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吳隱之真奇葩(隨筆)
有份高考模擬卷選了《晉書·吳隱之傳》做閱讀材料,文中的吳隱之是一個清廉的官員,也是一個極端的人,也是歷史上一個少有的奇葩。
奇葩之一是固守愚孝。吳隱之父母離世他一個勁地哭,以示孝順。《弟子規(guī)》中有言:“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薄兜茏右?guī)》的要求他不折不扣地做到了,吳隱之父親去世后,吳隱之“每號泣,行人為之流涕”,哭得路過的人皆流淚;母親死了他更是傷心欲絕,史書記載哭得雙鶴警叫,大雁都聚集起來。我很懷疑《晉書》在細節(jié)描寫上的夸大甚至虛構,這和《史記》寫劉邦“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一樣,文學氣息太濃厚而違背了常理。父母離世固然傷心,難道真的能感天動地?哭成這樣,就是天堂的父母愿意看到的?此舉真是“愚孝”。后來鄰居老太太聽到他撕心裂肺的哭聲,讓兒子韓康伯推薦吳隱之做官。當時人才選拔采用察舉制,吳隱之得到高鄰的舉薦,遂被任用為清官,而且一出仕就擔任輔國將軍功曹。俗話說“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說“吳隱之的官位——哭來的”。這多多少少讓人感覺他的孝行有博眼球、秀孝行之嫌。
奇葩之二是迂腐透頂。當官以后,皇上的賞賜俸祿吳隱之全部分給親族的人,結果冬季沒有換洗衣物,浣洗之后披著棉絮御寒,跟叫花子無二。一想起這場景,我就忍俊不禁,是不是書把這老人家讀傻了?
《管子·牧民》中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至榮辱?!眮喪ッ献右仓鲝垺爸煤惝a”,并堅定地說“人無恒產,則無恒心”。一個人基本物質需求得不到保證時,能如顏淵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畢竟是少數(shù)。連孔子都說:“富貴如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眳请[之為何這般為難自己呢?他勵志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是人敵不過欲望,還是欲望本身就難以戰(zhàn)勝?因而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苛責自己。
后來吳隱之在南方做官,夫人得了一包沉香,吳隱之見了扔在了江水里都沒讓其使用。難不成是對自己不自信?萬一用一次嘗到甜頭之后會一發(fā)不可收拾,于是決絕地采取一扔了事。我查了一下沉香,它又名“沉水香”,位列四大香料“沉檀龍麝”之首。沉香是藥材,也可泡茶、泡酒、日常佩戴、聞香等。都說“成物不可毀”,這么名貴的東西怎么能隨隨便便扔了呢?學生討論,認為這包沉香因為來路不明自己不用,可以上繳監(jiān)察御史,也可以變賣之后把錢捐給寺廟或者學堂。我覺得這主意不錯。
奇葩之三是為人苛刻。有個下屬給吳隱之進魚,經常去骨存肉,吳隱之覺著對方用心不良,居心叵測,干脆把下屬處罰免官。哎呀,真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舔溝子舔到了痔瘡上。伺候好你的衣食住行是這位下屬的職責,他可能有阿諛奉承之嫌。但吳隱之這種處理方式不近人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官場就是處理協(xié)調人與事、人與人的關系,像他這樣的官員,能把政事處理好嗎?我對他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我不禁想起了周恩來總理的一個故事。福州軍區(qū)副司令員龍飛虎因為思念老領導周恩來,就托人從福建送來了一筐桔子,并讓人捎話說請總理嘗個鮮。知道此事后,周恩來當即說:“我不要!”大家覺得這樣做有點不通人情,就勸他道:“既然已經送來了,不能再送回去?!笨偫硐肓讼氡銌柦圩佣嗌馘X一筐,在得知是25元一筐后,他馬上吩咐秘書給龍飛虎寄去50元。其實總理經常會收到一些老部下饋贈的土特產,對此他一概推辭,實在推不掉的總是按市價付錢,這次卻超出一倍,總理解釋說:“我多付錢,他以后就不會再送了?!惫?,自此以后龍飛虎再也不送東西給周恩來了。總理的處理方式既不違規(guī),也不傷對方的自尊。
奇葩之四是沒人情味。吳隱之做官的俸祿不給家里人花,女兒出嫁的時候,朋友估計那場面實在太寒磣,派了餐飲服務隊去一看,果不其然,吳隱之才派了婢女賣狗換錢辦喜事,家里此刻一派“蕭然”。為了自己所謂的清廉,把女子的婚事辦得冷清的像喪事。晉武帝陰險多疑,也不至于讓吳隱之的“家人績紡以供朝夕,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沒啥吃的兩天吃一頓飯吧?!抖Y記·大學》寫士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吳隱之作為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讓妻兒挨餓手動,其齊家的本領在哪里?他始終把個人的“清譽”擺在首位,而家人的幸福指數(shù)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殘酷不近人情的“禁欲”,是會扭曲人性的。
高中語文要求“立德樹人”,我不知道命制這套題的老師,選擇這個傳主作為素材,讓學生學習這個人身上的哪種美德。我只希望,新時代的青少年做真人,說真話,做真事。我更想不通,什么樣的文化才會孕育出這樣的人物,為保住官位和清名,不顧家人死活,且還能讓其名垂青史?
吳隱之,真奇葩!魯迅先生說:“中國只有兩個時代,坐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眳请[之大抵屬于坐穩(wěn)了奴隸的人,忍饑挨餓,死也不肯撒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