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綠野荒蹤 >> 短篇 >> 雜文隨筆 >> 【綠野】古往今來話時間(雜文隨筆)

編輯推薦 【綠野】古往今來話時間(雜文隨筆)


作者:洛雪 進士,6919.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867發(fā)表時間:2023-01-04 20:40:07

《時間》(1)
   “時間的感慨”:
   高爾基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朱自清《匆匆》文中說:燕子去了還會來,楊柳枯了還會綠,桃花謝了還有再開。但是,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說:“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一輩子,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時間》(2)
   “時間是感覺的度量”:
   時間是什么?是物質(zhì)的運動、及運動變化的持續(xù)性(時段)、順序性(時刻)的度量表現(xiàn)。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zhì)運動過程或事件發(fā)生過程的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感覺。時間是地球上的物質(zhì)運動位移時給人的感官而形成的一種量。
   愛因斯坦認為:“現(xiàn)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的差別只是一種錯覺”。只是人感覺物質(zhì)運動的時刻或基點不同而已。舉個例子:如果你坐在一艘高速飛船里,你的運動方向是和時間的度量方向是一致的,就會有“天上才幾日,地上已數(shù)年”的效果;如果你坐的飛船運動速度接近光速,那么,你的時間度過就接近于零……
   《時間》(3)
   “時空觀”:
   在古代,光陰表示時間。時間是人為了認識物質(zhì)運動而在自己感覺中規(guī)定的,不是本來就有的,宇宙中的“時”本來是沒有“間”(時段)的。物質(zhì)運動需要耗費“時段”,如果不把“時”分割成間(段),我們的思維就無法識別“時”。我們之所以能思考,是因為思維能對物質(zhì)世界命名,物為實,思為虛,思命物以虛名,為思所用。沒有進行分割過的“時”,無法被命名,無法進行區(qū)分,只有分割成“時和間”后,才能被思維所用,因為分割后可以命名了。比如我們把地球繞太陽一周的運動過程劃分為一年,地球自轉(zhuǎn)一圈的運動過程劃分為一日,(這里的“年”、“日”都是人在思維感覺中劃定的),這樣的劃分便于思維使用數(shù)字符號來計算。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絕對不會以地球的運動過程來分割時。所以,時間不過是人為了便于思維思考這個宇宙,而對物質(zhì)運動進行的一種劃分,是人定的規(guī)則,而并非什么自然規(guī)則。
   《時間》(4)
   “時間觀”: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時間的概念是人類認識、歸納、描述自然的結(jié)果。在古中國,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輪回。《說文解字》曰:時,四時也;《管子·山權(quán)數(shù)》說:時者,所以記歲也??梢姇r是用來描述一切運動過程的統(tǒng)一屬性的,這就是時的內(nèi)涵。后來因為研究運動過程的連續(xù)狀態(tài)和瞬時狀態(tài),其內(nèi)涵得到了最后的豐富和完善,“時間”一詞也就最后定型了。
   《時間》(5)
   “時區(qū)劃分和統(tǒng)一”:
   將全世界經(jīng)度每相隔15度劃一個區(qū)域,地球一共有24個區(qū)域。
   格林尼治是英國倫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經(jīng)度的起始點。對于世界上的重大事件,都統(tǒng)一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時間記錄下來。例如,某事件發(fā)生在格林尼治時間上午8時,中國在英國東面,北京時間比格林尼治時間早8小時,我們就立刻知道這次事情發(fā)生在相當于北京時間16時,也就是北京時間下午4時,即從東+8個時區(qū),加8個小時,這就統(tǒng)一了時間。
   《時間》(7):
   “時間單位”:
   ①“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采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并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一日分為十二時辰,始見于此。
   ②“小時”: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時辰初”、“時辰正”兩部分,就把十二時辰為二十四段了,開始稱廿四段的時辰的劃分為“小時辰”,每個“時辰”里有兩個“小時辰”,逐漸就刪繁去簡的簡稱“小時辰”為“小時”了。一天的十二個“時辰”,變?yōu)橐惶熵ニ膫€“小時”了。
   ③“刻”: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后改為96個格)。折合成現(xiàn)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于15分鐘。"百刻制"是中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
   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采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由兩部分組成:直立地上測影的標桿,叫做表;一為南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yōu)椤笆r辰計時”。使得中國古代的計時法趨于完善。
   中國古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午時三刻,按照的計時方法,就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按陰陽家說法,此時開刀問斬,陽氣最盛,死人的陰魂氣會立刻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被斬后,魂消而不得輪回,以示嚴懲。罪刑輕者,可在正午開刀行斬,讓其有微魂留下,就有了做鬼輪回的可能。
   ④“更”:
   漢代皇宮中值夜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19點—21點)為一更,亥時(21點—23點)為二更,子時(23點—1點)為三更,丑時(1點—3點)為四更,寅時(3點—5點)為五更……

共 206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雜文隨筆觀點明確,中心突出,主題鮮明,論點充足。古往今來話時間,文章從古代寫到現(xiàn)代,把時間剖析得生動詳細,讓讀者對時間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財富!感謝賜稿綠野,問好洛雪老師,祝福佳作不斷,期待更多精彩?!揪庉孄W鵡】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共 0 條 0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