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走進石庫門(散文)
一
中老年人喜歡懷舊,而上海又是一座非常容易讓人懷舊的城市。歷史的沉淀,豐厚的素材,常常讓人思緒萬千,心潮起伏。在這波浪翻滾的腦海里,有一艘船始終航行在我的記憶之中,它就是石庫門建筑。
匆匆趕到位于威海路上的張園西區(qū),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多鐘,雖說時間上有些晚,但總算如愿以償。我之所以特地從閔行趕來,來張園一飽眼福,是因為我小時候在石庫門生活多年,對石庫門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看見石庫門,就像看見久違的親人。
曾經(jīng)作為上海的名片,大批石庫門住宅建筑,因城市發(fā)展所需,現(xiàn)在逐漸被拆除,從上海城市曾經(jīng)的地圖上漸漸消失。即便還有一些剩下的石庫門住宅建筑,不是在待拆之中,就是被改作了它用,根本無法對外開放。唯有張園,在政府采取一系列的修繕保護措施下,石庫門住宅建筑才得以保存下來,并且作為打卡之地,讓人參觀。
張園在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一個私人花園,現(xiàn)在卻是上?,F(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風格最豐富的石庫門住宅建筑群。張園石庫門住宅建筑群,東起石門一路,南至威海路;西起茂名北路,北至吳江路;占地面積約62畝,規(guī)模很大,氣勢宏偉。今天我來參觀的西區(qū),只是張園對外開放的一部分。眼下現(xiàn)存的張園石庫門住宅建筑,至今已經(jīng)有140年的歷史,它最早出于無錫商人張叔和之手。1882年,張叔和買下了南京路至泰興路一帶的花園別墅,將它題名為“張氏味莼園”,簡稱“張園”。之后,張叔和又將園區(qū)進一步擴展,建造了一批石庫門建筑,其中有排式石庫門住宅,也有洋房別墅,成為當時上海私家園林最大的地方,也是清末民初,上海最大最有特色的市民公共活動場所。
二
跟隨源源不斷的參觀人流,我步入張園本區(qū),一眼就望見一幢幢矗立的石庫門住宅樓。這些住宅樓顯然是修繕過的,外墻干凈整潔,住宅玻璃明凈透亮,墻壁的色調錯落有致。幢與幢之間的間距也很寬,完全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石庫門建筑,弄堂狹窄呆板的形象。為了弄清這里的石庫門住宅建筑究竟有多少?我首先在外圍來回走了兩圈,才發(fā)現(xiàn)這里只開放了16幢石庫門住宅建筑,和3幢洋房,僅僅是整個張園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然而即便這樣,這16幢石庫門住宅建筑,從西向東梯次呈現(xiàn),卻包含了新舊兩種發(fā)展史上,石庫門住宅原先的建筑風格,彰顯了百年海派建筑的厚重底蘊。
靠進口處的石庫門建筑底下,開著幾家商店,因此,參觀人流自然而然地,首先流向了它。這里盡管商店不多,卻云集了不少大牌商標。比如:藍瓶咖啡、寶格麗香氛、迪奧、路易威登等等。我甚至看見有一家標著一串英文的商店,里面展覽著好多世界各款珍稀自行車,真讓我感到驚異。后來一打聽才知道,這家商店曾經(jīng)是上海第一輛自行車試騎的地方,中國自行車歷史,就是從這里起源。
在幾家商店里,稍稍逗留了一會兒后,我便急不可待地奔向那一條條長長的弄堂,因為它才是我今天參觀最主要的目標。
這里弄堂很多,每一條弄堂里,都有一幢幢風格迥然的石庫門住宅,每扇大門前的墻壁上都掛著“張園”兩字的黑色標牌,地上置放著一個小小的花壇。我注意到,雖然每幢建筑風格不一樣,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有一扇用石料箍著的、黑漆色的大門。門是木質的,上面按著一對錚亮的銅環(huán),用手觸動,會發(fā)出碰撞的響聲。這種用石料箍著的大門,就叫作“石箍門”,久而久之,就誤傳成現(xiàn)在的“石庫門”叫法。
在石庫門住宅建筑,最彈眼落睛的要數(shù)門楣,門楣也是石庫門的重要標志,它就像一個人的臉,俊丑一目了然。這里的石庫門住宅雖然僅16幢,但它集中了石庫門建筑門楣所有的雕塑圖案,像傳統(tǒng)的花草紋、幾何紋、動物紋,以及物件紋等等都有。幾何紋多為波浪紋,而動物紋常見的是獅子和金蟾,我在一處漆黑的大門門楣上,居然還看見有一對獅子舞繡球,非常生動,與我小時候居住的石庫門門楣一模一樣。雙獅舞繡球,來世不發(fā)愁,也寓意驅邪消災,好事連連,是一種很吉祥的雕塑。
張園石庫門建筑群,原先只能參觀外部風貌,內(nèi)部是不對外開放的,可我今天趕巧了,正逢主辦方開放幾間住宅內(nèi)部,大門敞開著,于是我趕緊跨了進去。
石庫門住宅,有正門和后門,正門的門大,后門的門小些,而且沒有門楣。原先的底樓是一戶人家居住,后門不常用。之后,因大量住宅用作出租,為了安全,底樓與二層樓的通道隔開,居住底樓的人家從正門進出,而二層樓的人家則從后門進出。我現(xiàn)在看到的底樓,門與門之間是打通的,估計只是為了方便游客參觀。進入正門,里面有一個不大的天井,天井里有一口水井,井口呈六角形,貼著藍色瓷片,顯得非常典雅,比我曾經(jīng)居住的石庫門水井好看多了。在天井稍稍停留片刻后,我隨之來到了客堂??吞茫簿褪强蛷d,寬約4米,深約6米,是過去住家會客和吃飯的地方??吞煤竺?,還有一只通往二層樓的木梯,但遺憾的,木梯上擱著一塊“謝絕參觀”的牌子,我猜想可能是主辦方怕參觀人多,踏壞了樓上的地板,只好作罷。離開木梯再往前走,便是后天井,但后天井面積,只有前天井一半大。后天井盡管沒有水井,卻有一個附屋,被當作了廚房使用。
從正門參觀到后門,整個底層是空蕩蕩的,沒置放一件家具,我在想:如果恢復原先的樣子,絕對不會是空蕩蕩的。過去別說客堂廂房,即使通道樓梯,也都會塞滿了物品。由于百姓住房緊張,往往一個門牌號的住宅,會被分割成好幾間住戶,每戶人家的空間都非常狹窄,不得不挖空心思,打著每個角落的主意。過去上海人有句口頭禪,叫“螺螄殼里做道場”,也就是這個意思。
由于二層樓無法上去,所有的游客只能就此止步。不過,憑我以往的經(jīng)歷,這幢石庫門住宅的樓上,不僅有二層,而且還有一個“三層閣”。什么叫“三層閣”?就是戶主在二層樓的上面,又加建了小小的一層,這一層呈三角形,中間高兩邊低,使用面積最多也就5-7平米,但即使這樣,也有人居住。居住在“三層閣”的人,沒有共用廚房的資格,只能在自己家的門口燒飯,生活自然要比其他人家困難些。上海曾經(jīng)有一出大型滑稽戲,叫《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就是解放前,群居在石庫門建筑里的、眾多最低層人的生活狀況。
來張園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主辦方工作人員不得不進行限流,我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才看完自己想看的東西,出張園時已到了閉館時間。
三
張園的石庫門住宅建筑,歷史上還不是最早的,最早的石庫門住宅建筑,比張園還早10余年。石庫門建筑的前身,是19世紀的聯(lián)排簡易木屋。由于聯(lián)排木屋,所用材料都是木頭,容易著火,為了安全,租界當局勒令洋行和商人們,將這聯(lián)排簡易木屋拆除,改建成西式的磚石結構住宅,。因此,從1870年起,上海開始大批建造起聯(lián)排式磚石結構的住宅。這種聯(lián)排式建筑,因安全系數(shù)較大,建筑風格又很鮮明,一幢連著一幢,到后來就成了上海主要的住宅建筑,這也是上海弄堂的最初來源。
石庫門建筑的弄堂,都有自己非常雅趣的名字,比如“月華里”、“興安里”、“意大里”等等。就拿我今天參觀的張園西區(qū)來說,就集中了“榮康里”、“震興里”等好幾條弄堂,每一條弄堂的名字,都有一個出處。
石庫門建筑,經(jīng)歷了老式和新式兩個發(fā)展階段,這兩個發(fā)展階段的特征,在張園都有詳細的展示。老區(qū)式和新式的區(qū)別,主要是樓層的區(qū)別。老式石庫門是兩層的建筑,并且有前后天井;新式石庫門是三層的建筑,且沒有天井。
石庫門住宅,最早是提供給租界里的商人、地主和官紳居住的,但隨著社會的演變及局勢的動蕩,大量難民和窮人涌進租界,于是這些住宅被他們分割后,用作了出租,而自己則轉向了洋房別墅。盡管這些內(nèi)部被分割后的石庫門住宅,顯得非常逼仄和雜亂,但并不影響它的歷史發(fā)展,以及曾經(jīng)對革命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在這些石庫門建筑群里,很多住宅都留下過中國革命的火種和蹤跡。比如位于太倉路127號,近黃陂南路的石庫門住宅,是中共一大會議的代表宿舍舊址。興業(yè)路76號的石庫門住宅,則是著名的中共一大會址,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來參觀。這兩處都是典型的舊式石庫門建筑,建于1920年夏秋之際,一樓一底的結構,朝南坐北,沿街而立。它的外墻是青磚紅瓦,鑲嵌著白色粉線,門楣上有拱形的紅色雕塑,黑漆大門上配著老式的銅環(huán),以及米色石箍框,給人以莊重肅穆之感。
除此外,位于南昌路的100弄2號,是“新青年”編輯部的舊址。而淮海中路567弄6號,則是中國青年團的創(chuàng)建地。還有位于成都北路7弄30號,是中共二大會址,以及人民出版社的所在地。
石庫門住宅,還是中國近代和當代文學的福祥之地,因為它曾經(jīng)走出很多文化名人,比如:陳獨秀、魯迅、茅盾、鄒韜奮、巴金、丁玲、張愛玲等等。這些文化名人,在石庫門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比如:魯迅在亭子間匯編了自己所寫的雜文,取名《且介亭雜文》。“且”和“介”兩字,就是取租界二字的一半,而“亭”,就是指亭子間。茅盾的《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也是在亭子間寫成的。還有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張愛玲的《紅玫瑰白玫瑰》等等,也出自石庫門那狹窄的空間。
在這么多文化名人中,張愛玲無疑是與石庫門建筑走得最近的人,她的作品里無不有石庫門的溫度。除了代表作《紅玫瑰白玫瑰》外,還有《傾城之戀》《連環(huán)套》《創(chuàng)世紀》等作品,她將石庫門內(nèi)部結構,比如:亭子間、廂房、客堂、廚房,描述得非常細膩而溫潤,通過這些描述,來反映最底層人的生活狀況,和石庫門住宅里的人情冷暖。
四
參觀張園石庫門建筑“博物館”,也許是我迄今時間用得最長、看得最仔細的一次,一路上,我還在不斷咂摸著它的滋味。為什么會看得如此仔細?是因為石庫門住宅,曾經(jīng)讓我留下太多抹不去的回憶。如果論歷史,石庫門建筑雖然也很長,但還比不上國內(nèi)一些優(yōu)秀的名勝古跡,唯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它的感情,眷戀著曾經(jīng)在石庫門生活的日子。參觀的石庫門住宅建筑,里面雖然是空蕩蕩的,但如果倒退到過去,這里可是人聲鼎沸、滿弄堂的煙火氣。想當年,我所在的“月華里”石庫門弄堂,到處都停放著自行車電瓶車,高空還掛著晾曬的衣物。甚至在沒有煤氣的年代,還擺放著很多煤球爐,每天清晨,弄堂四處散發(fā)著嗆鼻的煙霧,時不時還傳來大媽們刷馬桶的聲音。合用的廚房更熱鬧,滿墻油污的周圍,擱著幾戶人家的灶臺和水槽,有的灶臺蓋著罩子,有的水龍頭上著鎖。每天上午和晚上,幾戶人家擠在一起,洗菜做飯,鍋碗瓢盆聲不絕于耳。
由于是合用的廚房,地方狹窄,鄰里之間,免不了會發(fā)生一些誤會,和不愉快的事情,但總體來說,鄰里之間還是和睦相處的。我記得那時候,誰家的水龍頭沒關緊,都會主動去關緊;誰家燒了個好吃的菜,也都會拿出來讓大家分享。有時候,誰家晾在弄堂里的衣物,因下雨沒及時收,就會有鄰居主動幫忙收下來,以免遭淋濕。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十年代,“月華里”弄堂有兩戶人家,一家住底樓,一家住“三層閣”。這兩戶人家,因一些瑣事發(fā)生矛盾,從此成為冤家,互不來往。但有一年冬天,住在“三層閣”的丈夫突發(fā)疾病,昏迷不醒,女人打了120救護車,可因樓梯狹窄又有那么多雜物,擔架根本上不去。就在“三層閣”女人急得大哭時,住底樓的那家男人立刻上來,背著昏迷不醒的病人,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樓下走,在弄堂口將他送上了救護車上。就是這么一個舉動,讓病人家庭十分感動,從此兩戶人家“化干戈為玉帛”,不僅友好相處,而且“月華里”動遷后,兩家又搬到了同一個小區(qū)同一幢樓,成為新的鄰居。
像這樣的事情,在石庫門不勝枚舉,有苦有甜,有喜有悲,這就是石庫門建筑的魅力。如今的張園舊貌換新顏,雖然不能再重現(xiàn)過去的生活場景,但石庫門建筑的每一塊磚瓦,每一個狹窄的空間,都會讓曾經(jīng)生活在這里的人感慨、追憶和珍惜。
向小溪老師問好!謝謝!