zhí)行我們喝茶的規(guī)矩。
這十年來,祖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這從人們喝茶的變化上就能得到印證。我與茶的故事,只是我對十年來變化的感慨,但這真的只是滄海之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