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齊魯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齊魯·愛】趕海(散文)

編輯推薦 【齊魯·愛】趕海(散文)


作者:朱文朝 白丁,68.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332發(fā)表時間:2023-06-19 21:46:14


  
   趕海,在我們臺州俗稱“討小?!保步小摆s潮落水”。在物質(zhì)匱乏年代,“討小海”這種活,是生活在海邊的小戶人家用來補貼家用或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說句實話,“討小?!边@個詞用得真的蠻形象的:帶上一個篾籮或岙兜、一小捆稻草,再加上光光的一個人——真的不用花多大成本就可以向大海討生活了。如果非要說什么大的投資,那就是技術(shù)活好的玩家的事了。
   他們一般都是事先按照想要獲取的魚獲來選擇工具的。而這些工具,無非是一只大篾籮再加上蟹鉤或兜網(wǎng)、彈湖(跳跳魚)釣、蛤蜊耙等東西。至于泥艋這種“高檔”配置,在“討小?!边@個詞語還在民間盛行的那個年代,大多數(shù)靠“討小海”生存的人家是根本配置不起的。
   ?“討小?!睍r,必須選在潮水退去,露出灘涂的時間段內(nèi)進行。而每天潮汐的時間卻不是固定不變的?!俺醢素ト硐计健薄ⅰ笆ωテ?,潮平日頭出”、“廿九、十四,進洞黑”、“屋里斷料料,二十夜潮勿用討……”。這些經(jīng)過歲月沉積得出來的“口訣”,就成了“討小?!比藥浊陙砭椭展庥嬎銤q潮落潮的法寶。幾乎每個“討”過幾次“小?!钡娜耍紩成蠋拙?。
   我的老家是在臺州的黃瑯島,據(jù)說很早之前,黃瑯是四面環(huán)海的孤島,后來經(jīng)過圍墾,主島才得以跟陸地連通。我少年時的黃瑯島(主島),是三面環(huán)海的半島。那時,只要在海堤上一站,展現(xiàn)眼前的便是一望無際的灘涂和一片碧綠的大米草。海風夾雜著海草的清香和海腥味迎面而來,讓人頓時心潮澎湃、心曠神怡。
   在八十年代前,生活在海邊的小戶人家,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討小?!钡慕?jīng)歷。當然,我也不例外。我記得那時“討小?!钡娜硕紩s在潮水將退未退時到海堤上等候,不管嚴冬酷暑,還是半夜三更。他們一般都穿著破舊的衣服,趿一雙破舊鞋子,腰束雨衣。隨著潮水的退去,他們把鞋往海堤上的巖縫一塞,然后卷起褲管,小心翼翼的踩著堤岸邊的巖石、貝殼走向灘涂。當然,好一點的鞋,他們都會選擇綁在腰間帶走。
   “討小?!边@行當中,最辛苦的,應(yīng)該是搞兜網(wǎng)的人了。他們站在齊腰深的海水里把網(wǎng)張開,跟著海水的漲落,推動網(wǎng)具四處推走兜撈。這是一少部分體力好的人愿意干的活。
   隨著潮水退走,首先露出來的是一片大米草的世界。
   這里的灘涂是半硬化的,表層是混合海草腐質(zhì)的黑黑泥漿。腳踩下去,最多只能陷下一個腳掌。在這里行走,腳心會被大米草的葉尖刺得發(fā)癢發(fā)痛。當然,如果你是長期“討小海”或長期赤腳走路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有海草的世界,各種浮游生物或蚊蠅等昆蟲也特別的多。這里的海洋淺生生物種類也特別多。
   草叢間和裸露的地塊上,總會一大堆紅腳蟹、青緣蟹、青蟹、跳跳魚等能夠說得出名字和許多無法說得出名字的物種。海草底下的沙蠶,也是很值錢的好東西。
   這里是鉤蟹、抓青蟹、挖沙蠶的好地方。
   灘涂上的蟹是很有趣的。它們先探頭探腦在圓圓的洞口高豎兩只細長的雙眼朝四周張望一番,如果感覺沒有危險,就馬上飛快鉆出。然后它們或是為了爭奪領(lǐng)地相互追逐;或是兩只大螯輪番上陣,如兩只靈動的刀叉,不停的鏟挖泥皮往嘴里送。樣子甚是讓人忍俊不禁。
   跳跳魚也不甘寂寞,它們扭動著身子,劃動雙鰭在草叢里、蟹群間東奔西逐,甚至相互打斗。有時,會把正在進食、爭奪領(lǐng)地的螃蟹們搞得雞飛狗跳。
   此時,也是海鳥掠食的好機會。
   你別以為這些蟹、跳跳魚傻傻的可愛,其實它們的警惕性可高著呢。它們不管是在進食還是在圈地盤,都會豎起或鼓突雙眼,警惕四周空域,其狀如同覓食的野兔。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撒開腳丫,發(fā)瘋似的一窩風地望最近的洞里鉆,根本不管這個洞是不是屬于自己的。此時,如果一個蟹洞里鉆進兩只、三只蟹是不值得奇怪的事,甚至有鉆進跳跳魚的可能。更滑稽的是:有時會碰巧兩只蟹同一時刻擠向一個洞口,它們互不相讓,造成進又進不得進、退又退不得退,擺在那里等死的局面。
   海草世界的洞穴中,除蟹洞、跳跳魚洞、少量的蟶子洞外,還有許多不知名淺海生物打的洞。有些洞的洞口邊,會被故意圍上一圈模樣各異的“圍墻”,好像是在擺顯或說明住在這個洞穴里的主人身份尊貴。
   紅腳蟹和青緣蟹的洞是圓圓的,深淺不一,深的足足有一個成年人手臂長度這么深。如沒有蟹鉤,徒手抓蟹的話,是要把五指聚攏成雞嘴狀,再用力擠進洞里去抓的。
   這些蟹洞,一般情況下都是“單門獨戶”,但有的也會打偏,導(dǎo)致跟別的蟹洞交叉。如果你徒手在這種蟹洞抓蟹,說不定會有泥水從旁邊的洞口像水箭似的被擠壓出來,搞得你滿頭滿臉咸咸的泥水,讓你睜不開眼。?
   在沒被蟹拋棄的蟹洞里抓蟹,一個洞一個準。有時,會一個洞抓出三、四只紅腳蟹或青緣蟹。在抓蟹的過程中,只要你速度夠快,是不會被蟹螯咬住的。
   跳跳魚的洞,是四通八達的,可謂是狡兔三窩。這可能是跳跳魚的智力比蟹要發(fā)達的吧?總之,你在抓蟹時如果選錯了洞,去跳跳魚的洞中抓,搞不好是會什么都抓不著的,還可能弄得滿頭滿臉的泥水。
   雖然,我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海邊人,卻笨得不會使用諸如蟹鉤之類的工具,而且還根本分不清的這些圓圓的洞里究竟藏著什么,也分不清哪個洞有里蟹哪個洞是被廢棄了的。故此,我在捉蟹時,經(jīng)常好幾次出擊,都一無所獲。而且我很少抓青緣蟹,因為如被它們的螯咬住,一般都會被咬破手皮的。相對來說,抓紅腳蟹會好一些,即使被它的螯夾住,它都會選擇棄螯逃生,是故雖然有點痛,但還在可以忍受范圍。還有,最重要的是破皮出血的情況很少見。
   這塊海域,是鉤蟹高手競技的場所。你看他們,帶著一塊冷飯團、一瓶用二鍋頭酒瓶裝的白開水、一手提一只大篾籮、一手捏一枚蟹鉤,雙眼緊盯地面蟹洞,動作神定氣閑。一個潮汛,運氣好的話,就能鉤到三、四十斤的青緣蟹。
   海草區(qū)內(nèi)還分布著星羅棋布的大小不一的水洼和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瀝溝。
   這些水洼和瀝溝,是大部分“討小海”人的天堂,里面除了生活著一些沒有來得及隨潮水退走的鯔魚、三棱魚及一些小魚小蝦外,最主要的是有一種海味珍品——青蟹。
   可能是因為海草區(qū)比較適應(yīng)青蟹雜食性的特性,而且食物源也比較豐富;也可能是這些水洼容易積蓄淡水,很適宜青蟹蛻殼時所需的環(huán)境,故這里的青蟹特別的多。
   抓青蟹是膽子大的技巧活,不是一般人都可以隨便抓的。就像我——人家一看到青蟹就興奮得眼睛發(fā)紅,追著青蟹跑。我一看到青蟹揮舞著那兩只大螯,身子就會簌簌發(fā)抖,然后被青蟹追著跑。
   我怕青蟹是有理由的:有個傳說是,在某年某月,外地有個“討小?!钡娜?,碰巧看見一只兩斤差不多重的公青蟹,在抓捕的時候,不小心被蟹螯夾住一只手指。這個人疼痛難忍,就用“討小海”人常用的辦法,試著用牙齒去咬碎夾住手指的蟹螯。可誰知,這只蟹伸過另一只蟹螯,夾住這個人的喉嚨管。
   要知道,野生公青蟹的攻擊力是特別的強,力量也特別大。如果一只八兩以上的野生公青蟹,它一只大鰲揮舞起來,沒有幾十斤力道,是根本壓不住的。一只兩斤來重的野生公青蟹,它大螯在沒有損傷的情況下,可以輕松的切斷小木棒,甚至是人的指關(guān)節(jié)。至于人身上比較脆弱的喉管,在這種大螯盡力的攻擊下,其結(jié)果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我也不是一味怕青蟹的,如果讓我碰巧遇到那種剛剛蛻殼或半硬殼時青蟹,作為欺軟怕硬的我,那就當仁不讓了。
   剛蛻殼的青蟹,是海鮮珍品中的珍品,味道特別鮮美。更何況,此時的它們,似一塊豆腐般任你把捏,任你予取予奪。試想,這種瞎眼貓碰著死老鼠的好運,誰會放棄呢?
   在灘涂上生活的青蟹,除了一小部分打洞穴居,大多數(shù)都是在水洼里把身子往淤泥中一坐,搞出一個小窩與背殼相平,然后把身子埋進去,背上蓋一層薄薄的泥漿;兩只豎眼高高豎起,警惕注視外界;嘴里不停的往外吐水,恰似一個小型的涌泉。
   青蟹的洞,是扁圓型的,恰似蛇洞。這些洞,一般斜向三、四十度角打的,都很深,大多超過成年人手臂的長度。特別是打在瀝溝溝壁的那些青蟹洞,尤其的深。
   為了捕獲這些蟹,往往需要把洞口的泥挖開好多。這些洞穴里的蟹,也特別的兇,只有那些不怕被青蟹咬得皮開肉綻的主,才會去搞的。對于居住在此類洞穴里的青蟹,我的膽子,直接槍斃了我所有的念想。
   “討小?!钡娜酥校幸粠褪菍iT弄青蟹的,他們對其它的魚獲根本看不上眼,就像玩“詩”中的一部分人。
   灘涂是呈梯階狀展開的。越接近低潮水際,地勢越低。灘涂整體呈明顯的西高東低走勢。
   通常情況下,大米草生長區(qū)域是最靠近海岸線的,一般寬幅達三、四百米。如果地勢適宜,有的甚至可達一、二公里。
   離開海草區(qū),地勢就會有個明顯的下降過程。這片灘涂傾斜也比較明顯。
   這里是復(fù)雜的區(qū)域,泥質(zhì)松軟不一:有幾處稍微突出點的地塊,硬滑得和磨刀石一樣,假如你腳上帶水或這些地塊表面有點濕,走在上面,搞不好就有滑倒的可能,而且,這種下場是很狼狽的;有幾處軟的地塊,可以陷到腳踝以上;有幾處地塊,卻是上硬下軟的。人走在上面,好像踩在彈簧上一樣,“吱吱”有聲,還時不時在某個洞穴里噴出一股水箭。
   這片區(qū)域的寬幅一般在四、五百米。在這片灘涂上布滿密密麻麻、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洞穴。
   這里是幼蟹的天堂。豌豆瓣大小的蟹苗像圍棋盤上的棋子,東一堆,西一堆。
   它們有的不停揮舞細小透白的蟹螯鏟食泥皮;有的追逐嬉鬧玩得不亦樂乎?!鼈兛赡苁沁^于年少的緣故吧?對迫在眉睫的海鳥,它們好像是不識其中的厲害,致使許多的玩伴,就在眼皮子底下,眨眼間成了小型海鳥腹中的冤魂。
   跳跳魚在這里也擁有一片天空。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幼蟹,真是它們理想的獵狩之物。所以,這片海域,也是釣跳跳魚的好地方。
   釣跳跳魚的人,雙手執(zhí)一根釣竿?;蚴茄g綁著篾籮,褲管高卷,屏聲息氣,雙腳慢慢前探,輕輕落落腳,盡量不發(fā)出絲毫聲音;或是操一艘泥艋,單膝跪在泥艋上,一腳輕輕劃動。
   他們目光專注灘涂上警惕性奇高的跳跳魚,瞅準機會,雙臂輕巧的用力一揮,三米多長的釣線“咻”的一聲,在空中劃出一個優(yōu)美的半圓,巧巧的、輕輕的落在遠處一條有點發(fā)傻的跳跳魚的不遠處。然后,輕巧把動釣竿,拖動釣線讓釣鉤慢慢靠近跳跳魚,在釣鉤靠近跳跳魚三、四厘米處,猛的把釣竿一壓一拉,釣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滑向跳跳魚。而后釣線牽動釣鉤,一個優(yōu)美的回蕩,轉(zhuǎn)回到釣魚人身前。
   整個動作猶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把握在厘毫之間。
   釣跳跳魚完全是技術(shù)活,猶如武林高手,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開的。就單單憑那個屏聲息氣的勁,就足夠淘汰絕大多數(shù)的人,更何況還要一動不動的忍受日曝冰凍雨涮。
   這塊區(qū)域同時也是搞蛤蜊的好地方。在這片區(qū)域,只要你有力氣如耙田般揮動蛤蜊耙,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收入。
   走過這片區(qū)域,地勢又一次明顯的下降過程,傾斜的坡度卻稍有微緩,并直抵低潮時的水際。
   這是一個淤泥區(qū),深的可以陷下整個小腿,直達膝蓋。最淺的也能沒下半個小腿。上面生活的海洋淺生生物也很多,但以沙蟹、蟶子、泥螺、黑香螺、血蚶為主。
   沙蟹的洞不像生活在高坡區(qū)域的紅腳蟹、青緣蟹那樣把洞打成幾乎垂直狀。這些洞大多數(shù)是呈二、三十度角斜斜打著,而且洞也不深。再加上沙蟹是一種笨笨的蟹,蟹螯生得細小脆弱,攻擊力可以忽略不計。抓蟹的人,只要在洞口朝向的反方向,對準離洞口二十公分的地方,用腳尖斜鏟,便可封住洞穴通道,然后并指對準洞穴一扣,準能扣出蟹來。一個洞中,有兩三只蟹也很是經(jīng)常的事。
   捉沙蟹、蟶子、泥螺、血蚶……,是一種技術(shù)低下、不需要花費多大體力、沒有皮開肉綻之虞的活。“討小?!钡娜硕紩x擇時節(jié)在這片區(qū)域里討生活。
   作為業(yè)余的笨拙的我,每次出來“討小海”,這片灘涂必定是我的主戰(zhàn)場。
   其實,細雨蒙蒙的天氣,是最適宜“討小?!钡摹_@種天氣,青蟹、跳跳魚、泥螺……都喜歡出來活動。人在“討小?!睍r,也不會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傷。特別在酷暑時那種上烤下蒸的環(huán)境。
   少時的我,因為手腳笨拙,根本不適合以“討小?!边@種行當作為未來日子的基點。我家里的人也幾乎和我差不多的笨。
   我們?nèi)ァ坝懶『!?,是作為臨時性補給食物上蛋白質(zhì)的短缺。
   那時候,瘦弱的我,總是隔三差五的、屁顛屁顛的提著小岙兜跟在幾位哥哥后面,光著腳丫,冒著硌腳的石子路,一蹦一跳的步行四、五里路去位于主島西北片的灘涂區(qū)“討小?!薄km然這一去一回的路上,很有可能被突出的石塊磕破腳趾,但灘涂上那種趣味橫生的樂趣,總比枯燥的打豬草更有吸引力。

共 6433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讀這篇文章,給小編耳目一新的感覺??赡苁且驗樾【幧L生活在內(nèi)地的緣故,對于大海邊生活的人們狀態(tài)一無所知。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過作者的講述,讓我們了解到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就靠“吃?!?。而作者講述的“討小海”就是海邊人賴以生活的方式了。對于作者稱呼的“討小?!毕嘈藕芏嗳硕紩活^霧水,不理解也不了解。小編讀完此文才明白,通俗易懂點解釋,作者提到的“討小海”就是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逮魚工具,在等潮水退去時,在露出的灘涂上抓捕留下來的那些各種海生物。看似簡單的“討小?!?,卻需要智慧和經(jīng)驗,而在“討小?!钡倪^程中,有著無窮無盡的樂趣。作者鉤蟹、抓青蟹、挖沙蠶還有釣跳跳魚等等,這些過程和場景的敘述和呈現(xiàn)都非常的細致細膩,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刺激和快樂?!坝懶『!钡哪切┥顣r光是一個時代的鮮明標記,令人無限觸懷和懷念。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當年的滄海桑田在轟鳴的現(xiàn)代化機械面前消失了,當年的海邊留下了現(xiàn)代人的人工烙印,原始的海灘沒有了。而“討小?!钡墓适乱仓荒芰粼谟洃浿辛?,文末作者提出的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yōu)榱俗非蠼?jīng)濟發(fā)展,卻犧牲了環(huán)境的純凈,是不是可悲可嘆呢?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文字,寫得豐盈飽滿,具有很厚重的生活氣息令人感懷和回味。佳作推薦賞閱。【編輯:葉華君】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葉華君        2023-06-19 21:49:07
  感謝作者傾情賜稿,文章給小編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沖擊。通過作者對于“討小海”往事的敘述,讓我們真切了解到海邊捉各種海生物的樂趣,作品生活氣息和韻味十足,值得一品。
葉華君,成都市作協(xié)會員,東部新區(qū)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工,我有一顆善感而質(zhì)樸的心,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的親人!QQ1052430610
回復(fù)1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08:19:49
  謝謝老師您的抬愛和鼓勵。
2 樓        文友:葉華君        2023-06-19 21:52:27
  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發(fā)展,很多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遭到了破壞,的確令人扼腕和痛惜。讀這篇文章讓聯(lián)想到鄧超主演的電影《美人魚》。我們不能破壞我們的地球,因為破壞了它,就會反噬我們,到頭來是自食其果。
葉華君,成都市作協(xié)會員,東部新區(qū)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工,我有一顆善感而質(zhì)樸的心,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的親人!QQ1052430610
回復(fù)2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08:23:42
  謝謝老師您的點評,感激!大海是托起我“夢”的地方?,F(xiàn)在,我雖然移居市里,但對大海的情感,少年時的歲月,總是無法釋懷。感激您您的抬愛和點評
3 樓        文友:失落的草帽        2023-06-19 23:30:06
  如此真實的生活細節(jié),讓人感受到了曾經(jīng)的美好,也讓人對現(xiàn)實生活感到惋惜。非常棒的散文。問好老師。祝創(chuàng)造愉快!
詩歌要有趣、有品、有愛。
回復(fù)3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08:25:30
  謝謝老師您的鼓勵和支持,祈望老師您方便的時候能夠多多的給予批評指正,以促使我進步,。
4 樓        文友:綠葉紅了        2023-06-20 07:37:39
  散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帶著生活的情趣,每一個場景,都能讓我融入其中。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匆忙的人生旅程,多么需要有一塊心靈圣地,放下身上的負擔,在這里放飛馳騁,收獲一份簡單的幸福,而老師的文,恰好提供了這塊圣地。這塊地離人們很近但似乎又很遠……
文學(xué)的道路上,虛心的學(xué)習,永無止境的冒險。
回復(fù)4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08:31:00
  感激老師您的鼓勵
5 樓        文友:綠葉紅了        2023-06-20 07:39:52
  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其實文章中有許多場景的細節(jié)描寫,透著生活的智慧,在享受一份愉悅的同時,也啟迪心靈!
文學(xué)的道路上,虛心的學(xué)習,永無止境的冒險。
回復(fù)5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08:36:59
  感激老師您的鼓勵!我現(xiàn)在移居城市,雖然離“海”有點遠,但少時的記憶,總是有無抹去的感覺”
6 樓        文友:宇藍        2023-06-20 11:27:11
  在熱浪襲人的這個季節(jié),讀老師的文就如一縷夾帶了涼爽爽的清風,緩緩襲來,帶走塵世間的浮華。在貧乏年代里留下一串串歡欣腳印,烙跡深深。挖掘出藏于心間的那一抹難以忘卻的美好。點贊,學(xué)習。
回復(fù)6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11:31:28
  謝謝老師您的鼓勵和支持,感激!也祈望老師您方便的時候給予多多指點斧正,以促使我進步!
7 樓        文友:美雪飄香        2023-06-20 14:53:53
  非常靈動的散文語言,美好的記憶躍然紙上,欣賞老師作品!
回復(fù)7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0 15:11:41
  謝謝老師您的鼓勵!祈望老師您方便時候給予多多督促和賜教
回復(fù)7 樓        文友:朱文朝        2023-06-22 09:20:23
  感激老師您的鼓勵????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