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綠野荒蹤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綠野征文“春華秋實”】鯉魚的榮耀和悲哀(散文)

編輯推薦 【綠野征文“春華秋實”】鯉魚的榮耀和悲哀(散文)


作者:一漁夫 探花,15174.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508發(fā)表時間:2023-09-27 06:58:14

提到鯉魚,別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但了解鯉魚原產(chǎn)地,還有鯉魚的分布和養(yǎng)殖,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鯉魚原是生活在中亞細亞平原的湖泊,或水流比較平緩的江河里一種野生淡水魚。也是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養(yǎng)殖歷史最悠久,產(chǎn)量最高的魚種之一。地球諸多江河及淡水湖泊中大約生活近三千種鯉屬魚類。除了鯉魚以外,還有鳡、鳊、鰱、鯽、鳑等幾十種均屬于鯉類。像經(jīng)常有報道說:美國亞洲鯉魚成災。這里所說的亞洲鯉魚,其實不是中國人所說的“鯉魚”,而是廣義“鯉魚”。其中包括鱤、鳊、鰱、鯽等足多鐘魚類。由于水質(zhì)不同,水溫相異,生活在不同水域的鯉魚有著一定差異,不僅顏色有所區(qū)別,個頭和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僅以黑龍江中下游出產(chǎn)的野生鯉魚為例,不僅有顏色炭黑的黑龍江鯉魚和土黃色的鯉魚,還有顏色淺淡色的紅尾巴稍松花江鯉魚。此外還有一種長著小腦袋、粗壯身材的羅鍋鯉魚。其中最大個體可達到近百斤,而體重最小的鯉魚還不到一兩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剛開江時,漁民頂凌下江撒網(wǎng)捕魚。等他們劃船歸來時,十幾斤、二三十斤重的鯉魚已經(jīng)裝滿倉了。不要以為黑龍江鯉魚都長得特別大,那里還有一種叫“山鯉子”的魚,成魚也不過二三兩,長到四兩半斤重的,已是鳳毛麟角了。其實“山鯉子”,并不是真正的鯉魚,不過像鯉魚而已的一種魚罷了。山鯉子,學名東北鳈,屬鯉形目,鯉科,而像這樣的鯉科魚中個頭最小的,還不是“山鯉子”,鳑比鳈小多了,最大也不到一兩左右。眾所周知,所有鯉魚都長有漂亮的鱗,古代許多文學作品中都喜歡用“金翅金鱗”一詞來形容鯉魚。而黃河上游及青海湖卻生活著一種叫“裸鯉”的無鱗鯉魚。只是它的鱗已經(jīng)退化了,可見并不是所有鯉魚身上都長有鱗甲,起碼“裸鯉”就是一種無鱗鯉魚,自然無法用“金翅金鱗”來加以形容了。據(jù)說把裸鯉和普通鯉魚雜交后,便成為后來養(yǎng)魚人最喜歡飼養(yǎng)的肉味鮮美的“三道鱗”鯉魚了。其實,三道鱗是從原西德引進的品種,經(jīng)過黑龍江水產(chǎn)研究所二十多年系統(tǒng)選育,已選育出三道鱗是適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養(yǎng)殖的德國鏡鯉選育系。提到鯉魚,自然聯(lián)想到我國古代四大名魚之一“黃河鯉魚”。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人對黃河鯉魚已是備加贊賞。為什么“黃河鯉魚”沒有出現(xiàn)在黑龍江,也沒有出現(xiàn)其他省份,唯獨出產(chǎn)在河南呢?其中不僅和鯉魚的產(chǎn)地有著直接關系,還有著重要文化和人文因素。途徑河南的黃河河床不僅特別寬闊,而且夏日雨水偏多,餌料豐富,加致從黃土高原沖刷來大量的樹葉、草子和蟲皮,以及黃土中富有有機質(zhì)和微生物在那里聚集沉淀,成為“黃河鯉魚”攝取天然餌料極好地方,才有了“瓜熟魚肥”之說。此外“黃河鯉魚”還和當?shù)貧v史傳統(tǒng)名菜有著直接關系,相得益彰,使之更加名聲遠揚了。此外,河南還是華夏文明發(fā)祥地之一,而且中國八大古都中,僅河南就占有四個(鄭州、洛陽、開封和安陽),曾是那是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有著濃厚的人文環(huán)境。古都汴梁(今開封)有兩道歷史傳統(tǒng)名菜:一曰“龍須面熘鯉魚”,一道是“糖醋熘鯉魚”。兩道魚肴風味獨特,遠近聞名。據(jù)說“龍須面熘鯉魚”,是宋朝皇室宴請群臣和舉辦大型喜慶宴會烹制的一道佳肴,由龍須面及新鮮鯉魚合烹而成,蓬松酥酸,味道鮮美。而“糖醋熘鯉魚”色澤鮮紅明亮,甜中透酸,微有咸味兒,十分可口。傳說這道菜是慈禧避八國聯(lián)軍之難,躲避到河南,品嘗這道菜后,大加贊賞?!袄戏馉敗辟澷p不絕的佳肴,自然身價百倍,才成為河南的一道珍饈。盡管黑龍江出產(chǎn)肥美的大鯉魚,但那里地域偏遠,人煙稀少而寒冷,即使具有那樣美佳肴,也流傳不出去,只能坐在各家的炕頭上,獨酌獨品了。
   鯉魚原產(chǎn)于中亞細亞,后經(jīng)我國傳到朝鮮、日本,再后來陸續(xù)傳到歐洲、美洲和澳洲。由于鯉魚適應性非常強,體溫能依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各種環(huán)境中幾乎都能生存下去,不僅能在結冰的池水里安全越冬,還能在炎熱的赤道地區(qū)飼養(yǎng)。迄今鯉魚已經(jīng)遍及世界各地,成為一種世界性養(yǎng)殖魚,也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被飼養(yǎng)的魚。我國很早就開始喂養(yǎng)鯉魚了。據(jù)《詩經(jīng)》里記載,兩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西伯周文王已經(jīng)鑿池養(yǎng)鯉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竭力主張發(fā)展池塘養(yǎng)鯉業(yè),認為:“蓄養(yǎng)三年,其利可以至千萬越國當盈”。而到了周朝,鯉魚已經(jīng)成為最名貴的食品之一。孔子的兒子出生后,魯昭公賜孔子一尾鯉魚。為感激君主賞賜,孔子為其子取名:鯉,字伯魚。到了漢代,池塘養(yǎng)鯉已十分盛行,從皇室到地主都經(jīng)營養(yǎng)鯉業(yè),并從自給性逐步發(fā)展至商品性生產(chǎn)。到了唐代,鯉魚的身份更是身價百倍,顯赫一時。因為當朝皇帝是李氏家族,而“鯉”與“李”又是同音,愛屋及烏的鯉魚也躍上了龍門,成了皇族象征,連朝廷使用的憑信——符,也刻成鯉魚形狀?;实郯氧庺~形佩符賞賜給大臣們,用以顯示其尊榮。據(jù)說當時因為“鯉”字和皇族姓同音,于是乎“養(yǎng)鯉”、“捕鯉”、“賣鯉”、“食鯉”、“殺鯉”等都成為當時大忌,違者必處以重罰,甚至有被砍頭處死之虞。因此在唐代三百余年間,養(yǎng)魚戶只好另覓養(yǎng)殖對象,并逐漸發(fā)現(xiàn)最理想的養(yǎng)殖魚類——青、草、鏈、鳙“四大家魚”,并傳承下來唐代以后,雖然恢復了養(yǎng)鯉業(yè)。由于鯉魚生長比較緩慢,只能屈居配角,被排除在“四大家魚”之外。這也是為什么鯉魚是被馴化最早的魚種,卻偏偏沒有列入“四大家魚”的原因。盡管這樣,兩千多年來,鯉魚依舊被視為上品魚。清同治年間,《江夏縣志》記載:武昌黃鴿礬頭出產(chǎn)的鯉魚,味獨鮮美,立冬后腌魚者爭購之,他省呼之曰楚魚。黃淮一帶更有無鯉不成席的諺語。古人還把鯉魚當作書信的代用品,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詩句。至今民間依舊留著逢年過節(jié)、拜訪親友送鯉魚的風俗。在人們的心目中,鯉魚不僅是勤勞、善良、堅貞、吉祥的象征,還是一種圖騰。而把鯉魚示為吉慶有余的年畫,更是比比皆是,如楊柳青年畫中幾乎都畫有鯉魚。而《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
   故事說,東海有一群鯉魚和其它魚,聽說禹王準備挑選能躍上龍門的魚來管護龍門,很多魚成群結隊沿著黃河逆流而上,個個爭先,不肯落后。還沒等到它們望見龍門,其他那些魚已經(jīng)被黃河泥沙打得暈頭轉(zhuǎn)向,不知道了東南西北,只好轉(zhuǎn)頭,順流而下,準備游回黃海。沒想到在返回路上,有只大鱉怪等在那里,一看見退下來的魚群,二話不說,張開一張大嘴,一口把那些魚全吞下去。唯有那些鯉魚見勢不好,立刻擺成長蛇陣,輪流上前沖鋒,一路迎風擊浪,晝夜兼程,終于來到了龍門腳下。它們把頭探出水面,仰望高聳的龍門:只見龍門兩旁各有一根兩人都抱不住的漢白玉柱子,上面雕著活靈活現(xiàn)的石龍;那龍身纏繞著玉柱,盤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頂。龍門里水浪滔天,銀亮水珠飛濺到龍頭之上。鯉魚看罷美景,向禹王報名應試。禹王大喜說:“魚龍本是同種生,躍上龍門者,便可以成龍了?!蹦切庺~聽禹王這樣說,立即鼓起鰓,甩動著尾巴,使盡平生氣力向上躍去。沒想到,它們剛躍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落下來,重重地摔在水面上,半天沒緩過勁來。但那些鯉魚并不氣餒,不停地日夜苦煉。就這樣,它們一直練了七七四十九天,已經(jīng)能跳到七七四十九丈高了??梢胲S上那百丈高的龍門,還差很遠呢!見眾鯉魚苦練功夫,還是跳不上龍門,禹王點化它們說:“好大一群魚啊!”其中一條金背鯉魚聽了禹王的話,頓時大有所悟地對那些鯉魚說:“禹王說‘好大一群魚’,不是啟發(fā)我們要群策群力,一起躍上龍門嗎?”聽了那條金背鯉魚這樣一解釋,所有鯉魚茅塞頓開,齊聲高呼:“多謝禹王!”它們喊罷,搖頭擺尾,猛擊水面,潑剌,潑剌擊水聲不覺也不絕于耳。等到金背鯉魚躍到七七四十九丈高時,停留在半空中,又有一條鯉魚趁機跳躍起來,在金背鯉魚背上躍起七七四十九丈高,離龍門只差兩丈高時,禹王用扇子扇過一陣清風,那條鯉魚借機越過龍門。依照這樣方法,鯉魚一條接一條地躍上了它們?nèi)找瓜蛲凝堥T。再說那條為眾鯉魚墊背的金背鯉魚,眼看同伴都躍上龍門,惟獨它還留在龍門腳下。思索著:何不借助水力躍上龍門呢?恰巧這時,一股黃河水正沖在龍門河心巨石上,浪花濺起幾十丈高,金背鯉魚趁機猛地竄出水面,躍上浪峰,魚尾猛擊浪尖,一躍而起,落在龍門之上,如同天龍下凡一般。大禹一見,頓時贊嘆不已,隨即在那條金背鯉魚的頭上點了一個紅點,霎時,金背鯉魚變成一條黃金龍。
   從那以后,一直奉禹王之命,率領眾鯉魚管護龍門。依據(jù)這個故事,古代“學?!闭猩霭駮r,在其生姓名上有一點紅的作法。后又把“童生進仕”,喻為“鯉魚躍龍門”。自古以來,鯉魚就是魚中佼佼者,不僅可以食用,肉味尤其鮮美,鯉魚外觀金色,有著漂亮光澤,鰭尾略紅,唇邊有兩根尖須,煞是好看,可供觀賞。而真正把鯉魚作為觀賞魚來飼養(yǎng),則始于宋朝。3據(jù)說,宋神宗皇帝在御花園里飼養(yǎng)紅鯉以供觀賞。當時,有位大臣因“代天巡狩”有功。當他告老返鄉(xiāng)時,皇帝特以紅鯉賞賜,令他帶回故鄉(xiāng)江西飼養(yǎng)。此種鯉魚形似荷包,故名曰:“荷包紅鯉”。至今仍是江西婺源特產(chǎn)之一。出產(chǎn)江西婺源的荷包紅鯉,后來從我國傳到日本。在日本越冬時,由于寒冷,紅鯉突然發(fā)生了變異,產(chǎn)生有色彩鯉魚。有人將新出現(xiàn)的這種帶有色彩的鯉魚經(jīng)過反復交配,改良,終于培育出美麗錦鯉。開始錦鯉數(shù)量較少,多為日本皇家王室貴族和那些達官顯宦的觀賞魚。因這種鯉魚被飼養(yǎng)在寺院神社中,故又稱之為“神魚”,象征吉祥和幸福。日本人則把錦鯉看成一種藝術品,有水中“活寶石”的美稱,并培育出黃斑、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名貴品種。錦鯉不僅色彩艷麗,而且姿態(tài)優(yōu)雅,模樣千變?nèi)f化。魚在水中游動,就像一顆顆會動的寶石魚,不僅會動,而且還會依環(huán)境而改變,時隱時浮,特別飄逸,一時錦鯉玩賞價值甚至超過真正的寶石。錦鯉不僅可供觀賞,令人賞心悅目,而且容易飼養(yǎng)。因為鯉魚本身就是雜食性魚,主人能食用的東西,它們幾乎都能吃,即使主人出外旅行十天半個月不喂魚,也不用擔心會把錦鯉餓死。由于錦鯉容易喂養(yǎng),比一般寵物還好喂養(yǎng),即使再忙,也能享受到養(yǎng)魚的樂趣,感受一種奢華氣息。再加上鯉魚性情溫順,游動起來特別飄逸,長相美麗,深得人們喜愛。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把鯉視為吉祥的象征,更有文人墨客為其撰文。自古以來,從沒有過任何一種魚能得到像鯉魚這樣多的榮耀,得到人們對它的嘖嘖贊賞和尊敬,幾乎把所有贊美譽詞都送給了鯉魚。漢代樂府中的《羽林郎》中寫道:“就我求珍肴,金盤膾鯉魚”。近代文人徐珂的《清稗類鈔》中也說:“黃河之鯉甚佳,但以開封為最味甘鮮肥嫩,可稱珍品?!笨梢婖庺~一直為人們所珍視。在我國傳統(tǒng)年畫中,鯉魚的形象更受到人們的喜愛,如“鯉魚跳龍門”、“年年有余(魚)”、“富貴有余(魚)”等年畫上畫的魚,都是鯉魚。即使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沿江的居民,每年春天吃的“開江魚”,買的也多是鯉魚。為圖吉利在除夕年夜飯,上桌的整條魚也多數(shù)用鯉魚,人們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與美麗的鯉魚緊緊地關聯(lián)于一起了。不僅生活在我國南北方的人都受鯉魚的影響,據(jù)說在日本及東南亞也有許多與鯉魚相關的習俗。如日本人生了兒子,親朋好友便拎著鯉魚上門賀喜,或贈送鯉魚形象的禮物,寄意新生的嬰兒健康如鯉,不畏艱險,搏浪前進。4鯉魚多棲于江河湖泊及水庫、池沼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適應性特別強,而且還具有耐寒、耐堿、耐缺氧等頑強生存能力,生命能力特別頑強。鯉魚的活動水域并不是一成不變,隨著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水溫冷暖以及風力風向變化,還有氣壓高低,水質(zhì)清濁,水位漲落,以及餌料和環(huán)境的變化,鯉魚隨時都會改變活動的水域,進行較大活動區(qū)域移動。若它們在大面積的水域中進行遷徙,便是人們所說的“洄游”。鯉魚洄游主要由繁殖、索餌和生存等因素決定,喜歡生活在有水草的地方,是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種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鯉魚可以在那里攝取到豐富食物。加之那里茂盛水草,又是鯉魚絕好的產(chǎn)床,尤其每年春天繁殖季節(jié),鯉魚便成群結隊地沿著河流向附近湖泊遷徙。如果江河水情發(fā)生變化,如江水下澈等因素,鯉魚會從湖泊口順著河道朝大江大河遷徙。一年之中,鯉魚總有幾次這樣大規(guī)模遷徙。北方到了初夏時節(jié),草長鶯飛,大雨滂沱,黑龍江水陡漲,在那“嘩嘩”水流聲里,鯉魚就要發(fā)情交尾了。黑龍江中下游漁民把鯉魚繁殖叫“咬汛”。鯉魚“咬汛”多發(fā)生在每年漲草芽子水時。發(fā)情的雌鯉魚隨著倒灌江水游進它們的產(chǎn)卵地,身體散發(fā)一股特殊氣味兒,引來眾多雄性鯉魚緊緊跟隨在雌魚身后追逐求愛。而雌鯉魚為它們的后代的健康考慮,不會那條雄鯉魚求婚就一口答應下來,也要吹毛求疵地挑選一番,最后選中幾條身體強大的雄鯉魚作為它的未來“夫君”。為得到理想的“丈夫”,僅憑肉眼肯定還觀察不出來,還有進行一番實地考察,于是雌鯉魚拼盡全身力氣,向更深更廣闊的水域游去,無情地把那些身體較弱的追求者甩掉,只留下身體特別強壯的雄鯉魚伴隨在自己身邊。經(jīng)過這場風花雪月追逐中,雌鯉魚和最后剩下的雄鯉魚感情漸漸升溫,最后關系終于敲定了,于是游向水草茂密的水域。在那里嬉戲調(diào)情,進入到高潮,雌鯉魚開始排卵。它一邊向前游動,一邊排出魚卵,而雄鯉魚緊緊尾隨雌魚身后,一邊排出魚白,一邊甩尾鰭把魚白打散,覆蓋在雌鯉魚排出的魚卵上:一條條幼小生命就這樣在誕生了。刺鯉魚每年要排幾十萬枚魚卵,能孵化出幾十萬條小鯉魚。5鯉魚吻骨比較發(fā)達,常拱水下淤泥索餌攝食。而它們又是一種低等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來維持恒定體溫,每次索餌攝食總量并不大。它們和多數(shù)淡水魚一樣,都屬于無胃魚類,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攝食特點為少吃勤食。這樣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jié)性很強。冬季鯉魚躲在厚冰下,基本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不索取任何食物。生活在黑龍江中下游漁民,冬天里捕獲到鯉魚后,只需刮掉魚鱗,扣去魚鰓,在魚身體左側靠近鰓處割一道小口,取出里面魚膽,便可以下鍋烹飪了,而內(nèi)臟比魚肉更鮮美。由于整個冬季鯉魚都不吃食,體內(nèi)脂肪經(jīng)過那個漫長寒冬,基本消耗殆盡。春季一到,氣溫回升,鯉魚急于攝食高蛋白食物以補充。
   每年深秋時節(jié),臨近寒冬,為了積累脂肪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鯉魚也會出現(xiàn)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以高蛋白餌料為主。這兩個季節(jié)都是釣鯉魚最好季節(jié),而且最好用蚯蚓或其他昆蟲作魚餌垂釣。北方春天短暫,很快迎來夏日陽光。隨著水溫升高,鯉魚活動量加大,攝食量也隨著增大,是一年中捕食最高峰期,此時釣鯉魚多以面食或豆餅為主。生活江河里的鯉魚都有逆水游動習性,但活動范圍有著一定區(qū)域,并不是無限制一直朝上水游去。一旦游到它們活動范圍邊界,便會折身回到大流,順水朝下游游去。到了下游邊界,再次游到靠近岸邊淺水處,繼續(xù)朝上游游動。每日每時,鯉魚都是這樣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往復。正是熟悉了鯉魚這種游動習慣,那里的漁民在黑龍江下張網(wǎng)或撒淌網(wǎng)捕魚,都是依據(jù)鯉魚這種習性。另外,鯉魚還具有向暖、向陽及合群習性。其實,黑龍江里除了鯰魚、黑魚、狗魚和鳡魚等少數(shù)兇猛食肉魚外,多數(shù)魚類都喜歡過著群居生活,鯉魚當然也不例外,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它們共有相同的食性和生活習慣所決定的。此外,所有素食或雜食魚類喜歡集群而動,也是出于防避敵害的天性和本能。鯉魚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不僅含有高蛋白質(zhì),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還有鈣、磷、鐵和十多種氨基酸,也是鯉魚產(chǎn)生美味的主要成分。鯉魚不僅是盤中美食,還是治病良藥,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鯉魚味兒甘濕、無毒,具有補脾胃、益腎氣、安胎通乳、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之功效。
   只是近些年來,由于江水污染和人類濫捕濫撈,使江河湖泊中的野生鯉魚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售價則越來越高,每斤售價高達近百元。甚至連當年號稱“漁港”的同江、撫遠及勤得利等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出售的鯉魚,也多是人類飼養(yǎng)鯉魚。由于水質(zhì)污染,近親繁殖,飼料中添加劑等諸多原因,塘養(yǎng)鯉魚已經(jīng)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倍受冷落,即使好多到魚池去釣魚的垂釣者也僅是為釣而釣,而非為魚也,弄得鯉魚名聲越來越差,已經(jīng)徹底失去原來的顯貴。鯉魚曾有過無上的榮耀和贊美,如今正經(jīng)歷著一場空前的悲哀。

共 6456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鯉魚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不僅含有高蛋白質(zhì),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還有鈣、磷、鐵和十多種氨基酸,也是鯉魚產(chǎn)生美味的主要成分。鯉魚不僅是盤中美食,還是治病良藥,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鯉魚味兒甘濕、無毒,具有補脾胃、益腎氣、安胎通乳、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之功效。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把鯉視為吉祥的象征,更有文人墨客為其撰文。自古以來,從沒有過任何一種魚能得到像鯉魚這樣多的榮耀,得到人們對它的嘖嘖贊賞和尊敬,幾乎把所有贊美譽詞都送給了鯉魚。近些年來由于江水污染和人類濫捕濫撈,野生鯉魚越來越少,售價則越來越高。由于水質(zhì)污染,近親繁殖,飼料中添加劑等諸多原因,塘養(yǎng)鯉魚已經(jīng)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倍受冷落,徹底失去原來的顯貴。鯉魚曾有過無上的榮耀和贊美,如今卻正經(jīng)歷著一場空前的悲哀。語言樸實無華,立意卓爾不凡,描摹細膩生動,主題明確集中。正義之聲,對歷史的回眸令人感動,對現(xiàn)實的批判深入人心,一篇針對生態(tài)破壞者的檄文。佳作薦閱,問好作者一漁夫老師,祝福創(chuàng)作愉快,心想事成?!揪庉嬃挚啤?/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依是幽蘭        2023-10-05 22:00:08
  看過一漁夫老師的不少作品,生動有趣,長知識。此篇也有同感,我熟悉的是菜市的鯉魚,老師熟知的是d大江大河里的鯉魚。問好老師!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