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丁香文學(xu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紅薯絲煮面(散文)

編輯推薦 【丁香】紅薯絲煮面(散文) ——父親的紅薯絲煮面


作者:西南之南 白丁,83.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255發(fā)表時間:2023-06-17 15:21:06
摘要:七十年代,農(nóng)村家庭缺乏糧食,一日三餐,紅薯和玉米粉唱主角。而父親的半盆油炒紅薯絲煮面,能讓簡陋的廚房歡騰。

【丁香】紅薯絲煮面(散文) 晚上七點多鐘的時候。天色已漸漸黑了下來,農(nóng)家的雞鴨都已進籠。我家的房子是灰瓦土墻的老房子,但也不完全是土墻。正面是土墻而后墻和左右的山墻和中間的干墻,卻是年代久遠(yuǎn)的竹編草筋泥的白石灰墻。這座房子呈倒轉(zhuǎn)的7字形。除了左邊一個大三十平方米的底矮的廚房(我們老家人稱之為灶房)外。一排大三間的正房都要比院壩高一米二左右。因此,從院壩進寬大的堂屋(大概有三十五平方左右),都要從一個兩米長三十公分寬八級的石板階梯上下。灶房是在三間正房靠左的一間,正面墻的基礎(chǔ)上搭建的,因此在院壩的左角的房檐口就明顯底矮了不少,也就是大約一米七左右高。每逢梅雨季節(jié)灶房因為房頂斜度稍微平了些都會從瓦縫隙中漏雨。天氣晴朗就不會有問題。灶房的門在靠正面墻,出門就是進堂屋石板階梯的左側(cè)面。
   晚上的灶臺是點著一盞父親用藍墨水玻璃瓶做成的煤油燈。那在夜風(fēng)中忽閃忽閃的光線不是很好,那橘紅色的光照亮整個灶房還是沒有問題的。下午放學(xué)后,我和大哥就把該準(zhǔn)備的雞,鴨,豬的飼料,比如牛皮菜(也稱厚皮菜),紅薯藤,紅薯顆粒,該切的,該宰的都弄充足了。兩個弟弟也比我只小兩歲和三歲,大哥也只比我大一歲。此時大家都在為今天晚上吃什么而發(fā)愁。家里的兩個木頭柜子和一個靠后墻的石板柜子除了半布袋玉米粉早就空了,父母親加上我們四兄弟一共六口人,吃糧早就成問題了。母親已經(jīng)愁眉苦臉好久了。當(dāng)然我們心里都十分清楚,在生產(chǎn)隊每天早出晚歸,一年忙到頭的只有父母兩人。那個時候,父親從天亮就出門,天黑才能回家。辛辛苦苦在山上的地里和山下的田間干一整天農(nóng)活只有17分工。那時的10分工只值六角五分錢。比如農(nóng)忙,從我家對面的最高的遙寶山,大梁子和茅草坡桃一擔(dān)麥子或者玉米棒子到生產(chǎn)隊的保管室大約需要40多分鐘。非常明顯的山高路遠(yuǎn),而且山路狹窄。因此,一年到頭也掙不多少工分。還因為那時的農(nóng)村又全靠天氣和工分吃飯,按勞分配。勞動力好的多分糧食,勞動力差的口糧就經(jīng)?!扒帱S不接”,也就是春秋兩季還沒到收糧的時候,家里就斷糧了。也因此年年都需要向生產(chǎn)隊借糧,到生產(chǎn)隊分糧時再從中扣除作借的部分。所以就成了年年季季借糧和倒找戶,這就是說這季生產(chǎn)隊分配糧食的時候扣除上季借的糧食還扣不夠。還需要繼續(xù)向生產(chǎn)隊里借糧食。當(dāng)然,向生產(chǎn)隊里借糧也不是簡單的事情,而且需要提前向隊委會提出申請,再通過隊委會討論,然后在全生產(chǎn)隊召開群眾大會討論通過才行。我們家也不是每次都能夠借到糧食,全生產(chǎn)隊四十四戶人家兩百多口人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也是有的,母親因為這事兒不知哭過多少回。因為孩子們小正是長身體的重要階段,沒有糧食吃肯定是不行的。
   還有,當(dāng)時的糧油,副食品等都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每年毎一個季節(jié)生產(chǎn)隊都要向人民公社的糧站,食品站,采購站上交稻谷,玉米,小麥,豌豆,胡豆,黃豆,花生,綠豆,棉花,生豬等。那都是有上交國家公糧農(nóng)稅任務(wù)的。然后,每家每戶的社員群眾生活所需要的白糖,紅糖,白酒,煤油,香煙,豬肉,布匹等等都是憑票供應(yīng)。所以光有錢還是買不到東西的。那時候我們最期待的,是家里能夠來一個重要的客人,或者是早一點逢年過節(jié),那樣的話父母親想盡辦法都會買些豬肉,掛面,白糖,冰糖,豆腐,白酒等緊缺物品回家。再加上自家菜園地里的蔥蔥,蒜苗,芹菜等蔬菜也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們幾弟兄嚴(yán)重缺乏油水的胃也好潤滑潤滑了。那時候家里的雞鴨和雞蛋,是要拿去公社的街上賣錢為我們兄弟四個準(zhǔn)備書本費和學(xué)費的,只有過生日的時候運氣好才能有兩個煮雞蛋吃。平時父親經(jīng)常鼓勵我們放學(xué)以后帶上兄弟去房前屋后,田埂土坡割些青草交到產(chǎn)生隊里積青肥,一是能參加勞動鍛煉,二是以少存多能夠為家掙一點工分。農(nóng)忙收割季節(jié)背上竹背篼去山上地里撿拾麥穗,下田里撿拾稻穗交給生產(chǎn)隊也可以掙些工分。從小學(xué)習(xí)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好習(xí)慣好作風(fēng)。
   父親是六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在我們家鄉(xiāng)算是屈指可數(shù)的文化人。他當(dāng)過小學(xué)教師,當(dā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生產(chǎn)隊會計。會織毛衣,會做布鞋,我們?nèi)胰说牟夹旧隙际歉赣H在夜深人靜時,在煤油燈下打著算盤把生產(chǎn)隊的帳目算完了之后。才一針一線做出來的。黑色燈芯絨的鞋面兩邊有松緊布的那種,千層底的鞋底,穿在腳上又溫暖又好看,又遇下雨或者早晨有露水的天氣我們都舍不得穿,等到了學(xué)校和路上干燥了才從書包的塑料口袋里拿出來穿上。父親是個非常樂觀的人,也是非常聰明和能干的人。他從不抽煙喝酒,但喜歡做飯炒菜做家務(wù)。前面說到一家人正在為今晚吃什么而發(fā)愁時,父親卻笑嘻嘻進入灶房。父親有一米七的個頭,穿一件白布襯衣,偏瘦,精神飽滿,他進灶房先是用水瓢淘半瓢水倒在大鐵鍋里,再用竹刷把刷干凈鍋,對大哥說;“老大去削五個稍大一點的紅薯,洗干凈拿來”。九歲的大哥做事快捷,三下五除二,不一會兒就用那只紅花的搪瓷盆端著紅薯進來了。三弟和四弟經(jīng)常為頓頓吃紅薯湯,玉米糊糊哭泣,這時候卻很乖地在灶膛前用麥草和胡豆桿燒火,父親很快切好了半盆紅薯絲,找來二兩菜籽倒入鍋中。鍋中馬上飄蕩出刺鼻的香味兒,父親再放入適當(dāng)鹽,倒入紅薯絲,炒出回甜味兒滲水,蓋上那只棗紅色的瓦鍋蓋,等鍋是的水開沸后又放入了七八兩掛面。我也當(dāng)然知道,那些掛面是從隔壁二奶奶家借來的。等鍋里的紅薯絲掛面香氣再次飄香時,一盆味道絕美的晚餐就出鍋了,再加上大哥從自家菜園地掐回的小半把香蔥切成的蔥花。我們這間十分簡陋的灶房頓時就沸騰了,這場景真的要勝過年夜飯。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220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七十年代,農(nóng)村家庭缺乏糧食,一日三餐,紅薯和玉米粉唱主角。作者的家里人多勞少,糧食更是缺之又缺,常常向生產(chǎn)隊借糧。而父親的半盆油炒紅薯絲煮面,能讓簡陋的廚房歡騰。在作者的記憶里,油炒紅薯絲煮面比如今的滿漢全席都吃的香甜。作者的散文語言老練富有情感,讓讀者記憶猶新!感謝投稿丁香,力薦閱讀?!径∠?編輯 為文學(xué)打工】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為文學(xué)打工        2023-06-17 15:23:43
  感謝投稿丁香,奉茶問安!
回復(fù)1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7 17:22:00
  謝謝為文學(xué)打工老師編輯文稿,辛苦了,下午問個好!
2 樓        文友:晚秋楓葉        2023-06-17 15:42:05
  感謝西南老師投稿丁香。一篇年代感很強的散文,老師文字功底深厚,語言樸實,行文流暢,文章可讀感強,引人入勝。創(chuàng)作辛苦,敬茶問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回復(fù)2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7 17:26:13
  謝謝文友晚秋楓葉評帖,問好文友!
3 樓        文友:晚秋楓葉        2023-06-17 15:44:04
  謝謝為文學(xué)打工老師及時編輯,今天稿子多,辛苦了!敬茶問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回復(fù)3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7 17:28:31
  謝謝晚秋楓葉評論,問好文友!
4 樓        文友:閏土        2023-06-17 18:59:06
  寫的好,把農(nóng)村七八十年代窮苦的生活寫絕了,地里打不下糧食,還要交公購糧,還要養(yǎng)家糊口,一家六口人,少吃缺穿。全文緊扣主題,畫面感很強,語言細(xì)膩。感謝投稿丁香,支持丁香。
5 樓        文友:閏土        2023-06-17 19:00:32
  謝謝為文學(xué)打工傾情編輯,編按寫的好,有獨到之處,繼續(xù)努力,加油。
6 樓        文友:閏土        2023-06-17 19:03:36
  紅薯絲煮面,我還真沒有吃過,看到作者的描寫,口水都下來了,是作者的文筆好,更是紅薯絲煮面好。
回復(fù)6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8 08:41:21
  謝謝閏土老師評論,遙問老師安好!
7 樓        文友:嬌嬌        2023-06-18 07:26:34
  好文章!支持一下!
嬌嬌
回復(fù)7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8 08:43:23
  謝謝嬌嬌評點,問好老師!
8 樓        文友:巧眉        2023-06-24 00:56:00
  一篇深動的文章,把七十年代 鄉(xiāng)村的經(jīng)歷細(xì)膩的表達出來,很有鑒賞價值,值得品讀。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回復(fù)8 樓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24 12:20:08
  謝謝巧眉評論作品,敬茶問好老師!
共 8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